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苏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学习笔记 其中正确的是 A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全长两千公里 B 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江都 C 连接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D 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2 2 分 虽然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这个朝 代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3 2 分 有学者评论说 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 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 都更具有平民性 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 政治文化 最恰当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唐朝 4 2 分 宰相魏征去世后 唐太宗说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 明得失 魏征逝 朕亡一镜矣 由此可见 唐太宗 A 提倡节俭 第 2 页 共 13 页 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5 2 分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 卒于 1915 年 那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在虎门协助林则徐销毁鸦片 参加科举考试 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剪掉留了几十年的辫子 发电 报问候家里的情况 在京师同文馆里学习英语 A B C D 6 2 分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A B C D 7 2 分 唐太宗说 白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可见 他特别重视 A 对外交往 第 3 页 共 13 页 B 民族关系 C 任用贤才 D 虚心纳谏 8 2 分 下图拓片 局部 的实物出现于唐朝 其出现可验证当时已有 A 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纸术 D 雕塑艺术 9 2 分 穿越时空隧道 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到唐朝的都城经商 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 乘船经过永济渠 B 买曲辕犁 C 看颜真卿的书法 D 欣赏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10 2 分 中华服装网发表了一篇题为 2006 霓裳舞时尚 第二届国际品牌服装服饰风云榜 的消息 早在唐朝时期 霓裳舞 就风靡一时 历史上与这支舞蹈有关的帝王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第 4 页 共 13 页 11 2 分 流传着 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这句话是在 A 辽兵中 B 西夏兵 C 金兵中 D 蒙古兵中 12 2 分 请你概括北宋 辽 西夏之间的关系 A 时战时和 B 在和平中共存 C 战争频繁 D 互不往来闭关锁国 13 2 分 授时历 的作者是 A 毕升 B 郭守敬 C 沈括 D 张衡 14 2 分 西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措施不包括 A 实行分封制 B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C 模仿汉字创造西夏文字 D 印刷中原典籍 15 2 分 关于 瓦舍 也称 瓦子 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第 5 页 共 13 页 B 出现在宋朝时期 C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 散布于广大农村 16 2 分 标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是 A 北宋的灭亡 B 南宋的建立 C 郾城大捷 D 宋金达成和议 17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 秦 B 唐 C 元 D 清 18 2 分 宋辽战争的直接起因是 A 辽兵南下掠夺 B 宋军为夺取幽云地区 C 辽国需要岁币 D 宋真宗懦弱无能 19 2 分 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据地图内容判断 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西汉推进大一统 B 唐朝 和同为一家 C 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 元朝拓展疆域 20 2 分 在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 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 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 藏族和汉族 是一个妈妈的女儿 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 政区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0100 分分 21 15 分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 1 请你分别说出两幅图片中的僧人的名字 第 7 页 共 13 页 2 请你分别说出两人出行的目的地及出行时各发生在谁统治时期 3 作为青年学生你从两人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22 25 分 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 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 设计了如下的学案 请你 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1 根据下面描述 分别写出对应的工具名称 描述一 设计精妙 轻便灵巧 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 回转省力 适于精耕细作 描述二 如纺车 以细竹为之 车骨之末 缚以竹筒 旋转时低则舀水 高则泻水 2 苏湖熟 天下足 是宋代流行的谚语 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 据此简析宋 朝农业发展的原因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分别列举唐 宋两朝在陶瓷业方面的典型成就各一例 4 观察图一 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唐 宋在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上的不同特点 5 下列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 分别说明了什么 第 8 页 共 13 页 2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稳 则数郡忘机 宋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清代前期文献记载 汉口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能 cuo 意为盐 商典库数十处 于桔万 舶之所归 货宝珍奇之所聚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材料二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 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都市生活与文化的繁荣 试各举一 例加以说明 3 材料三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 这是哪一经济领域的繁荣景象 24 20 分 近代史学家顾颉刚说 我们研究历史 应当着眼的 至少要顾及思想的 政治的 民族的和 第 9 页 共 13 页 经济的等各方面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 发现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 孔子派学生子路去问她 你哭得这么伤 心 是不是不止一次遭到这样的不幸了 她说 是啊 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 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 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问 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女回答说 因为 这里没有残暴的 统治 孔子对学生们说 你们要记住 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啊 译自 十三经注疏 本 礼记 檀弓下 材料二 请看某同学画的一幅漫画及注解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材料四 明代冯梦龙的小说 警世通言 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主人公宋小官被嫌 贫爱富的岳父母抛弃 夫妻被迫分离 穷困潦倒 后来通过做生意 逐渐积累了巨额资金 就在南京风仪门内 买了一个几十间房屋的大宅子 接回了苦苦等待的妻子 然后又和大多数商人一样 置买大量土地 依靠收地租 过上了富足悠闲的生活 1 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出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 该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始于什么时期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作用 3 请写出材料三图中 分别代表的政权 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4 依据材料四分析 主人公通过什么方式摆脱了穷困潦倒的境遇 宋小官大量买田置地 是因为当时政府 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第 10 页 共 13 页 25 25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 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 不断调整政策 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写出隋朝首创的一项政治制度 2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3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4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 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 寻找其中蕴藏的 民族智慧 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举一例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5 探究四 感悟篇 综合以上内容 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