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2实习报告格式2011_第1页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2实习报告格式2011_第2页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2实习报告格式2011_第3页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2实习报告格式2011_第4页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2实习报告格式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 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专业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20112011 年年 9 9 月月 2 2 日日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1 课程目的课程目的 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 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 节之一 在学生学完 计算机基础课程 后 通过这一认识实习的环节 可以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构成计算机系统的软 硬件的功 能和作用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的工作要求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本专业 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 使学生具有装配和安装计算机 硬件和软件的能力 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初步基础 课程任务课程任务 1 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组成元件 外设及其作用 2 了解计算机内部的体系结构 3 掌握装配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技能 4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常用软件的作用和功能 5 掌握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和简单配置 实习内容与结果实习内容与结果 一 请观察你的实习用机 完成下表一 请观察你的实习用机 完成下表 将你的答案填入对应项右列将你的答案填入对应项右列 请描述你的请描述你的 CPU 封装接口封装接口 类型 对比其它类型类型 对比其它类型 CPU 接口 它们有何区别 接口 它们有何区别 我的封装接口类型是 MMC1 MMC1 封装模块的 CPU 是 Intel 笔记本电脑专用 CPU 从 MMX 时代到 Pentium II 时代的过渡产品 Intel 于 1998 年 4 月推出的首款笔 记本电脑专用 Pentium CPU 中采用的就是这种封装形 式 与 MMC 类似 MMC1 也是一个包含 CPU 在内的 电路板 不同是 MMC1 的电路板中还包含了 Pentium II 的二级缓存 L2 Cache 并且模块中集成的北桥芯片组 改成了 440BX 芯片组的北桥 根据内部 440BX 芯片组 北桥的不同 MMC1 又分为 AGP SET 和 PCI SET 两种 后者不支持 AGP 显卡而只能使用 PCI 显卡 另外值得 一提的是 MMC1 封装的 CPU 也是通过两条插槽与主 板连接 共 280 针 什么是什么是 CPU 的缓存 它们的缓存 它们 有何作用 有何作用 CPU 缓存 Cache Memory 是位于 CPU 与内存之 间的临时存储器 它的容量比内存小的多但是交 换速度却比内存要快得多 缓存的出现主要是为 了解决 CPU 运算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 盾 因为 CPU 运算速度要比内存读写速度快很多 这样会使 CPU 花费很长时间等待数据到来或把数 据写入内存 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 分 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 CPU 即将访问的 2 当 CPU 调用大量数据时 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 存中调用 从而加快读取速度 主板上主板上 PCI 插槽的个数插槽的个数5 个 主板上主板上 ISA 插槽的个数插槽的个数3 个 主板上主板上 AGP 插槽的个数插槽的个数1 个 主板上内存插槽的个数主板上内存插槽的个数4 个 主板上主板上 PCI E 插槽的个数插槽的个数2 个 主板上主板上 IDE 接口的个数接口的个数2 个 主板上是否集成了声卡 主板上是否集成了声卡 是 是否配置了独立显卡 如有 是否配置了独立显卡 如有 它具备哪些输出端口 它具备哪些输出端口 有 AGP DVI 端口 键盘与鼠标使用了什么接口 键盘与鼠标使用了什么接口 PS 2 接口 主板集成的并口的数量主板集成的并口的数量1 组 3 主板集成的串口的数量主板集成的串口的数量2 组 主板集成的主板集成的 USB 接口数量接口数量2 个 二 拆装机过程总结 请详细描述过程与步骤 二 拆装机过程总结 请详细描述过程与步骤 