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 练习题十一_第1页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 练习题十一_第2页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 练习题十一_第3页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 练习题十一_第4页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 练习题十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地理练习题 十一 中国地理练习题 十一 一 单选 图 1 为 我国 2008 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 图 2 为 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 况图 读图回答 1 3 题 图 1 图 2 1 关于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B 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2 图 1 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 2 中的 A 阶段 B 阶段 C 阶段 D 阶段 3 该城市今后在人口工作中应 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A B C D 读中国 日本 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 注 人口负担系数 14 岁及以下人口数 65 岁及 以上人口数 15 64 岁人口数 100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 50 称为 人口机会 窗口 期 回答 4 5 题 4 据图可知 人口机会窗口 期一般为 A 20 年左右 B 40 年左右 C 60 年左右 D 80 年左右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年份 人口负担系数 中国 日本 韩国 图 3 2 A 人口机会窗口 期间人口老龄化加剧 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2030 年后中 日 韩三国人口负担最小的是日本 C 2010 年中国 日本 韩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均为传统型 D 人口机会窗口 期间劳动力供给充足 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图 4 为 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 示意图 该市辖区内地形北部为山区 中部有丘陵分布 南部以平原为主 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 划分为北 中 南三个发展区 读 图 4 回答 6 7 题 6 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其主要原因 是 A 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 B 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C 现有旅游区的开发 趋于饱和 D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7 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利用原有基础设施 方便工作和生活 B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 C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 亲近自然 远离工业污染 读图 6 回答 8 9 题 8 2000 年与 205 0 年中国人口的年龄 性别 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人口总量庞大 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 老年人口女性多 于男性 A B C D 9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藏地区地广人稀 人口容量大 B 云贵地区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是多地质灾害 C 我国人口目前已达合理容量 D 发展科技可提高我国人口容量 缓解人地矛盾 读 甲 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 比较 回答 10 12 题 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技术成本运输成本其他成本 甲工 厂 412261021 乙工厂 32343625 10 下列工业部门 与甲 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 A 服装工业 化学工业 B 有色冶金工业 食品工业 5 9 0 4 10 14 15 19 20 24 25 29 30 34 35 39 40 44 45 49 50 54 55 59 60 64 65 69 70 74 75 79 80 8 6 4 2 0 2 4 6 8 人口数量 千万人 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2000 年2050 年 男女 图 6 3 C 水产品加工业 电子工业 D 纺织工业 石油加工工业 11 关于甲 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 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要求相当 B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甲 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 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 乙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 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12 下列关于甲 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从总体上看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 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 甲 乙两类工业发展中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D 自然条件对甲 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读图 10 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 回答 13 15 题 13 图 7 示意的工业地域最可能位于下列简称所表示的省 A 晋 B 粤 C 沪 D 冀 14 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 增加产品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 B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降耗减排 C 减少劳动力数量 降低劳动成本 D 共用了劳动力 提高了生产效率 15 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 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B 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 C 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D 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 读 某山地南 北坡垂直带谱图 回答 16 17 题 16 关于该山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山是断块山 B 该山位于北半球 C 该山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D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G 分布的海拔 高度下限降低 17 与北坡相比 南坡自然带丰富的主要 原因是 图 10 4 A 相对高度大 纬度低 B 坡向朝南 温度高 C 坡度大 纬度低 D 海拔高 降水多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 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 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如 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18 19题 18 这里植被破坏 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这体现了 A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9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 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多 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 地下径流增多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 先是增施肥料 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 水平梯田 