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第1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第2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第3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第4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 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 判断 句 被动句 省略句和倒装句 以及一些常见的固定用法 这是翻译文言文的重点 凡被翻译的文句 中有这些句式和用法 基本上都是要作为得分点考查的 必须牢牢掌握 不但要记住一定量的常见句 式 用法 而且要死死记住它们的对照翻译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 举例加以说明 一 判断句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 判 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 是 或 非 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 比如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非我也 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 是 非 和现代汉语判断词 是 非 同义 但是 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 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 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一 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 翻译 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 则 译为 是 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 即 乃 皆 本 诚 亦 素 非 等等 例句 今天子有急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鱼 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 采用 二 采用 者 者 也也 的方式构造判断句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 廉颇 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译为 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 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 是 的意思 是由 者 也 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 这个结构不是固定 不变的 具体言语中 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 1 用 者也 表判断 例如 莲 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 用 者 表判断 例如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3 用 也 表判断 例如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 本句句末的 者 是 的人 的意思 不是结构助词 4 用 表判断 例如 刘备 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二 被动句二 被动句 1 1 用 用 为为 为为 所所 或或 为所为所 表被动 表被动 介词 为 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 者 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过秦论上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 项羽本纪 2 2 用 用 于于 或或 受受 于于 表被动 表被动 介词 于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构成介词结构 在句中作补语 例如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师说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 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从 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3 3 用 用 见见 或或 见见 于于 见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表被动 例如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 秋水 4 4 用 用 被被 表被动 表被动 被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类似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 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原贾生列传 国一日被攻 虽欲事秦 不可得也 战国策 齐策一 5 5 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 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 荆州之民附操者 逼兵势 被兵势所逼 耳 资治通鉴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韩非子 五蠹 戍卒叫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三 省略句三 省略句 1 1 主语的省略 主语的省略 旦日 客从外来 邹忌 与坐谈 邹忌 问之客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 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2 2 谓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 鼓 而衰 三 鼓 而竭 曹刿论战 3 3 动词宾语的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 拜 之 指蔺相如 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 4 介词宾语的省略 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5 5 介词的省略 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 于 河北 臣战 于 河南 鸿门宴 补充 1 1 主语的省略 主语的省略 例如 1 承前省 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是蛇 黑质而白章 蛇 触草木 草木尽死 蛇 以啮人 人 无御之者 承前省主语 2 承后省 如 沛公谓张良曰 公 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 入我床下 诗经 七月 3 自述省 如 予 爱是溪 予 得其尤绝者家焉 4 对话省 如 孟子 曰 独乐乐 与人乐乐 孰乐 王 曰 不若与人 2 2 谓语的省略 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 鼓 而衰 三 鼓 而竭 3 3 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如 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如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吾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吾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省修饰语 行一不义 事 杀一无罪 人 而得天下 不为也 中心词的省略 4 4 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 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如 赵括 尝与其父言兵事 赵 奢不能难 之 然不谓 之 善 杞子自郑使 人 告于秦 郑穆公使 人 视客馆 屠惧 投 之 以骨 狼 5 5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 死马且买之 以 五百金 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 于 河南 臣战 于 河北 试与他虫斗 他 虫尽靡 又试之 以 鸡 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 旦日 客从外来 与 其 坐谈 邹忌讽齐王讷谏 6 6 分句的省略 如 分句的省略 如 然力足以至焉 而未至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亦可致远 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 但又有所不同 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 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 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 不过 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情形 1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 有呼应下文省略 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 称代词 之 其 不能作主语 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积于今六十年矣 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徒 饥渴而顿踣 触风雨 犯寒暑 呼嘘毒疠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 这些主语并不一 贯 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 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 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 