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1 页 共 6 页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 必修 必修 3 3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测试题测试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2015 昆明一中月考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 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的题 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 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 蔡侯纸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司南 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 九章算术 分为方田 粟米 均输 方程 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注重理论研究 以科学实验见长 A B C D 3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 明方向 知季节 告农时 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 萌生和发展 了古代的天文学 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 神话统治阶级 B 服务于小农经济 C 服务于祭祀活动 D 战胜自然灾害 4 1262 年 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 主持编订了 授时历 与今天世界 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 但早于现行公历 300 年 授时历 其名取意于 敬授民时 这主要 说明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 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 重农 政策的体现 中国 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A B C D 5 民以食为天 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下列有关农书 齐民要术 的表 述 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现存最早 最完整 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 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 强调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6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黄帝内经 中医奠基之作 B 伤寒杂病论 万盛宝典 C 张仲景 医圣 D 本草纲目 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7 2013 西安高二检测 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姓名朝代著作 贾思勰北朝 齐民要术 郭守敬元朝 授时历 李时珍明朝 本草纲目 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表中著作一脉相承 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 B C D 8 毛泽东在他的 沁园春 雪 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这首词中所说的 风骚 本指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2 页 共 6 页 A 唐诗和宋词 B 诗经 和楚辞 C 楚辞和汉赋 D 诗经 和汉赋 9 下列对于汉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骚体诗演变而来 B 汉武帝时的赋作篇幅较长 气势恢弘 C 东汉时期短篇小赋增多 D 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短小清新 10 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 李清照 苏轼 柳永 弃疾辛 A B C D 11 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为特点 被誉为 史诗 他的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与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形成鲜明对比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大文豪 A 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 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C 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D 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12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 后人评价元曲 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 这主 要肯定了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 以文人雅士抒情写意为主流 C 即雅俗共赏又凝重沉郁 D 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 13 2014 浙江嘉兴测试 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说 在清朝 讽刺小说反少有 有 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 就是 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 假如过甚其 辞 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 所以讽刺小说从 而后 就可以谓之绝响 其 中的 最有可能是 A B C D 14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 成就辉煌 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离骚 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宋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 化心理需求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3 页 共 6 页 A B C D 15 余秋里说 中华文明的长寿秘密是汉字 下列关于中国汉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 正确的 是 A 汉字起源于甲骨文 B 汉字在秦汉时期形成完整体系 C 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简到繁 D 书法艺术分为自发 自觉两个阶段 16 下列书法作品中 能够体现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即工整清晰 又挥洒活泼 的书体 特色的是 A B C D 17 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 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复杂的二元性 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 化世俗化倾向 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 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傩戏 18 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B 战国时期 帛画 人物龙凤图 C 唐朝时期 宗教画 送子天王图 D 北宋时期 风俗画 洛神赋图 19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绚丽多姿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 时代风貌和作 者心声 下列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步辇图 洛神赋图 墨梅图 清明上河图 A B C D 20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至今仍有着无穷魅力的瑰宝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源于徽剧和汉剧 吸取了许多剧种的优点 19 世纪中期形成 同治 光绪年间日臻完善 A B C D 21 2015 广东文综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 官员 奏事繁多 篆字难成 即令隶人 即胥吏 佐书 据此推断 该字体是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4 页 共 6 页 A 小篆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22 2013 江苏单科 从甲骨的刻符 青铜器的铭文 到笔画详备的楷书 缀连成一幅生动 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 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23 2015 重庆文综 安史之乱 755 763 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有位诗人在这场战 乱中写了一首诗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 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牧 B 孟浩然 C 杜甫 D 白居易 24 2015 四川文综 词 在两宋的发展胜过 诗 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 原因可 能有 节奏感强 形式更为自由 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 句式整齐 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和乐歌唱 贴近市民生活 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 创新 风格多样 佳作迭出 A B C D 25 2015 福建文综 关汉卿在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中 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 仗刀临流 曲中唱道 大江东去浪千叠 驾着这小舟一叶 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我 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A 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 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 严厉斥问题颠倒黑白的世界 D 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二 非二 非选择题选择题 本大题 2 小题 每小题各 20 分 共 40 分 26 26 18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 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诗经 材料二材料二 离骚离骚 诗句摘录与译文诗句摘录与译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长生叹息泪流满面 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二伤悲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 即使九死一生也不 后悔 材料三材料三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材料四材料四 宣扬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用两千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 新乐府 红线 毯 1 诗经 由哪几部分组成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内容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5 页 共 6 页 2 材料二和材料四反映的作品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原因是什么 3 比较说明李白与白居易诗歌的不同 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4 材料一 二和材料三 四反映出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27 27 1414 分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宋代以后达分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宋代以后达 到了高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测下列图片 到了高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测下列图片 