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_第1页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_第2页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_第3页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_第4页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通风机 通风机作为空气动力机械 在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中 都用来输送空气和粉尘或物料 因 而 合理地选择风机 对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风系统常见的风机有离心 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两种 而在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中大都有采用离心式通风机 另外 随 着制粉技术的发展 配粉技术的广泛应用 作为正压输送的动力来源 罗茨鼓风机也受到重视 因此 本章重点介绍离心式通风机 同时介绍罗茨鼓风机 2 1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如图所示 它的主要部件是机壳 叶轮 机轴 吸气口 排气口 此外还 有轴承 底座等部件 通风机的轴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与电动机轴相连 当电动机转动时 风机的 叶轮随着转动 叶轮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将空气从叶轮中甩出 空气从叶轮中甩出后汇集在机壳中 由于速度慢 压力高 空气便从通风机出口排出流入管道 当叶轮中的空气被排出后 就形成了负 压 吸气口外面的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又被压入叶轮中 因此 叶轮不断旋转 空气也就在通风机 的作用下 在管道中不断流动 图 2 1 通风机的各部件中 叶轮是最关键性的部件 特别是叶轮上叶片的形式很多 但基本上可分为 前向式 径向式和后向式三种 如图所示 图 2 2 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叶片是以叶片出口角 来区分的 所谓叶片出口角就是叶片的出口方向 出 口端的切向方向 和叶轮的圆周方向 在叶片出口端的圆周切线方向 之间的夹角 这三种叶片形式各有特点 后向式叶片的弯曲度较小 而且符合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 向 空气与叶片之间的撞击很小 因此能量损失和噪音较小 效率较高 但后向式叶片只能使空气 以较低的流速从叶轮甩出 空气所获得的动压较低 前向式叶片与后向式不同 它的形状与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 空气与叶片 之间撞击剧烈 因此能量损失和噪音都较大 故效率就低 但前向式叶片能使空气以较高的流速从 叶轮中甩出 从而使空气在风机出口处获得较大的静压 径向式叶轮的特点介入后向式和前向式之间 机壳一般呈螺旋形 它的作用是吸集从叶轮中甩出的空气 并通过气流断面的渐扩作用 将空 气的动压力转化为静压 离心式通风机所产生的压力一般小于 1500 毫米水柱 压力小于 100 毫米水柱的称为低压风机 一般用于空气调节系统 压力小于 300 毫米水柱的称为中压风机 一般用于通风除尘系统 压力大 于 300 毫米水柱的称为高压风机 一般用于气力输送系统 2 2 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与性能曲线 2 2 1 离心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离心式通风机有一定的参数表示它的性能和规格 为了合理地选择与使用风机 就必须分析了 解这些参数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表示风机性能的主要参数有 1 风量 通风机每单位时间内所排送的空气体积 称为风量 Q 又称送风量或流量 其单位为米 3 秒或 米 3 时 工程上常用单位是米3 时 风机所产生的风量与风机叶轮直径 转速 叶片形式等有关 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用下式 表示 m3 s 2 1 m3 h 2 2 式中 Q 