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肇庆市实验中学肇庆市实验中学 徐脯强徐脯强 试卷说明 试卷说明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60 分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40 分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 I 卷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把正确答案写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依法治国 是政治民主化的标志之一 以德治国 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表现之一 请回 答 最早提出与 以德治国 相似的观点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材料表明老子 A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B 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C 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D 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3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 4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 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 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 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 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 丙生说 讲究衣 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 丁生说 何必麻烦 由上面规定 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 儒 乙 墨 丙 法 丁 道 B 甲 道 乙 儒 丙 墨 丁 法 C 甲 儒 乙 法 丙 墨 丁 儒 D 甲 道 乙 墨 丙 法 丁 儒 5 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 释迦牟尼 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 正在辩经论道 画面中 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 老子坐于蒲草之上 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体现了古代中国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 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 不可能同时出现 C 儒 佛 道三家主张各异 冲突激烈 D 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6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人的气节 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 奋发图强 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 B C D 7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 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 B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C 工商皆本 D 天下为主 君为客 8 李贽说 仲尼虽圣 效之则颦 学之则为步 丑妇之贱态 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 应该继承 B 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C 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 强调个性 主张人性的解放 9 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 追求个性解放 反对神学迷信 主要是因 为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 天圆地方 说 B 资本主义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 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 的创立 10 恩格斯说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它没有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B 它仅仅是打着 复兴古典文化 的旗号 C 它没有把古希腊 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D 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11 下列关于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是 16 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B 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 C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运动 D 宗教改革是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教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12 马克思说 启蒙运动思想家 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 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 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 理性 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3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 主要表现在 A 彻底批判专制主义 B 对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 否定专制王权 追求民主自由 D 影响波及亚洲 美洲 14 伏尔泰说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 种宗教 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 如果只有两种 宗教 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 教随国定 B 信仰自由 C 反对宗教信仰 D 因信称义 15 在西方 火药 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 推动科学革命发挥 了重要作用 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 国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 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16 假如你是生活在两汉时期 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可以借助地动仪来判定地震方向 借助 黄帝内经 医治病人 A B C D 全部无法享受 17 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楷书 A B C D 18 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 繁荣 开放 文化多元的背景 科举制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自信乐观 昂扬进取 太 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 唐朝诗人比较聪明 富有想像力 A B C D 19 一定时期的科学 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往往成为当时 文化作品的内容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红楼梦 反映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没落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B 李白的诗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荣 被后人誉为 诗史 C 北魏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记载了选种 绿肥种植等内容 体现了当时北方经济的恢复 发展 D 魏晋时期佛像画流行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 人们信仰佛教作为精神寄托 20 工业革命中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首先由美国突破 其突破的必要条件是 A 美国统一的国内市场 B 美国海上运输的发展 C 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 D 美国的领土扩张 第 卷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第 26 题 14 分 第 27 题 10 分 第 28 题 16 分 共 4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14 分 材料一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材料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 若使天下兼相爱 国与国不相攻 则天下治 材料四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 威势之可以禁暴 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 三 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 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请按 顺序列出 4 分 2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 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 2 分 3 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 原因何在 2 分 4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于儒家思想 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6 分 27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韩非子在 有度 中说 威不两错 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 管子 中的话 即 威势独在于主 则群臣畏惧 威势分于臣 则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一步也 威势独在于主 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 威不两错 又曰 法政独出于主 则天下服德 法 政出于臣 则民不听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 法政独出于主 而不从臣出 故曰 制不二门 材料二 黄宗羲说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茶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 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 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 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 为天下之害者 君而已矣 材料三 顾炎武说 人君之于天下 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而刑繁矣 众治之 而刑 措矣 他认为只有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 才能达到 天下治矣 的目的 他还提 倡 清议 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 材料四 唐甄说 自秦以来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 犹谓之 贼 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 而反不谓之贼乎 请回答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分 2 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 为天下之害者 君而已矣 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 分 3 结合材料说明后三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 4 分 2828 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近代西欧先后掀起了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明清之际的中国也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16 分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二者相比 后者对于前者有什么发展 它们 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10 分 2 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相比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主张有哪些发展 简要说明其原 因 6 分 20082008 20092009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答题卡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答题卡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21 题 14 分 1 材料一 二 三 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 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请按 顺序列出 4 分 2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 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 2 分 3 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 原因何在 2 分 4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于儒家思想 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6 分 22 题 10 分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分 2 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 为天下之害者 君而已矣 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 分 3 结合材料说明后三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 4 分 23 题 16 分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二者相比 后者对于前者有什么发展 它们 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10 分 2 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相比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主张有哪些发展 简要说明其原 因 6 分 20082008 20092009 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答案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答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60 分 分 二 材料题 二 材料题 三大题 三大题 共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