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3.060.01D4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3022018铜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2018 - 06 - 12发布2018 - 07 - 12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302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山东金升集团、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艳、孙阳阳、孙玉亭、刘春霞、熊绍东、高鹏、刘淑萍、张旭。4铜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铜冶炼、再生铜冶炼工厂绿色工厂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8916.18 取水定额第18部分:铜冶炼生产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0862 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GB 21248 铜冶炼工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25467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9520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 29773 铜选矿厂废水回收利用规范GB/T 29456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 31574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 50616 铜冶炼厂工艺设计规范GB 51030 再生铜冶炼厂工艺设计规范HJ 558 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 559 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HJ 203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YS/T 441.1 有色金属平衡管理规范DB37/ 748 铜冶炼工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DB37/2375 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6 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工厂 green plant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3.2铜冶炼 copper smelting以铜精矿或粗铜为原料,经过火法熔炼或电解精炼生产、加工工艺,获得阳极铜、阴极铜等产品的过程。3.3再生铜冶炼 secondary cooper smelting以废杂铜为原料,经过火法熔炼或电解精炼生产、加工工艺,获得阳极铜、阴极铜等产品的过程。3.4废杂铜 copper scrap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如铜及铜合金加工过程产生的屑末、残次品、边角、料头等加工余料;消费领域产生的废铜及铜合金线缆、零部件等含铜物料。4 基本要求4.1 工厂应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及各项政策,列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合规名单。4.2 工厂近三年内未发生较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4.3 工厂不得采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限制使用的技术、工艺、装备及原料。5 评价内容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应在国家有关绿色工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根据铜行业的特点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涵盖基础设施、管理、资源与能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6个方面,具体评价内容及评价分值见附录A,部分指标的评价方法见附录B。6 评价方法6.1 计算方法6.1.1 绿色工厂评价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1)式中:Z 绿色工厂评价综合得分;Pi 第i个指标的的实际得分分值;N 指标总数。6.1.2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和预期性指标,计算绿色工厂评价综合得分时,工厂在满足基本指标要求基础上,再进行预期性指标评价,如果满足预期性指标要求,该项预期性指标得分,否则不得分。 6.1.3 装备、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二级指标中评价要求,工厂若没有评价内容规定的项目(不包括预期性指标),该项指标得满分。6.2 评价方式6.2.1 绿色工厂评价可由工厂或第三方组织实施。当评价结果用于对外宣告时,则评价方至少应包括独立于工厂、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组织。6.2.2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相关人员的座谈、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价证据。6.2.3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根据附录A、附录B确定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开展评价。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铜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A.1 铜冶炼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见表A.1 。表A.1 铜冶炼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序号评价要求分值指标类型备注基础设施(15分)建筑1.工厂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或产业聚集区规划的要求。1基本指标2.建设场地满足生产的要求,且不影响周边环境质量,场地内设有废弃物分类、回收或处理的专用设备和场所 。1基本指标3.建设场地的绿化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地方有关绿地率的要求。0.6预期性指标4.工业建筑的供暖和空调合理采用热源热及其他可再生能源。0.6预期性指标5.采用合理的节材措施,包括:工艺、建筑、结构、设备一体化设计;土建与室内外装修一体化设计;根据工艺要求,建筑造型要素简约,装饰性构件适度。0.6预期性指标装备6.工厂应依据GB 17167、GB 24789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1基本指标7.工厂若具有以下设备,需满足分类计量的要求:(1)照明系统;(2)冷水机组、相关用能设备的能耗计量和控制;(3)室内用水、室外用水;(4)空气处理设备的流量和压力计量;(5)锅炉;(6)冷却塔。1基本指标8.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厂不采用反射熔炼炉、电炉熔炼炉、密闭鼓风熔炼炉。0.6预期性指标9.冶炼工序密闭生产,负压收集逸出气体,并配套净化设施。0.6基本指标 10.计算机控制进料和冶炼过程,具有炉内温度、压力、气体成分、废气流量或速率等的在线监测与报警装置。0.6预期性指标11.采用现代富氧强化熔炼工艺。0.6预期性指标 12.