通风机的风量 D2 通风机叶轮的外径 米 V2 叶轮外周的圆周速度 米 秒 n 通风机的转速 转 分 流量系数 与风机型号有关 常用离心式风机的流量系数见表 2 1 表 2 1 No 代号 4 72 C4 73 4 79 Y4 56 6 23 6 30 9 19 9 26 0 146 0 154 0 170 0 108 0 024 0 044 0 030 0 080 1 0 454 0 462 0 484 0 266 0 614 0 634 0 814 0 874 0 164 0 174 0 190 0 121 0 029 0 049 0 037 0 090 2 0 445 0 462 0 473 0 264 0 600 0 626 0 834 0 857 0 182 0 191 0 210 0 137 0 033 0 054 0 044 0 100 3 0 436 0 444 0 467 0 260 0 582 0 617 0 828 0 832 0 199 0 209 0 230 0 151 0 034 0 063 0 051 0 110 4 0 418 0 425 0 450 0 260 0 573 0 590 0 803 0 799 0 216 0 228 0 250 0 166 0 039 0 068 0 058 0 120 5 0 392 0 406 0 433 0 251 0 537 0 573 0 772 0 761 0 234 0 246 0 270 0 182 0 044 0 073 0 065 0 130 6 0 365 0 370 0 421 0 243 0 490 0 550 0 732 0 714 0 252 0 263 0 300 0 194 0 049 0 078 0 073 0 140 7 0 338 0 314 0 359 0 227 0 433 0 525 0 692 0 667 0 269 0 282 0 330 0 209 0 054 0 083 0 080 0 150 8 0 303 0 277 0 290 0 208 0 366 0 496 0 652 0 620 风机的风量一般用实验方法测得 风量的大小与通风机的尺寸和转速成正比 在管道系统中 风量可以通过闸门或改变通风机的转速来调节 但通风机最大的转数不可超过性能选用表上规定的 最高转数 以叶轮外周的圆周速度表示 压力在 300 1500 毫米水柱的风机 v2 100 米 秒 压力在 300 毫米水柱以下的风机 v2 70 米 秒 2 风压 通风机的出口气流全压与进口气流全压之差称为风机的风压 H 其单位为毫米水柱 风机所产 生的风压与风机的叶轮直径 转速 空气密度及叶片形式有关 其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mmH2O 2 3 mmH2O 2 4 式中 H 通风机全压 毫米水柱 空气的密度 千克 米 3 通常取标准空气密度 1 2 千克 米3 v2 叶轮外周的圆周速度 米 秒 全压系数 根据实验确定 一般如下 后向式 H 0 4 0 6 径向式 H 0 6 0 8 前向式 H 0 8 1 1 D2 风机叶轮的外径 米 n 风机的转速 转 分 风机的风压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适当提高转速就能增大风压 在管道系统中 风压也可用调 节闸门来改变 3 功率 通风机在一定的风压下输送一定数量的空气时 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这个能量是由带动它的 电机提供的 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功率 N 功率的单位用千瓦来表示 通风机的有效功率 Ny千瓦 即 2 5 式中 Q 通风机输送的风量 米 3 秒 H 通风机产生的风压 毫米水柱 102 千瓦与千克 米 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系数 1 千瓦 102 千克米 秒 实际上 消耗在通风机轴上的功率 轴功率 要大于有效功率 这是因为通风机在运转过程中 轴承内部有磨擦损失和空气在通风机中流动也有能量损失的缘故 轴功率 N 与有交效功率 NY之间 的关系如下 2 6 式中 通风机效率 N 轴功率 千瓦 当通风机的转速一定时 它的轴功率随着风量的改变而改变 一般离心式通风机的轴功率随着 风量的增加而增加 4 效率 通风机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为通风机的效率 即 2 7 通风机的有效功率反映了通风机工作的经济性 后向叶片风机的效率一般在 0 8 0 9 之间 前向叶片风机的效率在 0 6 0 65 之间 同一台风机 在一定的转速下 当风量和风压改变时 其效率也随之改变 但其中必有一个最高效率点 最高效 率时的风量和风压称为最佳工况 