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今天在我们镇康县 到处都可看到用竹子或木头搭起的干栏式的房子 其实在远古时期 下列哪 一居民就已经建造了这种干栏式的房子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 2 分 据新华社消息 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2015 年 4 月 5 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 来自 全国各地 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 近万人参加典礼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他是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3 2 分 新生入学时 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 甲说 我姓张 乙说 我姓李 丙却调皮地说 我 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 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 那么 你能告诉大家丙同学姓什么吗 A 唐 B 秦 C 夏 D 宋 4 2 分 下面不属于周朝制度的是 A 禅让制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5 2 分 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 工艺精湛 目前 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6 2 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括号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7 2 分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下列不属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 编制户口 加强刑罚 B 奖励耕战 C 统一度量衡 D 发行 交子 8 2 分 如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 5 12 汶川大地震中 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 轻微损坏外 其余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 第 3 页 共 12 页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时期 D 西汉时期 9 2 分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 战国时期 战争频繁 社会急剧变化 B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 形成不同学派 C 诸子百家相互辩驳 互相影响 D 统治者的鼓励 推广 10 2 分 据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 3 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 11 次 朝晋 20 次 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天子依附于诸侯 C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11 2 分 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 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 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长江 黄河 珠江 淮河 A B 第 4 页 共 12 页 C D 12 2 分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 修筑长城 B 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 地方设县 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3 2 分 公元前 207 年 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14 2 分 秦始皇 汉武帝在处理哪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A 国家统一 B 中央集权 C 儒家思想 D 外族骚扰 15 2 分 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 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A 道家学说 B 法家学说 C 佛家学说 D 儒家学说 第 5 页 共 12 页 16 2 分 人们总把 秦皇汉武 并称 但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 中央集权 B 经济发展 C 外族入侵 D 儒家学说 17 2 分 古人常用 学富五车 来形容人学识渊博 但也反映了书写材料的落后 东汉时 蔡伦开创了书 写材料的新局面 主要是因为蔡伦 扩大了造纸原料来源 降低了成本 革新了造纸方法 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 引进和改进了欧洲的造纸技术 A B C D 18 2 分 阅读如图 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A 曹操 洛阳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刘邦 成都 C 孙权 建业 D 曹丕 洛阳 19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20 2 分 北朝贾思勰写的 齐民要术 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 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 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 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 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二 二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 回答问题 材料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 士臣皂 皂臣舆 舆臣隶 隶臣僚 僚臣 仆 仆臣台 1 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其目的是什么 2 在这些等级中 哪些人属于贵族 第 7 页 共 12 页 3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2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 材料中 致命打击 指的是哪一事件 2 材料中的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3 秦始皇治国理念与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观点相似 4 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发布了焚书令 目的是什么 23 20 分 综合探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领先世界 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某校七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 进行了系列探究 请你参与 工具篇 材料一 政策篇 材料二 汉景帝 诏曰 农 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令郡国务劝农桑 史记 景帝本纪 技术篇 材料三 见图 第 8 页 共 12 页 1 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我国农业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古资料证明 一万多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已经 兴起 原来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 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什么时代 2 这则材料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称之为什么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以上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 综上所述 归纳隋唐以前推动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4 20 分 2017 年 5 月 14 日 一带一路 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 丝绸之路经 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 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 1 世纪时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自然史 中把中国叫做 丝之国 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 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 质地很好 17 世纪以来 许多欧洲国 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 漆器和丝绸 刺绣 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 运回国内珍藏起 来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唐中后期 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 向南方转移 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 成本低 安全度高 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 海上丝绸之 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第 9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 请指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并说明其开通 的重大历史意义 2 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的因素 3 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 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 25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 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但在长期的征服中 比较野蛮的征服者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 他 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 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请回答 1 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改革与民族交融现象之间的关系并阐明理由 2 对孝文帝的评价 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甲观点认为 孝文帝的改革 加速了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的衰亡 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乙观点认为 孝文帝的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 结合材料二分析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生专项语法考试题及答案
- 中学教师弹唱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智能电网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在智能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 2025简化版专利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旅游文化山岳试题及答案
- 中级消防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电商箱包配饰2025年直播运营品牌合作模式研究
- 中国航天考试题目及答案
- 4.2 编辑数据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京改版第四册-京改版2013
- 质监站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 冀教版8年级上英语各单元语法课件
- 国内外新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课件
- 大班科学《玩转扑克牌》课件
-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拼宽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 双台110kV主变短路电流计算书
- DB1750-2019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 牛常见病防治课件
- 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