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评价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 古人云 诗言志 志 是指志向 报负 愿望 情怀等 一般地说 唐诗重情 宋诗重理 考点解读 1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 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活态度 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 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把握其情感基调 分析其社会意义 评判其社会价值 2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建功立业之豪迈怀才不遇之寂寞黑暗官场之苦楚报国无门之激愤愤世嫉俗之桀骜 怀古伤今之惆怅时光易逝之感慨登高览胜之赞叹自由悠闲之恬淡归耕隐居之快乐亲友别离之留恋征夫思妇之幽怨思乡怀人之缠绵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3 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表解 4 按题材的不同 可将古诗词分为以下几种 别离贬谪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边塞征戍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思乡怀人诗忧国伤时诗咏史怀古诗谈禅说理诗 5 别离贬谪诗鉴赏 6 别离贬谪诗 1 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1 表达离愁别绪 多迷惘 伤感 2 表达深情厚谊 多赞美 留恋 3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4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1 流露遭贬后郁闷 惆怅 失意的情感 2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 关注黎民 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3 表现寄情山水 以求解脱的心态 7 2 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做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 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 南浦 灞桥 杨柳 美酒 孤舟 阳关 古道 流水等 3 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 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 8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1 首联 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特征 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1 微霜 鸿雁 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9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2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2 尾联直抒胸臆 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10 1 把握爱情闺怨诗的思想内容 1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 歌颂真挚爱情 2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 家人的思念 3 对虚度光阴 青春易逝的哀怨 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 因被丈夫冷落 抛弃之后的悲怨之情 爱情闺怨诗 2 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 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 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 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 希望被君王重用 二是用男女失恋 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11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温庭筠冰簟 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 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冰簟 凉席之美称 潇湘 两个水名 在今湖南省 批注说 通篇布景 只 梦不成 三字露怨意 请你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答案 全诗用冰簟 银床 碧空 明月 轻云 南雁 潇湘 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 组成一组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秋夜图 来表现女子对别离的悲怨之情 12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闺意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表面选取了洞房花烛后的第二天早晨 即将拜见公婆前 这个新娘梳妆打扮后 面带羞涩的问新郎 看她的打扮是否合公婆之意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味的生活场景 却十分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朱庆馀当时的心态 其实 他要表达的是 想问问张籍 他已经参加了考试 不知是否能考中 张籍读了朱庆馀这首诗后 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也用大致同样的手法 酬和了一首诗 诗云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13 张籍用新妆越女来比喻朱庆馀 说他就像出镜心的新妆越女 自己已经知道自己非常明艳了 还在沉吟 接着又说即使齐地生产的贵重的丝绸绢帛 也并不值得当今人们看重 暗示朱庆馀考试没有问题 因为他这一曲菱歌 即 闺意 诗 足以与万金相匹敌 其实张籍也用了朱庆馀的手法 十分巧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这两首诗 简单说只是一问一答 但问和答都用了比喻的方法 或者说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 言在此而意在彼 但妙就妙在 前者通过闺意而问 后者以越女出镜心而答 也正因为有了这一问一答 才有了这千古的诗坛佳话 14 15 题目形式 咏 物象 表达技巧 修辞 拟人 对比 描写 正侧 抒情 托物言志 象征 思想内容 所借之物 是作者理想节操的化身 是作品主旨形象的载体 16 鉴赏要点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如松 竹 梅 荷 芳草 精卫 蝉等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 1 表达不愿媚俗 不愿同流合污 坚持个性 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 表达报国无门 怀才不遇的伤感 3 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 生活哲理 17 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 崇光 美艳的光彩 07 重庆卷 18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1 苏轼 海棠 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1 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 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 月色下的朦胧美 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 以花比人 19 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2 苏轼的 海棠 与白居易的 惜牡丹花 同样写夜里赏花 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 苏诗爱花之盛开 白诗惜花之将谢 20 21 古代诗歌鉴赏 1 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2 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1 叙写羁旅之苦 抒发孤独 凄凉及思乡之情 2 感念亲情之深 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3 抒发独居他乡 不得重用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 幽怨愤慨之情 4 抒发厌恶战争 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22 古代诗歌鉴赏 3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 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托物传情 月 雁 笛 柳 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妙喻传情 乡愁对写法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23 古代诗歌鉴赏 24 25 古代诗歌鉴赏 一 鉴赏方法 1 弄清触发的媒介 古迹 典故 人物2 弄清史实 作品涉及到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3 体会意图 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4 领悟感情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26 古代诗歌鉴赏 二 所抒之情咏史诗以简洁的文字 精选的意象 融合对社会历史的感悟 抒发作者的情感 A 称颂 仰慕英雄B 以古讽今 讽谕现实 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C 自比自况 感慨个人遭遇 抒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情感等D 不要重蹈前人覆辙E 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 三 常用表现手法以景衬情正反对比今昔对比侧面烘托 27 古代诗歌鉴赏 四 作者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1 