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金沙一中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热点问题(四):大国崛起 旧人教版_第1页
贵州省金沙一中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热点问题(四):大国崛起 旧人教版_第2页
贵州省金沙一中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热点问题(四):大国崛起 旧人教版_第3页
贵州省金沙一中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热点问题(四):大国崛起 旧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沙一中金沙一中 20102010 年历史高考热点问题年历史高考热点问题 大国崛起大国崛起 1 2006 年 11 月 大型电视纪录片 大国崛起 在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 该片以对大国成败 兴衰的感悟 唤醒民众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 在国人中引起强烈反响 材料一 年份世界贸易总值英国 含殖民地 法国德国美国 1835145 33 8 52 4 152112 8 1870374 91 8 140 454234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 19 世纪中期 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分析导致这种 地位的主要原因 3 分 2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 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 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 一个外延 在内部 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 它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 即使成 为一个大国 也不是可持续的 试以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历史 说明上述观点 3 分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 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 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种文 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 就是和的文化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 我们的发展 不 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 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这就是说 我们要在扩 大对外开放的同时 更加充分和自觉地靠自身的体制创新 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 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 3 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当代中国选择 和平崛起 道路的原因 2 分 并结合所学知 识概括指出我国为促进 和平崛起 所作的努力 3 分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谈大国的崛起都有哪些共同因素 2 分 2 中国崛起成为热门话题 材料一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 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推翻统治 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他首先喊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 开创了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请问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国的进步打开闸门的 6 分 材料二 大型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 自 2007 年 10 月 5 日热播以来 引起观众的强烈 反响 该片第三集 中国新生 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诞生时期的历史画面 这一画面为中国 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纪元 2 结合 20 世纪 50 年代的史实从政治 经济和外交上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 新纪元 的 6 分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 八年 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从那时以 来 中国人民的面貌 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在走和平崛起 道路的今天 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 天时 地利 人和 的因素 3 分 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李约瑟从上世纪 40 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 他写 中国科学技术史 的目 的之一 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中国在 15 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 代的欧洲 然而 欧洲在 16 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 一的现代科学 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 中国历史五十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4 世纪前后西欧与中国相比在人均 GDP 水平方面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4 18 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分 3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我国在 19 20 世纪的中期人均 GDP 水平迅速下降 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警示作用 4 分 4 纵观 14 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发展史 对今天中国 和平崛起 的探索有何借鉴意义 3 分 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14 分 分 战略机遇期 是指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面临的机遇 回顾历史 从 1500 年起 中国 的发展曾先后面临过五次的机遇期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我们没能把握住前四次的发展机会 在与世界强国的竞争中逐渐落后 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材料二 1772 年马戛尔尼使华团进入广州 1793 年乾隆皇帝通过这个使华团给英王的 信称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形成军事 经济上的绝对优势 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 在统一体中的中国 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 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 材料四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工业革命 创造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 时期 亚洲一些国家趁其有利时机 创造了 日本奇迹 和 东南亚奇迹 等经济起飞 但 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 崭新的机遇期 却在 左 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 连续出现失误 丧失了发展的机遇 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也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 材料五 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 世界处于动荡时期 两极格局解体 世界向多极化 发展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 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 中国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以上材料均引自 中华民族 由衰落走向复兴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西两次航海结局形成的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材 料二中 乾隆皇帝的态度反映出什么心态 1 分 2 根据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指出 在统一体中的中国 是怎样试图赶上这种发 展机遇的 2 分 分析中国未能赶上这种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 2 分 3 材料四所提到的中国 崭新的机遇期 主要指什么 2 分 试从国内的因素分析中国 丧失这次机遇的主要原因 2 分 4 结合史实说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 成为 世界事务 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的 3 分 5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 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有关材料 回答问题 16 16 分分 材料一 18 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材料一 郑 和 下 西 郑和下西洋 郑 和 下 西 哥伦布航海 郑 和 下 西 巨人中国 1 结合清朝前期的政治 经济状况 分析 18 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 巨人中国 的 原因 4 分 材料二 19 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 辛丑条约 内容 瓜分中国 2 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 2 分 对此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 先后设 计了各种救国方案 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方案 可以查阅哪一历史文献 请举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 2 分 材料三 21 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Dragon 中国龙 3 上图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 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 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 试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 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 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4 分 4 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 这种观点正确吗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4 分 图片说明 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常 常与邪恶联系起来 其含义主要是负面 的 Dragon 身上写 China Economy 中国经济 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 上写着 Wall St 华尔街 代表美国 经济 辛丑条约 规定 惩办支持义和团参加反 帝斗争的 首祸诸臣 中国赔款白银 4 5 亿两 分 39 年还清 本息共计 9 8 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中困人不得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