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控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控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控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控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测控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21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同步测控同步测控 3 3 人教版必修 人教版必修 1 1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1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解析 解析 秦王嬴政灭六国 建秦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此诞生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2 2 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首创者是 A 夏禹 B 商王盘庚 C 周公 D 秦王嬴政 解析 解析 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 自认为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遂将 皇帝 作为自己的名 号 这是皇帝制度的起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3 3 秦朝时 中央政府以下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 A 郡 B 三公 C 县 D 封国 解析 解析 秦朝实行郡县制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 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A 4 4 秦朝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以后 A 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 县以下不再设立基层组织 C 地方家族势力已彻底绝迹 D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解析 解析 县以下还有乡 里等基层组织 B 项错误 地方家族势力不可能彻底绝迹 C 项说法 错误 贵族可以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D 项错误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A 5 5 秦朝 三公 的权限中 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负责管理军事 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执掌群臣奏章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 B C D 解析 解析 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 地位仅次于丞相 他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B 6 6 下列关于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郡守 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2 B 郡守有考察县令 县长工作之则 C 县令 县长负责一县民众治理和财政 司法 狱讼 兵役管理 D 郡县长官从基层中选拔 解析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 B C 三项与史实相符 D 项说法错误 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 命 不是从基层中选拔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7 7 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 监理国家监察 事务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 三个官职在地位 职 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 A B C D 解析 解析 四个选项都包含三个小项 做这种题目的窍门是一看选项 就知道只需要从 4 个小 项中找出其中的一个错误项 秦朝时太尉是虚设的 而非常设官职 故 错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B 8 8 我国目前的地方行政机构依次是省 县 乡 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依次是 A 郡 县 道 乡 里 B 郡 乡 县 道 里 C 县 道 郡 里 乡 D 郡 县 道 里 乡 解析 解析 主要考查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 郡直属于中央 郡下设县 道与县同级 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 县级以下设乡 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A 9 9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 最主要是由于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 官吏不能世袭 解析 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突出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 行政 军事 经济等大权 均 由皇帝一人总揽 因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官吏不能世袭 所以郡县制适应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政治的需要 正确答案为 D 项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10 10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A 确立了封建制度 B 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解析 解析 抓住两点 掌握 最重要贡献 的内涵 弄清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或递进关 系 或者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11 11 材料一 材料一 秦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郡置守 尉 监 更名民曰 黔首 大酺 收 天下兵 聚之咸阳 销以为钟鐻 金人十二 重各千石 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 3 同轨 书同文字 材料二 材料二 二十七年 始皇 筑甬道 自咸阳属之 治驰道 三十四年 谪治 狱吏不直者 筑长城及南越地 以上材料均摘自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解析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秦统一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意义 措施 应注意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 息去寻找 由此可看出主要措施是置郡县 统一度量衡 车同轨 书同文 筑驰道 修长 城 意义 应结合所学知识 从巩固统一 对社会的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 度量衡 统一车轨 修筑驰道 修建长城 2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 巩固国家统一 以及形成以华 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都起了重要作用 探究创新探究创新 1212 关于秦朝修筑长城的历史影响 有人认为主要是积极的 但也有消极作用 有人却认 为主要是消极的 但也有积极意义 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根据你的理解 阐述你同意这一看法的理由 解析 解析 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的时候 不管您认为她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是有道 理的 关键是您需要通过您的解释能够自圆其说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积极方面 抵御了匈奴族的骚扰 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 是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2 消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中原人民与北部少数民族的往来 不利于民族融合和 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是统治阶级滥用民力的产物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长时期内未起到军事防御工程的应有作用 我夯基我夯基 我达标我达标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建立 虽然夏朝和秦朝都有第一的地位 但夏朝是我 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答案 答案 D 2 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首创者是 A 夏启 B 商王盘庚 C 周公 D 秦王嬴政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皇帝称谓的由来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后 认为自己 德高三 皇 功过五帝 王 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故从 三皇 中取 皇 字 4 从 五帝 中取 帝 字 合成 皇帝 作为名号 从此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 的称谓 为历代沿用 答案 答案 D 3 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并兼理国家监察事务的中央官员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并兼理国 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答案 答案 C 4 秦朝时 中央政府以下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 A 郡 B 三公 C 县 D 封国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秦统一后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郡自然成为中 央政府以下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答案 答案 A 5 下列有关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 B 修筑了抵御匈奴的万里长城 C 修建了由都城洛阳通达各地的驰道 D 开通了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秦统一六国后 秦始皇在政治 经济 军事 律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 固统一的措施 C 项错误在于当时秦朝的都城是咸阳 答案 答案 C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 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 议帝号 群臣 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古有天皇 有地皇 有泰皇 泰皇最贵 因此 臣等愿 昧死上 尊号 请王为 泰皇 秦王不以为然 他提出 去 泰 著 皇 采上古 帝 位号 号曰 皇帝 并说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他还 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 命为制 令为诏 天子自称曰 朕 的建议 材料二 材料二 秦代以前 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春秋战国时期 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 印章均可称玺 至秦代 则是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据载 秦朝的 传国玉玺其文为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请完成 1 根据材料一 秦朝的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2 综合以上信息 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皇位世袭 2 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本质是君主专制 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 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7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解答本题 要把学过的知识 第 1 课 与本课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培养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在比较时 关键是找准比较点 如划分依据 职位是否世袭 权 力大小等方面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郡县制是在国 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是按地域划分的 2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 袭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制 有利 5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我综合我综合 我发展我发展 8 秦朝时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A 掌握律令并监察百官 B 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 C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 管理皇族和外戚的事务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名为考查丞相的职责 实则变相考查了三公九卿职责的比较识记 A 项属御史大夫的职责 B 项属太尉的职责 D 项属九卿中宗正的职责 只有 C 项属丞相的职 责 答案 答案 C 9 秦朝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以后 A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B 县以下不再设立基层组织 C 地方家族势力已彻底绝迹 D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便把地方 的权力收归到中央 故 A 项正确 县以下是乡 里基层行政机构 故 B 项错误 C 项错误 在于郡县制与家族势力的绝迹并无关系 贵族只要有才能也可以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故 D 项错误 答案 答案 A 10 秦朝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实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 车同轨 书同文 制定秦律 A B C D 答案 答案 D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一 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据天下之雄图 都六合 之上游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 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 其有由矣 亟 役万人 暴其威刑 竭其货贿 负锄梃谪之徒 圜视而合从 大呼而成群 时则有叛人而 无叛吏 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 天下相合 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 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二 知封建 指分封制 之所以变而为郡县 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 变而为封建乎 曰 不能 封建 指分封制 之失 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 其专在上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完成 1 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思路解析 思路解析 本题是古文材料题 对古文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谈看法 时离题千里的原因就在于读不懂材料 因此平日应注意培养扎实的古文功底 明确材料的 大意后 则可结合分封制的局限性 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展开思考 发表个人见解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过失 滥用民力 严刑酷法 观点 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 秦朝的过 失不在于郡县制 2 相同点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不同点 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 但没有指 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皇权专制 顾炎武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 1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这种政治制度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