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_第1页
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_第2页
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_第3页
绝句和律诗的文体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 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 简称五律 如孟浩然的 过故人庄 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 简称七律 如陆游的 游山西村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 对偶的 新体诗 至初唐沈佺期 宋之问时正式定型 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 一 每首分别为五言 六言 七言句 简称五律 六律 七律 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 律诗规定每首 8 句 如果仅 6 句 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 超过 8 句 即 10 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 8 句完篇的律诗 每 2 句成一联 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 破题 第二联为颔联 第三联为颈联 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 三两联 即颔联 颈联 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 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 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 限平声韵 第二 四 六 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 有 仄起 与 平起 两式 另外 律诗的 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 都存在变例 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 如 崔颢的 黄鹤楼 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 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每首四句 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 简称五绝 如李白的 静夜思 每句七 个字 的叫七言绝句 简称七绝 如王安石的 书湖阴先生壁 绝句又称截句 断句 绝诗 每首四句 通常有五言 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 七绝 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 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 陈时 已 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 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 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 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 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 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 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 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 受 广为诗人所采用 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 约占 现存唐诗总数 1 5 除李白 王昌龄 杜牧 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 还有不少千古名篇 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 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 如王维 渭城曲 李白 清平调 刘禹锡和白居易的 竹枝词 杨柳枝 等 所以 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此外 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 如陆游的 游山西村 押韵的字是 豚 村 存 门 李白的 静夜思 押韵的字是 霜 乡 七言律诗的三 四句和五 六句要对仗 游山西村 中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和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 风存 就是对偶句 七律和七绝 作法上应该分开说 七律要工整 主沉稳 宜宏大 我不主张七律写得 过于轻巧靓丽 这种风格与它的体质不合 又如李长吉那样的奇幻风格 就不适合写七律 李义山的言情七律固然缠绵绮丽 但仍然气质精练气象阔大 七绝则大大适合轻巧靓丽 我们读小杜的七绝 简直是一群时尚美女 娇俏明艳 令人赞叹 老杜的七律 就是不苟 言笑的君子了 试想一位男子汉抛个媚眼给看官 恐怕谁都不适应 然而世事无绝对 人 间也有梅艳芳张国荣这样的例外 何况于诗 七绝多工笔 七律多写意 这个写意的意思 是说它适用于较广的视角 拿摄影来比 喻 七绝如微距 七律如广角 五言如长焦 古体较近于标头 杜甫的 又呈吴郎 写一 件极小的事 仍要从中折射出时代和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但不可空洞 尤其是写时事或感 怀的 最忌一味豪言壮语 我一直认为词中刘改之与辛幼安的差距很可借鉴 这不仅仅是 文采学问上的差距 各人经历不同 有些东西是不能勉强的 写感情则忌粘腻痴重 这个 很难 往往有真情的就泥于事 无真情的就拿些密丽句子凑数 前一种多少给人词不达意 的感觉 后一种更常见些 说它不好 它倒也工工整整 说好呢 它又不过是东拉西扯 并没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 从技术的角度上说 七绝的重点在后两句 部分四句份量平均 很少有重点在前两句 的 前两句铺垫得体 轻重均衡 就算是无过有功 要让人记住 关键在后两句出彩 是 自前面的基础上推进 或者是大转 都无不可 也可以前三句铺垫 到末句终章明意 重 头戏都是在后面 但并非说前两句就可以顺手随意 如杜牧的 屏风 屏风周昉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发女 拂尘犹自妒娇娆 第一句铺出背景 次句在大色调下 点出重点 隐伏后面的转折 倘若这句单纯承上句续写屏上美色 后面的转折就少了大半 力量 第三句转移视线到主人公身上 末句结明主旨 句句承转 结构极其严紧 不可移 易 这结构是好的 可以打一百分 诗总体多少分 那是另说 我不主张太强调结构 诗 的神韵更重要 写七律 学养的底子很重要 不比七绝 重灵气 可以略微取巧些 读的书少 词汇 语句缺少变化 诗就容易轻 压不住阵脚 七律的具体写法 字 句 联 章 历代都有 不少说法 网上也有专章论述 各有道理 信哪种不妨照哪种做去 大半殊途同归 只要 写得出好诗来 路径无关紧要的 真正的好诗 有力量扭转欣赏习惯 而不是迁就普遍的 欣赏习惯 唐诗三百首 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 律诗 绝句三类 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 类 古诗 律诗 绝句又各分为五言 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从格律上看 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 有四言诗 五言诗 七言诗 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 唐代以后 四言诗很少 见了 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 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 从 诗经 到南北朝的庚信 都算是 古 因此 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 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 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 有 一点是一致的 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的 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 平仄 对仗 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 所以 