制酸工艺采用二转二吸(或三转三吸),转化率99.5%1基本指标 13.制酸工艺采用二转二吸(或三转三吸),转化率99.8%1预期性指标14.具有铜阳极泥回收利用装置。1基本指标15.烟气具有脱硫、烟尘处理装备。1基本指标16.烟气具有脱硝、除汞技术装备,厂房内有VOC治理设备。1预期性指标17.具有仓库储存粉料,贮存仓库配通风设施,封闭输送粉料。1基本指标18.具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8基本指标管理(10分)组织机构建设19.最高管理者应分派绿色工厂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相关资源的获得, 并承诺和确保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1基本指标20.建有专门负责绿色工厂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1.5基本指标21.有健全的绿色工厂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1基本指标22.工厂应有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量化的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工厂定期提供绿色工厂相关教育、 培训, 并评估教育和培训结果。1.5基本指标管理体系23.按照GB/T 1900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1预期性指标24.按照GB/T 2800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1预期性指标25.按照GB/T2400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全部完成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达到环境持续改进的要求。1预期性指标26.按照GB/T 2333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1.2基本指标27.按照GB/T 2333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0.8预期性指标能源与资源投入(15分)能源投入28.建立能源管理控制中心,制定工厂用能和节能发展规划,年度管控目标完成率90%。2基本指标29.按要求组织能源审计工作,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完成率为100%,年度节能任务达到政府要求。2基本指标30.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挥作用。1.5基本指标31.工厂应合理分配和使用烟气进行余热利用。1.5基本指标32.使用可再生能源或者低碳清洁的新能源。2基本指标资源投入33.工厂应最大限度利用废弃物,包括炉渣等,减少使用铜矿石及其它天然矿物资源,实现废弃物资源化。2基本指标34.工厂应节约用水应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先进水处理技术,采用清污分流、循环供水、串级供水等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效率。1.5基本指标采购35.工厂应制定并实施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确保供方能够提供符合工厂环保要求的材料、部件或组件。1.5基本指标36.工厂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1基本指标产品(10分)生态设计37.工厂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2基本指标碳足迹38.采用公众可获取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盘查或核查。2基本指标39.利用盘查或核查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善。盘查或核查结果对外公布。2基本指标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情况40.工厂生产的产品应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并满足国家对产品中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要求。2基本指标41.实现有害物质替代。2预期性指标环境排放(10分)大气污染物42.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25467、DB37/2376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水体污染物43.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25467及山东省相应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固体废弃物4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须符合GB 18599标准要求,危险废物污染控制须符合GB 18597等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噪声45.噪声排放须符合GB 12348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温室气体46.工厂应采用GB/T 32150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盘查。2基本指标47.工厂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方核查声明。2预期性指标48.利用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1预期性指标49.核查结果对外公布。1预期性指标绩效(40分)用地集约化50.合理提高建设场地利用,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低于现行国家、省里有关标准规定。3基本指标见B.1、B.251.单位用地面积产能不低于2.09万元/平方米3预期性指标见B.3生产洁净化52.单位产品SO2(制酸后)排放量1.5kg/t1.2基本指标53.单位产品SO2(制酸后)排放量0.8kg/t0.8预期性指标54.单位产品NOx(以NO2 计)排放量0.65kg/t1.2基本指标见B.455.单位产品NOx(以NO2 计)排放量0.5kg/t0.8预期性指标56.单位产品废水COD 产生量340g/t(熔炼)1.2基本指标57.单位产品废水COD 产生量285g/t(熔炼)0.8预期性指标58.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7.5 m3/t1.2基本指标见B.559.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6.5 m3/t0.8预期性指标见B.5废物资源化60.铜总回收率98.1%1.2基本指标见B.661.铜总回收率98.6%0.8预期性指标见B.662.铜阳极泥自处率为100%2预期性指标63.未达到弃渣要求的炉渣,在各冶炼厂返回熔炼炉、或送选矿厂选铜精矿。2基本指标64.生产辅助用水重复利用率98%1.2基本指标见B.765.生产辅助用水重复利用率99%0.8预期性指标见B.766.最终弃渣含铜0.3%1.2基本指标见B.867.最终弃渣含铜0.25%0.8预期性指标见B.868.熔炼弃渣全部综合利用。2基本指标能源低碳化69.铜精矿-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80kgce/t 1.2基本指标见B.970.铜精矿-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60kgce/t0.8预期性指标见B.971.铜精矿-粗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50kgce/t1.2基本指标见B.972.铜精矿-粗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35kgce/t0.8预期性指标见B.973.