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B卷新版_第4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以下语句 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是 A 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 B 人具有伟大的力量 C 人是上帝的奴仆 D 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2 2 分 直到 1500 年以前 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 一个终点 但在 1500 年左右 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 梁 一个启程之地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启蒙运动的扩展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法国大革命 3 2 分 1868 年 某日本官员说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 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 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的措施是 废藩置县 建立天皇制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提倡文明开化 A B C D 4 2 分 2017 年是世界科学巨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发表 330 周年 也刚好是其作者逝世 290 周年 人们要为他 发表 和 逝世 举行纪念活动的大科学家是 第 2 页 共 17 页 A B C D 5 2 分 独立战争后 美洲土著的实际处境更加恶化 他们被屠杀 驱赶 并被限制在遥远 荒凉的保留 地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 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B 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C 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D 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6 2 分 保罗 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 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 扩张 如侵 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 它就要冒一种风险 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 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 代价所抵消 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 1799 1814 年的法国 B 1933 1945 年的德国 第 3 页 共 17 页 C 1936 1945 年的日本 D 1941 1945 年的苏联 7 2 分 在 19 世纪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被法国人民誉为民族英雄的人物是 A 罗伯斯庇尔 B 拿破仑 C 戴高乐 D 华盛顿 8 2 分 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 其准确的含义是 A 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 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也因此形成 C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D 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9 2 分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于 A 巴黎公社革命中 B 英国宪章运动中 C 俄国十月革命中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10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第 4 页 共 17 页 11 2 分 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下图 A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D 信息化贯穿全过程 12 2 分 斯大林模式 主要是指 A 政治上独裁 专制 B 社会主义的一般模式道路 C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斯大林个人的领导风格和特点 13 2 分 今年是俄国 十月革命 爆发 100 周年 十月革命 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这里的 新阶段 新在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4 2 分 九国公约 规定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 实业 机会均等 原则 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 不正确的是 A 确立了 机会均等 原则 第 5 页 共 17 页 B 名义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C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 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 15 2 分 下列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历史事件是 法国大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 1861 年改革 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A B C D 16 2 分 下表是 1933 年美国罗斯福 新政 的部分内容 据材料判断当时 新政 的措施是 单位 周 调整前调整后 最高工时55 小时40 小时 最低工资60 美分12 美元 A 整顿金融业 B 对工业的调整 C 调整农业生产 D 兴办公共工程 17 2 分 李琳在 百度 搜索引擎中输入 一个声音说话 一体化程度最高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等文字 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A 欧洲联盟 B 世贸组织 C 联合国 第 6 页 共 17 页 D 亚太经合组织 18 2 分 目录检索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 下列标题与图 3 中第二章内容相吻合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朝鲜战争 D 中东战争 19 2 分 右图所示宣传画是美国在二战之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措施既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 又 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项措施是 A 罗斯福新政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北约组织的成立 20 2 分 2017 年 7 月 7 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 表题为 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 的重要讲话 2016 年 9 月 4 5 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 杭州举行 近几年 中国先后出席了 G20 峰会 金砖五国峰会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峰 会 东盟峰会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第 7 页 共 17 页 A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B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C 世界各国相互依存 相互竞争 D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21 2 分 如图所示为一幅名为 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的漫画 此情景出现的重要推动因素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 22 24 分 史实与推论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 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 断 1 史实 通过 丝绸之路 中国的铁器 丝绸和养蚕技术 以及铸铁术 穿井法 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 中亚 西亚的良种马 植物等土特产 如毛织品 胡桃 核桃 石榴 胡萝卜 胡豆 蚕豆 大蒜 苜 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白寿彝 中国通史 推论 古代 丝绸之路 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 史实 通过 丝绸之路 中国的铁器 丝绸和养蚕技术 以及铸铁术 穿井法 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 中亚 西亚的良种马 植物等土特产 如毛织品 胡桃 核桃 石榴 胡萝卜 胡豆 蚕豆 大蒜 苜 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白寿彝 中国通史 推论 古代 丝绸之路 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3 史实 大抵众科之目 进士尤为贵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第 8 页 共 17 页 新唐书 选举志 推论 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人士做官的重要途径 4 史实 大抵众科之目 进士尤为贵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新唐书 选举志 推论 进士科是唐代读书人人士做官的重要途径 5 史实 新纪元以来 中华民国之名 既为世界各国所承认 主权属国民全体 载在临时约法 然而十年 之间 有二次之革命 有八十日之帝制 有八日之复辟 沈恩孚 五十年来中国政体改革之经过 推论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稳定了政局 6 史实 新纪元以来 中华民国之名 既为世界各国所承认 主权属国民全体 载在临时约法 然而十年 之间 有二次之革命 有八十日之帝制 有八日之复辟 沈恩孚 五十年来中国政体改革之经过 推论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稳定了政局 7 史实 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包括 允许经济特区大量吸收利用外资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 主 经济成分可以让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大些 赋予经济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推论 经济特区的创办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8 史实 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包括 允许经济特区大量吸收利用外资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 主 经济成分可以让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更大些 赋予经济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推论 经济特区的创办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经验 9 史实 1921 年 12 月 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 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 