称为律诗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 每首限定八句 五律共四十字 七律共五十六字 b 押平声韵 c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 每篇必须有对仗 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 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 往 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 如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 就是三百六十字 白居易 代书 诗一百韵寄微之 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 或除了首尾两联 以外 一律用对仗 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 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 上可以分为古绝 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 即使是押平韵的 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 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 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这 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 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 而律诗 包括长律 则属于近体诗 乐府和 绝句 有些属于古体 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 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 七古 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其实除了五言 七言之处 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 主要是三字句 五字句 七字句 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 六 字句 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 而只归入七古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 七字句 只要是长短句 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 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简单的说 七 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 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 而古体诗的限制比 较松 这里 还需要对诗的平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要区别平仄 先要懂得四声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 指语音的高低 升降 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 上 去 入四声 平 指四声中的平声 包括阴平 阳平二声 仄 指四声中的仄声 包括上 去 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 平声是平调 上声是升调 去声是降调 入声是短调 明朝释真空的 玉钥匙歌诀 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 区别平仄要诀是 不平就是仄 平仄是根据传统四声 不是现在普通话的四声 分的 传统四声为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简称 平 上 去 入 而现在普通话中的四 声是指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称为 阴 阳 上 去 无论是古四声还是今四声 他 们都是按字音高低升降的不同而分 不过古 入 声拿 b d g 收尾读音比较短促 广州 话现在还保留有 b d g 韵尾 斑竹是北方人 没有听过广州人说话 普通话中里古入 声字的 b d g 韵尾已经消失 古入声字就分别归到今 阴 阳 上 去 四声里去了 例如 古入声字 八 现读阴平音 一声 古入声字 拔 现读阳平音 二声 古入声字 笔 现读上声 三声 古入声字 必 现读去声 四声 类似这样的字有很多 因此 我 们在读古人写的诗词时经常发现不合平仄的现象 其原因正是因此 明白了四声 下面就可以说平仄了 平 就是平声 包括普通话中的一声 二声 仄 就是除 平 以外的另外两声 三声 四声 另外还有古人或今广州中的入声 在诗词的平 仄格式中 凡 平 的位置必需选用平声字 凡 仄 的位置需选用 上 去 入 三声 古人写诗 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 跟字音的高低升降有关 同一句话中用相同的声 调就有点呆板 用不同的声调才有变化 才能有节奏 诗词中的平仄交替或对立 就能构 成诗的节奏与旋律 形成诗的音乐美 因此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重要因素 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为例 第 3 4 句分别为 C 仄仄平平平仄仄 D 平平仄仄 仄平平 平仄相对 格律诗是在字数 韵脚 声调 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 它规定诗有定句 句 有定字 字讲平仄 严格压韵 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 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 音 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 形式美 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 所以具有相当强的 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 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 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 正如毛 主席所说 因律诗要讲平仄 不讲平仄 即非律诗 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都分五言和七言 律诗还有排律 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 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 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 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 定型 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 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 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 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 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 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那么最难的 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 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 关于格律诗的创作 王永义先生编了个 歌谣 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 二四六分明 首句仄平仄 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 邻句粘即成 四字防孤平 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 七律也就成 双末押平韵 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 五言不费功 起收式怎知 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 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 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 第一句的 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 或者是平仄平 上句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