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画山绣水》教案设计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画山绣水》教案设计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画山绣水》教案设计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画山绣水》教案设计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画山绣水》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上册 画山绣水画山绣水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画山绣水 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中的一篇写景散文 下面是 xx 整理的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 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2 能说出传说故事与桂林山水的关系 3 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领略并鉴赏桂林山水的美 提升学生对自然风 景的审美能力 2 明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 教学难点 1 学习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欣赏文章的诗 意美 2 学会使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 表现事物 的方法 教材分析 1 通过吟哦讽诵 品味作者笔下鲜活 灵动的 文字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涌动的热爱大自然的激 第 2 页 共 9 页 情 2 通过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 文笔精华的阅读 专题内容的了解 养成比较 分析 归纳 拓宽 迁 移等思考性的阅读习惯 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设计理念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干瘪 随意 空洞无 物 是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 这篇优美的散 文 尽显出语言优美的特点 因此 本节课以语言为 主要研究对象 对优美语言的品读 也是希望让学生 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 富有真情实感的有 效尝试 本课应该以学生诵读为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字词预习 褒贬 攒聚 剔透 嶙峋 精髓 愚钝 恬静 恍惚 怠慢 贮藏 瞭望 黑黝黝 袅袅 圩子 褒贬 评论好坏 攒聚 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第 3 页 共 9 页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细致 孔穴明晰 结构奇巧 恍惚 精神不集中 迷迷糊糊 圩子 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袅袅 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黑黝黝 没有光亮 黑暗 介绍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杨朔 原名杨毓晋 山东蓬莱人 现代散文家 著有中篇小说 红石山 短篇小说集 北黑线 和 中篇小说 三千里江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 后 专力进行散文写作 代表作品有 荔枝蜜 蓬 莱仙境 雪浪花 香山红叶 画山绣水 茶 花赋 海市 等 2 写作背景 漓江 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 是桂林风光 的精华 早已闻名遐迩 著称于世 从桂林到阳朔约 83 公里的水程 它酷似一条青罗带 蜿蜒于奇峰之 间 沿江风光旖旎 碧水萦回 奇峰倒影 深潭 喷 泉 飞瀑参差 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人称 百 里漓江 百里画廊 作者通过对漓江风景的品评 揭示了劳动人民在其中所凝聚的深厚的感情和审美创 第 4 页 共 9 页 造 课文内容分析 一 题目解说 画山绣水 这个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 意思 是画出来 绣出来的山和水 画 用来形容诗文或 景物 在中国传统文艺中是指其中蕴含的诗意 绣活 是工细纤巧 用 绣 来形容诗文或景物 一般是指 其工巧 有华彩 题目揭示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二 结构分析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总写桂林山水 揭示它不同于其他名 胜的特点 第二部分 描写沿江景色及船家讲述的种 种传说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江山如诗如画的景色 第二层 在船家的指点下 了解了这一带山岩的 名称和有关的传说 第三部分 对比过去 畅想未来 三 整体感知 赏读 1 3 段 1 齐读 1 3 段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 点 明确 清奇峭拔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 第 5 页 共 9 页 2 吟哦讽诵 第二段文字 读出作者的情感 思考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好处 明确 第一句 盛赞桂林山水 第二句 先写水 用重叠 用比喻 写出水之绿 第三句 写怪石奇峰 用比喻 写出峰石姿态万 千 第四句 用反问 突出桂林山水无人能写出画出 的天然美妙 3 赏读句子 并仿写一句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 却从来没见过一座 山 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 没见过 条水 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只有桂林山水 明确 这句话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和互文的 两种修辞方法 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自然美与劳 动人民智慧情感的结合 赏读 4 5 两段文字 1 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 面 请你为每幅画取一个题目 第 6 页 共 9 页 明确 漓江水色图 鱼鹰捕鱼图 明确 恰当的修饰词 恰当的动词 可使画面更 美 更具体 更丰富 2 请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表达 两幅画中 你更喜欢哪一幅 说说理由 两段文字中 哪些字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请说 说理由 四 写作特点总结 1 作者巧于选材 桂林景区的幅员广阔 可以 写的美景很多 作者仅写了从桂林到阳朔漓江上所见 的景色和听到的传说 在景色描写中 又相当有节制 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 山石是重点写的 但是 也只挑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2 文章工于构思 杨朔动笔写散文时 总是 要像写诗那样 再三剪裁材料 安排布局 推敲文字 然后写成文章 他是把散文当做诗来写的 入题引 了一句用得很滥的诗 似乎落入俗套 但由于提出自 己的理解 翻出新意 一下子切人中心 虽然是顺着 往下写的 但是 由于作者有意设置小的波澜 显得 宛曲有致 如从看鱼鹰捕鱼到听船家讲关于山岩的传 说 结尾对过去时代的传说的理解等 给人以峰回路 第 7 页 共 9 页 转 柳暗花明的感觉 3 创造的诗的意境非同一般 作者的人生思考 和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 杨朔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打 量客观世界 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去赋予生活以一定 的意义 让人回味 4 杨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 中对于风景物 象总是致力描绘 刻镂得很细致 如第 12 段对寡妇 桥的描写 用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提示 是船家提醒 你注意观察 第二句是释说 讲山岩为什么称为桥 第 三句是进一步释说 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 岩上长满绿盈盈的桉树 杉树 风尾竹 清风一 吹 萧萧瑟瑟的 想是刘三姐留下的袅袅的歌音吧 先要你看 再要你细看 比较 再要你细听 激起你 的思考 再要你接受他的释说 作业设计 1 初中语文建构式生态课堂学习指导 达 标导测 10 到 13 题 2 收集有关家乡某处景物的传说 将写景与故 事相结合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总写 清奇峭拔 沿途景色和传说 诗情画意 第 8 页 共 9 页 牢记过去 畅想未来 人生理想 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 去挖 掘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 表现出珍惜现在 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校协进课堂的要求以及学 生的实际情况 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 1 学习严密 的结构 2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 方法 3 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确立的教学重难点是 1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 来反映时代侧影的方法 2 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 料来丰富作品内容 表现事物的方法 我在备课时 充分考虑到中考要求 现在的中考 依据文本 降低难度 所以我设置的主问题是课后探 究练习题一 为什么要把神奇而美丽的桂林山水与表 现旧时代 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 的传说结合起 来写 是怎样结合的 围绕主问题 我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运用以下学习 方法 诵读法 通过大声朗读 体会杨朔的散文语 言清新 绚丽 凝练的特点 合作探究法 通过小 组合作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反映时代侧影的方法 联想法 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 编写传说故事 学 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 表现事物的 第 9 页 共 9 页 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比如 让学生自读作者 简介和漓江的背景介绍 避免了教师的直白 体会语 言特点时 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 句 并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避免 了教师的过多讲解 最后要求学生根据风景画 仿照 课文所叙传说 编写传说故事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 主性 在教学中 我注意了适时点拨引领 比如 在探 究主问题时 由学生的回答 我适时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