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 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第 9 页 共 17 页 余伟民 郑寅达 世界通史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推论 1921 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 史实 1921 年 12 月 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 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 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换原业主经营 实际上是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余伟民 郑寅达 世界通史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推论 1921 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1 史实 从 1948 年到 1952 年 美国共拨款 131 5 亿美元 到 1950 年 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 1250 亿美元 在马歇尔计划不到 4 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 25 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 15 金海 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推论 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 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 12 史实 从 1948 年到 1952 年 美国共拨款 131 5 亿美元 到 1950 年 欧洲的国民总产值达到 1250 亿美元 在马歇尔计划不到 4 年的援助时间内增加了 25 比他的战前水平增加了 15 金海 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推论 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经济 使西欧摆脱冷战的阴影 23 12 分 观察下列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涂正确 否则涂 1 图示可命名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2 A 处理论诞生的标志是物种起源的发表 3 B 处的政权是指巴黎公社 4 B 处的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5 C 处涉及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6 D 处理论最早来到中国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第 10 页 共 17 页 24 10 分 阅读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第一个 战争爆发 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2 体系建立 指的是两极格局的建立 3 第二个 战争爆发 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4 格局形成 的标志是北约组织建立 5 政权解体 后形成了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 25 2 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 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6 2 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面貌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7 1 分 国际歌 的曲作者是 28 6 分 历史时空 在历史长河中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打开历史画 卷 一起见证历史 了解人物 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历史人物和相关史实 1 梦溪笔谈 记载 若 止印三二本 未为简易 若印 数十百千本 则极为神速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我国古 代的伟大发明 2 2003 年 10 月 神舟五 号 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使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成为我国进入太 空的第一人 3 恩格斯说 蒸汽和 新的工业机把工场手工 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 业 文中所指的工 业机就是瓦特研制的 4 1879 年 10 月 22 日 在他的 发明工厂 里 爱迪生点燃 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 的白炽灯 他在一生中获得了 1000 多项发明专利权 被称为 5 他在 1885 年研制出世界 上第一辆马车式的三轮汽车 并于 1886 年 1 月 29 日获得 了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 他就是 6 19 世纪 70 年代 实 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 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迅速 发展起来 人类历史从 蒸汽时代 跨入了 第 11 页 共 17 页 29 2 分 14 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的 运动 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万有引力定 律 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 人名 的三大成就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0 20 分 英国 法国是较早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 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时候 它们是世界发展的领头 羊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这两个西欧国家 孕育了超凡的能量 改变了自己 也影响了世界呢 带着疑问 某校 初三 二班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法治代替人治 材料一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英雄改变世界 材料二 拿破仑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 在 37 岁生日的那天 他亲自为凯旋门奠下第一块基石 沉浸在胜利中的拿破仑不会料到 他本人并没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三 如果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大国崛起 归纳总结 1 材料一中 君主立宪政体 是由于哪个文献颁布后确立的 1649 年 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二中为什么说 拿破仑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 拿破仑为什么 没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 3 材料三中为什么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你认为瓦特的 钥匙 是什么 4 请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以上三则材料所处的时代特征 31 25 分 阅读下表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 请填 A 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信息 请填 B 是上表信息没有涉 及的 请填 C 第 12 页 共 17 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目的 在战争条件下 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 物 力 战胜敌人 战争结束后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 和政治危机 作用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 物力 人 力 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受到广大农民 工人的欢迎 工农业生 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苏维埃政权得以进 一步巩固 1 战时共产主义是在物质财富比较充足条件下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尝试 2 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内出现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 3 两种政策都是在列宁领导下实施的 4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了 5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 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 点 一种观点认为 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 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 理论上的教条化 内外政策的僵 化 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 实际上成为苏联杜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斯大林之后的 30 年间 经济上 苏联 早期的高速工业化 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 政治上 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 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 开始到处推行扩张 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 理论上 苏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 气勃勃的局面 已经被远离实际 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 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 一种观点认为 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 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计划的指令 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制度下 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 用供应 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 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 还有的观点认为 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 为群众所抛弃 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 脱离现实 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 从而对苏共 也失去了信任 其次在苏共执政的 70 多年里 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 开 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 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 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 加上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