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1 页 第二课时 1 声源发声时 声音的响度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 当声源的 越小时 声音的响度 会越 2 震耳欲聋 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 声音刺耳 反映了声音的 很高 我们能 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3 如果唱歌时有人说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 或 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的 高 低 指的是 而 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 里的 高 低 指的是 4 如图所示 拿一张硬纸片 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 一次慢些 划得快时 发出的声音 的音调 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5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 决定的 越大 音调越高 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系 越大 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 6 拿一张硬纸片 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 一次慢些 产生的现象是 这是由于 7 张平同学学了 声学 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 是一根一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 另 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 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 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 上弹出不同的声音 解释 1 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 不同 2 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 8 乐音的三要素是 音调 和音色 9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 音调越 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 离声源的距离越近 响度越 10 男生说话粗犷 而女生讲话较尖细 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 不同 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 不同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 和 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 产生 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3 人们生活 学习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中其声音的强弱为 dB dB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2 页 4 长期生活在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并产生神经衰弱 头疼 高 血压等疾病 5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关于噪声的来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街道上的汽车声 B 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轻声耳语 C 建筑 工地的机器声 D 半夜里邻居家的电视声 6 经过实验 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 A 40 dB 以下B 40 dB 70 dB C 70 dB 以上D 90 dB 7 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 要求声音的强度不能超过 A 70 dBB 50 dB C 90 dBD 30 dB 8 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强度不能超过 A 90 dBB 70 dB C 110 dBD 30 dB 9 多选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减小噪声的振动频率 D 防止噪声的产生 10 多选 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 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在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 B 在耳朵里塞棉花团 C 把机器固定在大底座上 D 给发动机安装消音器 11 关于声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凡是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 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凡是敲鼓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声源振动越强烈 它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12 当夜深人静你正欲入睡时 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 二泉映月 你认为它是乐声吗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13 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 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 你将如何防止这些 噪声对你的危害 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 1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 铛 铛铛 的声音时 就知道上课了 这些说明了 2 实验表明 只有回声比原声晚 0 1s 到达人耳 人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这时人与障碍物 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m 声速取 340 m s 3 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 用橡皮筋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 火焰会 这说明了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3 页 4 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 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 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 利用声呐测海深 5 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 树枝上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 B 夜晚有月光 C 蝙蝠的嗅觉很好 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D 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 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6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 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 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 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 人突然暴露在 150dB 的噪声环境中 鼓膜会破裂出血 7 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 像蜂窝似的小孔 这主要是为了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加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D 装饰礼堂 美观好看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20 时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 一束与镜面成 40 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 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2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 则入射角是 3 如果你从一块小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 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 你的同学 也一定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 这说明了光路的 性 4 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 的缘故 5 雨后初晴的月夜 地面坑洼 处有积水 在月光下行走时 如果发现前面某处特别亮 夜行 者通常认为那是积水 他的判断依据是 6 坐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 眼睛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面的字 这是由于 A 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眼内 B 眼睛发出的光觉察到黑板上粉笔字 C 粉笔字对光产生了镜面反射 D 粉笔字对光产生了漫反射 7 在黑暗的房子里 桌子上立着一平面镜 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 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照 射 则从侧面看去 A 镜子比较亮 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暗 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白墙比较亮 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墙比较暗 它发生了漫反射 8 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 则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4 页 A 入射角逐渐增大 反射角逐渐增大 B 入射角逐渐减小 反射角逐渐减小 C 入射角逐渐增大 反射角逐渐减小 D 入射角逐渐减小 反射角逐渐增大 9 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00 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A 100 B 80 C 40 D 50 10 在下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11 在下左图中画出平面镜 12 如上中图 是潜望镜的原理图 试画出光经潜望镜两次反射的光路图 13 如上图所示 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 40 角 要利用太阳光垂直照亮井底 应把平面镜放在 跟水平方向成 角的位置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 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 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不变 2 某人站在平面镜前 他在镜中的像是 A 实像 B 虚像 C 缩小的像 D 放大的像 3 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 看电影 B 看湖水中船的倒影 C 小孔成像 D 太阳下物体的影子 4 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 这是由于水中的 月亮 是 A 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 B 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C 