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 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 呼 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六则 后一分句 省略了谓语 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 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 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 以相如功大 拜 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 拜 的宾语 之 又如 竖子不足 与谋 鸿门宴 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 与 的宾语 之 在文言文中 介词 以 为 与 的宾语 之 往承上文省略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 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 介词 于 和 以 常被省略 如 后数日驿至 果地震陇西 张衡传 句中省略了介词 于 又如 赐之彘肩 鸿门宴 句中省略了介词 以 泽为现代汉语时 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四 倒装句四 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 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等 一 主谓倒装 一 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 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 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 甚矣 乌纱之横 皂隶之俗哉 做官的横行气盛 衙役庸俗粗野 是多么厉害呀 袁宏道 虎丘记 快哉此风 宋玉 风赋 美哉 我少年中国 二 宾语前置 二 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 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 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 而在文言文中 于某些条件下 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 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 1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 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 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 例如 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 硕鼠 莫我肯顾 应理解成 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 不 未 毋 无 莫 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苏轼 石钟山记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 否 焉 之 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 只要 余情其信芳 美好 离骚 屈原 东望愁泣 若不自胜 柳毅传 李朝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所 代词 之人 不忍视 柳毅传 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2 2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 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 或介词 的宾语时 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 或介词 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何操 应理解为 操何 意为 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 介词后面跟着宾语 组成介宾结构 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 介词宾语 往往置与介词之前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谁与归 应理解为 与谁归 意为 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 谁 何 奚 曷 胡 恶 安 焉 等 再如 沛公安在 鸿门宴 此外 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 宾语前置 的表达结构 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庄子 秋水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韩愈削币说 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庄子 彼且恶 何 乎待哉 逍遥游 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史记 夫晋 何厌之有 之 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吾实为之 其又何尤 怨 祭十二郎文 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 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 李朝威 3 3 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 介词后面跟着宾语 组成介宾结构 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 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 介词后面跟着宾语 组成介宾结构 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 言文中 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言文中 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 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岳阳楼记 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归 应理解为 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情形 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 畋 猎也 庄暴见孟子 孟子 不然 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苏轼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氓 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庄子 4 4 特殊结构 用 特殊结构 用 之之 唯 惟 唯 惟 是是 唯 惟 唯 惟 之之 将宾语提前 强调宾语 将宾语提前 强调宾语 前世不同教 何古之法 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过 成语 惟命是听 惟利是图 唯才是举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韩愈 惟你是问 当臣之临河持竿时 心无杂虑 唯鱼念之 列子 汤问 古人有言 牝鸡无晨 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 史记 周本纪 5 5 用 用 之谓也之谓也 或或 其其 之谓也之谓也 其其 之谓乎之谓乎 其其 之谓矣之谓矣 这类句式 表示总这类句式 表示总 结性的判断 结性的判断 这是宾语放在动词 谓 之前的格式 意思是 说的就是 啊 这就叫 啊 用这种格式 就表达方式来说 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 用这种格式 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 一个典故例如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听到许多道理 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说的就是我啊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三 定语后置 三 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 1 中心词 中心词 定语定语 者或中心词者或中心词 之之 定语定语 者者 楚人有涉江者 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 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列子 2 2 中心词 中心词 之之 形容词 定语 形容词 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 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3 3 中心词 中心词 数量词 定语 数量词 定语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鸿门宴 四 状语后置 四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 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 要以状语来理解 因此 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 例如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鸿门宴 译为 将军在河北作战 我在河南作战 战河南 应理解为 于河南战 介宾短语 于河南 作状语 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 战 的后边 再如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荀子 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 振 震 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孰与君少长 