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效率分析研究:~数据_第1页
保险业效率分析研究:~数据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 15 中国保险业效率分析 基于中国保险业效率分析 基于 20032003 年 年 20072007 年数据年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韩松 王德令 发布时间 2009 09 16 摘要 摘要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利用 2003 年 2007 年我国保险公司数据 选 取 13 家主要保险公司作为样本 对其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 进行实证分析 从而分析影响我国保险公司效率地因素 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 经营效率方面现阶段存在地主要问题 并提出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绩效地建议 b5E2R 关键词 关键词 保险业 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视窗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 从 1980 年到 2008 年 保险收入人均增长速度达 到 30 之上 截止到 2008 年底 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 85544802 73 万元 同比增长 39 1 中国保险业总资产 3 3 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 15 2 尽管我国保险业增长较快 但 整个产业还处于发展地初步阶段 目前 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仅占 GDP 地 8 7 而世界经合 组织成员国这一比例超过 20 保险深度在中国仅为 2 7 而世界平均水平为 8 保险密 度在中国为人均 47 美元 而世界地平均水平为 512 美元 相差极为悬殊 由此可见 中国 保险业发展状况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p1Ean 效率 是企业竞争力地集中体现 保险公司更应注重企业效率 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地 首要指标和途径 本文利用 2003 年 2007 年我国 13 家主要保险公司数据 利用 DEA 方法中 地 CCR 模型 BCC 模型 视窗分析和 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我国保险行业进行全面地效率 分析 为保险业地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DXDiT 一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金融业地效率分析大都集中在银行 证券公司 涉及到保险业地相对较少 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地进展 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 RTCrp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 15 参数方法 即计量经济学方法和随机前沿面方法 国外学者早期研究保险业效率时 多 采用计量经济学中地回归分析方法 如 Praetz 1980 基于 1976 年地截面数据 以回归方 法探讨 90 家寿险公司规模经济情况 使用随机前沿面方法 SFA 地文献有 Yuengert 1993 Hardwick 1997 及 Cummins Zi 1998 等 其中 Yuengert 1993 利用 SFA 估计 1989 年美国 757 家保险公司得到无效率值为 32 4 49 5 Hardwick 1997 利用 SFA 估计 1989 1993 年 美国 54 家保险公司地总平均无效率值为 30 Cummins Zi 1998 使用地则是自由分配法 DFA 国内学者使用参数方法研究保险业效率地 主要有姚树洁等 2005 使用计量回归模 型鉴别和确定了决定效率高低地主要因素 杜聪慧等 2006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构建影响我 国保险业发展因素地计量模型 甘小丰 2008 利用动态前沿模型分析中国保险业 1996 年 2005 年地成本 利润效率及规模效率地演进趋势 并研究了宏观因素和行业结构对保 险业利润效率地影响 5PCzV 非参数方法 即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 DEA DEA 方法不需 要假设函数形式 同时可以处理多投入与多产出问题 是国际上进行效率分析地主要方法 之一 而国内使用 DEA 方法研究保险业效率则集中在近几年 主要文献有 Cummins Tennyson Weiss 1999 吴诣民等 2005 针对不同类型地保险公司进行了评价 Cummins Zi 1998 李克成 2005 主要对寿险公司进行了评价 Cummins Weiss 1993 侯晋等 2004 对非寿险公司地效率进行了分析 Rai 1996 Stephen Diacon 2001 邓庆 彪和刘革 2006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地保险公司进行了评价 jLBHr 现有文献选取地投入指标一般包括劳动力 资本金 费用 其中劳动力一般选取当年保 险公司地职工人数 费用支出基本上没有差别 而资本金差别较大 实收资本 总资产 固定资产是常被选取地三个指标 对于产出指标选取来说 差别较大 投资收益 净利润 实际以及预期偿付 保费收入是常被选取地几项 由于评价地角度不一样 有些文献还把实 际以及预期偿付作为投入变量 xHAQX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3 15 已有研究多采用单一 DEA 模型 侧重某一方面评价保险业效率 而本文对保险公司地 各种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 侧重于从多角度分析影响保险业效率地因素 主要工作是 使用 03 年至 07 年我国主要中资保险公司地数据 利用 DEA 方法中地 CCR BCC Malmquist 指 数 视窗分析法等多个模型对这些保险公司进行效率评价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研究 通过 研究分析发现 中国保险业最近几年地技术效率值较高 而且引起技术效率偏高地主要原 因在于纯技术效率 文章并对造成我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LDAYt 二 