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形象鉴赏之 人物形象 1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 江雪 杜甫的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 考点阐释 2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 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 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试简要的分析 蓑笠翁 的形象 5分 例题引路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3 访隐者 宋 郭正祥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 无人造访 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 写出了一个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 结合第三 四句 赏析 隐者 的形象 3分 高考探秘 4 1 分析人物的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等 把握人物特征 2 分析人物所处环境 包括时间 地点 周围景物等 3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 知人论世 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 什么形象 概括形象 2 形象的特征 结合诗句分析 3 形象的意义 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方法总结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5 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歌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 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 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 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 横牛背 信口吹 等牧童的动作神态 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试作简要分析 6分 例题引路 6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 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 主要有 1 细节刻画法 2 烘托渲染法 3 对比衬托法 4 比兴牵引法 5 抒情寄托法 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阅读诗歌 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 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 人物 怎样的心理 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紧扣要求 整理思路 形成答案 方法总结 7 结合全词 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关河梦断何处 是说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 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 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 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表达了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意义 实战演练 8 采莲词 唐 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 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 并著莲舟不畏风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1 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 形象有所不同 请简要说明 4分 2 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请具体分析 6分 2 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2分 烘托 也可写成 衬托 或者写 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 或 细节描写 勾画人物形象 2分 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 2分 如写 动作描写 给1分 1 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 或 多情 1分 腼腆羞涩 或 羞涩 或 腼腆 1分 的采莲姑娘 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 或 团结 或 友爱 1分 勇敢 1分 的采莲姑娘 9 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 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 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 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求同析异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整理思路 组织答案 方法总结 10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11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12 5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 如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 赠汪伦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 7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 凉州词 王昌龄的 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 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8 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 雨霖铃 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4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 意即靠近外城 问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 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什么形象 形象特征 形象意义 实战演练 15 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 因追念少年时事 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籙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 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 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 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 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 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 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实战演练 16 江雪 蓑笠翁出现在一个没有鸟和人行走的雪天 在一个小船上独自钓鱼 刻画了一个退出江湖一身清高的老翁 同时也反映了他生活贫困 是一个贫苦的百姓 蓑笠翁指的是一个渔翁形象 描写环境的天寒地冻烘托了一个不畏严寒 不怕孤独的孤傲的渔翁形象 诗中描写了蓑笠翁的形象 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下一个不惧严寒 孤傲的渔翁形象 寄托了作者不同流合污 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17 隐者 一词是指隐居起来的人 三 四句从门外景物的描写 道出了隐者很少出门 甚至足不出户 表现了隐者一种不被打扰的生活 也表现了隐者居住地的人迹罕至 山翁酒熟不出门 写出了隐者喜欢归隐的生活 残花满地无人迹 写出了隐者远离外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塑造了一个热衷归隐 不迷恋世俗的隐者形象 访隐者 18 首先 景色的描写 刻画了牧童的悠闲 自在 随心所欲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其次 夸张 草长满了池塘 水涨高到坡 说明了自然环境的优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