通风机在管道系统中工作时 它的风量与风压应尽可能等于或接 近最佳式况时的风量和风压 应注意使其实际运转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 90 5 转速 通风机的转速 n 可用转速表直接测量 其数值用每分钟多少转 转 分 来表示 小型风机的转 速一般较高 往往与电动机直接相连 大型风机的转速较低 一般用皮带传动与电动机相连 改变 皮带轮的直径即可调节风机的转速 其关系如下 2 8 式中 n1 n2 风机 电动机的转速 d1 d2 风机和电动机的皮带轮的直径 从上述可见 如要改变风机的转速 只要改变通风机或电动机中任意一个皮带轮的直径即可 当改变风机转速时 风机的特性参数 特性曲线也随之改变 亦即 风机在每一转速下都有其 相应的特性曲线 当转速改变时 风机的特性参数 Q H N 的变化可按下式计算 2 9 以上可见 如果通风机的转速由 n 改变为 n 时 风机的风量变化与的一次方成正比 功率 变化与的三次方成正比 所以在增加风机转速时 必须重新计算所需功率 注意原来配备的电机 是否会过载 必须指出 上述通风机的几个性能参数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当通 风机在管网中工作时 这些参数又受到网路特性的影响 所以要选择使用好一台通风机 不但要熟 悉通风机的性能 还要了解网路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 2 3 2 2 2 通风机的性能曲线 通风机的性能曲线一般有 H Q 曲线 N Q 曲线 Q 曲线三种 这三种曲线常画在同一图 上 统称为风机的特性曲线 根据特性曲线 已知 Q 米 3 时 H 毫米水柱 N 千瓦 中的 任何一值即可求得其它各值 图 2 4 通风机都根据实验预先作出其特性曲线 以供选择通风机时参考 图 2 5 但是 有的风机样本中风机中不列出特性曲线 而只列出选择风机的数字表格 性能表中每一 种转速按流量 风压等分为八个性能点 见表 2 2 表 2 2 转数 转 分 序 号 全压 毫米水柱 流量 米 3 时 效 率 轴功率 千瓦 所需功率 千瓦 电动机 千瓦 1 324 7950 82 4 8 52 9 8 2 319 8910 86 8 9 10 23 3 319 9880 89 5 9 42 10 85 4 303 10850 91 9 9 11 4 5 290 11830 91 10 2 11 8 6 268 12780 88 5 10 5 12 1 7 246 13750 86 5 10 7 12 4 2900 8 224 14720 82 4 10 9 12 5 13 表中所列出各性能点的最高效率 均在风机最高效率的 0 8 0 9 范围内 2 3 离心式通风机的选择 正确和合理地选择通风机 是保证通风与气力输送系统正常而又经济运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步 骤 选择的通风机不但要满足管道系统在工作时所必须的风量和风压 而且要使通风风在这样的风 量与压力下工作 效率为最高或在它的经济使用范围之内 目前 通风与气力输送所常用的一些通风机在国内都有生产 可直接从国家产品样本中找到 为了用户选择方便 样本上载有各种型式风机的性能曲线和选择曲线 并对不同型式和机号的风机 用一定的符号和参数进行了编制 因此在进行风机选择前 必须熟悉产品样本 现将有关这方面的 知识介绍如下 2 3 1 离心式通风机型号的编制方法 离心式通风机的完全标志包括 名称 型号 由全压系数 比转数 进风口形式 设计顺序号 四个数组成 机号 传动方式 旋转方向和出风口位置 一般书写顺序举例如下 例 某排尘离心式通风机全压系数为 0 4 比转数为 73 单面吸入 第一次设计 叶轮外径 600 毫米 用三角皮带传动 悬臂支承 皮带轮在轴承外侧 从皮带轮方向正视轩轮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出风口位置向上 按规定其完全标志为 排尘 或 C 离心式通风机 4 73 1 1 No6 C 右 90 排尘 或 C 用途 离心式通风机 名称 4 全压系数 73 比转数 1 进口型 1 设计序号 No 机号 C 传动方式 右 旋转方向 90 出口位置 名称 按其作用原理称为离心式通风机 在名称之前冠以用途字样 一般也可以省略不写 当 在名称前必须冠以用途字样时 要按表中规定采用汉字 或用汉语拼音字首的简写 见表 2 3 表 2 3 风机代号 代号 用途 汉字 汉语拼音 简写 排尘风机 排尘 CHEN C 防腐蚀 防腐 FU F 工业炉吹风 工业炉 LU L 耐高温 耐温 WEN W 防爆炸 防爆 BAO B 冷却塔通风 一般通风换气 冷却 通风 LENG TONG L T 型号 由基本型号的变形型号组成 共分三组 每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中间用横线隔开 