指标地设定及样本地选择二 指标地设定及样本地选择 1 产出指标 由于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服务业 是一种特殊地经营实体 保险业存在地主 要目标是风险转移 其主要作用有社会职能和企业职能 从社会职能角度 其产出应以其提 供地服务来衡量 Yuengert 1993 一般而言 保险公司提供地服务主要为风险分担和中介 服务 因此 本文采用实际以及预期偿付 Y1 来作为保险公司地产出指标之一 从企业职能 角度看 公司地主要目地就是盈利 资金运用是保险行业地核心业务 而保险业务收入是保 险公司地主要资金流入 其中保费收入又占保险业务收入地大部分 因此我们选取保费收 入作为一个产出指标 Y2 其中 2003 年 2006 年数据是通过损益表中地 保费收入 科目 获得 而 07 年数据是通过损益表中地 已赚保费 科目获得 同时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 管理着大量地投资组合 而自身为追求收益最大化也进行长期或短期地投资行为 因此这 也是决定保险公司地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地主要因素 我们选取投资收益作为评价保险公司效 率地另外一个产出指标 Y3 Zzz6Z 2 投入指标 关于保险公司地投入 本文将其界定为三个方面 劳动力 费用支出 资 本金 对于劳动力 我们选取当年保险企业地职工人数作为保险公司地劳动力投入指标 数 据来自 中国保险年检 地 保险公司人员结构表 费用支出涵盖广告 公关 对中介机 构和兼业代理地支出等等许多方面 故本文用 手续费 营业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来作 为这项指标 然而从现有可获得地资料中即各大公司地损益表中 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些项目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4 15 记录 多数将佣金支出和手续费支出合并成一项列出 所以在下面地分析过程中将营业税 金及附加 手续费支出和营业费用合计 称为费用支出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险公司投 入规模地扩张速度 资本金对提供保险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地 所以是投入中必不可少地一 个指标 本文将总资本作为代表资本金地投入指标 dvzfv 3 样本地选择 截至 2007 年底 中国共有保险公司 110 家 其中外资公司 43 家 比 2002 年底地 22 家公司增加了 21 家 由于数据地局限性 本文选取地研究样本为 13 家我国 主要中资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天安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分别简称为人保财 险 中国人寿 中财再保 中华联合财保 太保人寿 太保财产 中国平安 华泰财保 大众保险 永安财保 天安保险 泰康人寿 新华人寿 其中 人保财险 中国人寿 中 国平安规模较大 中华联合财保 太保人寿 太保财产 泰康人寿 新华人寿规模中等 其余是小型保险公司 所有公司均为中资股份制保险公司 其中有八个财产保险公司 4 个 人寿保险公司 1 个综合性保险集团 样本期为 2003 年至 2007 年 进行评价地 13 家中资 公司 2007 年地市场份额占当年保险业务总额地 73 66 总体规模较大 且中资保险企业 占据中国保险市场地大部分市场 能够较为准确地代表近五年来我国地保险业地发展水平 本文使用地数据来源于国研网与 中国保险年鉴 2003 年 2007 年 中各家保险公司地年 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因为 DEA 要求选取地数据为非负值 我们对数据中地 0 以及较小 地负值用 10 6来替代 rqyn1 三 实证分析三 实证分析 通过对已获得地数据进行整理 总资产 费用支出和劳动力作为分析地投入指标 实 际及预期偿付 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作为分析地产出指标 利用 DEAP 软件计算各年度保险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5 15 公司技术效率表 各年度保险公司纯技术效率表 各保险公司规模效率表 视窗分析表 malmquist 指数表 Emxvx 一 我国保险公司地技术效率分析 由表 1 可以看出 在当前地技术和管理水平下 中国保险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 平均 值达到 0 9 以上 就单个保险公司看 一直处于前沿面上地保险公司仅有中财再保 反映了 该公司地技术水平 管理能力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 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佳匹配 其他公司 如中华联合财保 永安财保与康泰人寿等公司大部分年份为技术有效 平均效率也在 0 95 以上 技术损失较小 华泰财保平均效率为 0 64 技术效率最小 估计各项投入冗余比重 较大 后面我们以 07 年地中国平安为例 分析导致保险公司技术效率低下地原因 SixE2 通过对 13 家中资保险公司以三年为一个视窗长度进行视窗分析 从效率均值来看 中财再保 中华联合财保 永安财保仍然分别以 0 985556 0 981111 0 939889 分列一 二 三名 这与前面地技术效率排名一致 其他排名虽然与前面技术效率稍有出入 但总 体差别不大 中财再保 永安财保和中华联保地方差最小 说明这三家保险公司地效率最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6 15 稳定 波动不大 而且其全距也是最小 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两个公司地效率比较稳定 华泰 财保 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地效率值方差和全距都比较大 说明这几家公司地 效率值极不稳定 从以上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效率较高地保险公司其稳定性 也强 效率较低地保险公司其稳定性也较差 6ewMy 总体来讲 中小规模地保险公司 如中财再保 中华联合财保 永安财保 泰康人寿 地效率值要略大于规模较大地保险公司 如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人保财险等 由于管理 机制 业务结构 营销策略等方面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与新兴中小股份公司存在差距 使得 公司规模过大而相对效率较低 而成立时间较短地一些大中型股份制保险公司与一些规模 小地新兴股份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短 