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616 课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曹操曾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涿鹿之战 A B C D 2 2 分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 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3 2 分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长平之战 第 2 页 共 11 页 4 2 分 电视剧 三国 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招贤纳士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自立为帝 A B C D 5 2 分 以下四张图片反映的是一场大战 这场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官渡之战 D 长平之战 二 二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6 2 分 三国演义 里的 三顾茅庐 借东风 草船借箭 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它们都与下列哪 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A 诸葛亮 B 孙权 C 曹操 第 3 页 共 11 页 D 周瑜 7 2 分 下列战役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8 2 分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或史实结论 A 官渡之战 袁绍兵十余万 曹操兵仅十分之一 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刘备战略四川和云贵地区 孙全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 广东 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 C 曹操诗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 肠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 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 阻碍经济 开发 A A B B C C D D 9 2 分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周武王建周朝 秦统一六国 赤壁之战 涿鹿之战 A B C 第 4 页 共 11 页 D 三 三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0 2 分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是东汉名士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 孙权 B 刘备 C 曹操 D 袁绍 11 2 分 东汉末年 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 相互兼并 于公元 3 世纪 20 年代 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其中在北方建立的政权的都城是 A 成都 B 长安 C 洛阳 D 建业 12 2 分 河南省文物局 2009 年 12 月 27 日对外公布 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 现 曹操是什么时期的人 A 三国 B 魏晋 C 东汉 D 西汉 13 2 分 清朝咸丰年间 南阳知府在武侯祠题了一副对联 心在朝廷 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 何 必辨襄阳南阳 这与杜甫的诗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歌颂的是 A 曹操 B 周瑜 第 5 页 共 11 页 C 刘备 D 诸葛亮 14 2 分 唐朝诗人杜甫诗句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评价 A 诸葛亮 B 曹操 C 刘备 D 孙权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747 分分 15 15 分 春秋战国时期 三国时期 地区间战役不断 在争斗中各地区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阅读下列材 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诸侯的霸权与汉末曹操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是截然不同的 春秋霸主打着 尊王 的旗帜 才能够取得代天子 礼乐征伐 的合法性 才能够在会盟时被周天子册封为 伯主 成为大家公认的霸主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图一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图二 战国形势图 第 6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诸侯打着 尊王 旗帜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第一个打着 尊王 旗帜 成为的霸主是谁 2 根据材料二 观察图一 图二 指出两幅图中的诸侯国在数量及疆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争名称 当时的吴国派卫温到达图中 A 这一事件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A 在当时被称为什么 4 根据材料二 三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 三国两个时期的相同特征 16 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 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材料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 第 7 页 共 11 页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2 材料二中提到的 三国 指的是哪三国 3 材料一中的 周郎 是谁 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4 试评述 樯橹灰飞烟灭 的原因 写出两点即可 5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期 英雄辈出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 欢的原因 17 11 分 阅读下列引文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202 年 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 打败袁绍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 公元 208 年 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 刘备的联军决战 孙权的大将周瑜 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 点 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 大败曹军 材料三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 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 会现象 2 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想一想 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他的抱负实现 了吗 3 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 4 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18 15 分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第 8 页 共 11 页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 材料中的 三国 指的是什么 分别是谁建立的 2 材料中涉及了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 3 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4 2 5 1 二 二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6 1 7 1 8 1 9 1 三 三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