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20192019 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1 2 分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 A 半地穴式 B 干栏式 C 洞穴 D 楼房 2 2 分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 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 都城遗址 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A 汤 B 盘庚 C 纣 D 武丁 3 2 分 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北京人共同劳动 分享劳动成果 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 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 A B C D 第 2 页 共 8 页 4 2 分 下列哪些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文物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 成套的青铜酒器 绿松石镶嵌的精美铜牌饰 白陶鬶 A B C D 5 2 分 楚霸王项羽 宿迁的骄傲 成语 破釜沉舟 表现他勇往直前 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 下列哪次战役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6 2 分 西汉统治者充分认识到 先富民 再强国 的道理 因此 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 提倡节俭 B 大兴文治 C 休养生息 D 平抑物价 7 2 分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 如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 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民族融合加强 B 封建制度确立 第 3 页 共 8 页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8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主要表现为战争 二是 变 突出体现在 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农业产量的提高 人口的大量增加 A B C D 9 2 分 成都平原能成为 天府之国 得益于下列哪项水利工程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禹治水 D 王景疏通黄河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 3 分分 10 1 分 4 世纪时 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11 2 分 东晋时期 王羲之的书法端庄秀丽 绚丽华贵 有 的美称 三 三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2 8 分 辨析题 1 西汉张骞出使天竺求取佛经 唐朝玄奘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 错误 理由 第 4 页 共 8 页 错误 理由 2 假如小李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贞观年间 进入到当时的长安城 他能看到日本的遣唐使 并拜访了高僧鉴 真 最让小李激动的是政府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3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1 根据材料一 中华文明五千年就是从文中 轩辕 开始的 请问 轩辕 指的是谁 创造指南车 平 定蚩尤乱 指的是哪场战争 2 请列举传说中 轩辕 的发明两项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写出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的哪种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 制度 4 黄帝和炎帝生活在什么流域 5 清明节时 有海外侨胞和我们一起来到黄帝陵 炎帝陵祭奠他们 为什么 14 20 分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 古代历史上 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 5 页 共 8 页 材料二 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 还有 地毯 毛织物 宝石 金银器 玻璃制品 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 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1 材料一中的 这条通商道路 后来被称做什么 根据 材料一 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材料一中的 这条通商道路 的路线 3 民族大融合 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 材料二中的 诏 是谁下达的 这一改革措施的 目的是什么 4 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 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15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 北方的匈奴 羯 氐 羌 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 各民族纷纷 建立自己的政权 他们彼此征战 人民被屠杀 牛马被掠夺 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 大 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 开始过定居生活 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 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到北朝后期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节选自 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 无论魏 蜀 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 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 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整顿政治 增强国力 促进 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魏 蜀 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 依据材料一指出 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现象导 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 3 分分 10 1 11 1 三 三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