铜精矿-阳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73kgce/t1.2基本指标见B.974.铜精矿-阳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50kgce/t0.8预期性指标见B.975.粗铜-阳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20kgce/t1.2基本指标见B.976.粗铜-阳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80kgce/t0.8预期性指标见B.977.粗铜到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60kgce/t1.2基本指标见B.978.粗铜到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50kgce/t0.8预期性指标见B.979.阳极铜到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90kgce/t1.2基本指标见B.980.阳极铜到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80kgce/t0.8预期性指标见B.981.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应优于行业平均水平。1.2基本指标见B.1082.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0.8预期性指标见B.10A.2 再生铜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见表A.2 。表A.2 再生铜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序号评价要求分值指标类型备注基础设施(15分)建筑1.工厂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或产业聚集区规划的要求。1基本指标2.建设场地满足生产的要求,且不影响周边环境质量,场地内设有废弃物分类、回收或处理的专用设备和场所 。1基本指标3.建设场地的绿化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地方有关绿地率的要求。1基本指标4.工业建筑的供暖和空调合理采用热源热及其他可再生能源。0.8预期性指标5.采用合理的节材措施,包括:工艺、建筑、结构、设备一体化设计;土建与室内外装修一体化设计;根据工艺要求,建筑造型要素简约,装饰性构件适度。0.6预期性指标装备6.工厂应依据GB 17167、GB 24789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1基本指标7.工厂若具有以下设备,需满足分类计量的要求:(1)照明系统;(2)冷水机组、相关用能设备的能耗计量和控制;(3)室内用水、室外用水;(4)空气处理设备的流量和压力计量;(5)锅炉;(6)冷却塔。1基本指标8.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厂不采用反射熔炼炉、电炉熔炼炉、密闭鼓风熔炼炉。0.6预期性指标9.冶炼工序密闭生产,负压收集逸出气体,并配套净化设施。1基本指标10.计算机控制进料和冶炼过程,具有炉内温度、压力、气体成分、废气流量或速率等的在线监测与报警装置。1预期性指标11.采用现代富氧强化熔炼工艺。1预期性指标12.具有铜阳极泥回收利用装置。1基本指标13.烟气具有脱硫、烟尘处理装备。1基本指标14.烟气具有脱硝、除汞、二噁英技术装备,厂房内有VOC治理设备。1预期性指标15.具有仓库储存粉料,贮存仓库配通风设施,封闭输送粉料。1基本指标16.具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1基本指标管理(10分)组织机构建设17.最高管理者应分派绿色工厂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相关资源的获得, 并承诺和确保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1基本指标18.建有专门负责绿色工厂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1.5基本指标19.有健全的绿色工厂管理制度和奖励管理办法,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1基本指标20.工厂应有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量化的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工厂定期提供绿色工厂相关教育、 培训, 并评估教育和培训结果。1.5基本指标管理体系21.按照GB/T 1900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1基本指标22.按照GB/T 2800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1基本指标23.按照GB/T2400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全部完成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达到环境持续改进的要求。1基本指标24.按照GB/T 2333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1.2基本指标25.按照GB/T 2333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0.8预期性指标能源与资源投入(15分)能源投入26.建立有能源管理控制中心,制定有工厂用能和节能发展规划,年度管控目标完成率90%。2基本指标27.按要求,组织能源审计工作,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完成率为100%,年度节能任务达到政府要求。2基本指标28.有健全的能源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各成员单位及主管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发挥作用。1.5基本指标29.工厂应合理分配和使用烟气进行余热利用。1.5基本指标30.使用可再生能源或者低碳清洁的新能源。2基本指标资源投入31.选取纯净的金属态废铜,不包括绝缘层,如带皮的电线缆等;对漆包线等除漆需要焚烧的,须采用烟气治理设施完善的环保型焚烧炉。2基本指标32.工厂应节约用水应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先进水处理技术,采用清污分流、循环供水、串级供水等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效率。1.5基本指标采购33.工厂应制定并实施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确保供方能够提供符合工厂环保要求的材料、部件或组件。1.5基本指标34.工厂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1基本指标产品(10分)生态设计35.工厂在产品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2基本指标碳足迹36.采用公众可获取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盘查或核查。2基本指标37.利用盘查或核查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善。盘查或核查结果对外公布。2基本指标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情况38.工厂生产的产品应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并满足国家对产品中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要求。2基本指标39.实现有害物质替代。2预期性指标环境排放(10分)大气污染物40.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25467、DB37/2376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水体污染物41.