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 史记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劝学 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荀子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师说 韩愈 为坛而盟 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史记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邶风 静女 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 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苏轼 五 主语后置 五 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 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 甚矣 汝之不 惠 慧 愚公移山 另外 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 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 殊现象 例如 甚矣 汝之不惠 慧 愚公移山 列子 甚矣 乌纱之横 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 袁宏道 快哉此风 宋玉 风赋 美哉 我少年中国 五 固定句式五 固定句式 一 表示疑问 一 表示疑问 1 奈何 怎么办 怎么 为什么 沛公曰 今者出 未辞也 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2 何如 怎么 怎么样 怎么办 例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3 何以 根据什么 凭什么 为什么 怎么会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 何所 所 的是什么 例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 5 奈 若 如 何 对 怎么办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 王屋何 愚公移山 6 孰与 与 孰 跟 比较 哪一个 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 何故 什么原因 为什么 例 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二 表示反问 二 表示反问 8 何 哉 也 怎么能 呢 例 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9 何 为 为什么要 呢 例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鸿门宴 10 何 之有 有什么 呢 怎么能 呢 例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11 如之何 怎么能 呢 例 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 季氏将伐颛臾 12 岂 其 哉 乎 耶 邪 哪里 呢 难道 吗 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 呜呼 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13 安 哉 乎 哪里 呢 怎么 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然豫州新败之后 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14 不亦 乎 不是 吗 例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 15 非 欤 不是 吗 例 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列传 16 宁 耶 哪里 呢 例 当时虽觭梦幻想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祭妹文 17 顾 哉 难道 吗 例 顾不如蜀彼之僧哉 为学 18 独 耶 乎 难道 吗 公子纵轻胜 弃之降秦 独不怜公子姊乎 信陵君窃符救赵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 三 表示感叹 三 表示感叹 9 何其 为什么那么 怎么这样 多么 怎么那么 啊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20 直 耳 只不过 罢了 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直好世俗之乐耳 庄暴见孟子 21 惟 耳 只是 罢了 例 吾已无事可办 惟待死期耳 谭嗣同 22 一何 何等 多么 为什么 例 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 23 亦 哉 也 啊 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其所为 呜呼 亦盛矣哉 五人墓碑记 24 何如哉 该是怎样的呢 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 五人墓碑记 今仆不幸 早失父母 无兄弟之亲 独身孤立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报任安书 四 表示揣度 四 表示揣度 25 无乃 与 恐怕 吧 只怕 吧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 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26 得无 耶 得无 乎 大概 吧 该不是 吧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曰 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27 其 欤 兼表反问 难道 吗 巫医 乐师 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师说 28 庶几 欤 或许 吧 例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五 表示选择 五 表示选择 29 与其 孰若 与其 不如 与其有誉于前 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 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 30 欤 耶 欤 耶 是 还是 呢 先生在民间 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 抑未死耶 梅花岭记 31 其 其 也 是 还是 呢 例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 六 表设问 六 表设问 32 何者 何则 为什么呢 例 百仞之山 任负车登焉 何则 陵迟故也 七 表陈述语气 七 表陈述语气 33 无以 无从 没有用来 的东西 办法 没有什么用来 没有办法 不能 幽邃浅狭 蛟龙不屑 不能兴云雨 无以利世 愚溪诗序 34 有以 有用来 的办法 有条件 有办法 有机会 能够 袁人大愤 然未有以报也 书博鸡者事 35 有所 有 的 人 物 事 有什么 有 的原因 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陈情表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36 无所 没有 的 人 物 事 没有什么 没有什么地方 没有什么办法 余虽不合于俗 亦颇以文墨自慰 漱涤万物 牢笼百态 而无所避之 愚溪诗序 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 37 比及 等到 的时候 对曰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 子路 曾皙 侍坐 八 连词 八 连词 42 诚 则 如果 那么 就 例 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 43 否则 如果不 就 不然的话 就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 然则 既然这样 那么 如果这样 那么 例 而适类于余 然则虽辱而愚之 可也 愚溪诗序 45 向使 假如 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 则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 六国论 46 自非 如果不是 除非是 例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三峡 47 然而 这样却 但是 既然 这样 那么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成败易变 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48 虽然 虽然如此 但 即使如此 虽然 吾自今年来 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祭十二郎文 九 复音虚词 九 复音虚词 49 得以 能够 例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五人墓碑记 50 俄而 不久 一会儿 例 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 口技 51 而况 何况 况且 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52 何乃 何况是 岂只是 为什么竟 例 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53 既而 随后 不久 例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 54 既 且 又 又 例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 55 可得 可以 可能 例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 可得闻与 庄暴见孟子 56 可以 可以用来 足以用来 可以 能够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劝学 57 乃尔 竟然如此 这样 例 何其相似乃尔 58 且夫 再说 而且 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 自若也 过秦论 59 是故 所以 因此 例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师说 60 是以 所以 因此 因而 例 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61 所谓 所说的 所认为 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彼童子之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