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二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二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二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二中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二中北师大版二中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1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一书中写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 鸦 片战争 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说 这场战争 使中 国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 2 分 胡适在 1923 年的一封信中说 二十五年来 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 可以说是创造了三 个新时代 一是 时务报 一是 新民丛报 一是 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 三个时代 是 A 辛亥革命 护法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3 2 分 通观中国近代史 我们会发现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 A 制度变革 文化变革 器物变革 B 器物变革 文化变革 制度变革 C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文化变革 D 文化变革 制度变革 器物变革 4 2 分 有学者认为 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 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 仰 这位学者所说的 它 指 A 辛亥革命 第 2 页 共 11 页 B 北伐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5 2 分 学子斗争惊列寇 反封反帝风云涌 描述的是 A 义和团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秋收起义 6 2 分 艺术作品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下列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 A 鲁迅 狂人日记 B 徐悲鸿 愚公移山 C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D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7 2 分 1945 年 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 重庆各界纷纷在 新华日报 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 对谈判的希望 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B 打倒列强 铲除军阀 C 还我河山 守土抗战 D 渴望和平 争取民主 8 2 分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诗词能够诠释右图历史事件的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B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红军荟萃井冈山 主力形成在此间 D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9 2 分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A 1951 年 6 月 B 1952 年 7 月 C 1953 年 7 月 D 1953 年 10 月 10 2 分 下图为 1953 1957 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 观察地图 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第 4 页 共 11 页 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一五计划 取得巨大成就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 B C D 11 2 分 2019 年 3 月 23 日至 25 日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 办 本届 论坛的主题是 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合作共赢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杜鲁门主义 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北约的建立 中国加人亚太经合组织 A B C D 12 2 分 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质上是一个 A 封建军事帝国 B 资产阶级军事帝国 C 帝国主义国家 第 5 页 共 11 页 D 法西斯国家 13 2 分 穆罕默德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 宗教信仰 B 经济实力 C 个人魅力 D 政治口号 14 2 分 北约轰炸利比亚的行动正在进行 其理由是所谓的 保护利比亚平民 事实上当年北约成立的 目的是 A 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 对抗苏联 B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 对抗华约 D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15 2 分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 技术 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 成为经济全 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该 A 尽量避免进入世界市场 减轻全球化的影响 B 制定合理的对策 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C 努力阻止全球化 延缓全球化的进程 D 寻求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联合 促进经济区域化 二 二 简答题 本大题共简答题 本大题共 1010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6 10 0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又是一部探索史 抗争史 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 在屈辱中 抗争探索 在探索中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 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第 6 页 共 11 页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的过程 其中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的 人物是谁 2 学习西方 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 提出了什么口号 3 请分别列出康有为 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 4 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 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是什么 5 百年求索路漫漫 华夏逐梦踏征程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三 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7 10 分 材料一 20 世纪 50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简表 1 根据材料一分析 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 根据材料二 归纳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写出两点即可 3 什么组织的成立使维克多 雨果的理想开始变成现实 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 4 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为我国今天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哪些借鉴之处 5 材料一中 从上海的望志路到南湖红船 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使党的 革命形势 云消雾散霞光闪 的历史事件 6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 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哪次会议 请举出抗日战争以来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民取得胜利的战 役各一例 7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8 2014 年 2 月 27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 将每年的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纪念日 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你认为设立这些纪念日有何意义 第 7 页 共 11 页 18 10 分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 最早出使西域 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 2 迁都洛阳 促进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家 3 唐蕃和同为一家 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哪个民族 写出一个唐朝和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 4 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哪个民族 他们信奉的宗教是什么 5 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6 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四 四 探究题 本大题共探究题 本大题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9 15 分 实现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的也是近代无数志士仁人追求的 中国梦 为了挽救备受欺凌的中 国 不少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济世良方 进行一场场 救治运动 材料一 材料二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1 有人将近代史上的一场场的 救治运动 比喻成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结合所学知 识 说一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随着救治运动的深入 人们发现在头脑中还需要一场 思想风暴 这就是 运动 以上 良方 的共 同特点是 第 8 页 共 11 页 然而随着以上救治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新生的共产党将勇担重任 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2 依据我党的革命历程 重新排列顺序 填入图片字母序号 3 点燃革命燎原之势的第一盏星火是什么历史事件 在此之后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 命道路 这条革命道路的选择是由什么决定的 4 我党历经近 30 年的艰苦奋斗 最终完成了 国家独立之梦 其标志是什么历史事件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1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简答题 本大题共简答题 本大题共 1010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第 10 页 共 11 页 16 1 16 2 16 3 16 4 16 5 三 三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 2 题 共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