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下 泰兴期末 当今举世瞩目的 南水北调 工程东线输水渠道 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 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 这就使大运河 这个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 被赋予了新的 历史含义 隋朝大运河在当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 方便隋炀帝巡游江都 B 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 防止匈奴南下侵扰 D 平定南方叛乱 2 2 分 2018 七下 彭水月考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重用人才 B 戒奢从简 C 重视地方吏治 D 虚心纳谏 3 2 分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 及第谣 与 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 中央集权制度 B 科举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度 4 2 分 唐朝初期 下列名称中 还未出现的是 A 吐蕃 第 2 页 共 14 页 B 突厥 C 回鹘 D 靺鞨 5 2 分 2016 七下 福州期中 李芳同学想给如图作注 恰当的是 A 出使西域 抗击匈奴 B 西行天竺 求取佛经 C 东渡日本 弘扬佛法 D 七下西洋 宣扬国威 6 2 分 2017 七下 雅安期中 隋唐时期出现了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等治世 从这 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 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 B C D 7 2 分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 第 3 页 共 14 页 的悲怆情怀 他的诗 语言精练凝重 艺术技巧高超 被后人称为 A 医圣 B 书圣 C 诗圣 D 诗史 8 2 分 2016 七下 高阳期末 1005 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 1141 年宋金之间的和议 产生的相同影 响是 A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9 2 分 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北宋是通过 A 发动兵变 B 外戚掌握大权 C 一次争夺皇位的斗争 D 农民起义 10 2 分 2017 七下 武威期中 抗金名将岳飞的主要活动是 A 北宋初期 B 南宋时期 C 北宋中期 D 北宋末期 11 2 分 2017 七下 民勤期中 元朝的戏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窦娥冤 B 西厢记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12 2 分 2017 七下 南安期中 元朝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 A 司农司 B 宣政院 C 巡检司 D 市舶司 13 2 分 有英国学者指出 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 有 8 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 11 个父亲的血裔 在这 11 名 国父 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A 鲜卑族 B 蒙古族 C 满族 D 藏族 14 2 分 据史载 从洪武十八年 1385 年 皇帝八天共批阅奏章 1660 份 处理国事 3391 件 皇帝自 己也说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出现这种现象 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废除宰相制 B 大兴文字狱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设立军机处 15 2 分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第 5 页 共 14 页 B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C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 解决藩王问题 16 2 分 某班举办 中国古代和平交流使者 的图文展览 下列哪些历史人物可以入选 鉴真 玄奘 郑和 戚继光 郑成功 A B C D 17 2 分 2016 七下 通川期中 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明英宗 D 明仁宗 18 2 分 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中外交往 D 抵抗侵略 第 6 页 共 14 页 19 2 分 2016 七下 大石桥期末 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在 A 明清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春秋战国 20 2 分 2017 聊城 如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 该著作应是 A 齐民要术 B 水经注 C 天工开物 D 海国图志 21 2 分 2017 营口模拟 2013 年 5 月 8 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 英国政府并 未改变英 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 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支持 西藏独立 尊重中国主 权 历史上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册封了 A 宣政院 B 达赖喇嘛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22 2 分 2018 泰州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民族友好 是我国历史发展 第 7 页 共 14 页 的主流 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 B C D 23 2 分 议政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是在 A 雍正帝时 B 努尔哈赤时 C 皇太极时 D 顺治帝时 24 2 分 四大名著 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崔想选一本关于魏 蜀 吴间争斗的长篇历史小 说来读 他应选的是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25 2 分 2018 七下 灵川期末 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 京剧形成于 第 8 页 共 14 页 A 康熙年间 B 乾隆年间 C 雍正年间 D 道光年间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828 分分 26 2 分 2017 七下 高安期中 隋炀帝时期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 以长安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 至余杭的大运河 27 2 分 2016 七下 丹阳期末 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 28 2 分 2016 七下 都匀期中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 象 29 2 分 2016 七上 常熟期末 如图作品系曹魏时期同锺繇 胡昭齐名的 被后人誉为 书圣 著名 的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30 2 分 2016 七下 张家港期末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代表作 牡丹亭 通过神奇 的爱情故事 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第 9 页 共 14 页 31 2 分 2016 七下 永修期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伟大的功绩是建立元朝 32 2 分 2017 七下 苏州期末 成吉思汗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 简称 行省 33 2 分 2015 七下 邯郸月考 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 制度 34 2 分 2017 郴州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是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豪迈诗句 35 10 分 2017 七下 泰兴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做出判断 明中期到清前期经济的发展 造就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 康乾盛世 这一时期手工生产十分兴 盛 纺织品 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 对西方贸易形成巨大顺差 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入中国 此时的商 业也很发达 19 世纪初 全世界有 10 个拥有 50 万以上居民的城市 中国就有六个 因此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 赞当时的中国是 举世最优美 最古老 最广大 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然而 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 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巨变毫无认识 愚昧自大 固步自封 到 19 世纪中期以后 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 的劫掠 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 奇异的悲歌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 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 1 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在与西方贸易的过程中形成巨大顺差 2 康乾盛世时期的商业十分发达 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民营手工工场采用雇佣劳动方式 3 明中叶以后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商贾大于农工 商人列在 士 之后 位置升到第二位 4 明中后期的中国开始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 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 5 康乾盛世时的帝王愚昧自大 固步自封 致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陷入深重的危机 三 三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第 10 页 共 14 页 36 20 分 只有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对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的认识水 平 学完七年级下册第一 二单元后 李老师在帮助学生复习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设 计 请你一起来完成设计内容 历史线索篇 和谐盛世篇 民族关系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也为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和教 训 学习收获篇 学以致用篇 1 七年级下册第一 二单元涉及的是哪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容 其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2 在首尾将近 300 年的大唐王朝 分别出现了 治世 和 盛世 的局面 请你写出其名称及开创者 比 较两位皇帝在位时实行的政治措施 你认为这两个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什么 3 唐朝和元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 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 么 4 通过这两单元的学习 从学史方法的角度和认识历史的角度谈谈你的收获 37 25 分 中国需要世界 世界也需要中国 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建设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 第 11 页 共 14 页 系在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教育出版 社 材料二 明初 社会安定 国力雄厚 1405 1433 年 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材料四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 先后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 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下简称 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 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加快 一带一路 建设 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是一项造福 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自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说出汉代 丝绸之路 的起点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汉代 丝绸之路 的开辟与哪一历 史事件有关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 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清朝 与外界隔绝 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这项政策对中国产生了 什么影响 第 12 页 共 14 页 4 根据材料四 说明中国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是 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四 四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8 30 分 2017 随州 读下列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回答问题 1 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是谁 这条交通要道为什么称为 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的开路先锋是谁 这条交通要道为什么称为 丝绸之路 3 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越来越重要 出现了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请简要分析产生这一 壮举的社会条件 4 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越来越重要 出现了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请简要分析产生这一 壮举的社会条件 5 清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 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 谈谈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 6 清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 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 谈谈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