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_第1页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_第2页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_第3页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_第4页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1 目的目的 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 特制订本规范 2 范围范围 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含规范和图纸 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 在技术文件编制 加工制作 性能试验 检验规则以及标识 包装 运输 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 规范的要求 3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3 1 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 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 2 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 3 2 1 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 规格 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 2 2 用于焊接件的材料 钢板型钢等 和焊接材料 焊条 焊丝 焊剂等 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 规定 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 2 3 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 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 2 4 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 矫正可下料前校 正 也可下料后校正 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 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3 3 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 3 3 1 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 手工气割的板材 型钢 角钢 工字钢 槽钢 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板材厚度型材厚度板材厚度型材厚度板材厚度型材厚度板材厚度型材厚度 基本尺寸 10 100 10 20 100 200 20 30 200 300 30 300 500 1 5 1 5 2 0 2 0 500 1000 2 0 2 5 3 0 3 5 1000 2500 2 5 3 0 3 5 4 0 2500 4000 3 0 3 5 4 0 4 5 4000 6300 3 5 4 0 4 5 5 0 6300 10000 4 0 4 5 5 0 5 5 10000 4 5 5 0 5 5 6 0 3 2 2 零件形位公差 3 2 2 1 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 2 规定 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 2 mm 直 线 度 t 平 面 度 t 被测面长度 L板厚 1000 1000 任 1000 长度内 公 差 带 简 图 第 2 页 共 14 页 4 2 0 2L 1000 但不得大于 5 0 2 0 4 121 5 1 5L 1000 但不得大于 5 0 1 5 121 0 L 1000 但不得大于 5 0 1 0 直线度 平面度 3 2 2 2 型材零件的直线度 平面度 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歪扭误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3 mm 项目公 差 t 公 差 带 简 图 直线度 L 1000 1 0 L 1000 L 1000 但角钢不得大于 6 工字钢 槽钢不得大于 4 平面度 任 1000 长度内 1 0 垂直度 边宽垂直度 b 100 但不得大于 2 不等边 角钢按长边宽度计算 表 4 mm 型材高度 h型材长度 L歪扭误差 t 简 图 20001 0 100 2000 0 5L 1000 但不得大于 3 L t H 第 3 页 共 14 页 20001 5 100 2000 0 