过程与步骤参考如下 1 拆装机工具准备 拆装机工具准备 尖嘴钳 散热膏 十字解刀 平口解刀 螺丝刀 最好带有磁性的 这样 可以吸附螺丝 便于操作 2 相关材料准备 相关材料准备 准备好装机所用的配件 CPU 主板 内存 显卡 硬盘 软驱 光驱 机箱电源 键盘鼠标 显示器 各种数据线 电源线等 3 拆装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拆装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防止静电 防止静电 由于我们穿着的衣物会相互摩擦 很容易产生静电 而 这些静电则可能将集成电路内部击穿造成设备损坏 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 最好在安装前 用手触摸一下接地的导电体或洗手以释放掉身上 携带的静电荷 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 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 在安装计算机元器件时 也要严禁液体 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板卡上 因为这些液体都可能造成短路而使器件损坏 所以要注意不要将你喝的饮料摆放在机器附近 对于爱出汗的朋友来说 也要避免头上的汗水滴落 还要注意不要让手心的汗沾湿板卡 使用正常的安装方法 不可粗暴安装使用正常的安装方法 不可粗暴安装 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正确的安装方法 对于不懂不会的地方要仔细查阅说明书 不要强行安 装 稍微用力不当就可能使引脚折断或变形 对于安装后位置不到位的 设备不要强行使用螺丝钉固定 因为这样容易使板卡变形 日后易发生 断裂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把所有零件从盒子里拿出来 不过还不要从防静电袋子中拿出来 按照安装顺序排好 看看说明书 有没有特殊的安装需求 准备工作做 得越好 接下来的工作就会越轻松 以主板为中心 把所有东西排好 在主板装进机箱前 先装上处理 4 器与内存 要不然过后会很难装 搞不好还会伤到主板 此外在装 AGP 与 PCI 卡时 要确定其安装牢不牢固 因为很多时候 你上螺丝时 卡 会跟着翘起来 如果撞到机箱 松脱的卡会造成运作不正常 甚至损坏 测试前 建议你只装必要的周边 主板 处理器 散热片与风扇 硬盘 一台光驱 以及显卡 其它东西如 DVD 声卡 网卡等等 再确 定没问题的时候再装 此外第一次安装好后把机箱关上 但不要锁上螺 丝 因为如果哪儿没装好你还会开开关关好几次 4 拆装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故障 拆装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故障 如有如有 1 声卡经常出现一些无法发声的问题 但是在系统中并没有显示有什么声卡经常出现一些无法发声的问题 但是在系统中并没有显示有什么 不正常 不正常 1 声卡与其他插卡有冲突 解决办法是调整 PnP 卡所使用的系统资源 使各卡互不干 扰 有时 打开 设备管理 虽然未见黄色的惊叹号 冲突标志 但声卡就是不发声 其实也是存在冲突 只是 Windows 98 没有检查出来 2 安装了 DirectX 后声卡不能发声了 说明此声卡与 DirectX 兼容性不好 需要更新驱动程序 3 一个声道无声 检查声卡到音箱的音频线是否有断线 2 开机后机器无法点亮 且伴有一长三短的报警声开机后机器无法点亮 且伴有一长三短的报警声 根据一长三短的报警声可初步判断是内存校验出错 可在关机后打 开机箱 看内存条是否存在松动现象 此外 假如内存条上的金手指有 老化现象 可用微湿的干净毛巾轻轻擦拭 最后再将其插会原插槽中 问题一般都可解决 当然 要注意以上步骤都要保证将所有插座电源均 关闭后才能进行 否则容易造成配件短路烧毁 3 显示颜色不正常 显示颜色不正常 此类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1 显示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 2 显示器自身故障 3 在某些软件里运行时颜色不正常 一般常见 于老机 在 BIOS 里有一项校验颜色的选项 将其开启即可 4 显卡 损坏 5 显示器被磁化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与有磁性的物体过分接 近所致 磁化后还可能会引起显示画面出现偏转的现象 4 显示花屏 看不清字迹显示花屏 看不清字迹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示器或显卡不支持高分辨率造成 花屏时可切换 启动模式到安全模式 然后再在 Win 98 下进入显示设置 在 16 色状态 下点选 应用 确定 按钮 重新启动 在 Windows 98 系统正常模式 下删掉显卡驱动程序 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也可不进入安全模式 在 纯 DOS 环境下 编辑 SYSTEM INI 文件 将 display Drv pnpdrver 改为 display Drv vga Drv 后 存盘退出 再在 Windows 里更新驱动 程序 5 屏幕出现异常杂点或图案屏幕出现异常杂点或图案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的显存出现问题或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造成 5 需清洁显 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换显卡 