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章.ppt_第1页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章.ppt_第2页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章.ppt_第3页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章.ppt_第4页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织物风格与评价体系 第一节概述一 织物风格概念织物风格是织物本身固有的物理 机械性能和几何形态作用于人的感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织物风格可分为 触觉风格 视觉风格 听觉风格 二 评定织物风格的方式 主观评定 依靠感觉器官获得的感觉效果 然后对织物作出的风格语言评定 客观评定 通过仪器测定织物有关物理 力学量 然后与感觉评价联系起来 根据测定的织物物理量和力学量 计算得出织物风格特征和等级 评定方法分类单机台单测多指标式风格仪 单机台多测多指标式风格仪 YG821多机台多测多指标式风格仪 KES F FAST 第二节单台多测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YG821及YG821A 仪器特点 同台仪器上加装不同附属装置 以测试织物多项力学性质指标 抗弯测试夹具 摩擦测试夹具 板结测试夹具 压缩测试夹具 起拱测试夹具 平整测试夹具 仪器组成 试验主机及控制仪两部分组成 传感器 横梁 机座平台 主机 方法特征 名称 代号 单位 风格意义或服用性能 力学性能 弯曲特性 织物在环形状态下受力与变形特征 活络率最大抗弯力弯曲刚性弯曲性能指数 LPFmaxSBSBI CNCN cmg cm2 活络 身骨 刚柔性 摩擦特性 一定正压力条件下 同种织物相对摩擦力 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 k变异系数 k SCV 光滑粗糙性爽滑匀整性 压缩特性 不同正压力条件下 织物厚度及相互变化关系 表观厚度稳定厚度压缩率压缩弹性率比压缩弹性率 T0TSCRERCE mmmm 丰厚感厚实感蓬松感回弹感丰满感 交织阻力 单根纱线从舌形试样中抽出阻力 最大交织阻力 P CN 板结 活络程度 起拱变形 织物经专用夹具起拱后在一定作用力下织物起拱变形的回复情况 起拱变形残留率 Rar 模拟肘 膝部织物变形能力 风格指标 一 抗弯性能测试原理 至测力传感器 试样 夹钳 压板 L P 抗弯试验示意图 弯曲性能指标 1 活络率LP 2 弯曲刚性SB 3 弯曲感性指数SBI 4 最大抗弯力Pmax 二 表面摩擦性能测试原理 将两块试样叠合在一起 在一定正压力和速度条件下 从水平方向牵引上侧试样 测定和计算此过程中两试样表面摩擦力变化及有关表面摩擦性能指标 测得最大摩擦阻力动摩擦阻力 N 磨头 磨料 试样 操作台 引线 至测力传感器 摩擦性能试验示意图 导轮 摩擦性能指标1 静摩擦系数 s 2 动摩擦系数 k 3 动摩擦系数不匀率CV N 正压力n 所读数的动摩擦力点数采样次数 三 交织阻力测试 评价织物的撕裂性和剪切变形性 原理 操作台 试样 试样夹头 纱线 纱线夹头 挂钩 至测力传感器 交织阻力是指单根经纱或纬纱从一定织物长度内抽出时所需最大摩擦阻力 最大交织阻力Pmax 纱线夹头牵引速度为48 2mm min 四 压缩性能测试原理 通过测量试样在轻重两种负荷作用下以及除去负荷后试样厚度的变化 求得织物厚度 压缩弹性以及蓬松性能指标 至测力传感器 探头 上平面 操纵台 下平面 试样 表观厚度为4mm厚重织物 轻负荷为2CN cm2 重负荷为14 7CN cm2 压缩工作面积10cm2 一般织物 轻负荷为2CN cm2 重负荷为49CN cm2 压缩工作面积2cm2 压缩性能指标1 表观厚度T0 2 稳定厚度Ts 3 压缩率C 4 压缩弹性率RE 为试样在轻负荷下的位移数 为放入试样前在轻负荷下的位移 为试样在重负荷下的位移数 为放入试样前在重负荷下的位移 为试样从重负荷返回到轻负荷作用下位移数 5 比压缩弹性率RCE 6 蓬松度B 五 起拱变形测试原理 圆形试样在用环状夹具平整夹紧的条件下 用一模拟肘部尺寸的半球体 将试样顶升至一定高度 拱高 保持一定张紧时间 然后释放半球体对试样的顶力 使试样恢复一定时间 测试回复后织物的残留拱高 起拱残留率 Hx 残留拱高H0 设定拱高 H0 12mm 试样压盖 试样 半球体 拱高调节圈 压圈 第三节KES F系列织物风格仪 系统组成 拉伸剪切试验仪 纯弯曲试验仪 压缩试验仪 表面性能试验仪 剪切拉伸疲劳试验仪等主机 配备有数据处理装置 计算机 打印机 绘图仪等 织物手感测试 六项基本力学性质 考核16个指标 测定织物拉伸 剪切 弯曲 压缩 摩擦 粗糙度等 手感特征 变形弹性 挺括性 丰满性 蓬松性 滑爽性 匀整性 一 拉伸剪切性能测试仪 KES F1KES FB1图 该仪器用于织物的拉伸与剪切试验 反映织物拉伸变形能力及回弹性能 仪器的结构 