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生活在距今约 70 20 万年 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 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 的生活地点在 A 云南 B 北京 C 陕西 D 浙江 2 2 分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起主要作用的是 A 使用工具 B 使用 C 猎取食物 D 劳动 3 2 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4 2 分 吃水不忘打井人 最早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第 2 页 共 14 页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5 2 分 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大汶口人 6 2 分 在逐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 黄帝 B 炎帝 C 大禹 D 蚩尤 7 2 分 传说时代 三国家门而不入 的著名治水英雄是 A 尧 B 舜 C 鯀 D 禹 8 2 分 禹死后 启继承父位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9 2 分 奴隶制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剥削制度 下列能充分体现这种残酷性的国君有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尧 舜 禹 B 禹 汤 武王 C 桀 汤 纣王 D 桀 纣 周厉王 10 2 分 我国成语中把帮助坏人作恶叫做 助纣为虐 其中 纣 是 A 夏朝国君 B 商朝国君 C 周朝国君 D 秦朝国君 11 2 分 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 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 巩固统治 西周时期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12 2 分 下图显示了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它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象尊 D 大盂鼎 第 4 页 共 14 页 13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 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4 2 分 从汉代开始 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 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 是 A B C D 第 5 页 共 14 页 15 2 分 2015 年是我国农历乙未年 羊年 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 羊 字 A B C D 16 2 分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17 2 分 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 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 围 魏救赵 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第 6 页 共 14 页 D 秦汉 18 2 分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 秦穆公 B 晋文公 C 齐桓公 D 楚庄王 19 2 分 人们常把县长称为 七品芝麻官 下列有关秦朝的 县长 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指掌管军事的官员 B 指郡的最高长官 C 指大县的长官 D 指小县的长官 20 2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中 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 扩充疆界 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孝公 21 2 分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畅所欲言 内容涉及 立木为信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 据此判 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第 7 页 共 14 页 22 2 分 与下图所示人物相关的思想学派是 泉州清源山老子石像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23 2 分 2018 年 1 月 一部热播电视剧 寻秦记 讲述了宇航员项少龙在 星云 号事故中穿越回到 2000 多年前战国时代的赵国邯郸 为了可以回到未来 他决定不顾一切找到赢政 助其建立一番伟大功业 从此 开始了他寻找秦始皇的历程 秦始皇的 伟大功业 是 A 灭六国 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打败项羽 赢得楚汉之争 C 打败商纣王 建立西周 D 平定叛乱 维护国家统一 24 2 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采用分工的原则 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运作 以管理庞大的帝国 其中履 行监察职能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刺史 25 2 分 易中天在 帝国的终结 一书中说 秦 虽死犹存 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 虽死犹存 第 8 页 共 14 页 主要是指 A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 焚书坑儒 C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D 修筑长城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00100 分分 26 30 分 夏 商 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观察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1 奴隶王朝的开端 夏朝是由谁建立的 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 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 除了宫殿外 夏朝还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 请你说一说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的实质 3 文明进步与发展 这两张图片见证了哪一王朝的历史 请你说一说这两张图片的名称 从这两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历 史信息 第 9 页 共 14 页 4 疆域扩大与巩固 西周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 则贬其爵 再不朝 则削其地 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上述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 这一制度中诸侯对周王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 义 5 战争频繁的东周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他们在争霸过程中都打着怎样的旗号 6 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在战国七雄中哪一个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这主要得益于哪 一历史事件 27 30 分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 商鞅变法 专题学习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 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 材料一中 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一条措施 3 根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 你是否支持商鞅变 法 为什么 第 10 页 共 14 页 4 在商鞅变法后 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 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5 结合材料一中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商鞅变法有什么影响 6 评价历史上变法 改革 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 28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论语 颜渊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 材料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 尽心章句下 施仁政於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三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 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一郭沫若 1 材料一是春秋时期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 据材料一指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言论 据材料二指出他如何发展孔子的政治学说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在思想界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遭受致命的打击 指的什么事件 4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 仍然在影晌着我们 如孔子的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等思想仍 然发挥着积极影响 当今社会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29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孟子 桀纣之失天下也 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 失其心也 材料二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 发布焚书令 规定除政府外 民间只可收藏医药 占卜和种植等书 其 余一律集中焚毁 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 400 多人 全部活埋 材料三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 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 成了中世纪和 第 11 页 共 14 页 近代的分水岭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 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马克垚主编 世界文明史 上 1 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属于哪个学派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两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场运动 这场运动中 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的标志是什么 4 结合所学知识 欧洲近代史上与材料三同性质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