光的漫反射所成的实像 D 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5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 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面镜 D 平行玻璃板 6 平面镜成像时 若像与物之间距离减小了 12cm 则物体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5 页 A 向镜面靠近 6 cm B 远离镜面 6 cm C 向镜面靠近 12 cm D 远离镜面 12 cm 7 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 1 5m 处 若将镜子向人平移 1m 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A 3m B 2m C 1 5m D 1m 8 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以 1m s 的速度向后离开镜面 则像相对镜面的速度的大小是 A 0 5m s B 1m s C 2m s D 4m s 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平面时 光的 方向发生了改变 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 这种 现象叫做光的 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 光线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这两 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1 有经验的渔夫在叉鱼时 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看到游泳池的水比实际的浅 这 些现象都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2 通过放在写字台上的玻璃板观察板下的文字 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往往比实际位置 填 高 或 低 一些 这是由于 造成的 3 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 入射角是 折射角是 4 水缸内灌满清水 我们看到缸底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 A 深 B 浅 C 一样深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 某同学涉水过河时 看到水底的石头是 A 变浅了的石头的实像 B 变浅了的石头的虚像 C 变深了的石头的虚像 D 变深了的石头的实像 6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在界面发生了折射 下图中正确的是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曲 B 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看到映出的岸上的景物 C 池塘水的深度 看上去比实际的要浅 D 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 手的各种姿势形成的手影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6 页 8 站在池边往水中看 可以看到 水面上漂浮的木块 水下的游鱼 池边的树木和天空的白云 那么 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 A 木块 B 游鱼 C 树木 D 白云 9 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1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 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2 海市蜃楼的现象 3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的的影子 4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A 1 3 B 1 4 C 1 2 D 2 4 10 潜水员在水下看见鱼在水中游动 这是由于光的 A 反射 B 折射 C 直线传播 D 反射和折射 11 如图是一束光线斜射入厚玻璃砖 并通过玻璃砖折射的光路图 其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 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 则白屏上的颜色顺 序为红 这说明 2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 根据色光的混合 规律 在电视机中只需要 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3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 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 这说明 A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 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 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4 判断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不同的颜色 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 判断 彩色电视机的画面颜色是由七种不同的颜色合成的 1 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通过红外线的照射 可以使物体的温度 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 红外线 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 2 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能杀死 能使荧光物质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 助于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 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 3 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 其原因是 A 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 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7 页 B 灯管在发紫外线的同时 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C 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 前者是淡紫色的 后者是看不见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 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 甚至会引起皮肤癌 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 A 红外线 B X 射线 C 紫外线 D 射线 第五课时 第五课时 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透镜 它对光线有 作用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透镜 它对光线有 作用 1 近视眼镜片是 镜 远视眼镜片是 镜 2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 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焦点 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不同透镜的焦距可以不同 同一个透镜有 个焦点 3 如图所示 O 点为凸透镜的 F 点为凸透镜的 OF 为 4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镜子是 A 平面镜 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 凸透镜 5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镜子是 A 平面镜 B 凸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面镜 6 将一个发光的电灯泡 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 将 A 变为发散光线 B 会聚在焦点上 C 变为平行光线 D 方向不变 7 图中光路图错误的是 8 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1 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照射 在离凸透镜 10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亮点 若想要得到放大 的字 则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应该 2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在胶片上得到被拍景物的像是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8 页 A 正立 放大的虚像 B 正立 缩小的虚像员 C 放大 倒立的实像 D 缩小 倒立的实像 3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够成缩小实像的现象来拍摄照片的 若镜头焦距为 15cm 那么被拍景 物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是 A 超过 30 cm B 在 15 cm 到 30 cm 之间 C 正好 30 cm D 正好 15 cm 4 使用投影仪时 投影片离镜头的距离 u 和镜头焦距 f 的关系应是 A u 2f B u 2f C 2f u f D u f 5 将凸透镜作为放大镜观察物体时 必须把物体放在 A 透镜的 2 倍焦距以外 B 透镜的 2 倍焦距处 C 透镜的焦点以外 D 透镜的焦点以内 6 以下图中成虚像的是 A a b B b c C a c D a d 7 如图所示 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 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 可以看到物体 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A 正立的像 B 虚像 C 倒立的像 D 放大的像 8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2cm 把一物体置于主光轴上 当距透镜 15 cm 和 6cm 时 两次所成的像 A 前者成缩小的虚像 后者成放大的实像 B 前者成倒立的 放大的实像 后者成放大的 正立的虚像 C 都成放大的实像 D 都成正立的虚像 9 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实验探究 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 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 凡是实像 都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 都是正立的 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既有放大的 又有缩小的 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 既有放大的 又有缩小的 10 在 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 中 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A 正立的像 B 缩小的像 C 放大的像 D 倒立的像 11 关于实像和虚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9 页 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D 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 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 12 一蜡烛位于凸透镜前 3 倍焦距处 在它移近凸透镜 1 5 倍焦距过程中 光屏上得到的像将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 后变大 D 先变大 后变小 13 已知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30 cm 银幕上成放大的像 则该投影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下列 数据中的哪一个 A 10 cm B 20 cm C 30 cm D 40 cm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 