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222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1 2 分 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址最丰富的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2 2 分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之处是 都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都导致了乌孙与汉联姻 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都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A B C D 3 2 分 曹操曾作诗 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 A 战国时期 B 东汉末年 C 三国鼎立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4 2 分 九章算术 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名著 下列关于这部著作的叙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书于我国东汉时期 第 2 页 共 14 页 B 书中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数学成就 C 内容涉及现代初等数学的许多成就 D 其中一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5 2 分 西晋时期内迁的 五胡 中 不包括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 犬戎 6 2 分 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 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 你认为最准 确的是 A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 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 7 2 分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 2 分 秦统一后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B C D 9 2 分 观察下图 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 这一根基 A 源于东夷文化 吸纳吴越文化 B 立足海洋文明 借鉴西域文化 C 扎根游牧文明 吸收农耕文化 D 承继齐国文化 融合儒家文化 10 2 分 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 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B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战国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D 秦汉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11 2 分 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贞观之治 文景之治 开元盛世 光武中兴 A B C D 12 2 分 下图为某中学 魅力历史 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 据图 你认为其研究性学 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墨家思想 B 韩非学说 C 老子论道 D 先师孔子 13 2 分 2018 年 12 月 4 日 习近平开始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 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 路 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德索萨总统表示葡萄牙愿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的枢纽 促进丝绸之 路开辟的历史人物是 A 蒙恬 B 张骞 C 玄奘 D 郑和 14 2 分 秦始皇 废分封 设郡县 汉武帝实行 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 孝文帝 采用汉制 习儒家 经典 武则天 设武举 开殿试 清雍正 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 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 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15 2 分 十 一 黄金周期间 张三参观了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 可他不知道当时人们吃的主要粮食作物 是什么 请你帮他选择一种 A 水稻 B 玉米 C 地瓜 D 粟 16 2 分 听历史故事可以调节我们学习历史的心情 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萧童同学在休息的时候 给大家讲了 烽火戏诸侯 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故事跟谁有关吗 A 夏桀 B 商汤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17 2 分 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 西周时期 管理今日照一带的机构最有可能是 A 莒国 B 莒县 C 邯郸郡 D 沂州郡 18 2 分 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 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了日后的 A 夷族 第 6 页 共 14 页 B 商族 C 华夏族 D 戎族 19 2 分 贤良对策治春秋 抑罢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 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 开始于 A 秦始皇时期 B 汉高祖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20 2 分 春秋时期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 用牛耕作 C 大兴水利 D 青铜器的使用 21 2 分 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 A B 第 7 页 共 14 页 C D 22 2 分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的是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大篆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割据纷争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 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儒 法 道 墨 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 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 面 材料二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论语 颜渊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 国也 韩非子 第 8 页 共 14 页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 百家争鸣 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 据材料二 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 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个国家实现 24 6 分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 某历史时期示意图 1 材料一中 A 应该填写的最恰当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一是哪个朝代的行政系统简表 它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 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2 材料二中 B 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C 政权的名称是什么 D 是哪个朝代 3 请给材料二的示意图拟定一个恰当的名称 25 6 分 辉煌的盛世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 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 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 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 为以后的 开 元之治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家称她的统治有 贞观遗风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 没有侵略和掠夺 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 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数百年 来 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 各种遗迹经久不损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具有 首创精神 的一项措施 率领 使团 出使西域的是谁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她 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 说出唐太宗 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 名副其 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 盛世 的主要原因 至少答出两点 26 10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国家分裂 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 吐吠相望 连宇高花 叶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 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1 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上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 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 第 10 页 共 14 页 上述三则材料 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27 14 分 秦始皇 图一 自古以来评说不一 李白赞他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司马迁说他 刻 薄寡恩 心如虎狼 请你也来评一评 1 收集资料 同学从以下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 你认为哪一种史料是最可信的 A 影视作品 B 历史小说 C 文物古迹 D 民间传说等 2 整理资料 每年服役成年男子有 300 万 统一度量衡 有车裂 腰斩等十多种死刑 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统一文字 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如图二所示 A 组同学观点 秦始皇是 千古一帝 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只填序号 B 组同学观点 秦始皇是暴君 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 只填序号 3 分析资料 图二中 中央政权机构 中三个重要官职缺了一个 请你把它补上 郡守和县令体现了秦 朝地方行政管理的什么制度 4 收获感悟 第 11 页 共 14 页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从这句诗可看出诗人认为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222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