75L 1000 但不得大于 3 t H L H L t 3 2 2 3 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 不得大于表 5 规定 图 1 L 边棱长度 边棱长度 t 直线度直线度 表 5 零件厚度 垂直度 t 公 差 带 简 图 10 0 5 10 180 8 18 301 0 30 501 5 板材 型材 3 2 2 4 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 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 见图 2 L L t L 2 L L t L 2 t L 2 图 2 3 2 2 5 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 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 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 见图 3 L L t L 2 L L t L 2 t L 2 图 3 3 2 2 6 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 圆角和弯角 5mm 钢板 应符合表 6 规定 第 4 页 共 14 页 3 2 2 7 对于焊接 H 型钢 梁等焊接量较大工件 在腹板冀板下料时 适当放长 20 30mm 待焊接 校形完成后再取长短 表 6 mm 外径 D 外 径 极限偏差 圆度 公差 t 弯 角 C 公 差 带 简 图 500 3 3 500 1000 5 5 3 1000 1600 7 7 1600 2000 9 9 4 2000 2500 11 11 2500 3150 13 13 5 3150 15 156 3 3 3 切割要求 3 3 3 1 零件机械切割的边棱 不应有高度超过 0 5mm 的毛刺和深度大于 1mm 的刻痕 3 3 3 2 零件气割边棱不应有熔渣及氧化铁皮 其刻痕深度应符合表 7 规定 气割圆和圆弧时 刻痕 的深度允许加大 0 5mm 刻痕的累计长度 不得超过气割边长的 10 刻痕内允许有氧化皮存在 表 7 mm 刻痕深度 t 不大于 零件厚度 手工气割气割机气割 局部刻痕 深度不大于 公 差 带 简 图 20 1 00 52 0 20 301 51 02 5 30 502 01 53 0 3 4 拼装要求 3 4 1 全部零件须检验合格后 方可装对 3 4 2 装对焊接零件的焊缝坡口形式与尺寸及焊缝间隙量有关规定 焊缝间隙在其全长上的不均匀度 应在间隙量公差范围内 3 4 3 装对焊接零件时 两个焊件 或焊边 的相互位置偏移量 a 钢板对接 见图 4 b 型钢对接 见图 5 c 装对对接接头 应符合表 8 规定 d 装对工字梁与箱型梁 应符合表 9 规定 e 装对截面复杂的结构时 应符合表 10 规定 f 钢管对接时 管壁间的偏移量 见图 6 板厚 6mm t 1mm 型钢高度 h 180mm t 0 5mm 型钢高度 h 180 360mm t 0 8mm 板厚 6mm t 2mm 型钢高度 h 360 630mm t 1 0mm 图 4 图 5 第 5 页 共 14 页 表 8 mm 偏 移 量 t 接 头 型 式 手 工 电 弧 焊埋 弧 焊 1 0 1 5 2 0 1 0 5 0 3 0 3 0 5 0 2 0 表 9 mm 型 式简 图偏 移 量 腹板偏移 t 2 0 盖板倾斜 t 0 01b 但不得大于 2 腹板倾斜 h 500 t 1 5 h 500 t 2 0 第 6 页 共 14 页 腹板距离 b b b 80 b 3 0 b 80 b 5 0 盖板倾斜 t 0 01b 但不得大于 2 梁的歪扭 L 2500 t 2 L 2500 5000 t 3 L 5000 t 5 t 管壁厚度 5mm 时 t 0 5mm 管壁厚度 5mm 时 t 0 1 但不得大于 2mm 图 6 表 10 mm 偏移量 t 不大于 型钢高度 h B 1000 B 1000 100 0 015h0 020h 100 2400 010h0 015h 2400 008h0 010h 3 4 4 焊装前须将距焊缝边缘一定范围内 手工焊不小于 10mm 埋弧焊不小于 20mm 焊接结构表 面上的铁锈 油 油漆 尘土等污物除净 并须去除潮湿 3 5 焊接要求 3 5 1 焊接工作应在装对检查合格后进行 3 5 2 装对时的定位焊采用的焊条和焊接规范以及对焊工要求 应与正式焊接时相同 3 5 3 对于最终发货状态为点焊要求的 点焊的焊角高度不得小于最薄的板厚 且不得大于最薄板厚 第 7 页 共 14 页 2mm 焊点分布应均匀 每一点焊接长度不得大于 5mm 焊缝外观要求与正常产品焊缝一致 3 5 4 首次采用的新钢种 新焊条和焊丝的焊接工艺 必须在正式施焊前做出工艺试验 评定合格后 方能施焊 3 5 5 禁止在非焊缝区引弧 也不得在焊缝端部引弧 3 5 6 装对要求断续焊的工件时 预先将断续焊位置进行标识 装对时须将所有点焊焊点焊在断续焊 标识区内边缘 不得将焊点焊在标识区以外的位置 3 6 焊后要求 3 6 1 焊接件的非机械加工面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11 规定 表 11 mm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120 2 2500 4000 8 120 315 3 4000 6300 10 