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 诗人不置身其中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28 古代诗歌鉴赏 四 作者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2 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 或是感慨个人遭遇 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 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 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 欲将书剑学从军 叙写自己对陈琳的景仰之情 而今日漂泊江湖路过陈琳的坟墓 即景抒情 上句是墓前之景 下句是墓前的遥思 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 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 29 古代诗歌鉴赏 四 作者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3 只抓住历史的影子 故意借题发挥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不是感慨个人的穷通得失 而在于借题发挥 借咏贾谊故事 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 让他们在政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30 31 题材特点 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 田园生活 隐居生活 表现手法 写景 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衬托 动静 虚实 正侧 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代表作家 谢灵运 陶渊明 王维 孟浩然 32 思想内容 语言特点 热爱自然 钟情山水 厌恶官场 向往隐逸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生活闲适 悠然自得 感情复杂 不一而足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33 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 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 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 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 古人作诗主张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 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 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 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 又是如何体现的 04 重庆卷 34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著花无丑枝 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能结合景 野凫眠岸 老树著花 和情 有闲意 无丑枝 加以分析即可 35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其六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小诗绘形绘色 诗中有画 画中含情 意境优美奇妙 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诗中写桃花 柳丝 莺啼 捕捉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 并用 红 绿 两个字进行着色 使景物鲜明怡目 描绘出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在着色之后 诗人更用 宿雨 来带出 落花 而 犹眠 透出 山客 闲适恬静的心境 36 37 古代诗歌鉴赏 1 内容 边塞风光 奇丽壮阔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报国豪情 对家乡 思乡念亲 对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2 风格 雄壮豪迈 3 常用手法 比喻 夸张 用典 38 古代诗歌鉴赏 4 思想内容 抒发报效国家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 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奉献精神 写将士的愁 家中亲人 妻子 的离恨 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 控诉战争的残酷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 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 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注意矛盾心情 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 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 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39 古代诗歌鉴赏 5 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 金鼓 旌旗 烽火 羽书 戈 矛 剑 戟 斧 钺 刀 铩 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 碛 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胡 羯 夷 楼兰 安西 单于 从景物看 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 长云 秋月 雪山 孤城 雁飞 鹰扬 箭飞 马走 景物的特点 雄奇 奇丽 奇寒 辽阔 壮阔 广阔 感情特点 豪迈 豪气 豪情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40 古代诗歌鉴赏 41 古代诗歌鉴赏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 步骤一 诗句中有金河 玉关 青冢 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 写征人的戍边生活 马策 即马鞭 刀环 刀柄上的铜环 马策 刀环虽小而微 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 步骤二 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 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 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 步骤三 42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律诗直接落笔在边塞前线 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色 将士们的生活 表现了边塞苦寒的环境 后两句表现将士高昂的激情杀敌报国的决心 也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 43 即事感怀 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 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类诗作题材广泛 例如思乡怀亲 送友 赠人 人物感悟 闲情逸趣等等 对此 我们要了解到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更重要的是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即事感怀诗 答好此类诗歌要注意以下几点 缘事悟怀 明晰走向 首先要了解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缘事析怀 演绎成文 要注意做到叙 析 评的结合 切忌架空分析 体巧察妙 表现文采 4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 大历五年 公元770年 历史已为盛唐划上了句号 颠沛流离了一生的诗人来到潭州 长沙 遇到流落到江南的李龟年 简析这首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答案 首句是拉家常 重温旧梦 寻常 几度 既点明旧谊 又含蓄的写出开元盛世景象 三 四两句回到四十年后的今天 从梦中回到现实 所谓 江南好风景 乃是以乐景写哀 据王夫之的说法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全诗二十八字 诗人无一字正面描写社会的变迁 却写出了今昔盛衰的沧桑感 45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 杜牧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2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3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 卖炭翁 等 4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 杜甫 登楼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忧国伤时诗 46 陶者宋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蚕妇宋 张俞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答案 陶者 蚕妇 均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前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后者通过蚕妇的所见所感 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7 谈禅说理诗 内容 对自然 生活的感悟 对事理的体察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 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如苏轼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居易的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刘禹锡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王安石的 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 等 48 泾溪唐 