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 20 21 题 20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 植被覆盖率低 B 雨水冲刷 C 坡度小 D 土层薄 21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主要是为了 A 提高土壤肥力 B 调节大气温度 C 增大空气湿度 D 增加日照时数 热量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范围 读图 回答 22 23 题 22 下列 E 值最大的农作物是 A 油菜 B 水稻 C 甜菜 D 小麦 23 若到 2100 年全球增温 4 5 则我国 A 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B 春小麦种植范围向南扩展 C 南方山地毛竹分布的海拔降低 D 辽东半岛适宜种植甜菜的面积扩大 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 图 读图回答 24 25 题 24 乌鲁木 齐以西城镇 5 带已初步形成 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A B C D 25 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 城市等级越高 城市数量越多 B 城市等级越低 城市密度越小 C 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 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读下图 回答 26 27 题 26 A B C 分别代表 A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B 工业区 商业区 住宅区 C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D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27 M 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交通干线经过 B 人口稠密 C 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缓 读 我国长三角 环渤海 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 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 示意图 完成28 30题 28 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 其主 要原因是 地形 气候 植被 资源 A B C D 29 长三角和环渤海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 长三角 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 制约长三角铁路网 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土地价格昂贵 B 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 河网密集 多洼地 D 降水丰富 洪涝灾害频繁 30 最近渤海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 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 B C D 6 二 综合题 31 分析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材料 1 新华网西宁 2011 年 7 月 19 日电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 中国 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 6 年呈递增趋势 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 面积为 4 321 07 平方公里 水位为 3 193 8 米 与 2005 年相比 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 70 82 平方公里 水位上升了 0 35 米 专家分析指出 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 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 2 青海湖流域图 1 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4 分 2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分析青海湖湖水 高盐度的原因 4 分 3 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 6 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4 分 32 图 13 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 图 14 是花莲溪流域某一水文站 在 2008 年 7 月 18 日至 20 日的水文曲线图 而且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12 分 图 例 城 镇 河 流 冲积扇 05 10k m 花 莲 溪 太 平 洋 北回归 线 大富 120 30 E 图 13 秀 姑 峦 溪 河流高水位 洪峰 流量曲线 雨量 毫米 流量 立方米 秒 50 50 40 50 30 50 20 50 10 50 0 20 50 15 50 10 50 5 50 0 0 6 12 18 0 6 12 18 0 6 12 18 0 7 月 18 日 7 月 19 日 7 月 20 日 时间 小时 基本径流 A 图 14 7 1 比较花莲溪和秀姑峦溪水系特征的不同点 3 分 2 据图阐述花莲溪两侧地形条件的差异 4 分 3 近年来 在相同的降水量下 该地水文曲线的 洪峰 点有所降低并右移 试推断该现象最 有可能的原因 并判断图 14 中 A 点的移动趋势 5 分 33 15 分 根据材料和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苹果春华秋实 其品质与气候等条件关系密切 春季气象灾害少 秋季初霜日期晚 有利 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二 我国原有钢铁产业总体布局不合理 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 国家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要求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 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 建 设沿海钢铁基地 山东省结合实际情况 加快省会 B 市钢铁工业向 C 市搬迁 推动 C 市千万吨级 精品钢基地建设 1 结合材料一 简述 A 地苹果单产和质量优于 B 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原因 5 分 2 简述我国原有钢铁企业多数分布在内陆中心城市的原因及钢铁工业搬迁对 C 市发展的积极影 响 10 分 8 34 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 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图为 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 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弱水年总径流量为 43 亿立方米 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径流量较 为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6 分 2 弱水下游流入甲 乙两湖 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 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 造成这 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哪些 8 分 3 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8 分 9 参考答案 一 DBBCD BDBCC DABDA BAACB ABACC CAACC 二 31 1 陆地内循环 1 分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流量较小 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有 结冰期 任答三点给三分 2 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 气候干旱少雨 湖水补给量少 但蒸发旺盛 2 分 青海湖为内流湖 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2 分 3 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加速融化 造成冰川退缩 入湖水量增加 2 分 流域内实施的生态保 护和建设措施 如保护植被 植树种草 2 分 32 1 花莲溪的长度长 流域面积大 支流数量多 任取 2 点 共 4 分 反过来答秀姑峦溪 也可以 2 东部没有支流 地势陡峻 2 分 西部有较多支流和冲积扇 地势平缓 2 分 3 上游植树造林 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 分 A 点上移 右移 2 分 33 1 5 分 与 B 地相比 A 地地处沿海 气候海洋性明显 1 分 春季气温升温慢 苹果开 花晚 1 分 避开了春寒等低温天气的危害 1 分 秋季气温降温慢 初霜期来得晚 1 分 苹果发育成熟期延长 采摘期晚 有利于糖分积累 1 分 2 10 分 原因 早期钢铁工业为资源导向性 内陆地区接近铁矿 原料 1 分 和煤炭 能源 地 1 分 中心城市钢铁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