图一 女史箴图 图二 游春图 图三 清明上河图 图四 墨兰图 1 图一 图二分别是什么时期谁的作品 2 图三作者是谁 这幅作品是什么风格的绘画作品 以什么而著称 你从图中可以获得哪 些历史信息 3 图四是什么风格的作品 这种绘画风格流派有何特点 其形成的背景又是什么 21 21 18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图一 汉代司南 模型 图二 甘肃天水放马滩 图三 毕昇活字版模型 图四 突火枪 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 材料二材料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唐朝 其实不然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 最繁荣 科技最发达 文化最昌盛 艺术最高深 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之一 也是当时世 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 宋史研究 材料三材料三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6 页 共 6 页 请回答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哪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 哪三项是预兆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列举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 文化最昌盛 艺术最高深 的 朝代之一 的成就 3 材料三中的著名艺人是我国何时在哪一艺术领域中涌现出来的 这一艺术何时走向世界 的 6 分 4 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活动 请你帮助拟写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 4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A1 A 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低 火药在唐代末期开始应用于 军事 北宋时代得以推广 所以 A 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 B 蔡侯纸 是指东汉蔡伦改进造纸 术后所生产的纸张 目前已发现西汉时期的灞桥纸 C 司南 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 D 活字 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宋代 所以答案选 A B C D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2 A2 A 解析 解析 九章算术 以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主 讲的都是实例 并没有进行理论概括 也就是说 它并不重视理论研究 也没有进行科学实验 排除 故选 A 3 B3 B 解析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及题干材料中的 观测天象 明方向 知季节 告农时 可知 古代 人们根据天象 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 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4 C4 C 解析 解析 本题通过天文历法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关键要准确理解科技与农业的关系 统治者统治者 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农业农业 巩固统治 敬授民时 服务农业 重视 由上图可知 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为了农业发展 而 重农 又是为了巩固统治 5 B5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齐民要术 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 特别是 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 故 B 项表述错误 6 D6 D 解析 解析 本草纲目 是对 16 世纪以前我国中医药学成就的总结性著作 奠定中医临床学 理论基础的是 伤寒杂病论 7 C7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著名科技著作及科技发展特征 分析各选项 不符合本题 科技总结阶段是指明清时期 可排除 三本著作分别是农业 天文历法 医学著作 不具备 一脉相承的特点 8 B8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风骚 是指 诗经 中的 国风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7 页 共 6 页 和楚辞中的 离骚 它们分别代表了 诗经 和楚辞的最高成就 并且在文学史上也分别开 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是个传统 故选 B 项 9 D9 D 解析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他的 子虚赋 应该篇幅较长 气势恢弘 10 D10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 据所学知识可知 李清照和柳永属于婉约派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派 11 D11 D 解析 解析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而不是浪漫主义诗人 排除 A 从 寂寞天宝后 可推断出这是安史之乱后他忧国忧民的情感 但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无法体现出来 排除 B 唐朝时诗歌发展达到黄金时代 仅仅以他的两句诗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排除 C 材料中 的诗前两句反映的是唐朝开元年间国家繁荣的景象 后两句反映的是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情景 两者对比 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12 A12 A 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曲的艺术风格 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等说明元曲雅俗共赏 体现了市民自然本色 C 项中 凝重沉郁 不符合元曲风格 因此选 A 项 13 C13 C 解析 解析 从时间上看 封神演义 三言二拍 产生于明代 排除 A B 两项 C D 两项都 是清代小说 但 聊斋志异 讲的是志异鬼怪故事 而 儒林外史 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故 排除 D 项 C 项正确 14 C14 C 解析 解析 离骚 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理需求 故排 除 选 C 15 D15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分析 辨别能力 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书 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 图画文字 A 项不正确 至商朝 汉 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B 项不正确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C 项错误 书法艺术的发展分为 两个阶段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直觉阶段 D 项正确 16 A16 A 解析 解析 题干中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指的是行书 A 项为行书 B 项为篆书 C 项为 草书 D 项为楷书 17 A17 A 解析 解析 宋元以后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 话本 宋词 风俗画 元曲 小说都是文化世俗化的体现 排除 B C 项 而高雅文化的代表是文人画 傩 戏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排除 D 项 18 D18 D 解析 解析 北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作是画家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并非是东晋顾恺之的 洛神赋图 故选 D 项 19 C19 C 解析 解析 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 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 是元代画家王冕的 作品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的作品 故选 C 项 20 C20 C 解析 解析 京剧吸收了昆曲和许多地方戏曲的优点 乾隆末年 18 世纪末 形成 同治 光 绪年间走向成熟 因而 与史实不符 21 B21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后因书写不方便 被隶书所取代 22 D22 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图片文字 比较可知 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故 D 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 甲骨文是可识 读的文字 楷书之前是隶书 小篆 故 A C 表述有知识性错误 楷书工整规范 故 B 表述错 误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第 8 页 共 6 页 23 C23 C 解析 解析 杜牧是晚唐诗人 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 A 项错误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 与材 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 故 B 项错误 材料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 安 内容是史实的真实的反映 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 符合杜甫的特点 杜甫正是生活于 安史之乱时期 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 故 C 项正确 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 与材料 时间不符 故 D 项错误 24 C24 C 解析 解析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 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故 正确 一般词的 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 故 错误 两宋时期 市民阶层扩大 生活水平提高 要求丰富文化娱 乐生活 并且词曲能吟能唱 更能表达思想感情 故 正确 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 和词曲作品 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 故 正确 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25 C25 C 解析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个无所畏惧 毅然赴约的英雄形象 故 A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从材料 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可知 关汉卿借用关羽独赴单刀会的典故来吊古抚今 故 B 项正 确 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故 C 项错误 符合题意 从材料 大江东去 浪千叠 与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风格有类似 体现的是豪放派 故 D 项正确 不符合 题意 二 非二 非选择题选择题 本大题 2 小题 每小题各 20 分 共 40 分 26 26 解析 解析 第 1 问 诗经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分析材料理解其真实含义 第 2 问 结合屈原及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两人作品内容的相同之处 第 3 问 结合李白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的不同特点来分析 第 4 问 从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来回答 答案 答案 1 风 雅 颂 劳动人民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寄生虫本质 倾诉自己所 受的苦难 2 忧国忧民 原因 屈原 白居易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 即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3 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白居易的诗歌采用现实主义写作的手 法 原因 李白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 政治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