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仓实习报告_第1页
林南仓实习报告_第2页
林南仓实习报告_第3页
林南仓实习报告_第4页
林南仓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8林南仓实习报告号:2016HEBEI UNITED UNIVERSITY设计题目:林南仓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11 级采矿工程学 院:矿业工程学院指导教师:2016 年 10 月学目 录2 / 48第一章、矿山简介 . 3矿山地理位置 . 3气候 . 3矿区开发史,现有生产井、在建井、规划井分布和开采情况 . 3矿井水源、电源及通讯情况 . 43 / 48矿井开拓方式 . 4掘进概况 . 5回采工艺概况 . 5地质概况简介 . 5联系测量 .4 / 48. 6、平面控制 . 6、高程控制 . 6、井下控制 . 6第二章、矿井开拓 . 75 / 48矿井通风系统 . 8、矿井防尘系统 . 9、矿井防灭火灌浆系统 . 1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 10机电运输 .6 / 48. 10提升系统简介 . 10、主井 . 10、副井 . 11、 矿井排水系统概况 . 11第三章、实习内容 7 / 48. 11实习讲座 . 11、矿井简介 . 11、矿井通风概况、矿井瓦斯、矿井粉尘、矿井自燃 . 11爆炸实验演示 . 13“三按”讲解 8 / 48. 14矿井实习 . 14第四章、实习心得体会 . 14第一章、矿山简介矿山地理位置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井田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带中部,经本区内有至北京、天津的公路及下仓至本矿的铁路,交通比较方便。?9 / 48井田内地貌简单,地形平坦,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矿区内无河流,只有采矿活动形成的塌陷积水坑三个。从多年的长期观测资料看,塌陷坑积水对采矿基本无影响。矿井历年最高洪水位为+米,而矿区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米之间,所以无雨季地表水水害问题。气候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9 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毫米(1990 年)?,最小年降水量毫米(1992 年)。降雪期由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月降雪平均厚度 3040mm,最大 163mm。风向多东风,冬季略偏北,最高风速 25m/s。常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冻结期由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下旬,土壤冻结深度。矿区开发史,现有生产井、在建井、规划井分布和开采情况 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该井田是河北煤田 116 队 1957 年发现的,于 1970 年 4 月开始筹建,矿井设计能力 120 万吨/年。1978 年 8 月转交开10 / 48滦矿务局管理。矿井于 1985 年 11 月开始投产,当时主采煤层为煤 8-1,采用综采技术,后由于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 8-1 原煤灰份较高, 1987 年被迫调整主采煤层,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和炮采,取消了综采,主采煤层由煤 8-1 变为煤 12 和煤 11,煤 8-1 作为配采,当年产量万吨。 1990 年矿井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 45 万吨/年,当年产量达到 45 万吨。1997 年再次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60 万吨/年。现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120 万吨/年。现使用井筒三个:主井、副井、风井 2 个、暗立井。鉴于二水平辅提能力不足,建有-400- -650 水平暗立井一个。现开采水平为一、二水平。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窑生产。矿井水源、电源及通讯情况1. 水源: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取自东六和林西矸子山两个水源地的地下水。11 / 482.电源:矿井有一个 35KV 变电站,共装有三台主变压器,装机容量为 18700KVA。其中一台 7500KVA 未启动,两台5600KVA 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35KV 变电站的电源由林东变电站通过两条架空线供给,6KV 系统为单母线,由断路器分段。井下主要配电室有中央配电、-400 配电室、石门配电室、-500 配电室等。3.通讯:四水平的通讯干线由 2 条电话电缆组成。电话电缆选用 HUYVA39-302矿用阻燃通讯电缆。矿井开拓方式林南仓矿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集中上山开拓方式,共有三个立井,分别是主井、副井和风井。我矿的回风水平,为-240 水平,风井井底坐落在该水平。