照相机 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 1 照相机成的是 像 投影仪成的是 像 2 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 塑料片上有一水滴 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 填 大 或 小 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镜 它成的是 像 3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 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 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 凸透镜既能成实像 又能成虚像 4 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 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 发现桌面上 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 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5 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 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 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 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 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 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1 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物体的 光会聚在 上 形成物体的像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10 页 2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当睫状体放松时 晶状体 物体射来 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当睫状体收缩时 晶状体 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所以 正常的眼睛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3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 大约是 cm 叫做明视距离 4 要使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应配戴合适的 要使远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应 配戴合适的 5 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 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 成像情况如图 根 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6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 远视眼 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 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 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 如图所示 现在爸爸 要看书 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 小明应该拿图 中的那一副 7 对于正常眼来说 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 在视网膜上成像后 所成的像都是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8 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 B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9 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 A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 B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 C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 D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 100 1 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 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 2 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 组 组成 并且大都相当 于一个 镜 3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 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 外 以避免 的干扰 4 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A 凹透镜 B 平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面镜 5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11 页 A 物镜有发散作用 目镜有会聚作用 B 物镜有会聚作用 目镜有发散作用 C 物镜得到放大的像 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 物镜得不到像 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6 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 B 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 C 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 D 增大观察的视角 7 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 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 除了凸透镜外 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 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第七课时 第七课时 练兵 练兵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水银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 成的 1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 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摄氏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 2 人的正常体温是 37 读作 黑龙江某次测的气温是 21 5 读作 3 在使用温度计之前 应该观察它的 和认清它的 如右图所示 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4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它能准 确到 使用体温计读数时可以 填 离开 或 不 离开 人体读数 5 如图所示是体温计的一部分 其示数应为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的冰比 0 的水冷 B 可以用体温计测开水的温度 C 寒暑表是用来测气温的 D 用体温计也可以测出 35 以下的温度 7 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 B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42 C 常见的温度计都是用水银作 新起点寒假辅导中心 第 12 页 测温物质 D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8 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8 下面读法正确 A 摄氏零下 8 度 B 零下 8 度 C 零下 8 摄氏度 D 零下摄氏 8 度 9 下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 10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 37 5 若没有甩过 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 已知乙和丙的实 际体温是 36 5 和 38 2 那么两次测温后 他的记录数据是 A 36 5 和 38 2 B 37 5 和 38 2 C 36 5 和 37 5 D 37 5 和 37 5 11 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 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 A 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 B 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 C 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 D 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 12 有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 当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时 显示的温度是为 4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显示 的温度是 96 把它插在温水中 示数为 20 则该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1 物质通常存在 和 三种状态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 有关 当 改变时 物质 可以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2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 这是个 热过程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 这是个 热过程 3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 同一种晶体的 跟它的 相同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 的 所以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4 如图所示 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 根据图象回答 1 锡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责任临床经验课件
- 2025版电子产品销售代理权转让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保安公司专业巡逻外包服务合同
- 2025储油罐租赁合同:智慧储油罐租赁及智能监控系统协议
- 2025崇明危化品运输合同运输工具维护与保养服务范本
- 2025版全新网络安全检测企业员工保密协议与网络安全技术保护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彩钢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样本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汇编:合同标的、租赁与转租条款解析
- 2025年防护栏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
- 2025年度专业保安服务合同标准模板
- 校园天眼平台建设方案
- 山东省技能大赛青岛选拔赛-世赛选拔项目61样题(健康和社会照护)
- 餐饮加盟协议合同书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类必看考点《管理常识》试题解析(2023年)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办理宽带拆机委托书
- JJG 677-2006光干涉式甲烷测定仪
- 2024建筑工程监理表
- 胸部肿瘤放疗讲课
- 空乘服务语言艺术与播音技巧全套教学课件
- 小米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