罗隐泾溪石险人惊惧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 泾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 今名永川河 这首诗寓含着 种什么哲理 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许多事故往往出于人人自以为安全而失去警惕的时候 49 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 蕴含着人生哲理 请细加品味 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风雨总是暂时的 青山绿树是永恒的 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50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 事 物 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 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 结合诗歌中的意象 人物 事件 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高考考点解析 51 一 概括内容主旨型 解题技巧 1 确定诗歌题材 咏史诗 边塞诗 等 2 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 作答形式是 句写了 3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52 二 概括内容主旨型 常见设问方式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 请给这首诗某几句拟一个标题 53 例1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似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注 年伯 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 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 包大中丞 包括 曾任山东布政使 署理巡抚 故称 中丞 大 表示尊敬 郑燮 清代诗人 画家 书法家 号板桥 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潍县县令 思路分析 本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作答 1 确定这首的题材是什么 此诗可归入 忧国伤时 类 具体来说是同情人民的疾苦 2 具体分析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 如 一枝一叶 是什么意思要分析清楚 3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54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步骤一 一枝一叶 原指竹子的枝叶 在风中 萧萧 而动 紧扣了 画竹 的画面 又紧扣了 卧听 的诗面 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的点滴小事 他直言不讳地提出 作为地方官 应该对老百姓的 一枝一叶 都要加以关心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步骤三 55 例2 2009 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 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试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答 注 万岁山 蓬壶殿 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 亭台宫殿 56 思路分析 本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作答 1 按照情感分类确定这首词的类型 此诗可归入 建功立业 类 具体来说是报国无门的悲伤 2 具体分析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概述内容 如士兵 膏锋锷 百姓 填沟壑 等可作为分析的内容 3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渴望建功立业之作 铁骑满郊畿 士兵 膏锋锷 百姓 填沟壑 千村寥落等表达了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本诗表达了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57 分析思想情感 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把握其情感基调 分析其社会意义 评判其深层内涵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高考考点解析 58 一 分析思想情感型 解题技巧1 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李白的 送友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个 送 字 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59 2 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 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 抓住了关键词 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 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 能判定一首诗 词 所属的类型 就可快速把握该诗 词 的感情基调 60 4 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和哀景两类 分别表现 乐景 和 哀情 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 以乐景写哀情 的手法 如杜甫 旅夜抒怀 中的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 乐景 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61 5 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 所以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 62 6 抓住注释注释有时很短 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 如 63 二 分析思想情感型 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步骤 一 设问方式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试比较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3 句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 答题步骤第一步 根据诗句描述内容 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第二步 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 描写了 抒发了 64 例3 2008 北京高考 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 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 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 逐客已无家 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 中的 肝胆 和 阅 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注 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 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 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 多次拒绝清廷征召 流亡北方 考察山川形势 志存恢复 65 思路分析 本题分析情感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只要准确理解了 肝胆 和 阅 字的意思 即可完成答案 参考答案 肝胆 指自己的爱国之志 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 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 且明知复国无望 仍然矢志不渝 坚持到底的决心 66 例4 2008 全国高考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 1085 1153 字似之 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 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67 思路分析 本题分析思想情感前两句主要可抓住 雨 字来分析 雨丝而及网 由网字可分析出诗人的愁绪 后两句可抓住 鸟 字分析 由 门前几可罗雀 分析世态的炎凉 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 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 小雨霏霏 落花狼藉 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 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 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看出作者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68 作者的态度包括 对事物 人物的态度 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对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的态度 对人生感悟的倾吐 等等 所谓 评价 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全面 论述是否透彻 感情是否健康 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另外 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 作出正确的判断 高考考点解析 69 类型一观点是非型 例5 阅读下面的诗 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 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来概括这首诗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作简要说明 答 70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