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 不计亿万千 这首 炮子谣 唱出了人们对鸦片的痛恨之情 清朝时上书道光帝 亲赴广东严禁鸦片的钦 差大臣是 A 郑成功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邓世昌 2 1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 其开端的标志是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甲午战争 3 1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 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採索 牢记历史 回答下面小题 1 有史学家指出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 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 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A A 第 2 页 共 15 页 B B C C D D 2 有学者评价 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 公元前 和 公元后 的一条分界线 请你以长征进程为 序 将下面这首顺序颠倒的诗歌恢复原貌 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 铁壁合围难突破 暮色苍茫别红都 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强渡湘江血如注 三军今日奔何处 A B C D 3 如图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 与什么事件有关 A 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 B 伪 满洲国 成立 一 二八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 4 1 分 1841 年 林则徐曾断言 终为中国患者 其俄罗斯乎 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能印证这一 断言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长江自由航行 B 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 4 5 亿两 C 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第 3 页 共 15 页 D 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5 1 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颁布了哪部纲领性文件 A 天朝田亩制 B 资政新篇 C 海国图志 D 变法通义 6 1 分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这就是 A 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 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 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 1 分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千百年来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它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共同纲领 D 临时约法 8 1 分 汪林茂在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强兵 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据此 可见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 4 页 共 15 页 9 1 分 19 世纪后期 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近 代交通工具的传人 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B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C 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10 1 分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封建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 关于这场运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 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1 1 分 下列属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共同点的是 A 都要向列强缴纳巨额赔款 B 都被列强割占大片领土 C 都允许列强驻军华北地区 D 都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 12 1 分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 清朝皇帝发出 台湾无则天下人心去 朕何以为天下主 的哀叹 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 与其生为降虏 不如死为义民 该皇帝是 A 道光帝 B 咸丰帝 C 光绪帝 D 宣统帝 13 1 分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 中国在经历了内乱外患多重打击后重新起步 踏上中体西用洋务新政的 第 5 页 共 15 页 轨道 不幸的是 一次持续三十多年的大试验竟然在一场局部冲突中一败涂地 材料中的 局部冲突 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1 分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作 悲平壤 哀旅顺 哭威海 马关纪事 台湾 行 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5 1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 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 运动 该运动 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B C D 16 1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第 6 页 共 15 页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D 17 1 分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 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18 1 分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通过这一歌谣 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帝爱国运动 B 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19 1 分 1900 年廊坊阻击战后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说 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 那么 我率 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没 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帝爱国运动 第 7 页 共 15 页 B 反帝反封建运动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农民反封建运动 20 1 分 发动金田起义 建立太平天国政权的农民领袖是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李鸿章 D 聂士成 21 1 分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 20 世纪到来之际 中国人却是 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 收到了 一份 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这份礼物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2 1 分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 下列刊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时务报 申报 民报 新青年 A B C 第 8 页 共 15 页 D 23 1 分 杨天石指出 这次革命的目标是 民族独立 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 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 落地 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据此判断 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 自强求富 B 三民主义 C 变法图强 D 维新变法 24 1 分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关于这次革命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 推动了社会风俗礼仪走向文明简约 D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25 1 分 小王的爷爷今年八十大寿 即 1938 年出生 寿宴上爷爷问小王 他出生于民国多少年 小林的正 确回答应该是 A 民国二十四年 B 民国二十五年 C 民国二十六年 D 民国二十七年 26 1 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重要文件是 A 唐律疏议 第 9 页 共 15 页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 1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宋教仁遇刺 A B C D 28 1 分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控制着江苏 江西 湖北等省 以段祺璃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 并控制安徽 浙江 山东 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A 救亡图存 B 走向共和 C 军阀割据 D 军队建设 29 1 分 近年来 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 下列事件不利于 民主进程的是 A 三民主义的提出 B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制定 第 10 页 共 15 页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颁布 30 1 分 图四所示 可以获取信息是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1914 1918 年减少 1500 多万户 耕地1914 1918 年减少 2600 多万亩 荒地1914 1918 年增加 4900 多万亩 陆军1914 1919 年增加 92 万多人 军费1916 1918 年增加 5000 多万元 A 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 B 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 C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D 军阀割据纷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31 4 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 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 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面对侵略和灾难 中华民族不怕牺牲 前赴后继 民族之魂在 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 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它建立起与清延对峙的政权 前后 持续 l4 年之久 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 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 义和团运动 英国人 第 11 页 共 15 页 赫德评价道 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1 以上三幅图片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 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 材料二中 这场农民起义 指什么运动 根据材料三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32 3 分 1898 年 6 月 11 日 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 随后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 变法诏令 主要内容有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 工 商业 改革 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等 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条理清 晰 33 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 1840 年以来 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 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 不平等条约 侵占中国的领土 蹂躏中国的主权 掠夺中国的财富 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 2009 年二月初二凌晨 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 圆明园文物 铜兔首 铜鼠 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 1 400 万欧元拍得 但蔡铭超 拍而不买 拒绝付款 请回答 1 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 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 在这一战争前后 哪国强占中国领土最多 3 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第 12 页 共 15 页 4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34 1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以 自强 求富 为口号 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创办了大生纱 厂等一批近代企业 以上表述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