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2 分 穿越时光隧道 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在隋朝时要乘船到都城经商 如图所示 他要经过大运河的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2 2 分 2017 七下 重庆期中 某剧组准备拍摄 大唐王朝 的纪录片 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 片中出现 A 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 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 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 C 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 李白用 交子 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3 2 分 2018 七下 合肥月考 隋唐时期负责政务的六个重要行政单位分别是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合称 六部 六部的领导机构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A A B B C C D D 4 2 分 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 A 春秋战国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5 2 分 2017 七下 马龙期中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周杰 伦的 青花瓷 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 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 唐三彩 青瓷 白瓷 青花瓷 A B C D 6 2 分 2017 七下 启东月考 下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 唐朝农民用它 第 3 页 共 15 页 A 灌溉田地 B 耕种田地 C 鼓风冶铁 D 纺织丝绸 7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 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化 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 是 A 玄奘西行天竺求法 B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D 郑和下西洋 8 2 分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资治通鉴 对她的评价是 政由己出 明察善断 故当时 英贤亦竞为之用 如果有人想为国出力以光宗耀祖 当时可供他选择的途径有 当兵立功 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经商 托人推荐 A B C D 9 2 分 2016 七下 河北期中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 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 期盛世景象的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C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10 2 分 2017 七下 山西期末 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 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 陕西西安 C 河南洛阳 D 甘肃敦煌 11 2 分 2015 年 5 月 习近平主席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西安大雁塔 在那里他们可以追忆两国友好往 来的史实是 A 昭君出塞 B 唐蕃会盟 C 鉴真东渡 D 玄奘西行 12 2 分 2017 七下 涉县期末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 宋 夏 金时期的阶 段特征是 A 政权并立 B 国家统一 C 三国鼎立 D 和平共处 13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第 5 页 共 15 页 A B C D 14 2 分 2017 七下 新余期中 南宋都城临安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A 河南开封 B 浙江杭州 C 江苏南京 D 陕西西安 15 2 分 2017 七下 南江期末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 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 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 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 西游记 D 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16 2 分 2017 无锡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经济地理 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第 6 页 共 15 页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17 2 分 2017 七下 孝南月考 下面是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其正确的有 A B C D 18 2 分 2016 七下 徐闻期中 近年来 穿越剧 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穿越时空 回到隋朝 你可能 看到和听到 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 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东京商业区内 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 A B C D 19 2 分 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 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 实不符 这张卡片是 第 7 页 共 15 页 A B C D 20 2 分 2016 七下 厦门期中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 来到南宋都城临安 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吃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 占城稻 在 勾栏 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骑骡子出门旅行 携带纸币 住邸店 经常吃鱼 A B C D 21 2 分 2017 七下 顺德月考 从以下两幅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 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第 8 页 共 15 页 A 经济繁荣 B 政治清明 C 民族交融 D 军事强大 22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 其中发明于唐朝的有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造纸术 A B C D 23 2 分 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列我国古代哪项 科技成就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A 指南针的发明 B 造纸术的改进 C 火药的发明 D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4 2 分 2016 七下 成都期中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地图 局部 中能反映 出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 的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B C D 25 2 分 2014 宜昌 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在该 书中 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 供统治者借鉴 它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资治通鉴 26 2 分 2017 七下 仙游期中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名家辈出 关汉卿就是其中的 一位 他和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一起 被人们称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 A 窦娥冤 第 10 页 共 15 页 B 西厢记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7 5 分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 科技领先发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请分别写出被称为 医圣 书圣 画圣 诗 圣 的人物及其生活的朝代 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写出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哪些发明 并 写出其中两项发明的代表人物及其生活的时代 试以其中一项发明为例说明中国的 四大发明 对世界文明发展 进程的影响 28 25 分 九年级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 采用了编制年代尺和收集史料的方法 增强了学习兴趣 提 高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编制年代尺 收集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第 11 页 共 15 页 1 请写出 A B 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2 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 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 直接史料 原始材料 和第二手史料 间接史料 材料一和 材料二分属于哪种史料 在历史研究过程中 更为可信的是哪种史料 3 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位史学家的哪部史书 4 韩非子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主张在哪个诸侯国深受国君的赏识 5 如果你参观了 海上丝绸之路 博物馆 那么 南海一号 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你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 济的发展状况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9 20 分 爱我中华 的歌词写道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 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是唐朝哪位皇帝说的 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 区采取了什么开明政策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怎样 请举一史实说明 2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辽朝统治者为了入主中原 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什么政策 纵观 始终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请举一典型事例来说明 3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其建 第 12 页 共 15 页 立者是谁 为了维护特权 强化统治 蒙古统治者实行什么民族政策 为管理西藏 元朝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 这一措施有何意义 4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 就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 请你为我国政府献计献策 30 15 分 2017 济南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 东京开封 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 天下足 摘自 陆游集 材料二 地域时间 北方南方 比例 742 年3042 万人2036 万人3 2 1080 年956 万人2368 万人2 5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 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不管在应用科 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 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 了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1 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 苏湖熟 天下足 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 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3 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第 13 页 共 15 页 31 10 分 2017 七下 楚雄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乱世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杜甫 无家别 1 材料反映了天宝年间的什么景象 世乱 具体指什么史实 世乱 给唐朝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2 从材料中 你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