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月考)试题第卷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强大 强劲 强求 强颜欢笑B应届 应聘 应声 随机应变C着落 着急 着火 棋高一着D下载 载体 载重 风雪载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陷阱 消声匿迹 告罄 义奋填膺B啜泣 目不暇接 跻身 相形见绌C暴燥 鞠躬尽瘁 羸弱 再接再励D静谧 克尽职守 剽悍 挺而走险3.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可名状 一名不文 名存实亡B一举两得 举一反三 一举一动C真相大白 一穷二白 不白之冤D目不斜视 有目共睹 历历在目4.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炽热冰冷 背离遵循 豁亮阴暗B讴歌诽谤 密切生疏 埋伏暴露C愚蠢机灵 驾驭控制 活力生机D含蓄直率 狼藉整齐 坚信怀疑5.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强烈的要求 猛烈的炮火 剧烈的运动 热烈的掌声B鲜丽的色彩 鲜明的对比 鲜艳的花朵 鲜活的事例C深厚的感情 深切的怀念 深重的灾难 深奥的道理D严酷的剥削 严正的立场 严峻的制度 严厉的打击6.下列词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光明磊落 力挽狂澜 直言不讳 推心置腹B笑里藏刀 无声无息 落花流水 叹为观止C南征北战 凶神恶煞 不劳而获 倾国倾城D神采奕奕 雍容华贵 六亲不认 纸上谈兵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8.将下列各词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展示 探讨 传播 交流 探索 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 城市文明风采, 城市建设经验, 城市发展理念, 城乡互动发展, 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A B C D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B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C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努力拼搏换来的。D尽管他身体一直不好,但他仍然忘我工作。10.将“因此,它也被称为海中歌剧院”插入下面文字中,正确的一项是 (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的一个叫贝尼朗的半岛上,三面环海,与周围的海景浑然一体,极富诗意,这座建筑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和澳大利亚的新象征。A B C D11.下列各项句子句式变换后跟原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难道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随便说话吗? 祈使句:上课的时候我们不可以随便说话。 光想不做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疑问句:难道光想不做的人会成功吗? 难道想和做不应该结合起来吗? 陈述句:想和做不应该结合起来。 想和做联结到一起是最好的。 感叹句:想和做联结到一起是多么的好啊!12.下列各项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写文章语言要精炼,一定要把不必要的话统统删去。 袅袅升起的太阳,高悬在碧空中。13.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B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的脆弱吗?C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评之后提出来的问题。D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1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我的家庭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B屋子里零乱地放着桌子、凳子和床、电扇、冰箱。C怎么流血了?你的脸上。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1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A B C D16.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白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李商隐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 第卷二、阅读(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5题。阳光的疤痕1)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晒得发烫,树荫下的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台上拧出的那种。 (2)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3)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来,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4)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 (5)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现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他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作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作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作淬火的水。 (6)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7)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坚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 (8)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 (9)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10)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11)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粮食,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12)那一天夜里,我从恶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13)几天后,我的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也伤不到我了。 (14)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关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17.文章第(1)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18.“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句中的“恐慌”和“悲哀”分别指什么?(4分)19.文章第(5)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有何表达效果?(4分)20.作者在文中多处将自己和父亲作对比,有何作用?(4分)21. 结合第(5)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阳光的疤痕对“我”的深刻影响是什么(3分)22.文章结尾处作者说“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那么留下的是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23.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文题“阳光的疤痕”的含义。(3分)24.下面的名言警句与文章内容主题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A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5.本文的体裁是( )(3分)A记叙文 B议论文 C散文 D小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C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C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选自位梦华气候的威力)26、从选段看,南极气候的特点是。(4分)27、选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2分)28、选段说明的中心是(4分)三、作文(60分)29.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听到或看到的一句话触动一句安慰,一句劝告,一句鼓励,一则名言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请以“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三次月考答案(汉语) 一、基础知识(48分) 1.D 2.B 3.A 4.C 5.D 6.A 7.B 8.C 9.B 10.D.11.C 12.C 13.A 14.C 15.B 16.B 第卷二、阅读(42分)17.景物描写 为下文作铺垫18.恐慌:是怕自己会走父亲的道路,一辈子做一个辛苦劳作的农民。 悲哀:是自己无法超越父亲,至今没有任何作为。19.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阳光热度和烙在皮肤上的感觉,真实生动。20.突出了父亲勤劳朴实的形象,赞美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勇敢坚强的美德;同时反省了自身的脆弱娇嫩,表达了要向父亲学习的心迹。21.使“我”懂得要珍惜劳动成果,要热爱劳动人民;懂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