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2014 年高二下学年高二下学 期期中考试历史 文 试卷期期中考试历史 文 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 考生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卷和第 卷 第卷 第 卷用卷用 2B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第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第 卷卷 用黑色钢笔 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用黑色钢笔 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9090 分钟 全卷满分分钟 全卷满分 100100 分分 第第 卷选择题 卷选择题 7070 分 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70 分 1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 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 的是 A 君轻民贵思想 焚书坑儒 B 有教无类思想 郡县制 C 有教无类思想 中朝的设立 D 仁 的思想 郡县制 2 福建省福清县王氏六世同居 大小家人七百余口 不曾折箸 筷子 争吵过 而且 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 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 庭 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血缘亲情产生的凝聚力 传统的孝义观念 政府的提倡和干预 商品经济的发展 A B C D 3 钱穆在 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 中说 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 把此制度也连根 拔去 民国以来 政府用人 便全无标准 人事奔竞 派系倾轧 结党营私 偏枯偏 荣 种种病象 指不胜屈 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科举制度可以杜绝官场的腐败 B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产生民国用人弊病的根本原因 D 科举制度被废除是 预备立宪 的结果 4 有学者说 三代之前的宗法制 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 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 于 它没有皇帝制专制 没有皇帝制专制 的主要表现是 A 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 B 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 C 家 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 D 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 5 最高命令称上谕 一种是明发上渝 一种是寄信上谕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 直接寄给巡抚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 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B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6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 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 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 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 鲁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 注 沿黄河流域的山西 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 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 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7 读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 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 明朝废丞相 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 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8 自汉代到明清 中朝 内阁 军机处 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取代了相权 行政效率低下 强化了君权 始终由高官任职 A B C D 9 李剑宏在其代表作 王权论 一书中 按照国家主权归谁来行使的权力划分标准 提出了 宗法社会 王权社会 与 民权社会 之称谓 其中 王权社会 阶段我国 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 A 任免 B 世袭 C 举荐 D 考试 10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它 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 仅以批 判两字所能了结 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 积极与消极同在 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 方法是 A 全面辩证的方法 B 发展的方法 C 比较的方法 D 史料解读法 11 希罗多德借美伽比佐斯之口说道 没有比不好对付的群众更愚蠢和横暴无礼的 了 把我们自己从一个暴君的横暴无礼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 却又用它来换取那肆无 忌惮的人民大众的专擅 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希罗多德意在批评雅典的 A 君主专制 B 贵族政治 C 血缘政治 D 民主政治 12 亚里士多德在 政治学 中写道 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 无论 在寡头 贵族或平民政体中 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 做出该决议的雅典城 邦机构应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13 从梭伦改革以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政治发展趋势是 A 从氏族部落到城邦国家 B 从贵族掌权到平民当政 C 从贵族政治到公民政治 D 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 14 十二铜表法 规定 原告传被告出庭 如被告拒绝 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 扭 押同行 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 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 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 者 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 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 如为贫民 则任何人都可 以充任 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 条文清晰 实用性强 B 尊重传统 灵活性强 C 保护贵族 阶级性强 D 承认契约 原则性强 15 从适用范围看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16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 中文一般翻译为 入乡随俗 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 语境中的 do 最有可能是指 A 信奉天主教 B 尊重各国风俗 C 为荣誉而战 D 遵守法律制度 17 1701 年 英国议会通过的 嗣位法 规定 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须由枢密院成员 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该法案反映此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包括 A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 枢密院具有行政权 C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D 国王 统而不治 18 1936 年 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 爱德华八世继位 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 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 致使国内议论纷纷 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 在受到下院 和首相的非难后 他被迫宣布退位 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 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 A 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 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C 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 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 19 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一种原创性 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征 诸多事实表 明 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 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依据所学 知识判断 这个国家应该是指 A 英国 B 美国 C 俄国 D 德国 20 打破贵族垄断权力 建立官员选拔机制是政治文明发展中的进步趋势 下列政治 家中采取措施推动这一趋势的有 周武王 汉武帝 伯里克利 华盛顿 A B C D 21 学者王希在 原则与妥协 一书中写道 美国 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 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 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以下各项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邦联体制 三权分立 联邦制度 政党制度 A B C D 22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 开会 延会 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 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这说明 1871 年德意志帝国确立 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 其突出表现在 A 选举权方面 B 行政权方面 C 司法权方面 D 立法权方面 23 1875 年法国宪法规定 共和国总统不仅 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 行使行政 权 而且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 同时又规定 共和国总统 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 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24 有人认为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与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 精神 这 种 精神 指的是 A 彰显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原则 B 保留了本国的专制残余 C 避免了行政权力过于集中 D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25 中英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 附约 中的 领事裁判权 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 讼对 英人如何科罪 应由英国议定章程 法律 发给管事官照办 当时作为清朝谈 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 这一条款的订立 杜绝衅端 永远息争相好起见 两 无偏枯 亦两无窒碍 材料突出反映了 A 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 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 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 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26 