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监测期末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十九世纪末年 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注 1894 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其中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 分 近代有一条约的签订使福州开始融入世界 这一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张军到北京旅游 参观了圆明园遗址 导游说北京近代曾经两次遭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 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 导游所说的这两次是指 A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2 分 曾纪泽说 办洋务的难处 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 中国人的不明时势 只有徐图自强 才能 扭转形势 洋务派 徐图自强 的最早措施是 A A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第 2 页 共 14 页 B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5 2 分 亮剑 中李云龙有句台词 我们要主动 关照 日本鬼子 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八路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的战役是 A 血战卢沟桥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6 2 分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观点正确的有 由地主阶级维新派领导 康有为 梁启超是杰出领导人 提倡鼓励翻译西方书籍 创办报刊有利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得到皇帝的支持 A B C D 7 2 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把它作为中国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 依据是 A 李大钊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 斗争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起了主力军作用 第 3 页 共 14 页 D 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8 2 分 2017 毕节 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 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 彩 如果你是某一事件的参与者 喊出的口号时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那么你参与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一二 九运动 D 五四运动 9 2 分 近代中国经济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制约 马关条约 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A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B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 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D 增辟通商口岸 10 2 分 李大钊在 圆明园故址 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 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 两劫 中的 一劫 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另 一劫 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 间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中法战争 11 2 分 铁壁合围难突破 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 三军今日奔何处 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 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革命上 新途 的转折点是指 A 四渡赤水 第 4 页 共 14 页 B 飞夺泸定桥 C 三大主力会师 D 遵义会议的召开 12 2 分 照片 下图 记录的历史瞬间发生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3 2 分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 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百团大战 D 徐州会战 14 2 分 报纸杂志可以承载的历史沧桑 下列报刊杂志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B C D 15 2 分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 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 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 洋务运动破产 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第 6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2014 年 l2 月 13 日 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参加 国家公祭日 活动 国家公祭日 是为了纪念 A 鸦片战争 B 旅顺大屠杀 C 八国联军侵华 D 南京大屠杀 17 2 分 在电影 西安事变 中 有这样一个镜头 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 互称 蒋校长 和 周主任 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18 2 分 有一首歌唱到 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 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 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 干粮 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 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局部抗战时期 C 全民族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9 2 分 辛亥春雷 义起粤中 碧血飞溅 寡不敌众 忽焉殒命 该祭词纪念的是 A 萍浏醴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安庆起义 D 辛亥革命 第 7 页 共 14 页 20 2 分 同学们搜集到四个人物的图片 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 这个专题应是 但丁 伏尔泰 陈独秀 马克思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国际工人运动 C 近代文学艺术 D 思想解放运动 21 2 分 红军长征途中的某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中的 A B C D 22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 有一次战争是一挑八 看起来牛气哄哄 实则统治者仓皇逃窜 这次战争 第 8 页 共 14 页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迫使中国改朝换代 C 使清王朝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D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3 2 分 两千多年前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世界 纵观历史 第一次 从海上侵略中国 并且强迫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24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共侵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 方千米 该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沙俄 25 2 分 邓世昌率军舰直冲敌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 2 分 下列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新青年 江南制造总局 戊戌六君子 孙中山总统府办公处 第 9 页 共 14 页 A B C D 27 2 分 习近平主席曾在俄罗新发表演说 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 越要合作应对 下列历史事件能体 型这一观点的是 凡尔赛和约 慕尼黑协定 中国的抗日战争 国际反恐问题 A B C D 28 2 分 1945 年 8 月 蒋介石三次发电报 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下图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 使在延安机场的合影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 联合蒋介石抗日 C 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第 10 页 共 14 页 D 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29 2 分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脍炙人口的口号 标语 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具有明显的时 代气息 下列口号 标语 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条件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A B C D 30 2 分 1925 年孙中山逝世 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挽联 中的 革命 是指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国民革命 D 北伐战争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31 20 分 侵略与抗争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逐渐形成瓦解的历史 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 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的历史 历史课程标准 1 西方列强是通过什么战争打开近代中国大门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近代中国人民要完成的 两大主要任务 2 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条约中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 约 哪个条约签订后 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 第 11 页 共 14 页 3 列强的侵略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列强入侵之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之日 中国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哪 次 32 20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 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企业 列举一位该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 2 与图片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距今多少周年 3 图 人物是谁 图 杂志的诞生 是哪一事件兴起的标志 4 请给以上内容反映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时代主题 33 10 分 南京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 凝视 300000 字字在喷火 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1 情景一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 今年是其多少周年纪念 情境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概而慷 2 这首诗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哪次战役 这次战役解放了哪座城市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