6 电脑开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突然死机 重新开机后无法启动或黑屏电脑开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突然死机 重新开机后无法启动或黑屏 过一段时间再开机 可以正常进入系统 过一段时间再开机 可以正常进入系统 由于在冷启动的时候一切正常 但运行一段时间后 出现上述问题 最有可能 是由于机器内部温度太高造成系统死机 或超过 BIOS 中 CPU 温度保护设置而自 行关机 打开电脑的电源开关 检查机箱电源的风扇是否正常工作 将手靠近 机箱后电源风扇的出风口 感觉是否有风排出 如果没有风吹出 就得维修或 更换电源 最好打开机箱外盖 除了检查机箱电源外 还得检查 CPU 上的风扇是否转 动 如果不转动 关掉电源 用手转动风扇 检查风扇转动是否灵活 如果风 扇转动不灵活就拆下来 加润滑油或换一个同样的新风扇 另外 还需看看显 卡上是否有风扇 如果有的话 也做相应的检查 三种风扇的故障问题笔者到遇到过 尤其是在夏季 因此 提醒用户在自 己配置兼容机时 应注意这些冷却风扇的质量 并定期检查一下风扇是否运转 正常 以免因为过热而烧坏电脑硬件 7 7 电脑的电脑的 CD ROMCD ROM 光驱在放入一般的光驱在放入一般的 CDCD 音乐 音乐 VCDVCD 以及软件光盘后 可看到以及软件光盘后 可看到 光驱的指示灯闪烁近二十秒后熄灭 不能播放盘片或安装软件 在光驱的指示灯闪烁近二十秒后熄灭 不能播放盘片或安装软件 在 我的电脑我的电脑 中双击光驱图标后 显示中双击光驱图标后 显示 设备没有准备好设备没有准备好 无法使用光驱 当放入某些高 无法使用光驱 当放入某些高 质量的盘片后 可以读出光盘中的内容 但读盘极不稳定 质量的盘片后 可以读出光盘中的内容 但读盘极不稳定 一般认为这是光驱的读盘能力差所导致 由于急着要使用光驱 因此更换了 一个新光驱 但问题依旧 说明这不是光驱的问题 应该另有原因 由于在 我的电脑 中双击光驱图标后 显示 设备没有准备好 在排除了不是光 驱本身的问题后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计算机的电源供电不足 也会造成光驱读 盘能力的降低 步认定计算机的电源供电问题后 先更换与光驱连接的电源插 头 重新开机后 检查光驱读盘是否正常 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决定换一个新 机箱电源 当换上新电源开机运行后 光盘读盘正常 换上原有的光驱读盘也 非常正常 所以就判定了此故障是因为计算机电源供电不足而造成光驱读盘能 力降低 8 主板故障不能正确识别主板故障不能正确识别 CPUCPU 我买台电脑 CPU 是新赛扬 566 主板是 VIA693 最高支持 8 倍频开机后自动设置 为 567MHz126MHz4 5 在主板上设置其他外频和倍频时均无效它还是只认 567MHz 不知是什么原因另外 CPU 温度上升很快开机才十分钟后左右温度就由 31 升到 51 到 53 时就稳定下来了玩几个小时也不再上升我看书上说 CPU 表面 温度不能超过 50 否则会出现电子迁移现象缩短 CPU 寿命现在该怎么办该问题 可是由于您的 VIA693 主板不能正确识别该 CPU 引起的理由如下 1 赛扬系列只有 66MHz 外频连 100MHz 外频都没有更何况 126MHz 2 126MHzz 不是标准外频即使以后会有更调外频的赛扬也可能是 100MHz 或 133MHz 而不可能是 126MHz 3 让主板自动检测时检测出的应该是 CPU 的标准设置对于 56MHz6 来说应该为 6 66MHz8 5 4 赛扬系列虽然是锁倍频的但它的外频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的不能调 节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5 如果是遇上没有锁频的新赛扬 那应该倍频和外频都可以调节不能调节岂不更 没道理 从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主板问题 VIA693 芯片组的主板是早就上市了的 可能不能识别新赛扬这时还有可能不能很好地支持 8 倍频以上的外频您可以将 CPU 拿到一些新的 VIA694BX 和 815 主板上试一试如果确定是主板问题一般可 以通过升级主板的 BIOS 解决这个问题 53 度的温度对于 CPU 来说显得过高应该更换一个较好的 CPU 风扇以免因长时间使用造成系统不稳定和硬件损坏 9 电脑频繁死机 即使在电脑频繁死机 即使在 CMOS 设置里也会出现死机现象设置里也会出现死机现象 在 CMOS 里发生死机现象 一般为主板或 CPU 有问题 如若按下法不能解决 故障 那就只有更换主板或 CPU 了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 CACHE 有问题或主板设计散热不良引起 笔者 在优雅 815EP 主板上就曾发现因主板散热不够好而导致该故障的现象 在死机 后触摸 CPU 周围主板元件 发现其温度非常之高而且烫手 在更换大功率风扇 之后 死机故障得以解决 对于 CACHE 有问题的故障 我们可以进入 CMOS 设置 将 CACHE 禁止后即可顺利解决问题 当然 CACHE 禁止后速度那就肯 定会有影响了 10 系统启动慢系统启动慢 1 病毒引起 杀毒 2 硬盘线或硬盘坏道 检测与更换 3 加载启动太多 删除 4 系统原因 重装系统 网线问题 更换 5 内存 主板原因 测试更换 6 重新安装所有协议 三 请观察你的实习用机 主板三 请观察你的实习用机 主板 BIOS 是什么品牌的 请列举该品牌是什么品牌的 请列举该品牌 BIOS 开开 机声音报警的含义 机声音报警的含义 答 PCAT 主板 1 短 系统正常启动 恭喜 你的机器没有任何问题 2 短 常规错误 请进入 CMOS Setup 