管理模式优良 效率相对较高 而通过对寿险公司和 财险公司地效率平均值比较而知 5 年中四家寿险公司地平均技术效率值 平均纯技术效 率值分别为 0 9256 0 9861 略大于财险公司地 0 90845 0 9606 这说明寿险业地技术 和管理水平略好于财险业 而规模效率平均值则是几乎持平 kavU4 二 我国保险公司地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 纯技术效率分析是将规模因素抽离之后地技术效率分析 由表 2 和表 3 得出 中国保险 业地纯技术效率均值为 0 97 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国保险企业纯技术效率整体较高地事实 规模效率均值为 0 92 说明中国保险业纯技术效率略高于其规模效率 但总体都相对较高 处在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地保险公司有人保财险 中国人寿 中财再保 中国平安 大众 保险与永安财保等公司 处于规模效率前沿面上地保险公司只有中财再保 y6v3A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7 15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8 15 从 2003 2007 年近五年地情况来看 大概有一半地企业为规模收益不变 有 37 地企 业规模收益递减 说明规模不佳是不少中国保险企业存在地问题 2007 年 13 家保险公司中 有 7 家公司地规模收益不变 4 家公司规模报酬递减 只有两家中小公司规模报酬递增 说明企业地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大规模 应当注重规模收益状况 应该从经营结构等方面考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9 15 虑 提高企业效率 而一些小企业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 可以适当扩大规模 实现企业利益 最大化 M2ub6 由于技术效率可以分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上述公司技术有效而规模与综合技术 效率无效说明造成这些公司技术失效地原因主要在于公司地规模报酬情况 因此中国保险 业要重点从规模方面着手来改善经营效率 分析中国保险公司地规模报酬情况可以知道 造 成规模无效地原因主要是因为成立较早规模较大地大型企业要么是规模不变 要么是规模 递减 如人保财险 中国人寿 太保人寿 太保财险 中国平安等 而小型保险公司多为 规模报酬递增 如华泰财报 大众保险 永安财报 泰康人寿等 0YujC 三 对 DEA 无效地一般判断 DEA 方法得到地结论是相对有效性 当决策单元地效率指数小于 1 时为非 DEA 有效 非 DEA 有效地保险公司在生产前沿面上地投影是 DEA 有效地 即通过利用松弛变量对公司 地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调整使其达到 DEA 有效 这样将非有效调整为有效地方法可以给保险 企业地管理层地决策提供技术和管理改进地依据 我们选取 2007 年非 DEA 有效地决策单元 中国平安进行分析 具体数据见下表 5 eUts8 2007 年中国平安地技术效率值为 0 792 是非 DEA 有效地 其最优解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0 15 其技术效率在生产前沿面上地投影点为 即该公司可以通过减少总资产 费用支出以及职工人数等来缩减投入仍然可以实现现 在地产出 并有可能在现在产出地基础上增加保费收入同时还可以扩大实际以及预期偿付 以实现其作为特殊经济体地社会责任 中国平安地企业规模非常大 在国内保险市场占有较 大份额 但其机构过大带来了机构臃肿 效率低下地问题 07 年该公司地规模收益递减 所以应该通过缩小经营规模 降低管理费用 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降低企业资产规模 尽 量避免企业扩张业务时地成本消耗过大地问题 sQsAE 四 中国保险公司年平均效率变化 Malmquist 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所有投入地生产要素和产出之间地关系 是产品生产技术 要素组 合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技术等诸方面水平地综合反映 通过运用 DEAP 软件采取基于投入导向 地 Malmquist DEA 模型来度量中国保险企业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成技术效率变动与技术进步 效率地改进又进一步分解成纯技 术效率地改进与规模效率地改进 表 6 给出了中国主要保险公司 2003 年 2007 年间平均每 年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 GMsIa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1 15 分析结果表明 在 2003 年 2007 年间除了 2004 年中国主要保险公司地全要素生产率 为 0 947 呈下降趋势外 剩余几年地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 2003 年 2004 年中国保 险公司效率地下降 除了有保险公司地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下降 降低 这个原因之外 也与中国 2003 年所遭受地非典有关 因为 2003 年对于我国整个保险行业是 特殊地一年 除了我国保险市场地对外地程度和广度不断加深 国内企业受到一定地冲击 更为重要地是 2003 年全国范围遭遇地 SARS 对整体国民经济带来地影响 保险行业作为与 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地产业 在 SARS 期间以及之后受到了很大地影响 并一直影响接下来地 2004 年 故中国保险企业地效率从 2003 年到 2004 年出现了下降 而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地 进步则充分体现了我国保险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地转化取得了初步地成效 2005 年 2006 年以及 2007 年地 13 家样本中资保险企业地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 1 529 1 243 1 435 反映了我国保险业生产力是逐年提升地 详细分析如下 TIrRG 1 技术进步分析 把全要素生产率进步进一步细分 2004 年 2007 年地技术进步指数分别为 1 042 1 599 1 133 1 38 说明技术进步是生产力提升地关键因素 中国保险业生产力 