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25467及山东省相应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固体废物4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须符合GB 18599标准要求,危险废物污染控制须符合GB 18597等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噪声43.噪声排放须符合GB 12348标准要求。1基本指标温室气体44.工厂应采用GB/T 32150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盘查。2基本指标45.工厂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方核查声明。2预期性指标46.利用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1预期性指标47.核查结果对外公布。1预期性指标绩效(40分)用地集约化48.合理提高建设场地利用,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低于现行国家、省里有关标准规定。2基本指标见B.1、B.249.单位用地面积产产能不低于2.09万元/m21.5预期性指标见B.3生产洁净化50.单位产品NOx(以NO2 计)排放量0.76kg/t1.5基本指标51.单位产品NOx(以NO2 计)排放量0.5kg/t1预期性指标见B.452.单位产品废水COD 产生量85g/t(熔炼)1.5基本指标53.单位产品废水COD 产生量69g/t(熔炼)1预期性指标54.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0.77 m3/t1.5基本指标55.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0.64 m3/t1预期性指标见B.556.*二噁英排放量86g TEQ/t2基本指标见B.5废物资源化57.铜总回收率99.5%1.5基本指标见B.658.铜总回收率99.8%1.5预期性指标见B.659.铜阳极泥自处率=100%2预期性指标60.未达到弃渣要求的炉渣,在各冶炼厂返回熔炼炉、或送选矿厂选铜精矿。2基本指标61.生产辅助用水重复利用率97%1.5基本指标见B.762.生产辅助用水重复利用率98%1预期性指标见B.763.最终弃渣含铜0.8%1.5基本指标见B.864.最终弃渣含铜0.6%1预期性指标见B.865.熔炼弃渣全部综合利用。1.5基本指标能源低碳化66.杂铜-粗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0kgce/t1.5基本指标见B.967.杂铜-粗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80kgce/t2预期性指标见B.968.杂铜-阳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46kgce/t1.5基本指标见B.969.杂铜-阳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20kgce/t2预期性指标见B.970.杂铜到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305kgce/t1.5基本指标见B.971.杂铜到阴极铜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80kgce/t1.5预期性指标见B.972.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应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基本指标见B.1073.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优于行业前20%水平。1.5预期性指标见B.10BB附录B (规范性附录)铜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计算方法B.1 容积率容积率按式(1)计算: R=A总建筑物+A总构筑物A用地(1)式中:R工厂容积率,无量纲;A总建筑物工厂总建筑物建筑面积,平方米(m2); A总构筑物工厂总构筑物建筑面积,平方米(m2);A用地工厂用地面积,平方米(m2)。B.2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为工厂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占(用)地两积总和(包括露天生产装置或设备、露天堆场及操作场地的用地面积)与厂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按式(2)计算。r=a总建筑物+a总构筑物A用地100%(2)式中:r工厂建筑密度,无量纲;a总建筑物工厂总建筑物占(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a总构筑物工厂总构筑物占(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A用地工厂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B.3 单位用地面积产能单位用地面积产能为工厂产值与厂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按式(3)计算:n=NA用地(3)式中:n单位用地面积产能,单位视产品种类而定;N工厂总产能,单位视产品种类而定;A用地工厂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B.4 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按式(4)计算:si=SiQ(4)式中:si单位产品某种污染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3314-2025锻钢冷轧工作辊通用技术条件
- 2025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内勤人员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福建省古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福建福州市长乐生态环境局招聘编外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县城市发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4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陕西电力科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福建南平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工作招聘50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中国混凝土整体着色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招聘高层次人才(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肠外营养疗法规范或指南2025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2025年新闻记者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现状与展望
- 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1、2章 区块链概述;区块链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 成都辅警笔试试题及答案
- 制药设备改造管理制度
- 心梗急救课件
-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诗歌观点态度评价
- DB31/T 1013-201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环境质量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