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 长 1 短 内存或主板出错 换一条内存试试 若还是不行 只好更换 主板 1 长 2 短 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 长 3 短 键盘控制器错误 检查主板 1 长 9 短 主板 Flash RAM 或 EPROM 错误 BIOS 损坏 换块 Flash RAM 试 试 不断地响 长声 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 重插内存条 若还是不行 只有更 换一条内存 7 不停地响 电源 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 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 重复短响 电源有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 电源有问题 四 什么是主板的四 什么是主板的 北桥北桥 芯片与芯片与 南桥南桥 芯片 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并请列举芯片 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并请列举 常见芯片组厂商及其产品 常见芯片组厂商及其产品 答 北桥芯片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称为主桥 北桥芯片负责与 CPU 的联系并控制内存 AGP 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 提供对 CPU 的类型和主频 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 内存的类型 SDRAM DDR SDRAM 以及 RDRAM 等等 和最大容量 AGP 插槽 ECC 纠错等支持 整 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 南桥芯片是主板芯片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位于主板上离 CPU 插槽较远 的下方 PCI 插槽的附近 这种布局是考虑到它所连接的 I O 总线较多 离处 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北桥用于 CPU 和内存 显卡 PCI 交换数据 南桥主要是负责 IO 五 什么是五 什么是 SATA 硬盘 它与硬盘 它与 PATA 硬盘有何区别 请简述硬盘跳线设置的主硬盘有何区别 请简述硬盘跳线设置的主 要作用 要作用 答 SATA 硬盘 串行 ATA 是 Inter 发布的外设产品中采用的接口类型 它 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资料 在同一时间点内只会有 1 位数据传输 这么做可 以减小接口的针脚数 用四个针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第一针发出 第二针接 收 第三针供电 第四针接地 能降低电力消耗 减小发热量 有较新的 SATA100 支持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达 100MB s IBM 的 Deskstar 75GXP 及 Deskstar 40GV 就是第一次采用此 ATA 100 接口类型的产品 2001 年推出的 SATA1x 标准产品 达到 150MB s 另外 一台电脑同时挂接两 SATA 接口的 硬盘 没有主 从盘之分 区别 区别 PATA 的全称是 ParallelATA 就是并行 ATA 硬盘接口规范 也就是我们现 在最常见的硬盘接口规范了 PATA 硬盘接口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 而且从 ATA33 66 一直发展到 ATA100 133 一直到目前最高的 ATA150 而 SATA 硬盘全称则是 SerialATA 即串行 ATA 硬盘接口规范 目前 PATA100 硬盘的一 般写入速度为 65MB s 而第一代 SATA 硬盘的写入速度为 150MB s 第二代 8 SATA 硬盘的写入速度则高达 300MB s 整整比第一代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SATA 硬盘接口规范的出现其实就要取代 PATA 就和 DDR 取代 SDRAM 一样 六 什么是六 什么是 SSD 硬盘 它与传统硬盘 它与传统 PC 硬盘有何区别 硬盘有何区别 SSD 固态硬盘 Solid State Disk 或 Solid State Drive 也称作电子硬盘 或者固态电子盘 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 DRAM 或 FLASH 芯片 组 成的硬盘 SSD 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 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 相同 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 由于 SSD 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 盘的旋转介质 因而抗震性极佳 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 40 85 摄氏度 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 