表 示内容如下 第一组 表示通风机的压力系数乘 10 后化整数 第二组 表示通风机的比转数 第三组 表示通风机进风型式 见表 2 4 和设计顺序号 表 2 4 风机进风形式 代号 0 1 2 通风机进风口形式 双侧吸入 单侧吸入 二级串联吸入 通风机的压力系数是指风机在最高效率点时的 H 值 可用下式表示 2 10 式中 H 效率最高时的压力系数 空气重度 千克 米 3 g 重力加速度 米 秒 2 H 效率最高的风机的风压 毫米水柱 叶轮出口圆周速度 米 秒 通风机的比转数是在最高效率下 风量 风压与转速的关系 亦即标准风机在最佳情况下产生 的风压为 1 毫米水柱 风量 1 米 3 秒时的转数 它们的关系用公式表示 2 11 式中 ns 比转数 n 转速 Q 风量 H 风压 比转数是通风机的一个基本参数 上式表明 当风机转速 n 不变时 比转数 ns大的风机型号 其风压较小 风量较大 比转数 ns较小的风机型号 其风量较小风压较大 机号 用通风机叶轮外径的分米数前冠以符号 No6 6 号 风机的叶轮外径是 6 分米 即 600 毫米 传动方式 共有六种 用表示 如图 2 6 所示 图 2 6 旋转方向 指叶轮的旋转方向 用 右 或 左 表示 从电动机或皮带轮一端正视 如叶轮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称为右旋风机 反之称为左旋风机 但以右旋作为基本旋转方向 出风口位置 用角度表示 如图 2 7 所示 图 2 7 2 3 2 离心式通风机的选择 首先根据被输送空气的性质 如清洁空气 易燃易爆气体 具有腐蚀性的气体以及含尘空气等 选取不同用途的风机 根据所需的风量 风压及已确定风机类型 由通风机产品样本的性能表或性能曲线中选取所需 要的风机 选择时应考虑到可能由于管道系统连接不够严密 造成漏气现象 因此对系统的计算风 量和风压可适当增加 10 20 通风机产品样本中列出的风机性能参数 除个别特殊注明者外 都是指在标准状态 大气压力 760 毫米汞柱 温度 20 相对温度 50 下的性能参数 如实际使用情况离标准状态较远 则选 择时应按下列公式对样本所列参数进行换算 2 12 式中 Q1 H1 N1 1 标准状态下风机的风量 风压 功率 空气容重 即产品样本上所 列的数据 Q2 H2 N2 2 使用工况下的风机风量 风压 功率 空气容重 2 13 Pa 大气压力 毫米水柱 t 空气温度 在满足所需风量 风压的前提下 应尽量采用效率高 价廉的风机 如对噪音有一定要求 则 在选择时也应加以注意 常用风机性能见附录 带动通风机的电动机额定功率按下式计算 2 14 式中 Nd 电动机额定功率 千瓦 Q 风机风量 米 3 时 H 风机风压 毫米水柱 风机效率 1 机械传动效率 按表 2 5 选用 K 电机容量安全系数 按表表 2 6 选用 表 2 5 风机机械传动效率 传动方式 机械效率 n 电动机直联传动 1 00 联轴器直联传动 0 98 三角带传动 滚动轴承 0 95 表 2 6 电机容量安全系数 电动机功率 千瓦 电机容量 安全系数 K 电动机功率 千瓦 电机容量 安全系数 K 0 5 1 5 2 5 1 2 0 5 1 1 4 5 1 15 1 2 1 3 例 1 有一通风网路 设计计算所需风量 Q计 5900 米 3 时 风网阻力 H 计 140 9 8 牛 米 2 试选用 4 72 型通风机 其转速及电机功率各是多少 解 考虑 10 的附加量 风机风量为 Q机 5900 1 0 1 6500 米 3 时 考虑 15 的附加量 风机压力为 H机 140X9 8 1 0 15 161 9 8 牛 米 2 根据 Q 机及 H 机查样本中 4 72 型风机性能表格得 风机机号为比 4A 对应序号 6 其流量 风量 为 6450 米 3 时 压力为 163 9 8 牛 米2 接近该风网的需要 此时 风机转速 n 2900 转 分 电 机功率 N 5 5 千瓦 效率在经济使用范围内 例 2 某米厂有一通风除尘网路 经计算 所需风机风量 Q机 3000 米 3 时 压力 H 机 100 9 8 牛 米 2 今确定选用 6 46 型风机 试确定该风机的机号 转速和电机功率 解 根据 Q机和 H机 在风机样本中根据 6 46 型通风机系列产品综合性能曲线进行选择 首先选用 N0 4 在横座标上找到风量 Q机 3000 米 3 时的点 并向上作垂线 再从纵座标上找到 压力 H机 1009 8 牛 米 3 100 毫米水柱 的点 并向右作水平线 这两条线相交的点 就是通风机 的工作点 该点在曲线图中位于转速为 1740 和 1810 两条曲线之间 按比例推算约为 1775 即通风 机转速 n 1775 转 分 同时 该点又位于功率线 1 7 和 2 8 之间 在这里应取大值 故通风机应配 用电动机功率 N 2 8 千瓦 本例亦可选用 6 46 型 N0 5 风机 在该号风机的选择曲线上按上述方法可得 n 1345 转 分 电 机功率 N 2 8 千瓦 