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文字素材2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文字素材2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文字素材2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文字素材2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文字素材2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交通和通信工具进步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 1 1 张之洞议电报之利张之洞议电报之利 这是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的奏折 有事之际 军情瞬息变更 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 径达各处海边 可以一刻千里 有内地火车铁路 屯兵于旁 闻警驰援 可以一日千数百里 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 而 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 今年台湾之役 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 及调轮船分起 装送 又三月而始竣 而倭事业经定议矣 设有紧急 诚恐缓不及事 故臣尝谓办洋务 制洋兵 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 绝无实济 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 筹设炼铁厂折 选自 张之洞 全集 奏议 卷 27 1928 年文华斋刻本 2 2 晚清汽船航运的发展晚清汽船航运的发展 在这段史料中记述了汽船被广泛接受后 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的情况 本邑地处海疆 操航业者甚火 通商以前 俱用沙舱 以其形似沙鱼 故有此名 浦 滨舳舻衔接 帆樯如栉 由南载往花布之类 曰南货 由北载来豆饼之类 曰北货 当时 本邑富商 均以此而获利 道光中 行海运 岁漕百万 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 官商称 便 自汽船盛行后 搭客运货 更为利便 而沙船之业遂衰 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 今 之沙船 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 夏林根编 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 料选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3 3 铁路国有 巩固国防铁路国有 巩固国防 这段资料说明民初要求铁路国有 兴办铁路 进而发展实业 巩固国防的呼声 今日不讲民生主义则已 欲讲民生主义 当先防异日大铁道公司之弊 欲免此弊 须 使铁路归国家公有 以杀其势 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义者 路归国有 利在个人 路归国有 利在国家 在人为私利 在国家为公利 世界大势 是由水运而趋陆运 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 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 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 事业因交通而发展 历史俱在 斑斑可考 我国幅员广阔 为统 一计 沿边各路 方亟待第次兴办 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 巩固边防 谭人凤 粤汉铁路说帖 上海 民立报 1912 年 7 月 8 9 日 用心 爱心 专心2 4 4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情况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情况 民国十年 邑人穆湘瑶与南汇朱祥绂合组上南交通事务局 推举朱祥绂为局长 修筑 上 海 南 汇 县道 由公司垫款筑路 与交通局缔结租路有轨行车契约 以三十年为 期 路自浦东周家渡浦滩起 南经杨思桥 三林塘 又南至天花庵南而入南境百曲 以达 周浦为第一段 计路线长二十四华里 在邑境者十六里 向南经沈庄 杭头以抵新场为第 二段 再向东南至大团 泥城为第三段 路面宽四十英尺 十年十月兴工 十一年六月工 竣 九月开始行车 十三年冬改用铁道 修建水泥桥六座 十四年春改驶钢轮 每小时一 班 与浦东轮渡衔接 人咸称便 引自黄苇 夏林根 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 史料选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5 5 建国以来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19491949 19991999 到 1949 年 中国铁路里程达到 2 18 万千米 铁路机车 客车和货车分别达到 4 069 台 3 987 辆和 46 487 辆 公路 8 07 万千米 民用汽车 5 09 万辆 内河航道 7 36 万千 米 沿海主要港口泊位 161 个 内河港口泊位为数很少 轮驳船 5 698 艘 37 万净载重吨 全社会客运量达到 1 4 亿人 货运量 1 6 亿吨 货物周转量 255 5 亿吨千米 与同期西 方国家已基本形成的综合性运输体系相比 中国交通运输显得十分落后 交通基础设施与 运输装备的总体面貌是 数量少 质量差 能力低 布局偏 相对于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 人口而言 具有现代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寥若晨星 到 1999 年底 全国交通运输线路长度达到 307 万千米 比 1949 年增长 16 倍多 其 中铁路里程达到 5 79 万千米 增长 1 6 倍 公路里程达到 135 万千米 增长 15 倍多 内 河航道里程达到 11 65 万千米 增长 50 民航线路和油气管道基本上是从无到有 分别 已达 152 万千米和 2 49 万千米 沿海主要港口泊位达到 1392 个 比 1949 年增长 7 6 倍 内河主要港口泊位达到 7826 个 比 1957 年增长 67 倍 运输装备方面 到 1999 年底 铁 路机车 客车和货车分别达到 14480 台 34535 辆和 436236 辆 分别比 1949 年增长 2 6 倍 7 7 倍和 8 4 倍 民用汽车达到 1453 万辆 增长 284 倍 民用轮驳船 24 万艘 4789 万净载重吨 分别增长 4 倍和 128 倍 运输总量方面 到 1999 年底 全社会客运量达到 1 39 亿人 比 1949 年增长 100 倍 货运量达到 129 亿吨 货物周转量 40 273 亿吨公里 增 长 155 倍 运输总量规模的扩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铁路运输方面 国家铁路的复线率由 1949 年的 4 0 提高到 1999 年的 36 1 内燃 机率由 1970 年的 3 2 提高到 1999 年 63 6 电气化率由 1970 年的 0 7 提高到 1999 年的 24 2 铁路机车中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已占机车总数的 93 而在解放初期至 80 年代一直作为主要车种的蒸汽机车已下降到 7 公路运输方面 到 1999 年底 公路总里 程中 二级以上公路已占 12 5 高级 次高级路面已占 40 9 尤其高速公路达到 116 05 公里 仅用 10 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 40 年走完的路程 水路运输方面 1999 年 内河航道中 水深 1 米里程已达 6 万千米 沿海主要港口深水泊位已达 490 个 内河 主要港口深水泊位已达 52 个 轮驳船平均吨位已达 198 吨 为 1949 年 65 吨的 3 倍 运输 用心 爱心 专心3 质量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满足了交通运输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多样化和层次化需 求 6 6 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简称 招商局 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 1872 年 同治十年 李 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 次年重订章程 招商集股 正式成立 名义上商办 实际上是官 商合办 大权归官方掌握 第一期资本 100 两 至 1881 年 光绪七年 才凑足 总局设上 海 分局设天津 牛庄 烟台 汉口 福州 广州 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 神户 吕宋 新加坡等处 承运漕粮 兼揽商货 1877 