该水平各有一条东西回风大巷,东西回风大巷总长度为1200 米,断面 4*3 平方米,支护形势为料石碹,西一回风巷全长 900 米,断面为*平方米,支护形势为料石碹,全矿井的乏风全部通过这两条回风巷回到风井。我矿的第一生产水平为-400 水平,主付井底就坐落在该水12 / 48平,是矿井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的主要水平。付井码头门设有信号房、候罐室及电子刷卡室,北 50 米是中央配电室、中央泵房入口。付井南绕道 100 米处为-400水平两个永久水仓的南口,水仓北口在矿井水全部排入该水仓,由中央泵房大泵通过副井排水管排到地面水沟。矿井出煤系统全部是皮带运输。西翼采区的煤全部通过西二小正眼皮带集中运到-387 石门皮带;东翼采区包括-500中间水平以下的煤全部通过-650 皮带运到-500 皮带巷,再运到-387 石门皮带。最后通过主皮带拉到主井煤仓,装入箕斗提到地面。主井井底通过两条 800 米石门分别和-400 水平的东西大巷相连。-400 东西大巷全部布置在 12s 底板岩层内,岩层较稳定。支护为料石碹和平方米金属拱形支架,西大巷内共布置三道石门。 -400 东大巷全长 2300 米,已布置东一石门,以后随东翼大巷的不断延伸,还要布置东二、东三、东四石门等。 -500 水平为中间辅助生产水平。现以作为运输大巷。该水平 11s、12s 可以布置 6 个轻放工作面。-400 -500 中间水平有两条下山和一条正眼分别和-650大巷相连接,形成运输和会风系统。13 / 48第二条生产水平,该水平现在已经完善。正在延伸的巷道,有-650 东翼大巷,设计长度 2200 米;-650 东翼皮带行,设计长度 1200 米,这两条巷道均为平方米,拱形支架支柱,掘完后将成为东二、东三两大采取运送物料、矸石、设备的-650 轨道斜井。第三生产水平是-800 现在在施工中。掘进概况林南仓矿掘进采用炮掘和机掘相结合,随矿井机械化工程度的不断提高,正在向普及机掘、取消炮掘的方向迈进。炮掘工艺为爆破落煤、人工装煤,SGW40T 型到板运输机运煤的方式。机掘工艺为 EBZ90 型掘进机落煤、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的方式。掘进支护方式为架棚支护和锚网支护相结合,现正在逐步推广锚网支护。架棚支护时棚子断面一般为,随生产需要断面可调整为 12m2,14 / 48,7m2,棚距 600mm,棚子为 U 型拱形棚子,背板一般为木背板,特殊需要时使用水泥背板和铁背板。锚网支护工艺主要采用锚网带联合支护,具体根据设计参数进行施工。回采工艺概况目前我矿所采用的采煤方法是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厚综合机械化轻型放顶煤回采工艺。目前全矿轻放年产量大约在 100 万吨左右,约占全矿总产量的 90%。地质概况简介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褶曲和火成岩次之,井田内落差最大断层达 110 米(1)。林南仓井田煤系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下伏奥陶系,上覆第四系,所含采矿认知实习报告15 / 48一、 实习目的及意义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堂授课以及工人师傅门的现场现身说法全面而详细的了解相关材料工艺过程。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及各主要生产环节;建立对矿山生产的感性认识,明确采矿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初步建立矿山井巷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概念;了解采矿专业毕业要从事的工作; 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和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同时也能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二、 实习地点及相关介绍地点:开滦集团林南仓煤矿该井田是河北煤田 116 队 1957 年发现的,于 1970 年 4 月天津市开始筹建,矿井设计能力 120 万吨/年。1978 年 8 月转交开滦矿务局管理。矿井于 1985 年 11 月开始投产,当16 / 48时主采煤层为煤 8-1,采用综采技术,后由于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 8-1 原煤灰份较高, 1987 年被迫调整主采煤层,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和炮采,取消了综采,主采煤层由煤 8-1 变为煤 12 和煤 11,煤 8-1 作为配采,当年产量万吨。 1990 年矿井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 45 万吨/年,当年产量达到 45 万吨。1997 年再次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60 万吨/年。现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120 万吨/年。三、 实习内容矿井概况:林南仓井田位于唐山地区玉田县林南仓镇,东南距唐山市72 公里,京、津、唐三角地带中部,经本区内有至北京、天津的公路及下仓至本矿的铁路,交通比较方便。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往南逐渐低下, 地表标高介于+至+米之间,地形坡度为 2/1000 矿井走向长公里,倾斜长度公里,面积平方公里。