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一)A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一)A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一)A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一)A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一)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 一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检测 一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 2 分 无论声名武功从哪个方面看 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远远比不上他那些伟大的 祖先 如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二世 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是被一场革命推翻的 这场革命是 A 1917 年二月革命 B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 C 1789 年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 2 分 2017 年 11 月 7 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00 周年 纪念日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3 2 分 二月革命后 两个并存的政权是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人民委员会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沙皇专制政府 A B C D 4 2 分 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 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 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 草拟了图 5 中的三 个标题 他要介绍的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A 重庆 B 南京 C 深圳 D 杭州 5 2 分 1921 年 苏俄政府公布 租借条例 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 合作社和 其他联合组织 与此有关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6 2 分 列宁说 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 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认识到错误后 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A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实行农业集体化 7 2 分 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A 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政府成立 第 3 页 共 12 页 B 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制度建立 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成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8 2 分 如图为 1913 年和 1937 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 其中 20 世纪 30 年代 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 俄国农奴制废除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 新经济政策实施 D 斯大林模式推动 9 2 分 如图所反映的历史情景之所以发生 是由于 损害了中国主权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莫斯科会议 10 2 分 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 A 英 法 日三国操纵本次会议 B 德国在册东的特权国转交给日本 C 与会各图签订了 九国公约 D 诺曼底登陆 第 4 页 共 12 页 11 2 分 1922 年 缔约各国协定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 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 缔 约各国 除中国外 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般优越权利 该协定出自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联合国家宣言 12 2 分 一战后列强在欧洲的新秩序是通过一系列的跳跃 对一系列国家进行 约束 对一系列国家利 益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中 凡尔赛和约 所 约束 的国家主要是 A 苏俄 B 日本 C 德国 D 中国 13 2 分 美国作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写道 在德国 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 失望 情绪更为严重 局势也更为紧张 所有这些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可能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 慕尼黑阴谋 D 古巴导弹危机 14 4 分 面临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 各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回答小题 1 1933 年 为了对付经济危机 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 发表 独立宣言 B 颁布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第 5 页 共 12 页 C 实行罗斯福新政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2 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西班牙 D 日本 15 2 分 2008 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 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 为解决此危 机 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A 罗斯福新政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匈牙利改革 D 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16 2 分 请根据如图所示并结合所学 选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A A B B C C D D 17 2 分 1933 年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为对付经济危机 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 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 第 6 页 共 12 页 新 主要体现在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 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C 整顿银行 恢复信用 D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18 2 分 20 世纪 30 年代 40 年代 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 美苏争霸 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 宗教纷争 19 2 分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 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 有 A 德国和日本 B 法国和日本 C 德国和法国 D 英国和意大利 20 2 分 与下图漫画所反映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德国突袭波兰 B 苏德战争爆发 第 7 页 共 12 页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轴心国集团形成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21 3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1 罗斯福新政的 新 的含义是 2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 新 的含义是 3 1978 年凤阳小岗村首创 大包干 制 这种形式也称之为 22 8 分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 俄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1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2 斯大林模式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 莫斯科保卫战不但是苏德战争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4 苏联解体 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总理 克里孟梭说 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 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 是一个 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 美国总统 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 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 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 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摘编自 大国崛起 法国 材料二 观察下面四幅图片及图下文字说明 图 1 20 世纪末科索沃战争中的难民 第 8 页 共 12 页 图 2 始于 2011 年的叙利亚危机 图 3 2015 年 11 月的巴黎恐怖袭击 图 4 2015 年 10 月美日南海军演 1 材料一中克里孟梭为什么说 这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 你认为威尔逊的预言是否正 确 有什么依据 2 结合材料二 指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3 面对日益复杂 严峻的不稳定局势 世界各国该如何应对 请你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两条建议 24 25 分 材料一 我们 指美国 就好像是预备队 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 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 场的第一队 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 我们就应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博 以决定最后 的胜利 富兰克林 罗斯福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 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 摘自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 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的 球赛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美国上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2 材料二中的 三国同盟成员国 指哪三个国家 该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大意义 请写一个 各签字国 共同斗争 的典型事例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0 世纪 90 年代 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4 材料四两组图表说明欧洲联合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通过解答以上问题 你有怎样的认识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