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 某人独自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 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 群居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2 2 分 下列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大事 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制作弓箭 烧制陶器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 A B C D 3 2 分 民主 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私有制 D 等级制 4 2 分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 如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等 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 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第 2 页 共 12 页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5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青铜农具的使用 B 广泛使用了磨制石器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 都江堰等的兴修 6 2 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提出要逐步实现 均衡教育 孔子的下列 言行中最能体现 均衡教育 思想的是 A 提出 仁和礼 的学说 B 提出 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 主张 有教无类 D 提出学习要 温故而知新 7 2 分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属于下列哪段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8 2 分 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 的农具 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B C D 9 2 分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规定 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国务院及国 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 秦始皇 汉武帝在中央设 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 太尉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丞相 A B C D 10 2 分 江山代有人才出 下列人物或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出现正确的一项的是 A 孟子 孔子 董仲舒 朱元璋 B 汉武帝 汉高祖 曹操 唐太宗 C 商鞅 岳飞 杨广 刘备 D 武王伐纣 统一度量衡 颁布推恩令 澶渊之盟 11 2 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 确的是 A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公元 222 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13 2 分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14 2 分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施行暴政 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第 5 页 共 12 页 D 南方雨水多 15 2 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史记 B 春秋 C 农政全书 D 宋书 16 2 分 下列史实中 促进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玄奘西游取经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鉴真东渡 马可 波罗来华 A B C D 17 2 分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 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张仲景 华佗 李时珍 宋应星 A B C D 18 2 分 河南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 艳而不俗 柔而不媚 被誉为 国色天香 你到洛阳除了赏花外 还可以参观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 6 页 共 12 页 B 云冈石窟 C 龙门石窟 D 都江堰 19 2 分 每个历史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光辉的人生篇章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孟子 道德经 B 顾恺之 缀术 C 贾思勰 齐民要术 D 王羲之 女史箴图 20 2 分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诗经 关雎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 钟鼓之乐 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编磬 B 鼓 C 瑟 D 编钟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1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左传 原文大意 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 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原文大意 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 但是后代疏远了 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 就连周天子 都不能禁止 第 7 页 共 12 页 请回答 1 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 2 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2 20 分 探究历史的真实 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 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予问匈奴降者 投降的人 皆言匈奴破月氏王 以其 月氏王 头为饮器 月氏遁逃而常怨 仇匈奴 无与共击之 匈奴 汉方欲事灭胡 匈奴 闻此言 因欲通使 月氏 道必更 经过 匈奴中 乃募 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 使月氏 史记 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的莫高窟第 323 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 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 获得两 尊金人 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 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寻访金人的来历 沙武田 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 莫高窟第 323 窟张蓦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 材料三 2015 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 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 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 论语 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摘编自相关考古发掘报道 材料四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 可较 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材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1 材料一中 天子 是谁 骞以郎应募 使月氏 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 史记 的作者是谁 该书的 历史地位如何 2 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历史意义 3 材料三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 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 该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4 据材料四判断 材料一和材料二哪则材料更可信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不同的史料以探求历史的真实 23 3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 去十三岁 唯二人得还 汉书 张骞传 材料二 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初行 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3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初行 的目的是什么 4 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5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6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2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 时期 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 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 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 紧密地联为一体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系 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整齐全 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 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 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 之梦 请回答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 处应该填写的朝代 时期 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据 材料二 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秦朝统治者用以 规范 整齐 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汉武帝选择的 统治思想 是什么 举两例说明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 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 综上所述 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5 15 分 汉字中华文化之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1 图一的文字叫什么名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2 图二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叫什么 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 3 从图三可以看出我国汉字演变有什么特点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