井田内地貌简单,地形平坦,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矿区内无河流,只有采矿活动形成的塌陷积水坑三个。从多年的长期观测资料看,塌17 / 48陷坑积水对采矿基本无影响。矿井历年最高洪水位为+米,而矿区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米之间,所以无雨季地表水水害问题。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9 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毫米(1990 年)?,最小年降水量毫米(1992 年)。降雪期由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月降雪平均厚度 3040mm,最大 163mm。风向多东风,冬季略偏北,最高风速 25m/s。常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冻结期由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下旬,土壤冻结深度,所以管道铺设深度在一米以上。自十五世纪有记载以来,唐山玉田一带共发生有感地震100 余次,震级大于级的 10 次,其中 6 级以上 2 次。1976 年发生级大地震后,国家地震局测定本矿区地震烈度为七度。本区域受到的主要自然灾害威胁是地震,偶然也遇风灾和雹灾。现使用井筒三个:主井、副井、风井 2 个、暗立井。鉴于二水平辅提能力不足,建有-400- -650 水平暗立井一个。现开采水平为一、二水平。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窑生产。18 / 48煤系地层属于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基底底层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煤系地层总厚度约为 600 米,含煤8 层,煤层总厚度达米,含煤系数为%。林南仓井田各煤层均属腐殖质煤,通过肉眼鉴定颜色一般为黑色,条痕褐灰色;呈眼球装断口;呈条带状、粒状及片状结构,少数为粉状。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镜煤及丝炭少见,煤岩一般类型一般为光亮型,次为半暗型。井田以肥煤为主气煤次之,焦煤甚少。井田煤种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由浅部至深部,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其排列依次为气煤、肥煤至焦煤 。条带大致呈北5060东向延展,其中以肥煤条带最宽、延展最长、所占面积最大,为井田的主要煤种。气肥、肥气煤及气煤分布于井田的南及西南边缘浅部。井田内煤的物理性质、煤质及煤岩等特征沿走向及倾向变化均不大,但井田西部局部因受火成岩的影响煤层。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鉴定结果,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煤尘爆炸指数为%、%,火焰长度大于 400 毫米,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份量为 70%,具有强爆炸性。19 / 48井田开拓系统1)开拓方式:林南仓矿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集中上山开拓方式,共有三个立井,分别是主井、付井和风井。开滦林南仓矿主井作为提煤和应急情况下的上下人员之用,井筒净直径 5m、井深,安有一对 9 吨箕斗,年提升能力为120 万吨。提升高度米。是我国第一台落地式多绳攀擦提升机。原选用塔式 JKM/4 多绳摩擦提升机,由于林南仓属唐山强地震区,在 1982 年主井施工时,发现井筒周围土壤有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如建井塔困难大不安全。有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为了确保安全,经分析对比,由河北煤矿设计院提出,经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采用4 落地式摩擦提升机。提升机由洛阳矿山机器厂于 1983 年 11 月制造出厂,1984 年 10 月安装调试并投入试生产。1985 年3 月正式交付生产使用。JKMD4 提升机绳速为 /s,配有二台 YR118/44-8 型 800KW 电机,井筒内设置钢丝绳罐道及一对载重九吨四绳箕斗。系统布置为:塔式提升机落地安装。井架上设置两组 天轮,上天轮中心高为,下天轮中心高为,主导轮围包角为 1810431。 林南仓20 / 48矿副井主要担负全矿人员及物料上下的提升任务,井筒净直径6M、井架高 24M、井筒深米。安装洛阳矿山机械厂生产2JK5/型双滚筒单绳缠绕提升机。提升高度 406M,采用3t 矿车双层罐笼,乘人时每层罐笼不超过 28 人,总提升人员数每罐不超过 56 人,罐笼上设有 BF-321 型防坠器。井筒内布置有刚性组合罐道,井口以上及天井口马头门位置四角罐道作为罐笼导向装置、四根防坠绳、四条主排水管路、并且由从上至下的行人梯之间。上下井口由摇台作为罐笼的承接装置。提升钢丝绳为 646170。 风井井筒直径米,井深 251 米,地面安装有两台型主扇风机,担负着全矿总的回风任务。我矿的第一生产水平为-400 水平,主付井底就坐落在该水平,是矿井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的主要水平。付井码头门设有信号房、候罐室及电子刷卡室,北 50 米是中央配电室、中央泵房入口。