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4040 分 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观察下表 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1804 年拿破仑颁布 法典 巩固了法国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促进了非洲和美洲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在印度扩张建立殖民据点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玻利瓦尔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玻利瓦尔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 A B C D 2 2 分 竹枪一杆 打得妻离子散 不闻枪声震天 铜灯半盏 烧尽田地房屋 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 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该 A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 相亲相爱 C 珍惜土地 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 3 2 分 马克思说 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 义原则 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 决斗 的结果是清政府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白银 4 5 亿两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 2 分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 他认为 这次远征行动十分体面而漂亮 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 荣耀 雨果却严厉的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 是 A 发动鸦片战争 B 火烧圆明园 C 强占中国领土 D 对华倾销鸦片 5 2 分 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 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A B C D 6 2 分 咸丰十年 与清军会合 对青浦进行反扑 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 重创之 青浦城由此赢得 铁青浦 称号 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 湘军 B 淮军 C 洋枪队 D 英法联军 第 3 页 共 12 页 7 2 分 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 就是上帝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 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沉沉的气氛 使他们觉醒 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 1894 年 1895 年 1898 年 1900 年 1901 年和 1904 年到 1905 年所发 生的一系列事件 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叛乱 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8 2 分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 19 世纪中期以来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 中国在思想 经济 政治等方面开始摆 脱封建桎梏 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你认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9 2 分 近代以来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 统一 分离的过程 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 关 马关条约 签订 中华民国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 渡江战役胜利 A B C D 10 2 分 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 按开始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 件 洋务运动 第 4 页 共 12 页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日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B C D 11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D 12 2 分 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否定君主专制 第 5 页 共 12 页 C 追求民主科学 D 促进思想启蒙 13 2 分 下列对义和团 扶清灭洋 口号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 B 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C 导致对清廷放松警惕 D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14 2 分 1901 年 11 月 7 日 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 在北京病 死 这 最后一个 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 15 2 分 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边材料出自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严复 D 康有为 16 2 分 1902 年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学专斋 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 北洋大学堂齐名 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废除了科举制度 建立了新式教育体制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 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D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7 2 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A 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 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C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18 2 分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蔡锷被誉为 再造民国第一人 古埃及首创民主制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A B C D 19 2 分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是在 A 镇压辛亥革命后 B 镇压二次革命后 C 镇压护国运动后 第 7 页 共 12 页 D 镇压黄花岗起义后 20 2 分 1912 年 中国出台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 它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 二 辨析题 辨析题 1313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21 13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口号 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创办了轮船招 商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以上表述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三 三 材料解析题与论述题 本大题共材料解析题与论述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第小题 第 2222 题题 1515 分 笫分 笫 2323 题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747 分分 22 15 0 分 根据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 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 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 大沽 北塘 山海关一带 主张 防敌兵沿海登岸 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 他分析了福建 上海二局造 船的情况 认为 派中国学生 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1894 年 9 月 黄海风云突变 几乎不约而同的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 这里 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 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 甲舰队之间的决战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第 8 页 共 12 页 纪录片 走向海洋 材料四 21 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 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 陆地究竟不足 资源有限 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 中 国自北向南 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 没有强大的军力量 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 21 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四次战争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 结合材料三 请说出英 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 殊死搏斗 是指哪一次故役 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 雄 见材料三中图一 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原因 23 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强兵 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 子 开动了现代化 注 现代化即近代化 这辆列车 材料二 民国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是一种前无古 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 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 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 是政治制 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明显地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 并不足以革新国家 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 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 进行一场激烈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 中国的文 艺复兴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说它 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第 9 页 共 12 页 2 促成材料二中 民国 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为何说民国的建立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3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在内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4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 初的一步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近代以后 由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 深重灾难 当年 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 历史真相不容歪曲 2015 年 5 月 23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1 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人的一块 界碑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 时间 名称 面对当今日本某些 领导人掩盖歪曲历史的行径 请举出一例日军在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驳斥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中国建立后 中日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 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外交 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4040 分 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2 页 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