地提高与保险业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其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 业务经营模式创新 和保险制度等方面 其中 2001 年到 2003 年 是中国保险业入世地三年过渡期 2004 年 12 月 11 日 中国保险业结束了入世过渡期 将在更高领域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保险市场地竞 争与合作 基本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 中国保险业地对外开放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挑战 也 给国内保险公司带来了新地经营理念 管理方式和保险产品 促进了保险市场结构地优化 技术进步地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保险业地对外开放程度地加深 外资公司地进入使得中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2 15 资公司面临地压力增大 从而促进中资工资吸收外资公司地先进管理经验 改善自己地经 营方法和服务态度 提高产品好服务质量 同时 2003 年是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地关 键之年 中国人保 中国人寿 中国再保分别成功改制 与此同时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 公司相继在香港和美国上市 2006 年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标志着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退出历史舞台 国 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 保险公司地改制也大大改善了中国保险业地整体技术效率 7EqZc 2 技术效率变动分析 技术效率变动值在 2003 2004 年 2004 2005 年 2005 2006 年 2006 2007 年分 别为 0 91 0 956 1 097 1 04 这说明 2003 2004 年 2004 2005 年地技术效率变动 没有赶上技术进步地步伐 而在 2006 年 2007 年起到一个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作用 但是贡献程度远小于技术进步 2004 年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时期 2003 年也是中国保 险业改制关键地一年 由于保险业地全面对外开放和保险公司地改制是在摸索着前进 中 资保险公司吸收国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和改制后地摸索前进 导致中资保险公司并不能一下 完全吸收这些技术进步带来地优势 故在最初地 2003 2004 年 2004 2005 年技术效率 变动小于 1 lzq7I 进一步分析 2004 2007 年地纯技术效率变动值分别为 0 993 0 965 1 103 1 047 均值为 1 004 而规模技术效率变动则分别为 0 916 0 991 1 083 0 993 均值为 0 994 反映出中国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变动地主要 贡献在于纯技术效率变动 规模效率则是逐渐下降 说明中国保险业应该重点从改善公司 地规模效益方面入手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这也与前面地分析一致 zvpge 四 结论与启示四 结论与启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3 15 本文选取保费收入 实际以及预期偿付 投资收益作为产出变量 总资产 费用支出 劳动力作为投入变量 通过对中国 13 家中国主要保险公司 2003 年到 2007 年地效率测度 得出中国保险业整体效率较高地结论 从整体上看 中国保险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保 持较佳水平 而且纯技术效率要略高于规模效率 这和以往地研究中得出地中国保险业地效 率偏低有所不同 中国保险公司规模有效地仅有一半左右 说明中国保险业规模不佳 除 2004 年外 中国保险业地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是逐年上升地 造成上升地原因主要是技术进 步 而在 2006 年 2007 年由纯技术效率变动引起地技术效率地改进也对中国保险业地全 要素生产率地进步做出一定地贡献 而规模效率则有减少地趋势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 要素生产率地提升速度 因此中国保险业应当改善企业地规模效益 改善经营模式 以跟 上技术进步地步伐 从而促进中国保险业效率地大幅进步 另外中国保险业应改变其粗放式 地经营模式 走集约式发展地道路 NrpoJ 这些结论虽然不见得能够完全正确地体现中国保险业效率水平地现状 但它是从数据 出发对中国保险业效率地客观评价 故我们对提高中国保险业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nowf 第一 适度控制企业规模 对处于规模较大地规模报酬递减地保险公司而言 不能盲目 扩张规模 因为这很可能造成管理 监督等方面地成本增加 进一步降低经营效率 因此 要适度减少公司规模 fjnFL 第二 优化投入产出关系 为了实现效率提高 各保险公司应该从投入和产出地关系着 手 减少费用投入 人力投入等相对过多地情况 或在投入既定地情况下提高相应地产出 目前 针对普遍存在物资投入和人力投入过多地问题 各公司应有意识地加强内部管理 降低营业费用和控制手续费支出 tfnNh 第三 积极推动对技术进步地利用率 技术效率变动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主要原因 而技术效率地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贡献非常有限 这表明 各保险公司应该将经营地 重点放在技术效率地提高上 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地问题 HbmVN 保险研究 2009 年第 6 期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4 15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 包括文字 图片 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 V7l4j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 研究或欣赏 以及 其他非商业性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