付井南绕道 100 米处为-400 水平两个永久水仓的南口,水仓北口在矿井水全部排入该水仓,由中央泵房大泵通过副井排水管排到地面水沟。矿井出煤系统全部是皮带运输。西翼采区的煤全部通过西21 / 48二小正眼皮带集中运到-387 石门皮带;东翼采区包括-500中间水平以下的煤全部通过-650 皮带运到-500 皮带巷,再运到-387 石门皮带。最后通过主皮带拉到主井煤仓,装入箕斗提到地面。主井井底通过两条 800 米石门分别和-400 水平的东西大巷相连。学号: 201605090210实习地点:开滦集团林南仓矿业分公司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生:指导教师:22 / 48河北联合大学 林南仓矿实习报告 矿业工程学院 10 煤安 10 煤安一班 朱令起 王福生目录绪论 . 3一、矿区开发史 . 3二、地质条件 . 4三、矿井开拓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23 / 48四、矿井下排水方式 . 6五、通防简介 . 7六、矿井防灭火灌浆系统 . 8七、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 8八、提升系统简介 . 9九、井下运输 .24 / 48. 10十、个人心得体会 . 10绪论本次实习为期两周,在学校听取本次实习,在学校听取专家老师讲座一周。第二周进行井下实习。开滦集团林南仓矿业分公司,它位于唐山玉田县境内。该井田是河北煤田116 队 1957 年发现的,于 1970 年 4 月开始筹建,矿井设计能力 120 万吨/年。1978 年 8 月转交开滦矿务局管理。矿井于 1985 年 11 月开始投产,当时主采煤层为煤 8-1,采用综采技术,后由于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8-1 原煤灰份较高, 1987 年被迫调整主采煤层,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和炮采,取消了综采,主采煤层由煤 8-1 变为煤 12 和煤 11,煤 8-1 作为配采,当年产量万吨。1970 年 4月成立 7074 工程指挥部,1985 年 11 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产 120 万吨,主要采煤方法是综采放顶煤技术。这次实习,历时两周时间,在矿上实习时间为四天,其余25 / 48时间是在学校进行的。在矿上实习我们分别听了四场场报告,下了两次矿井。我们听了现场人员的报告,参观了地面和井下各方面,从而了解了矿井的概况,以及井田开拓,准备,回采的巷道的部署和采煤方法,理解了矿井六大系统的建设和主要生产设备的使用。第 1 节 井田概况一 矿区开发史现有生产井、在建井、规划井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 该井田是河北煤田 116 队 1957 年发现的,于 1970 年 4 月开始筹建,矿井设计能力 120 万吨/年。1978 年 8 月转交开滦矿务局管理。矿井于 1985 年 11 月开始投产,当时主采煤层为煤 8-1,采用综采技术,后由于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 8-1 原煤灰份较高,1987 年被迫调整主采煤层,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和炮采,取消了综采,主采煤层由煤 8-1 变为煤 12 和煤 11,煤 8-1 作为配采,当年产量万吨。 1990 年矿井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45 万吨/年,当年产量达到 45 万吨。1997 年再次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60 万吨/年。26 / 48现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100 万吨/年。现使用井筒三个:主井、副井、风井。鉴于二水平辅提能力不足,目前准备建-400- -650 水平暗立井一个。现开采水平为一、二水平。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窑生产。一、地理概况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井田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带中部,经本区内有至北京、天津的公路及下仓至本矿的铁路,交通比较方便。二地质条件井田内地貌简单,地形平坦,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矿区内无河流,只有采矿活动形成的塌陷积水坑三个。从多年的长期观测资料看,塌陷坑积水对采矿基本无影响。矿井历年最高洪水位为+米,而矿区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米之间,所以无雨季地表水水害问题。三 矿井开拓方式27 / 48林南仓矿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阶段石门集中上山开拓方式,共有三个立井,分别是主井、付井和风井。主井井筒直径 5 米,井深米,安有一对 9 吨箕斗,设计提升能力 120 万吨/年,担负着全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副井井筒直径 6 米,井深米,安有一对双层罐笼,担负着全矿井人员的上下及矸石材料设备的提升任务;风井井筒直径米,井深 251 米,地面安装有两台型主扇风机,担负着全矿总的回风任务。我矿的回风水平,为-240 水平,风井井底坐落在该水平。该水平各有一条东西回风大巷,东西回风大巷总长度为1200 米,断面 4*3 平方米,支护形势为料石碹,西一回风巷全长 900 米,断面为*平方米,支护形势为料石碹,全矿井的乏风全部通过这两条回风巷回到风井。