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都是我国境内已知的著名原始人 我们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 手资料 主要依靠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 3 2 分 在北京人 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 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 大进步 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种植技术的发展 C 建筑技术的进步 D 饲养水平的提高 4 2 分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 人工取火 B 种植粟 第 2 页 共 12 页 C 种植水稻 D 住干栏式房屋 5 2 分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 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 中华民族你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6 2 分 被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A 盘古 B 女娲 C 炎帝和黄帝 D 尧 舜 禹 7 2 分 2016 年 4 月 4 日 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 来自海内外 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 正确的是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教人们挖井 发明舟车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 A B C D 第 3 页 共 12 页 8 2 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9 2 分 如图是夏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 如果将都城进行复原 你想象一下都城中会有哪些国家机构 刑法 监狱 历法 军队 A B C D 10 2 分 东周时期 郑庄公五年不去朝见周天子 天子出师伐郑 反被射伤 从此 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 国的控制 一个个强大的诸侯粉墨登场 开始了 大国争霸 的较量 诸侯 大国争霸 局面的形成 与下列哪 一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第 4 页 共 12 页 11 2 分 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铸造于商朝的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神树 D 青铜立人像 12 2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绵延不止 成就辉煌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13 2 分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 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 当兵立军功 B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合法经商致富 D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4 2 分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下列成语所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朝秦暮楚 问鼎中原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 A B C D 15 2 分 楚庄王向周王问九鼎的轻重 目的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解开九鼎重量之谜 B 希望收藏具有特殊意义的九鼎 C 希望取代周王的天子地位 D 表示对周王的谦卑和尊重 16 2 分 下列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战役是 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17 2 分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中 都江堰处在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 但主体工程经受住了大地震 的考验 这项一直造福人类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A 李冰 B 屈原 C 大禹 D 祖冲之 18 2 分 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的名言 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 这则名言是 A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B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 2 分 下列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别中 与其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儒家 提倡 仁 以德治国 第 6 页 共 12 页 B 法家 强调以法治国 加强统治 C 道家 主张 民贵君轻 强调 无为而治 D 墨家 主张 兼爱 强调 非攻 20 2 分 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21 2 分 秦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它西起 东至 A 辽东 临洮 B 山海关 嘉峪关 C 临洮 辽东 D 嘉峪关 山海关 22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秦朝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焚书坑儒 A B C D 第 7 页 共 12 页 23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陈胜 吴广起义 B 刘邦起义 C 项羽起义 D 黄巢起义 24 2 分 学习历史 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 懂得计算年代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把每 100 年叫做一个 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 20 年叫某世纪初 最后 10 年又叫某世纪末 据此刘邦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 时问上应该表述为 A 公元前 3 世纪初 B 公元前 3 世纪末 C 公元前 2 世纪初 D 公元前 2 世纪末 25 2 分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于 A 公元前 221 年 B 公元前 209 年 C 209 年 D 221 年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6 12 分 判断正误 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正确的填正确 错误的填错误 1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 仁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 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 要求统治者用 仁 政 治国 轻徭薄赋 2 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 阔别羊城 今广州 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 今重庆 弥天大勇诚能格 遍地劳民战尚休 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 第 8 页 共 12 页 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 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 人民的楷模 4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提出了 进化论 的思想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5 以工代赈对于恢复工业生产作用巨大 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7 5 分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 必有我师 材料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材料三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 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结合有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是谁说的 他的学说对后世有何影响 2 材料二是荆轲在易水边辞别燕太子时唱的 但荆轲刺秦王这并没有能阻止秦统一的步伐 秦最终统一六 国是在什么时间 何人所为 3 为了安定北边 维护国家的统一 秦在北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4 材料三说的历史上哪件事 除此而外 秦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举二个例子 28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局面 选自人教版 历史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1 根据材料一 当时 社会急剧变化 主要指什么变化 2 百家争鸣 中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的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 3 百家争鸣 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他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4 百家争鸣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9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禹传子 家天下 材料二 西 周分封 71 国 其中同姓诸侯 40 国 通过逐级分封 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 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 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 文化联系 材料三 如下图表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王位继承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 3 材料三反映了哪个朝代创立一套的什么制度 为加强这种制度 秦始皇在文字 货币和思想上采取了哪 些措施 4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2 页 17 1 18 1 1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