315 630 4 6300 10000 12 630 1000 5 10000 16000 15 1000 1600 6 16000 25000 20 1600 2500 7 25000 40000 25 3 6 2 焊接件须经机械加工面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 2 3 并应保证有不小 于 2mm 的加工余量 3 6 3 焊接件平面的直线度未注公差值在 1000mm 长度内 不得大于 1 5mm 在全长上不得大于全 长的 1 5L 1000 最大不得超过 8mm 小于 3mm 的薄板焊接件可放宽 50 3 6 4 焊接件平面的平面度未注公差值应符合表 12 规定 小于 3mm 的薄板焊接件可放宽 50 表 12 mm 基本尺寸 120 120 315 315 630 630 1000 1000 2500 公差1 01 52 03 04 0 基本尺寸 2500 4000 4000 6300 6300 10000 10000 16000 16000 25000 公差5 06 08 010 012 0 3 6 5 焊接件的圆柱 圆锥表面的圆度未注公差值应在其直径公差之半范围内 3 6 6 焊接面之间的同轴度未注公差值不得大于相应尺寸最大公差之半 见图 7 d d D D t d d D D t D d 时 t D 2 图 7 3 6 7 焊接件表面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未注公差值不得大于相应尺寸最大公差之半 见图 8 3 6 8 焊接件表面间的对称度未注公差值不得大于相应基准面尺寸公差之半 见图 9 第 8 页 共 14 页 L L L L t t 图 8 t L 2 L L L L 图 9 t L 2 3 6 9 焊接变形的矫正 热状态下的矫正 一般不准在兰脆温度 250 500 时进行 调质钢除外 冷状态下的矫正不准在冷脆温度 20 进行 采用火焰矫正时 严禁在同一部位重复加热 防止钢材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 重要件 严禁使 用水冷 风冷等急速冷却的方法 也不允许在同一部位进行造成拉 压应力的反复矫正 矫正后焊接件 表面不得有裂纹 溶坑及其他影响焊接件强度和外观的缺陷 3 6 10 焊接表面质量分级及其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 3 6 10 1 焊缝质量分级按表 13 定 表 13 等 级适 用 范 围 一级焊缝要求全部做射线探伤检查的焊缝 如支撑钢结构柱对接接头焊缝 二级焊缝要求部分做超声波探伤检查 三级焊缝只要求做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 3 6 10 2 焊缝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应符合表 14 规定 说明 一 二级焊缝指关键焊缝 三级焊缝指 普通焊缝 表 14 mm 等级 序 号 项 目简 图 关键焊缝普通焊缝 对 接 焊 缝 h 1 0 10Ch 1 0 15C 1余高 h 角 焊 缝 第 9 页 共 14 页 h 1 0 10k 但不得大于 4 h 1 0 14k 但不得大于 5 2 未焊满及 凹坑 q q q 0 2 0 02 但 不得大于 0 5 累计长度不超过焊 缝全长的 10 q 0 2 0 04 但不得大于 1 0 累计长度不超过焊 缝全长的 20 m 0 15 但不得大于 3 m 0 20 但不得大于 5 3错边 m 双面焊缝 m m 单面焊缝 m m 0 10 但不得大于 2 m 0 15 但不得大于 3 90 以上焊缝必须 符合以下规定 80 以上焊缝必须 符合以下规定 4 焊缝宽度 沿长度方 向不均匀 C C C C C 20 C 2 1 0 0 C 20 30 C 2 5 1 0 0 3 C 30 C 3 1 0 0 3 5 焊脚尺寸 不正确 k k k k k k 6 k 1 5 k 6 12 k 2 0 k 12 k 2 5 k 6 k 2 5 k 6 12 k 3 0 k 12 k 3 5 6 焊波不 均匀 在余高偏差范围内 7弧坑 不允许 8焊缝间断 不允许 第 10 页 共 14 页 9 裂纹 焊缝金属 中 热影响 区中 母材金 属中 不允许 1 0 咬边 0 05 但不得大于 1 0 累 计长度不超过焊缝 全长的 10 0 10 但不得大于 1 5 累计长度不超过焊 缝全长的 10 1 1 烧穿不允许 1 2 气孔或夹 渣 气孔 夹渣 在 50 的焊缝长度上 单个气孔不大于 1 3 板厚 但不得大于 2 气孔累计尺寸不 超过 4 在 50 的焊缝长度 上 单个气孔不大 于 1 2 板厚 但不 得大于 3 气孔累 计尺寸不超过 6 3 6 11 焊缝内部缺陷 3 6 11 1 用射线照相方法检验的焊缝 对于关键焊缝一般不低于 级质量要求 普通焊缝一般不低 于 级质量要求 3 6 11 2 对钻孔检验的焊缝 其焊缝内部不得有任何裂纹和未焊透现象 但对背面不能补焊的焊缝 其根部未焊透深度 见图 10 Z 0 2 但不得大于 2mm 气孔或夹渣的直径不得大于 2mm 且在一 个检查钻孔内不得多于一个 Z Z Z 图 10 根部未焊透 3 6 12 有密封性要求的焊缝 不得有渗漏 3 6 13 焊缝的机械性能应符合手工电弧焊 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钢用焊条 焊丝标准的有 关规定 3 6 14 重要焊接件 焊后须打上焊工的印记 