车载 工控 视频监控 网络监控 网络终端 电力 医疗 航空等 导航设备等领域 目前由于成本较高 正在逐渐普及到 DIY 市 场 SSD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 一种是采用闪存 FLASH 芯片 作为存 储介质 另外一种是采用 DRAM 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的 SSD 固态硬盘 IDE FLASH DISK Serial ATA Flash Disk 采 用 FLASH 芯片作为存储介质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SSD 它的外观可以被 制作成多种模样 例如 笔记本硬盘 微硬盘 存储卡 优盘等样式 这种 SSD 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 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 能适应 于各种环境 但是使用年限不高 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基于 DRAM 的 SSD 固态硬盘 采用 DRAM 作为存储介质 目前应用范围较窄 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 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 管理 并提供工业标准的 PCI 和 FC 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 应用方式 可分为 SSD 硬盘和 SSD 硬盘阵列两种 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 而且使用 寿命很长 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 SSD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比较 拥有以下优点优点 1 启动快 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不用磁头 快速随机读取 读延迟极小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 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 因此磁盘碎片不 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 DRAM 的 SSD 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无噪音 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 工作时噪音值为 0 分贝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 SSD 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 但高 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 不会发生机械故障 也不怕碰撞 冲击 振 动 8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 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 5 到 55 摄氏度范围内工作 而大多数 SSD 固态硬盘可在 10 70 摄氏度工作 一些工业级的 SSD 固态硬盘 还可在 40 85 摄氏度 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 SSD 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 重量轻 拥有以下缺点 缺点 1 成本高 每单位容量价格是传统硬盘的 5 10 倍 基于闪存 甚至 200 300 倍 基于 DRAM 9 2 容量低 目前 SSD 固态硬盘最大容量远低于传统硬盘 SSD 固态硬盘的容 量仍在迅速增长 据称 IBM 已测试过 4TB 的 SSD 固态硬盘 3 由于不像传统硬盘那样屏蔽于法拉第笼中 SSD 固态硬盘更易受到某些外 界因素的不良影响 如断电 基于 DRAM 的 SSD 固态硬盘尤甚 磁场干扰 静电等 4 写入寿命有限 基于闪存 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 1 万到 10 万次 特制的 可达 100 万到 500 万次 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 如文 件分配表 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 特制的文件系统或者固件可以分担 写入的位置 使 SSD 固态硬盘的整体寿命达到 20 年以上 传统硬盘与 SSD 固态硬盘优缺点对比 1 防震抗摔性 目前的传统硬盘都是磁碟型的 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 而 SSD 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 即目前内存 MP3 U 盘等存储介质 制作而 成 所以 SSD 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 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 