上例选用 6 46 N0 4 或 N0 5 风机 都能满足所需风量和风医的要求 且电机昔为 2 8 千瓦只是前 者的转速高于后者 例 3 某面粉厂有一气力输送网路 其设计计算风量 QN0 5000 米 3 时 风网阻力 H 机 500 9 8 牛 米 2 若采用 6 30 型风机 试确定风机的机号 转速及电机功率 解 考虑 20 的漏风量 于是风机风量为 Q机 5000 1 0 2 6000 米 3 时 考虑 10 的压力附加量 风机压力为 H机 500X9 8 1 0 1 二 550X 9 8 牛 米 2 根据 Q机及 H机 查 6 30 型通风机性能综合曲线 见图 3 13 或风机样本 首先在机号 Ne6 的横座标轴上 找到风量 Q 6000 米 3 时的点 由此向上作垂线 再从纵座标 轴上找到压力 H 550 9 8 牛 米 3 550 毫米水柱 由此向右作水平线 两条线相交于一点 该点 就是通风机的工作点 该点位于公称 转速为 16100 和 17500 两条曲线之间 按比例可推算出该点 的公称转速 A l6750 根据公称转速与机号的关系式可得 转 分 此时通风机的效率 可根据工作点在效申曲线间的位醒来确定 从图中可以看到 该点位于 82 2 和 81 6 两条牧率曲线之间 利用比例关系推算得 81 9 则风机的轴功率为 千瓦 通风机的转速 n 2800 转 分 不能采用直联传动 故采用三角带传动 传动效率取 传 0 95 在 选用电动机时 还需考虑电机容量安全系数 K 1 15 见表 3 7 则电机功率为 千瓦 查电机产品规格 可选用功率 N 17 千瓦 转速 n 2940 转 分的异步电动机 2 42 4 离心式通风机的安装与使用离心式通风机的安装与使用 2 4 1 离心式通风机的安装 离心式通风机是一种比较精密的运转机械 安装的质量好坏会影响风机的性能 使用寿命及经 济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风机在安装前 必须对风机各部分机件进行检查 特别对叶轮主轴和轴承等主要部件应细致检 验 如发现损伤或部件装配不符合标准 应予以修理和调整 风机的基础 或基座 一般小型风机的重量不大 所需动力较小 基座比较简单 可采用钢 结构基座 但大 中型离心风机一般要求在地面上有永久性的混凝土基础 安装风机必须保证机轴的水平位置 采用联轴器传动的风机 风机主轴与电动机轴的不同凡度 误差小于 0 05 毫米 联轴器端面不平行度误差应小于 0 01 毫米 否则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 轴承易烧坏 风机进风口与叶轮之间的间隙对风机出风量影响很大 安装时应按图纸进行较正 安装风机时 进风口管道可直接利用进风口本身的螺栓进行连接 但输气系统的管道重量不应 加在机壳上 应另加支撑 风机安装完毕后 需用手或杠杆拔动转子 检查是否过紧 过松或碰撞现象 如无 方可进行 试转 2 4 2 离心式通风机的使用 风机安装后 只有在它的设备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方要启动运转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风机所配的电动机的功率 是指在特定的工作情况下 加上机械损失与应有储备容量的功 率 并非进 出口全开时所需功率 因此 在风机进出口不加阻力的情况下运转 电机有被烧坏的 危险 为安全起见 应在风机进口或出口加装闸门 在启动电机时将其关闭 以减少启动电流 防 止风机烧坏 当风机达到一定转速后 将闸门慢慢开启 达到规定工作状况为止 并注意电机电流 是否超过额定值 2 在风机启动 停车或运转过程中 如发现不正常现象 应立即进行检查 3 定期清除风机及管道内部的粉尘 污垢及水等杂质 并防止锈蚀 4 除每次拆修后应更换润滑油外 还应定期更换润滑油 2 4 3 离心式通风机的调整 风机安装后 正式运转时可能发生风量过大或风量不足现象 这就需要分析原因 并对整个通 风除尘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 风机在运转过程中 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发生风量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原因很多 主要有 下列各点 管道系统阻力的实际值与设计值相差过大 风机由于制造 安装质量可电源电压波动和频率不稳定引起转速变化 影响风量的变化 由于管道系统堵塞 使通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 经过较长时间 风量逐渐减小 或者在短时 间内 风量突然减少 通风除尘系统风量调整基本上是通过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