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4848 分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梭伦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说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 典 我都使他们解放 他们 是指 A 外邦奴隶 B 债务奴隶 C 战俘 D 平民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 北魏统一全国 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A B C D 3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 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 着明显的不同 一个唇厚 鼻高 目长 肩宽 气势雄健 一个丰满柔和 神态可亲 影 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A 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 汉化政策的影响 D 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4 公元 997 年 宋朝岁收 2200 多万缗 收支相抵还余大半 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 收入 高达 11000 多万缗 支出却高达 12500 多万缗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衰退 B 起义频繁 C 贪污腐败 D 冗官冗兵冗费 5 现在有些国家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资助其发展生产 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的做法 这 种做法出现于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李悝变法 6 王安石变法解决 积贫 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 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青苗法 免役法 保甲法 方田均税法 A B C D 7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 下列事件的结果能够体现上述 用心 爱心 专心2 主张的有 商鞅变法实行 废井田 开阡陌 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 1958 年开始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 年以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A B C D 8 历史上杰出改革家的共同特点是勇于创新 不惧阻挠 提出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 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的改革家是 A 商鞅 B 北魏孝文帝 C 王安石 D 康有为 9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包括 政教合一 教权高于王权 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教皇在西欧确立了神权统治 10 下列宗教改革的主张 属于马丁 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是 信仰即可得救 无须通过天主教会 救赎或沉沦在人出生前已经预定 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禁止娱乐活动和穿着奇装异服 11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不包括 A 统一了宗教信仰 B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D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12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要包括 近代工业发展 军事实力增强 人民反抗减少 延缓西方入侵 A B C D 13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 同 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觉醒 是指人们 认识到俄国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14 19 世纪中期 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对外战争一再遭到失败 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方 农奴制腐朽落后 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下 15 体现俄国农奴在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方面不彻底的是 地主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分给农民 保留了农民对于地主所承担的劳役地租 农民需付高额的现金才能真正获得土地 地主控制的村社束缚农民的自由 16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实施西方的法律制度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缩小与西欧国家的差距 用心 爱心 专心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 共 5252 分 分 一 有史以来 改革就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人类社会的改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回答下列问题 26 分 1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为社会下层提供改变地位的机会 在当时的雅典和秦国 平 民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8 分 2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措施各具特色 根据下述史料和所学 概括二者的特点 并列出具体措施予以说明 10 分 史料特点措施 梭 伦 改 革 我 指梭伦 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 正地占据优势 商 鞅 变 法 自古趋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君能令政必行 3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具有延续性 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对梭伦改革的局限有重 大改进 请列举其发展的表现 4 分 商君死 惠王即位 秦法未败 请结合所学 分析 秦法未败 的原因 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4 二 19 世纪下半叶 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中国开展了戊戌变法 改革在两国近代化 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26 分 1 根据以下材料 概括中 日两国改革的起因 4 分 材料一 培理 又译佩里 在 1853 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 长州和萨摩两 藩的领主领悟到 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 是采用西方的军事和技术装备 他们要为日本 人拯救日本 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 美 帕尔默 科尔顿 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2 根据以下材料 分析日本改革措施 概括其特点 9 分 材料三 日本明治政府部分改革措施 项目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教育方面 改革措施 天下权力 总 归于太政官 即中 央政府 以除政 令分歧之弊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 务 但人民还没有这种 意愿 所以暂时创办官 立事业 示以实例 以 诱导人民 1872 年 明治政府正式颁布 学制 规定 6 岁以上适龄儿 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 推行 四民平等 的国民义务教育制 在这一体制下 日本共设 8 所 大学 256 所中学 53760 所小 学 3 根据以下材料 分析戊戌变法的失当之处 8 分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 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等各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 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 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帝下令毁版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五 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 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4 明治维新使日本快速实现近代化 成为世界强国 这给我们哪些启示 5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5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考试样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8 分 题 号12345678910 答 案BDCDBDACBA 题 号111213141516 答 案ADBCD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一 共 26 分 1 雅典 发财致富 为平民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4 分 秦国 立军功 提高了秦军战斗力 4 分 2 10 分 史 料 特点措施 梭 伦改革 兼顾各方利益 力求公平 不以出身而以财产多寡确定公民的政 治权利 商 鞅变法 有令必行 变法 坚决 轻罪重刑 严惩太子傅等 3 发展 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伯利克里改革取消担任高级职官 的财产资格限制 4 分 原因 起到了富国强兵的实效 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4 分 二 共 26 分 1 外国殖民侵略 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银行2025资阳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交通银行2025本溪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九江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工商银行2025周口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交通银行2025渭南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乌兰察布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建设银行2025黄南藏族自治州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合肥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班组建安全和培训课件
- 中国银行2025松原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商业银行法律纠纷诉讼策略的运筹方法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
- 医学优质课件《胎盘异常》
- 新生儿低钙血症
- 熔化和凝固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人工智能训练师基础(上册)
- 粘多糖贮积症专家讲座
- 教学课件 国际结算(第七版)苏宗祥
- 成都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
- 某铁路站房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版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