4 型材拼接的规定型材拼接的规定 如无特别说明 所有拼接焊缝均要求焊透如无特别说明 所有拼接焊缝均要求焊透 4 1 焊接型立柱 梁 4 1 1 焊接型立柱 梁用钢板的拼接条数和最小拼接尺寸 腹板的纵向 沿长度方向 拼缝条数应符合表 15 规定 其最小拼接宽度应大于 300mm 表 15 腹板高度1200 H 24002400 H 3600 第 11 页 共 14 页 拼缝条数12 翼缘板不得有纵向拼缝 立柱 梁的腹板和翼缘板的横向拼缝条数应符合表 16 规定 其翼缘板最小拼接长度应不小于板 宽的 2 倍 腹板拼接长度应大于 300mm 且应拼在受力较小的部位 表 16 板件长度L 1000010000 L 1600016000 L 20000 拼缝条数123 4 1 2 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上拼接缝的间距应大于 200mm 4 1 3 梁的腹板拼接可以采用 T 形拼缝 其两个 T 形拼缝的交叉点间的距离应大于 200mm 200 4 2 型材 型材的最小拼接长度为 500mm 用于立柱和梁的型材最小拼接长度为 1000mm 每一个部 件内利用同种尺寸型材加工的零件中 系型材拼接后加工的零件数量不得超过总量的 20 4 2 1 工字钢和槽钢的拼接 本图适用工字钢 10 30 槽钢 10 30 的拼接 a 工字钢 10 16 槽钢 10 16 的对接时 采用上 下翼缘钝边为 2mm 的坡口形式 b 工字钢 18 30 槽钢 18 30 的对接时 采用上下翼缘及腹板均 45 用钝边为 2mm 的坡口形式 45 4 2 2 H 型立柱因运输超限需打断时 拼接接头采用下列形式 a 一般应采用全焊节点 翼缘板采用 V 形坡口加垫板全焊透焊缝 腹板宜用 X 形坡口双面焊透的 焊缝 反面不清根 b 几种常见的 H 型钢的拼接 第 12 页 共 14 页 主要尺寸 H 型钢 ABabct 坡口 角度 钝边 焊脚 K 12 n HN250 125 6 9 2501506060458 60 26 12 16 HN300 200 6 5 9 30020070756010 60 28 12 18 HN350 175 7 11 350250901008510 60 28 12 20 c 典型的尺寸较大的 H 型钢对接接头形式 加强板 对接焊缝现场组焊 主要尺寸 H 型钢 LABabc 坡口角 度 钝边 焊脚 K 12 n HN400 200 8 13 6003303107510095 60 28 12 22 HN450 200 9 14 6003303607510095 60 28 12 22 4 2 3 钢管拼接的接头形式 拼接的条数 主要是用于斜撑和横梁 封环由扁钢制作 主要尺寸材料钢管直径 n 封环 Ab封环钢管 允许拼接条数 第 13 页 共 14 页 100 200 50 5 3Q235 BQ235 A1 200 50 5 4Q235 BQ235 A1 5 板类零件 指灰斗壁板 烟箱壁板 屋面板 本体侧墙及花板等 技术要求板类零件 指灰斗壁板 烟箱壁板 屋面板 本体侧墙及花板等 技术要求 5 1 板材的拼接 最小拼接长度及宽度不得小于 200mm 且不允许出现十字接头 如无特别说明 所有拼接焊缝均要求焊透 5 2 灰斗烟箱组件尺寸及屋面板和墙板组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 17 要求 对角线长度相互差值不大 于 5mm 表 17 板类尺寸极限偏差 mm 基本尺寸t 40004000 t 63006300 t10000 灰斗 烟箱 5 6 7 10 屋面板 3 5 6 7 5 3 各种板类制造完工后 在相邻两肋之间局部凹凸矢高应不大于两肋间距的 15 5 4 花板制作表面应平整 不应有挠曲 凹凸不平等缺陷 其平面度偏差不大于花板长度的 1 5 1000 花板孔中心位置偏差小于 1 5mm 花板孔径公差为 1 60 用弹性涨圈固定滤袋的花析孔径为 0 80 孔径周边要求光滑无毛刺 6 主柱主柱 梁技术要求梁技术要求 6 1 底梁 立柱 大梁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 18 规定执行 同一台设备的立柱长度的最大差值应 不大于 5mm 表 18 底梁 立柱 大梁长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mm 基本尺寸 50008000 12500 12500 16000 16000 底梁 4 5 6 7 8 立柱 3 3 5 4 4 5 5 大梁 3 3 5 4 5 5 6 6 2 底梁 立柱 大梁的结构形式和宽度 高度的尺寸偏差按图样规定执行 6 3 立柱端板平面对立柱轴线应垂直 且垂直度公差为端板长度的 5 且最大不得大于 3mm 6 4 立柱上下端板孔组的纵向中心线 横向中心线应重合 其极限偏差为 1 5mm 7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7 1 焊后必须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7 2 用通用量具或样板检查焊缝的几何形状与尺寸 7 3 用目测等方法检查焊缝外部缺陷 7 4 焊缝气密性试验 用煤油检验气密焊缝 试验时 气温不得低于 5 在试验件一侧焊缝上涂白粉 另一侧涂上足量 煤油 经 30min 后在涂白粉的表面未出现黑色油斑时 则认为该焊缝无缺陷 反之则须对有缺陷之处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