1 第一生产水平28 / 48林南仓矿的第一生产水平为-400 水平,主付井底就坐落在该水平,是矿井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的主要水平。付井码头门设有信号房、候罐室及电子刷卡室,北 50米是中央配电室、中央泵房入口。付井南绕道 100 米处为-400 水平两个永久水仓的南口,水仓北口在矿井水全部排入该水仓,由中央泵房大泵通过副井排水管排到地面水沟。矿井出煤系统全部是皮带运输。西翼采区的煤全部通过西二小正眼皮带集中运到-387 石门皮带;东翼采区包括-500中间水平以下的煤全部通过-650 皮带运到-500 皮带巷,再运到-387 石门皮带。最后通过主皮带拉到主井煤仓,装入箕斗提到地面。主井井底通过两条 800 米石门分别和-400 水平的东西大巷相连。-400 东西大巷全部布置在 12s 底板岩层内,岩层较稳定。-400 西大巷全长 2150 米,支护为料石碹和平方米金属拱形支架,西大巷内共布置三道石门,分别为西一、西二小和西二大石门,由于西二小、西二大和西三、西四受火成岩侵入的影响,大部分煤炭已没有开采价值。所以西大巷没有继续掘进的必要。-400 东大巷全长 2300 米,已布置东一石门,以后随东翼大巷的不断延伸,还要布置东二、东三、东四石门等。29 / 48-500 水平为中间生产水平。该水平只是在 12s 煤层内掘进布置了一条探煤巷,总长设 1530 米,现以作为运输大巷。该水平 11s、12s 可以布置 6 个轻放工作面。-400 -500中间水平有两条下山和一条正眼分别和-650 大巷相连接,形成运输和会风系统。一条是-500 轨道下山,主要用于提升物料和矸石,上口安装绞车、铺设 900mm 轨道;另一条为人车下山,安装有吊挂人车供人员上下;第三条为会风正眼,三条均布置在 12s 煤层内。2 第二条生产水平该水平现在正延伸和建设中。正在延伸和建设中。正在延伸的巷道,有-650 东翼大巷,设计长度 2200 米,现已施工了 450 米;-650 东翼皮带行,设计长度 1200 米,现已施工940 米,这两条巷道均为平方米,拱形支架支柱,掘完后将成为东二、东三两大采取运送物料、矸石、设备的-650 轨道斜井。-650 大巷以上至-500 大巷之间使我矿的主要采煤区域,月产 5 万吨,轻放工作面就安装在此区域。2 第三生产水平30 / 48第三生产水平是-920 现在在设计中。3 掘进概况林南仓矿掘进采用炮掘和机掘相结合,随矿井机械化工程度的不断提高,正在向普及机掘、取消炮掘的方向迈进。炮掘工艺为爆破落煤、人工装煤,SGW40T 型到板运输机运煤的方式。机掘工艺为 EBZ90 型掘进机落煤、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的方式。掘进支护方式为架棚支护和锚网支护相结合,现正在逐步推广锚网支护。架棚支护时棚子断面一般为,随生产需要断面可调整为 12m2, ,7m2,棚距 600mm,棚子为 U 型拱形棚子,背板一般为木背板,特殊需要时使用水泥背板和铁背板。锚网支护工艺主要采用锚网带联合支护,具体根据设计参数进行施工。目 录目 录.错误!未定义书签。31 / 48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第一节 矿区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5第三节 煤层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井田开拓部署及生产关系. 8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 8第二节 掘进概况. 9第三节 地质概况.32 / 48. 11第三章 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 13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 14第二节 回采巷道布置. 16第四章 通风与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26第二节 防止特殊灾害安全措施. 28第五章 主要生产设备.33 / 48. 30第六章 实习体会. 30第一章 矿区及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区概述一、 地理概况一、井田位置: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3730,北纬 395000,是蓟玉煤田东北端的一个独立向斜构造。西部隔林西背斜与蓟玉煤田的李庄子含煤向斜相毗邻。二、井田范围:东起白庄子,西至甫庄、黄庄子一带,南起李三庄,北至后湖定府、岳庄附近。东西长约 7 公里,南北宽约公里,整个井田呈不规则的长圆形,面积约 22平方公里。34 / 48井田行政区划,中部隶属玉田县林南仓公社,西部和南部分别属于林西公社和郭桥公社。井田内有十八个自然村。三、井田交通条件:本区目前有从唐山经林南仓至天津和经林南仓、彩亭桥至北京的公路。下仓到本区的铁路业已通车,交通比较方便。四、山文和水文:本区北枕燕山余脉,距螺山、峰山等只有十余公里,南为华北大平原。全区被新生界地层覆盖。本区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往南逐渐低下,地表标高介于至+米之间,地形坡度约 2/1000。区内无河流,仅井田北部有一较大积水洼地-后湖,现四周筑堤,作为天然水库占地约 11000 亩,盛产芦苇,呈沼泽状态。井田南部亦甚低洼,通称“仓洼” ,占据本区东南部约三分之一的面积,过去有“十年九涝”之说。近几年来,人民公社大兴水利,加强排涝,排除水患,成为盛产粮食的地区。五、气象: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据玉田县气象站 1961-1971年观测的资料是:35 / 481.