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 用吸尘器吸尘B . 使用空调降温C . 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D . 用计算机上网2. (2分)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A . 扩大观察范围B . 完成观察任务C . 得到观察结果D . 延长观察过程3.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将鼻孔凑到集气口闻气体气味B .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 用手拿砝码D .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4. (2分)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 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B . 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C . 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D . 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5. (2分)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 0.25A=25mAB . 100A=1104AC . 220V=2.2103mVD . 1.5V=1.5103kV6. (2分)下列事故的处理措施中,合理的是( ) A . 实验室中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并燃烧,立即用水灭火B . 实验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C . 温度计不慎打破,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D . 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7.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几百帕B . 小李同学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发现鸡蛋的重力约5牛C .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D . 小李同学上学时步行速度大约是20m/s8. (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测溶液的pHB . 检查气密性C . 点燃酒精灯D . 倾倒液体9. (2分)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 . 刻度尺放得不正B . 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C .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D . 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11. (2分)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2. (2分)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关于“错误的操作”导致结果的偏差中,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错误的操作结果A用皮卷尺紧贴沙坑面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偏大B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D测量铜丝的直径时,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缠绕紧偏小A . AB . BC . CD . D14. (2分)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 . 20 B . 32 C . 24D . 3616. (2分)下图所示的是四位同学在科学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几种做法,请判断哪一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 A . 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B . 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C . 将温度计从烧杯中取出来读数 D .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17. (2分)在摄氏温度下,酒精的熔点是-117C,沸点是78C,如果我们规定酒精的冰点为0C,沸点为100C,在0到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作1C,那么用这种温度计来测量时,水的冰点是( ) A . 80CB . 100CC . 60CD . 111.2C18. (2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9. (2分)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A . 相同B . 不同C . 相似D . 随意20. (2分)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等。下述事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研究电流时用水流作类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水的组成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7题;共22分)21. (5分)同学们在进行家庭实验时,往往会因仪器不足而产生困难,老师让同学们想办法用如图的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如用A 代替试管,那B 可代替_,C可代替_。 现提供一带孔小瓷片,请你用日常用品组合一盏酒精灯(填所用用品名称)。_。22. (3.0分)请你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人身高170_;今天的气温是20_。23. (4分)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_; (2)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3000_; (3)墨水瓶的高度约为6_。 24. (2分)看下图回答:图中的最小刻度是_,木块的长度是_。 25. (3分)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1)如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_.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2)如图乙是小科用体温计为小敏正确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小敏的体温为_。 26. (2分)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细胞膜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它就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当细胞的体积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相对变小,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有人设计实验来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提供的仪器、材料有:变形虫若干、锋利的刀片、显微镜等)。 步骤:.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 9 只,分成 A、B、C 三组,每组三只。.处理方法与实验现象处理方法现象A 组人工培养,不作任何处理变形虫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分裂增殖B 组人工培养,当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一次性切取一部分细胞质切取细胞质后,三只均不分裂,但增长到一定体积后,三只均又分裂C 组(1)A组的作用是_。 (2)C组的处理方法应该是_。运用已有的知识请你对C组的现象进行预测:_。 (3)你的结论是_。 27. (3分)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你同意_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一种即可:_。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共4题;共38分)28. (8.0分)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 , 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F.(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还缺少的步骤F是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 29. (14.0分)实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_;_; (2)小华想用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填a或b)端进入。 (3)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请至少写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_;猜想二:_;30. (8分)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将5g大豆研碎;将研碎的大豆放入大试管中,再加入10mL己烷液体(用于溶解大豆中的油脂),振荡后静置几分钟; ,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将得到的液体倒入一个小烧杯中,将该小烧杯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图所示);将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_。 (2)以上实验步骤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 (3)本实验过程中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_(选填“”、“”、“”、“”或“”)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_。 31. (8分)下图实验中,三位同学忘记了记录,请你帮他们填写上: 图1 图2 图3(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图中第1(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2毫升; (2)如图2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1尺测量时准确度低且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2厘米; (3)图3是某同学测量某天教室外温度时的示数,则该天教室外的温度是1。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