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奇怪的大石头.docx_第1页
7.奇怪的大石头.docx_第2页
7.奇怪的大石头.docx_第3页
7.奇怪的大石头.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奇怪的大石头教材分析: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先介绍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接着讲了李四光玩耍时对怪石产生了疑问,然后讲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讲回家乡进一步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在写法上,本文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 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是文章的教学重点,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是文章的教学难点。设计理念: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言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捉迷藏、卧进”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对话,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过程与方法1、 收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图片。2、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童年时的疑问与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2、 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人名竞猜,揭示课题1. 将几位名人的生平事迹整理成简短的谜面,由老师描述,学生竞猜。(列宁,周恩来,高尔基,李四光)2. 出示:李四光简介。3. 学生交流感受。4. 揭示课题:是的,我们被李四光爷爷的伟大成就深深折服。在我们感叹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李四光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一篇课文奇怪的大石头,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四光,了解他,学习他。5. 齐读课题。质疑课题。6. 过渡:李四光爷爷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和大石头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现学生的困惑焦点。李四光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也能像李四光一样多问问题,多思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 出示词语:著名考察旅行研究孤零零 卧进遗迹震惊秦岭捉迷藏(2) 指名认读:指导孤零零的读音和意思(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 藏:借助多媒体巧妙地学习它的读音(多音字)和意思 指导书写:藏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最难读的最后一段。(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三,品读课文,走近人物(一)感受巨石1. 学习第二自然段。大声读一读,画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2. 出示: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也找不到他。3. 指名读。4. 师指导读,范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5. 小伙伴为什么找不到李四光?(石头大)板书:大6. 找出写石头大的词语(严严实实转来转去),读出石头的大。7. 这块石头除了大还有什么特点?(板书:孤零零)从哪句话发现的?出示;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突兀: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个地方。)小结:这块石头可真奇怪,它是如此的巨大,又是如此的孤零零,也难怪李四光对这块巨石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二)研读问题1. 默读课文,画出李四光对石头疑问的句子2. 学生汇报,出示五个问题。3. 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4.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四光?5. 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6. 出示填空:学习李四光是怎样提问题的? “卧进”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给它换个词语。(陷进)7.小结:李四光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盲目相信老师的话,而是仔细分析,思考,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他可真会提问题呀!(李四光提出的5个问题是文章很好的切入点和着眼点。通过对5个问题的研读,一个爱思考,对问题执着追求刨根问底的李四光已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7. 老师,爸爸都不能解开他的疑问,李四光放弃了吗?(没有)从哪看出来的?8. 最后他的疑问解开了吗?他是怎样弄明白的?9. 如果前面的疑问用个大大的问号来表示,(板书?)那么这块巨石之谜如今解开了,该用什么符号了呢?预设:(逗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用标点符号来设计板书,串联文章的主要情节,是本课设计的亮点之一,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多方位的理解,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同时这样设计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五,总结升华,学习精神1.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然后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解开了巨石之谜,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 出示:(李四光图像)瞧,李四光爷爷也来到了我们现场,你想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