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毫米,年最小降水量 345 毫米;月最大降水量(1967 年 8 月)毫米,月最小降水量为零;日最大降水量毫米(1963 年 8 月 20 日)。本区降水量的特点是集中在 6、7、8 三个月,约占全年的 87,而且多暴雨。3.气温:月最高平均气温,月最低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气温最高在 6、7、8 三个月,最低在 12 月和 1 月年平均气温在-之间。最大冻土深度 780 毫米。初冻日期一般在 11 月份,解冻一般在三月份井田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带中部,经本区内有至北京、天津的公路及下仓至本矿的铁路,交通比较方便。?井田内地貌简单,地形平坦,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北东高,36 / 48南西低,地形坡度%。矿区内无河流,只有采矿活动形成的塌陷积水坑三个。从多年的长期观测资料看,塌陷坑积水对采矿基本无影响。矿井历年最高洪水位为+米,而矿区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米之间,所以无雨季地表水水害问题。二、气候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9 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毫米(1990 年)?,最小年降水量毫米(1992 年)。降雪期由十一月到次年三月,月降雪平均厚度 3040mm,最大 163mm。风向多东风,冬季略偏北,最高风速 25m/s。常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冻结期由十一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下旬,土壤冻结深度。三、地震自十五世纪有记载以来,唐山玉田一带共发生有感地震100 余次,震级大于级的 10 次,其中 6 级以上 2 次。1976年发生级大地震后,国家地震局测定本矿区地震烈度为七37 / 48度。四、主要自然灾害本区域受到的主要自然灾害威胁是地震,偶然也遇风灾和雹灾。五、矿区开发史,现有生产井、在建井、规划井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该井田是河北煤田 116 队 1957 年发现的,于 1970 年 4 月开始筹建,矿井设计能力 120 万吨/年。1978 年 8 月转交开滦矿务局管理。矿井于 1985 年 11 月开始投产,当时主采煤层为煤 8-1,采用综采技术,后由于林南仓井田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 8-1 原煤灰份较高, 1987 年被迫调整主采煤层,采煤方法改为高档普采和炮采,取消了综采,主采煤层由煤 8-1 变为煤 12 和煤 11,煤 8-1 作为配采,当年产量万吨。 1990 年矿井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 45 万吨/年,当年产量达到 45 万吨。1997 年再次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60 万吨/年。现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100 万吨/年。38 / 48现使用井筒三个:主井、副井、风井。鉴于二水平辅提能力不足,目前准备建-400- -650 水平暗立井一个。现开采水平为一、二水平。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窑生产。六、矿井水源、电源及通讯情况1. 水源: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取自东六和林西矸子山两个水源地的地下水。2.电源:矿井有一个 35KV 变电站,共装有三台主变压器,装机容量为 18700KVA。其中一台 7500KVA 未启动,两台5600KVA 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35KV 变电站的电源由林东变电站通过两条架空线供给,6KV 系统为单母线,由断路器分段。井下主要配电室有中央配电、-400 配电室、石门配电室、-500 配电室等。3.通讯:四水平的通讯干线由 2 条电话电缆组成。电话电缆选用 HUYVA39-302矿用阻燃通讯电缆。39 / 48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区域地层本区从古地理位置而言,位于燕山沉降带中段之南缘,在构造位置上北依燕山褶皱带,山峦起伏,大片古老岩层出露,向南为一片平原,基岩地层被较厚的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区域内最老的地层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向上依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第四系等地层。二、井田地层本区地层与开平煤田的岩性、岩相等沉积特征基本相同。现由老到新的地层层序,从煤系地层的基盘奥陶系中统至第四系描述如下: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本区钻孔揭露最多者米,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灰岩,40 / 48质纯性脆,时夹薄层状灰质粘土岩及白云质石灰岩或豹皮状灰岩。