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956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 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现 A 改革开放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文革时期 2 2 分 我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A 辛亥革命时 B 新中国成立时 C 中华民国时 D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 3 2 分 19 世纪的上海 随着近代化的探索发展 开始跟上世界潮流 出现了许多新事物 其中不包括 A 洋务派创建大型军事企业 B 中国人在这里有了自己创办的中文报纸 文化出版机构 C 无线电话在这里较早地使用 D 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诞生 4 2 分 对于国家而言 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 边防的巩固 对于藏民而言 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 新生活的开始 其中 它 指的是 A 设置宣政院 B 设置驻藏大臣 第 2 页 共 12 页 C 西藏和平解放 D 青藏公路建设通车 5 2 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 最可爱的人 在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有 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的精神 A B C D 6 2 分 1950 年开始新中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这次土地改革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 B C D 7 2 分 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 所有权 B 使用权 C 管理权 D 经营权 第 3 页 共 12 页 8 2 分 1951 年 5 月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在北京正式签字 此协议的执行标志着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9 2 分 1957 年我国生产钢 535 万吨 原煤 1 3 亿吨 粮食 1 95 亿吨 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1 3 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1 1 农业为 4 5 工业为 18 其中轻工业 12 9 重工业 25 4 我国开始改变了 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0 2 分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 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 1949 年 B 1952 年 C 1953 年 D 1956 年 11 2 分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 4 页 共 12 页 B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2 分 为了更好的开展 廉洁奉公 勤政为民 的主题教育活动 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 电影 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第 5 页 共 12 页 D 13 2 分 八 2 班开展了 对联浓缩历史 主题活动 历史老师写下了 有规有矩 平安有序 无法无 天 祸害无边 这幅对联 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横批的是 A 改革开放 B 科教兴国 C 依法治国 D 精神文明 14 2 分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 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 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是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 2 分 伊佩霞 剑桥插图中国史 毛泽东认为 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寻求一条更 快捷的现代化道路 1958 年开始的这条 更快捷的道路 带给中国的是 A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 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第 6 页 共 12 页 D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6 2 分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 彭德怀元帅 再现了彭大将军叱咤风云 可歌可泣的一生 应该出现在这部 电视剧中的历史场景有 中共一大党代表 运筹帷幄平型关 百团大战显功勋 重庆谈判揭阴谋 抗美援朝扬国威 文革 受屈含冤死 A B C D 17 2 分 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打倒一切 全面内战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A B C D 第 7 页 共 12 页 18 2 分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A 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 2 分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了一幅学习卡片 请你给此卡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标题应该是 A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艰难曲折的经济建设之路 C 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D 外交工作的新进展 20 2 分 1950 年 10 月 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是 A 彭德怀 B 林彪 C 刘伯承 D 朱德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1 13 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 请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相关问题 1 民主法治建设 民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是实现中国 第 8 页 共 12 页 梦的双翼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内容摘要地位或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人会 198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 农业现代化 请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 1 和图 2 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图 3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国 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3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 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 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 中国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22 25 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中国与美英苏等发达国家的工农业产品的比较 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产品 名称 单位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 电力度7 9219 51144 6514 9 2714163 原煤公斤83 0761 03498 04938 0 94158 第 9 页 共 12 页 生铁公斤1 784 4244 5165 9 201449 钢公斤0 995 3376 3255 2 106418281 棉布公斤7 3420 2861 4270 382 88 49 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1958 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 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 通 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 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 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 半殖民地性质 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 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1953 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 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这是已经定了的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 工业 农业的关系上 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 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 我们现在的问题 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 轻工业的投资比例 更多的发展农业 轻工业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1956 年 4 月 材料四 为了完成 1958 年 1070 万吨钢铁指标 全国上下热情高涨 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 动员了约 9000 万人上山 砍树挖煤找矿 建起上百万个小土高炉 小土焦炉 用土法炼铁炼钢 现代化的大中型钢产企业也大 搞群众运动 打乱了规章制度和政策的生产秩序 在 以钢为纲 全面跃进 的口号下 农业生产 出现 了亩产 13 万多斤的 中稻高产卫星 和一棵白菜重 250 斤 一个萝卜重千斤等 奇迹 八年级历史下册 北师大版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2 据材料二 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 材料中的 经济建设实践 主要是指什么 3 根据材料三 在农 轻 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 4 根据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 概括材料四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危害 5 综合上述材料 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你有何认识 第 10 页 共 12 页 23 2 分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上的 和工业上的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