中英虎门条约 南京条约 附约 中的 领事裁判权 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 讼对 英人如何科罪 应由英国议定章程 法律 发给管事官照办 当时作为清朝谈 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 这一条款的订立 杜绝衅端 永远息争相好起见 两 无偏枯 亦两无窒碍 材料突出反映了 A 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 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 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 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27 恩格斯在论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 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 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 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 这是保存中华民族 的人民战争 虽然你可以说 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 蠢笨的行动 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 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 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 采取的手段 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 而应当 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下列表述中 不符合恩格斯观点的是 A 明确否定英国报纸对中国的歪曲 B 强调中国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C 认为中国不应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 D 文明程度影响起义民族的抗争手段 28 有资料表明 1840 1864 年 广州的港市地位步入了衰退期 1851 年成为广州港 发展的转折点 1853 年起 广州外贸中心地位逐步被上海取代 导致这一时期广州港 地位变化的事件有 洋务运动的开展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条约 的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A B C D 29 罪己诏 曰 去岁仓促开衅 征兵调饷 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 兵非素练 纷纷召集 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 战无一胜 其万分为难情事 言者章奏所未 及详 而天下臣民皆体谅也 与清帝 罪己诏 有关条约的条款是 A 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B 即如该国 朝鲜 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 嗣后全行废绝 C 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 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 毫无禁阻 D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至海道之各炮台 一律削平 30 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摘录了下面一段笔记 他摘录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 但中国为此 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 其不仅阻碍了中国 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 而且也暴露 了 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这就是通 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 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 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 A 19 世纪 40 60 年代 B 19 世纪 60 70 年代 C 19 世纪 90 年代中期 D 20 世纪初期至五四远动 31 费正清在 观察中国 中写道 从 1901 年到 1937 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 时间 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 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 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辛丑条约 的签订 B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2 图为创作并发表于 1912 年的漫画 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 副题为 大人老爷所 用 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 博物院 而成为 最新陈列品 这 反映了作者 期待中华民国的成立 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A B C D 33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 都不尽照抄照搬 而是 有所损益变通 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 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A 责任内阁的权力重心 B 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C 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 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34 1923 年中共 三大 指出 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 引 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材料主要表明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 以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 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D 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35 1922 年底 美国人在上海做了一次 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 问卷调查 调查结 果如下 从评选结果来看 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 大人物 之列 在巴 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 十二位大人物 中位居第三 张謇位居第八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 B 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 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 发展的愿望 D 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影响巨大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卷 非选择题 3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 始皇曰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赖宗庙 天下初定 又复立 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第一条第十款 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 结盟或组织邦联 不得对民用船只颁 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 不得铸造货币 不得发行纸币 不得指定金银 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 第六条 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 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 一切条约 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 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 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 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 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第十条修正案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 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 得由各州人民保留 摘自 1787 年美国宪法 材料三 1920 年代 联省自治 思潮风靡一时 时事新报 改造杂志 等报刊上 发表文章 从各个角度探讨了 联省自治 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许多名流包括梁启超 蔡元培 章太炎 胡适等都站到了这一行列中 在吴佩孚公开提出 武力统一 的主 张后 各省军阀纷纷主张自治 最早是湖南军阀赵恒惕 其后浙江 广东 四川 云 南 广西 贵州 陕西 江苏 江西 湖北 福建等省纷纷跟进 省宪运动潮流激荡 全国 广东军阀陈炯明认为 古今万国不外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 大抵国小民寡 集权之制容或可行 否则无不用分权制者 美之合众 德之联邦 皆分权制 英之帝 国 其属地如澳洲 加拿大等皆完全自治 实为分权之尤 他认为中国广土众民 只 能实行分权自治 才可养成 民治精神 建设民主 摘自 中华百年祭 政治卷 1 针对材料一中所提问题 秦始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与之前的措施 政策 相比 其有何进步性 4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概括美国联邦制确立的背景及其特点 4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民国初年 联省自治 运动高潮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 4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 3 分 37 15 分 阅读以下材料 完成 1 3 题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 浮雕镌刻 着 170 多个人物形象 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 100 多年来 特别是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 28 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图图一一1 18 83 39 9年年 图图四四1 19 94 49 9年年4 4月月2 21 1日日 图图二二1 19 91 19 9年年 图图三三1 19 93 37 7 1 19 94 45 5年年 材料二从 1840 年到 1949 年 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 扭曲的 失败的 屡次失 去发展机遇的 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 反抗外敌入侵 是改革国家政治 使国家民主化 一一张海鹏 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4 分 2 指出材料一中图二 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地位 4 分 3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 屡遭挫折 难以获得发 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 辛亥革命为了 使国家民主化 做了哪些努力 2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 分 高二历史文科答题卷答题卷 二 题号 一 3637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 否则答案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 否则答案 无效 无效 中大附中中大附中 2007 2008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科答题卷科答题卷 四 题号二 三 181920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一 题题 分分 得分 评卷人 二二 题题 分分 得分 评卷人 三三 题题 分分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 否则答案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