顶部有古风化壳迹象,含黄铁矿结核,裂隙溶洞较发育,有时被铝土质充填。石炭系上限为煤 11 顶板细粉砂岩之顶界,与上复二迭系地层呈整合接触。下限为奥陶系石灰岩顶面,两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地层厚度约 200 米,分中上两统,下统缺失。平顶山学院实习报告实习题目谢庄电务厂实习参观院系班级 2姓名提交日期 2016 年 12 月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我们对社会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我们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41 / 48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我们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本次实习,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习要求了解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变电站 110kV、35kv、6kv 运行特点。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谢庄变电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了解谢庄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等,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 / 48三、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实习单位:谢庄变电站。岗位介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电务厂运行一车间谢庄变电站,担负着集团公司数十个矿井生产单位的供电任务,拥有 110kv、35kv 和 6kv 变电能力,在平煤生产供电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变电所主操岗位职责:负责变电所的电气运行,在变电所段长的直接领导下科学的进进行工作。负责职责范围内所管辖设备的管理工作。协助变电所段长搞好班组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日常操作。接受段长及技术员的职工教育、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负责完成变电所内的日常生产和其它工作。四、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前期准备1、张院长生动形象的结合生活中具体例子给我们讲了43 / 48非常重要电务厂以及与电有关的安全知识。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具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有关其他设备、建筑的安全电气事故往往不是音单一原因引起的,为了搞好电气安全工作,必须采取包括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随着科技进步,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并不断推出先进的电气安全技术,完善和修订电气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这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的电压系列。其供电电求实行输出与输入电路的隔离,与其他电气系统的隔离。当电气设备采用 24 伏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其电路必须与大地绝缘。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而确定。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为了保证电气线路的安全运行,所有线路的导线和电缆的截面都必须满足发热条件,即在任何环境温度下,当导线和电缆连续通过44 / 48最大负载电流时,其线路温度都不大于最高允许温度,这时的负载电流称为安全电流。实习学生应注意着装要求,禁止穿拖鞋与高跟鞋进入实习场地。其它具体要求根据特定的实习环境和实习单位的要求,由实习指导教师作出相应的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应严格遵守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严禁乱触乱摸各类设备及动力、电力开关、按钮,以免造成事故。 未经允许不要随便进入工地现场或到危险的地方去。进入现场时要观察上下四周,注意安全,严禁追逐打闹。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2、张院长给我们详细深入的讲了有关电务厂的各种理论知识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45 / 48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枢纽变电所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 330k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