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批旧轮和设备 扩大经营 但因管理腐败 又遭帝国主义在华航运势力排挤 一直难以维持 1885 年盛 宣怀奉命加以 整顿 由 官商合办 改为 官督商办 仍连年亏损 甚至 远不如 昔 1909 年 宣统元年 又行改组 归邮传部管辖 1930 年国民党政府借口整理 改为 国营 1932 年归属交通部 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事业的机构 抗日战争期间 总局先迁香港 后移重庆 战后迁回上海 到 1947 年 11 月止 共有船 460 艘 33 万余 吨 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7 7 詹天佑詹天佑 詹天佑 字眷诚 1861 年 清咸丰十一年 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1872 年 年 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 幼童出洋预习班 并成为首批留美幼童前 往美国 1867 年 5 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专攻铁路工程 1881 年 光绪七年 毕业 曾任教于福州船政局 广东博学馆 广东海图水陆师学堂 又先后任潮汕铁路等工程师 1905 年 光绪三十一年 至 1909 年 宣统元年 以总工程师主持修建京 北京 张 张家口 铁路 为我国自理的第一条铁路 采用新工程技术 减少缩短了工程数量和工 期 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铁路工程师 后任汉粤川铁路督办 著有 京张工程纪略 及图 8 8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 唐胥铁路唐胥铁路 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 1879 年清政府允准开平矿各局出资 修建一 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 并派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监修 后因顽固守旧派反对 未能成功 次年矿务局再请示修建该铁路获准 1881 年 6 月唐胥铁路建成 全长 11 公里 利用废旧零件装制火车头 遂正式通车 后陆续延至天津和山海关 9 9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 冯如冯如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1883 年生于广东恩平县 12 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 旧金山谋生 1903 年 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 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 造飞机 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 1907 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 在旧金山以东 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作工 1909 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 冯如任总工程师 公司 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9 月 21 日 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 以 2 640 英尺 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 852 英尺的成绩 美国报纸惊呼 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 用心 爱心 专心4 方 1910 年 7 月 冯如根据寇蒂斯 金箭 和莱特兄弟的 飞行者一号 又制作了 第二架飞机 10 月至 12 月 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并受到孙中山 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 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 年 2 月 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 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 1911 年 3 月回国到达广州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爆发 11 月 9 日 广东光复 冯如立刻参加革命军 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 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 1912 年 他在广州一次飞机表演中失事蒙难 年仅 29 岁 死后被 追授为陆军少将 遗体安葬在黄花岗 并立碑纪念 被尊为 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10 10 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入的 只有人力车是 1873 年 6 月从日本传入的 20 世纪初 上海已有人力车约 9 000 辆 发展很快 早在 1868 年 上海已经出现了自行车 自行车最早是由洋商行出售的 1899 年 苏 州官府禁止中国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 其他城市也有过这类规定 由于道路的限制 自行 车成了一种被禁止的交通工具 到 1904 年春 西南大都市成都仅有 7 辆自行车 直到 20 世纪 自行车才开始流行 汽车最早传入中国是 1901 年 当年 匈牙利人李恩时带进两辆 但没有产生什么影 响 1902 年侨居上海的外国人柏医生又带进一辆 并在上海街头行驶 引起市民的惊奇 当年 上海有汽车 8 辆 1911 年达到 300 多辆 此后在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 1899 年电车传到中国 电车的运行给市民带来一种全新的现代交通感受 1906 年 2 月 16 日天津电车正式营业 对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 轮船传入中国最早 其次是火车和飞机 1829 年 4 月 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广州城 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轮船 到 20 世纪初 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 20 世纪初 牵引火车的全部是蒸汽机车 但车速不慢 飞机是最能激起人们的幻想而又最晚被创造出来的现代交通工具 1909 年广东人冯如 造出了性能优良的飞机 1910 年他在旧金山作首次飞行表演 1911 年冯如又驾机在澳大利 亚 新加坡 日本等地作飞行表演 顺道回国 在广州作飞行表演 这是中国百姓第一次 见到飞机 11 11 电报在中国近代的命运电报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清咸丰初年开始传入中国 但正式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当时 列强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 提高政令军情 传达的速度和效率 加强对中国侵略 控制 均提出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 一时成为中 外交涉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用心 爱心 专心5 1865 年 上海驻华领事巴夏礼向李鸿章提出铺设淞沪电线遭到婉拒后 英商竟然暗地 在浦东自行铺设电线数十里 李鸿章遂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密令上海县令动员 乡民 乘夜拔毁所有英商铺设的电线 英商因属私设 无从告官 有苦说不出 1874 年 日本发动侵台战争 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 消息闭塞的害处 朝野上下 对电线铺设与否展开争论 而此时列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 1871 年 英国人悍 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 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 允准铺设水线 仍禁止 铺设陆线 沈葆祯反对这种消极政策 重申李鸿章的主张 既然抵挡不住洋人 不如立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