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 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 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相较传统硬盘 固硬占有绝对优势 2 数据存储速度 从 PConline 评测室的评测数据来看 SSD 固态硬盘相对传 统硬盘性能提升 2 倍多 3 功耗 目前新的缓存 SSD 实测功耗低于传统硬盘 4 重量 SSD 固态硬盘在重量方面更轻 与常规 1 8 英寸硬盘相比 重量轻 20 30 克 5 噪音 由于固硬属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 所以具有了发热量小 散热快 等特点 而且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 工作噪音值为 0 分贝 传统硬盘就要逊色 很多 6 价格 目前市场上 80G IntelSSD 固态硬盘 价格为 4000 元左右 而这个 价钱足够买几个容量为 1TB 的传统硬盘了 国产 SSD 固态硬盘价格虽低 但仍 受制于主控芯片性能并不理想 固态硬盘的安全性与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相比 固态磁盘驱动器可能会提供更好 的数据安全性 但是专家表示 它并没有完全的清除数据 而且对来自 Light Sources 高输出型灯如紫外线激光器的物理攻击的抵御能力较弱 尽管它们相 对来说成本较高 而且耐用性比较好 但是固态磁盘驱动器还是广受欢迎 特 别是在便携式计算机上 因为它们具备电源消耗低 数据访问速度快的特点 专家表示 随着固态磁盘驱动器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并且渗透到其它手持 设备如智能手机领域之后 在固态磁盘驱动器上保护数据的安全会成为一个更 受关注的问题 总之 删除固态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要比删除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容易 这有 好有坏 KrollOntrack 的 Barry 说 数据被存储在固态磁盘驱动器的电子管上 消除电子管 数据就会被冲刷掉 而在硬盘驱动器上 为了防止数据被读取 数据不得不被覆盖或者是遭受物理损坏 Barry 说 从快速的角度来看 数据 冲刷有其自身的优势 但是从不好的角度来看 固态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往往 比较随意 很容易丢失 七 什么是主分区七 什么是主分区 Primary Partition 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 Extended Partition 与逻辑分与逻辑分 区区 Logic Partition 10 答 主分区就是系统上可以用来启动的分区 最多可以建立四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就是跟主分区地位相同 但是区别于主分区的一中分区 个数没 有具体限制 逻辑分区是硬盘上一块连续的区域 不同之处在于 每个主分区只能分成 一个驱动器 每个主分区都有各自独立的引导块 可以用 fdisk 设定为启动 区 八 你使用了什么工具进行分区调整 并简述你的最终分区方案 八 你使用了什么工具进行分区调整 并简述你的最终分区方案 答 使用 windows 自带的 PartitionMagic 分区软件进行调整 分区方案 主要将磁盘分为 4 个区 c d e f c 盘主要放系统文件 d 盘主要放安装的软件 e 盘主要放自己用的文件 f 盘主要放备份文件 九 请简述九 请简述 AMD 的的 APU 平台产品的特点 并举例分析平台产品的特点 并举例分析 APU 加独立显卡的双加独立显卡的双 显卡产品的优缺点 显卡产品的优缺点 1 相对于 CPU 性能的提升 AMD 生产的这个 APU 革命性的将多核处理器和独显核心做在一个芯片上 提 升了 CPU 与 GPU 间通信效能 同时 GPU 与内存之间也可以直接通信 带 宽增加了三倍 而完美融合 CPU 在复杂顺序计算和 GPU 在大规模并行计算的 双重优势后通过硬件调度逻辑和软件层完美均衡 CPU 和 GPU 的负载使得 APU 相对于目前多核 CPU 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2 显示效果秒杀集成显卡肩比独显 首批上市的 APU 当中的 E 系列搭载了支持 DX11 的 AMD Radeon HD6310 显 示核心 C 系列也搭载了同样支持 DX11 的显示核心 而 GPU 与内存之间三 倍增加的宽带以及主流软件厂商配合的加速计算使得 APU 的数据运算 3D 渲 染效果来了一次飞跃 当前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主流搭配的集成显卡在它面前都 成了浮云 且比肩主流入门级独立显卡 3 超低功耗 最低 9W 最高 18W 这次推出的 APU 一改 AMD 的 CPU 在公众面前留下的高功耗的印象 颠覆式 的实现了最低 9W C 系列 最高 18W E 系列 经验表现 让笔记本电脑的 续航时间大大提升 并相对而言间接性的实现了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支持 十 实习小结十 实习小结 这次装机实验给了我们一次对主机很好了解的机会 让我们有机会亲自对主 机进行拆装 并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平时可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