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北京市七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2 分 1271 年 意大利的一位旅行家自威尼斯出发 历时三年半 来到中国 他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 请你判定这位旅行家是 A 达芬奇 B 马可 波罗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2 2 分 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 雪 中有 唐宗宋祖 之句 其中的 宋祖 是指 A 刘邦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铁木真 3 2 分 关于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 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唐高宗 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A B C D 第 2 页 共 8 页 4 2 分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 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而北宋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更多 了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皇权的不断加强 B 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 丞相权力的扩大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 2 分 宋辽战争的直接起因是 A 辽兵南下掠夺 B 宋军为夺取幽云地区 C 辽国需要岁币 D 宋真宗懦弱无能 6 2 分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 是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7 2 分 指南针 本草纲目 和 天工开物 等科技成果都 A 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 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 反映了宋朝的科技水平 D 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8 2 分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第 3 页 共 8 页 A 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 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 选拔皇帝忠实的奴仆 D 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9 2 分 下面不是唐代的诗人是 A 孟浩然 B 张九龄 C 陈子昂 D 柳永 10 2 分 下列对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影响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中国与亚 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B 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线 C 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D 迅速发展了海外贸易 11 2 分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表反映了相关史实 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朝代相关史实 A 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 B 清朝册封达赖 班禅 C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D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 A B B 第 4 页 共 8 页 C C D D 12 2 分 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A 农政全书 B 开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千金方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3 30 分 从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 这种制度不断的演变 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 它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另一方面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看什么图片 为了提高行政效能 加强中央集权 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隋朝建立的什么制 度 2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什么制度 3 人们常用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来形容丞相 宰相 的地位 我国古代废除丞相 宰相 制度的朝代 是 4 明清时期 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以加强君权 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5 清朝时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雍正帝设立了什么机构 6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 最高统治者皇帝手握大权 有的皇帝能够励精图治从而会出现封建盛世 请举出隋唐到明清的封建盛世名称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第 5 页 共 8 页 14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 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 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 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 军北上抵御 初三夜晚 大军哗变 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 他先后两次 杯酒释兵权 解除禁军将 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 解决自己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佣兵自擅的局面 材料二 有宋一代 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 宋朝大力发展科举 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 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 提倡读书 重用文人 这里既有 不等马上治天下 的客观需要 更 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 因此 历宋一朝 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 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 枢 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 材料一中的 显德七年 具体是哪一年 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 材料一中赵匡胤 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 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达成目的 他在中央采取了哪 些措施 3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什么政策 结合赵匡胤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15 15 分 通过交往 不同特色的经济 文化相互碰撞 相互交融 共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 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入宋以后 特别是南宋 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 达到了 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 的地步 明初 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 其中最为壮观 影响最大的 要数 15 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第 6 页 共 8 页 王介南 中外文化交流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 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请写出流经苏州的那段运河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 的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第 7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