20cm 5cm 1 拉伸性能测试测试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在低应力拉伸 试样受到的最大负荷为490CN cm 下 记录一个拉伸循环中负荷 变形曲线 根据该曲线计算有关拉伸指标 拉伸 拉伸试样有效尺寸及拉伸回复曲线 拉伸性能指标计算 1 延伸率EM 试样在最大拉伸力490cN cm时的伸长率 2 单位面积的拉伸功WT 3 拉伸弹性回复率RT 4 拉伸线性度LT 剪切 2 剪切性能测试测试原理 试样一端固定 另一端向与固定端相平行的方向移动时 试样将受到剪切力作用 当一端移动至最大剪切角 8 时 开始向相反方向移动至 0 再继续向相反方向移动到 8 再往回移动到最大剪切角为 0 完成一个剪切循环 可得到整个剪切循环过程中剪切力P剪切应变的变化曲线 由曲线可计算描绘剪切性能的指标 剪切性能曲线图 3 剪切性能指标 1 剪切滞后矩2HG 剪切角为0 5 时滞后环宽度 滞后曲线剪切力矩差 2 剪切滞后矩2HG5 剪切角为5 时滞后环宽度 3 剪切刚度G 剪切角在0 5 5 之间滞后曲线的平均斜率 二 弯曲性能测试 KES FB2图 该仪器用于织物纯弯曲性能测试 测织物抗弯性能 反映织物手感滑洛性和刚柔性 1 测试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固定夹头与移动夹头之间 移动夹头由Y轴位置向X轴方向按纯弯曲曲线移动到X轴位置 织物下面成弓形弯曲 然后移动夹头缓慢回到Y轴 接着移动夹头向反向 X方向 移动 直至与X轴重合 织物反面呈弓形弯曲 再回到Y轴 完成一个弯曲循环 根据弯曲曲线可算出弯曲性能指标 织物正面弯曲轨迹俯视图 纯弯曲试验 2 弯曲性能指标 1 弯曲滞后矩2HB 试样弯曲曲率k为0 5cm 1时的滞后矩 取正反向弯曲时数值平均值 2 弯曲滞后矩2HB1 5 试样弯曲曲率k为1 5cm 1时的滞后矩 取正反向弯曲时数值平均值 3 弯曲刚度B 试样弯曲曲率k在0 5 1 5cm 1之间滞后曲线的平均斜率 取正反弯曲时数值平均 织物纯弯曲曲线 测力传感器 试样台 压头 电位器 电动机 位移指示 三 压缩性能测试 KES FB3图 该仪器用于织物压缩性能测试 用于评价试样蓬松感 厚实感 丰满感及柔软感等手感风格特征 测试原理 织物试样平放在试验台上 压头以恒速缓慢下降 垂直压缩织物试样 通过力传感器及X Y记录仪 即可测得加压时织物上的应力与受压织物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当压力达到最大值时 压头上升 卸去织物上的压力 可测得卸压时织物上的压应力与释压织物厚度间的关系曲线 根据压缩和回复曲线可算出织物压缩性能指标 压缩性能指标1 表观厚度T0 织物在0 5cN cm2压力作用下的厚度 2 稳定厚度Tm 织物在50cN cm2压力作用下的厚度 3 压缩功WC 压缩曲线下面积 4 压缩弹性RC 压缩回复功与压缩功之比 4 压缩线形度LC 压缩曲线下面积与假设曲线为直线时的面积之比 5 压缩率C 表观厚度与稳定厚度差与表观厚度之比 四 表观性能测试 KES FB4图 该仪器可同时进行织物表面摩擦性能及表观粗糙度试验 用于评价织物触觉手感 滚筒 夹持器 试样 平台 指纹摩头 单根琴钢丝触头 位移传感器 测力传感器 T N 测试原理 表面性能试验用两个测试头测试织物的表面性能 指形测试头测试织物表面摩擦性能 在一定压力下当指形头与织物相对滑动时 与指形头相连的测力传感器测出动摩擦系数在织物位移上的变化曲线 单根矩形环测试头测织物表面粗糙度 在一定压力下 矩形环与织物接触并做相对运动时 织物上的凹凸不平使探头产生上下位移 位移的高度变化表示织物的厚度变化 即表面粗糙度变化 由位移传感器测出织物位移与织物厚度的变化曲线 表面摩擦与表面粗糙度性能指标1 平均摩擦系数MIU 2 摩擦系数平均偏差MMD 3 表面粗糙度SMD 表面摩擦与表面粗糙度试验曲线 评价方法与测试步骤1 评价方法 川端等把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分为三个层次 力学 物理量 基本风格值HV 综合风格值 基本风格值HV表示织物基本性能和基本风格 每个基本风格值分为0 10共11个级别 10级最强 0为最弱 综合风格值THV反映了织物对所选作服装类别的适用性和品质 由基本风格值计算得到 THV分为0 5共6个级别 5级最优 0级无使用价值 2 试验步骤 表面性能弯曲压缩剪切拉伸 第四节FAST织物风格评价系统 一 系统组成FAST系统包括三台试验仪和一种测试方法 FAST 1压缩仪图测试织物在两种负荷下的厚度 由两厚度的差异值计算织物的表观厚度 FAST 2弯曲仪图使用悬臂梁方法 测得织物的弯曲长度和弯曲刚度 FAST 3延伸仪图测定织物在不同负荷下伸长和织物的斜向拉伸伸长 用于计算织物的剪切刚度 FAST 4尺寸稳定试验方法图测定织物的松弛收缩率和织物的湿膨胀率 该试验方法所需设备为一个强迫对流式烘箱或家用微波炉 一块模板 一根直尺 二 测试指标及各指标的意义FAST测定织物的压缩 弯曲 拉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