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7 27 2 思想文化同步练习思想文化同步练习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4 年 5 月 台湾新党主席在 新五四运动 集会上表示 当年的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请来 德 先生 民主 赛先生 科学 救亡图存 今天我们则需要另一位 劳先生 法治 中国请来 德先生 赛先生 最早是在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 2 分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 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 下列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民国 4 年的是 A 袁世凯积极筹划恢复帝制 B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D 宋案 和 二次革命 3 2 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强调 A 用暴力反击复古尊孔逆流 B 用改良的方法进行新文化运动 C 民主与科学并重 D 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 4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A 民主与科学 B 民主与进步 第 2 页 共 11 页 C 科学与进步 D 民生与科学 5 2 分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黑暗 该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6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 是 A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B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C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D 孙中山 辛亥革命 7 2 分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 救出 引致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在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的 黑暗 这段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于 A 魏源 B 李鸿章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8 2 分 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 陈独秀 第 3 页 共 11 页 B 胡适 C 鲁迅 D 李大钊 9 2 分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 下列口号属于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是 A 自强 与 求富 B 民族 民权 和 民生 C 变法 和 图强 D 民主 和 科学 10 2 分 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 庶民的胜利 B 敬告青年 C 狂人日记 D 孔子与宪法 11 2 分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解放了人们思想 C 维护了民族尊严 D 挽救了民族危亡 12 2 分 陈独秀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先生和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的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两位先生是指 A 孔子和孟子 B 民族与民权 第 4 页 共 11 页 C 民生与共和 D 民主与科学 13 2 分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 以 新青年 为主要阵地 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 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14 2 分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 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这段话主张提倡的是 A 民主 B 科学 C 新道德 D 新文学 15 2 分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 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 号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变法维新 D 民主科学 16 2 分 灯闪着 风吹着 蟋蟀叫着 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 风息了 我应在院中唱歌 这是溥 仪在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 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 与下列哪一人物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 魏源 第 5 页 共 11 页 B 严复 C 胡适 D 孙中山 17 2 分 伴随工业的近代化 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 以下这些学校依次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A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18 2 分 郑板桥认为写章要做到 删繁就简 标新立异 李大钊认为写文章要做到 铁肩担道义 妙手 著文章 能反映他 铁肩担道义 的是 A 首倡使用白话文 B 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 大力兴办洋务 D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 2 分 八荣八耻 中提出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的 思想主张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0 2 分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 文明论概略 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 必须先其难者而后 第 6 页 共 11 页 其易者 首先变革人心 然后改变政令 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 虽然有困难 但是没有真正的 障碍 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 看似容易 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 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 是 A 政治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政治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政治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政治革命 洋务运动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1 20 分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 2 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吗 请写出来 3 图三历史人物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新文化运动是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口号 2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 2007 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 6 7m2 增加到 27 1m2 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1981 年的 第 7 页 共 11 页 7438km2 扩展到 2005 年的 32520 7km2 我国城市人口也从 1980 年的 19 6 快速跃到 2005 年的 40 5 材料三 1978 年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 1 亿元 2006 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已经超过法 国和美国 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619 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72534 亿元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 达到 1 53 万亿美元 1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概括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 举一例家乡所在城镇的发展成就 2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 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 无法使江河日下的 统治获得新生 而且 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 此时 中国思想界认识到 只有一场激进的改 革 甚或革命 才可拯救中国 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 进行体制重组 另一部分则主张 革命 以中华民族代替清王朝 在战后中国 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 历史上残余的东西 什么皇帝咧 贵族咧 军阀咧 官僚咧 军国主 义咧 资本主义咧 都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 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 由今以后 到处所见的 都 是 Bolshevism 布尔什主义 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 都是 Bolshevism 的凯歌的声 人道的警钟响了 自由的曙 光现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Bolshevism 的胜利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 自强运动 是指什么事件 如何理解 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 这句话 第 8 页 共 11 页 2 材料一中 两股潮流 的代表事件分别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反复的比较中最终选择了什么思想 举出一例中国在 这一思想指导下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件 4 材料三的作品中人选一个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作用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