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A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 人教版中考历史试卷 A A 卷 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 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 A 东汉 B 秦朝 C 北魏 D 元朝 2 2 分 暑假期间小明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 你能告诉他应该去哪吗 A 山西大同 B 甘肃敦煌 C 河南洛阳 D 陕西西安 3 2 分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假 借助 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 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 D 对外自由开放 4 2 分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万国公报 的创办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强学会的成立 D 总理衙门问话 5 2 分 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 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A 背景和人物 B 方式和影响 C 时间和目的 D 方式和人物 6 2 分 它因一首 黄鹤楼 名誉天下 它又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座名城 在这里可以看到洋务运动 辛 亥革命 北伐战争和一五计划等历史事件的印记 这座城市是 A 南昌 B 南京 C 广州 D 武汉 7 2 分 吾以为今日而文言改良 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月不避俗字俗语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 梁启超 B 胡适 C 李大钊 D 陈独秀 第 3 页 共 12 页 8 2 分 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 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上被肃清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9 2 分 1955 年 在万隆会议上 周恩来运用 和而不同 的思想 提出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 的方针 C 求同存异 的方针 D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10 2 分 现代奥运会比赛最后一个项目一马拉松长跑 源自于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希腊 D 古代巴比伦 11 2 分 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 文艺复兴的原因 B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明治维新的过程 D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2 2 分 14 16 世纪 无产阶级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B 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 C 英国 光荣革命 开展 D 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13 2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中国很多政治经济的措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形式落实 这在当时人们 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般而言 下列人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排在第三位的是 A 土改 B 跃进 C 建国 D 文革 14 2 分 2018 年江苏高考在安保方面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这一技术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 重大成就 A 原子能技术 B 空间技术 C 计算机网络技术 D 生物技术 15 2 分 军工生产是支撑持久抗战的重要保证 抗战开始后除重庆是全国军火生产基地外 另一个军火生 产基地是 A 太原 第 5 页 共 12 页 B 武汉 C 贵阳 D 西安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6 5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 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 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 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 为唐代文化带 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 唐朝与突厥 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经过吸收 改造 创新 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 中亚 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 明 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唐三彩及唐诗中 骏马 骆驼和胡人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 这也 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 传播文化的使命 唐代文化对朝鲜 日本等国 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 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 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题后涂 A 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 请在题后涂 B 是以上材料 没有涉及的 请在题后涂 C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创了科举制 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李白 杜甫 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唐朝文明继承创新 兼收并蓄 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 也丰富了自己 三 三 填图题填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7 10 分 观察下图 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第 6 页 共 12 页 1 朝鲜停战协定 签订地点 A 板门店 2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跨过的大江 B 鸭绿江 18 10 分 大河孕育了亚非文明 便利的海上交通 使城邦经济繁荣 民主政治鼎盛 读下列材料 回答 问题 大河的馈赠 1 分别指出图中 A B C 所反映的古国及其文明代表 2 这些亚非文明古国发源地有何特征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19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如图 1 图 2 材料二 如图 3 材料三 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 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 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1 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当政时期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请分别写出其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局面 2 材料二中的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3 材料三中的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唐朝时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 宋代对这一 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20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看 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 而且与西方 的差距不断拉大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心灵 读书是为了做官 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 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 数学等近代科技 同时 因受封建制度束缚 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 推 动社会发展 com 摘编自牛翠萍 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等 材料二 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 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 另 外 到 17 世纪中叶 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 1662 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 济活动领域 摘自刘宗绪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盖有非常之 第 8 页 共 12 页 功 必待非常之人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 并概括制约明清科技发展的原因 2 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动力技术突破 根据材料二 概括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社会条 件 3 综合上述材料 你对培养创新人才有何建议 4 根据材料一 指出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 并概括制约明清科技发展的原因 5 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动力技术突破 根据材料二 概括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社会条 件 6 综合上述材料 你对培养创新人才有何建议 五 五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1 20 分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进行了改革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20 世纪 50 年代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 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外 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行业的改造 2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哪一年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 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4 改革开放后 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22 30 分 捍卫领土主要的完整 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 需凝聚各种力量开展不屈 斗争 结合所学回答 第 9 页 共 12 页 1 边疆的安定是盛世之基 面对西方殖民者对台湾的威胁 康熙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历史意义 2 边疆的安定是盛世之基 面对西方殖民者对台湾的威胁 康熙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历史意义 3 抗日战争开始后 图 1 所示人物便号召其创办的公司全体员工起来参加抗战 争做民族的精英 该人物 是谁 他带领员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 4 抗日战争开始后 图 1 所示人物便号召其创办的公司全体员工起来参加抗战 争做民族的精英 该人物 是谁 他带领员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 5 二战初期 德意日法西斯疯狂进逼 许多国家的主权 安全受到严重破坏和威胁 为改变这一局面 国 际社会逐渐走向联合 请举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 逐渐扭转战争形势的两例重大战役 6 二战初期 德意日法西斯疯狂进逼 许多国家的主权 安全受到严重破坏和威胁 为改变这一局面 国 际社会逐渐走向联合 请举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 逐渐扭转战争形势的两例重大战役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第 11 页 共 12 页 16 1 三 三 填图题填图题 共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