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题分析.doc_第1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题分析.doc_第2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题分析.doc_第3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题分析.doc_第4页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题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题分析语文学科命题组一、命题意图(一)总体思路1这是台州市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试题。从命题总体思路来看,既考虑200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又必须顾及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和样卷的特点,还要适当考虑2010年各省市高考模拟卷中出现的变化。在试题结构上参照2009年浙江省高考试题,分为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四大部分。同时,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化,又作了一些细部的调整,如现代文小阅读由原来的3道客观题加1道主观题变为2道客观题加2道主观题;文言文阅读去掉了词类活用与句式的单独考查,增加了断句的考查;古诗文默写有1小题出自规定背诵篇目以外。试题难度适中,与高考难度接近,并有一定的区分度。2选材体现时代性、生活性、人文性的特点,选材紧跟时代步代,贴近生活实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词语音形辨析、成语用法辨析、语病辨析等题的选句,取自鲜活的现实生活,贴近时代特征和学生生活实际;语言运用题如概括一句话新闻、对网上时尚谈看法、对旅游团队婉拒劝阻的材料,则完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学生感兴趣而又实用。阅读的语段,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远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现实意义。现代文小阅读混合能源网,是最新的自然科学类文章,反映了能源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检测是为了检验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因而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文言文阅读游钓台记,呈现出了作者“神游”钓台的独特感受,豪放之中有婉约之致,秀丽之中有清新之韵,其文气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造境写境,浑然天成。文学作品阅读我是瞎子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只要积极奋斗,心中有阳光,虽身处逆境,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很体面地生活。诗歌鉴赏题所选的蔡松年的相见欢,表现了一种高洁的精神境界。论语阅读题的材料,则强调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3阅读量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筛选能力。在社会大量信息冲击我们视野的今天,我们要有高速度的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次阅读和语言应用的材料较长,且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阅读速度快,阅读效益高,能迅速抓住有关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概括,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4注重题目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注重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创造性地回答回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如第6题的语言应用,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有的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有的觉得“这是无聊的游戏”,也可以辩证地看待,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又如作文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给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二)试卷结构与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模仿20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样卷)的结构:题号大题小题考查类别考查要点分值一1语言基础知识语音3分2字形3分3熟语运用3分4语病3分5语言运用语段压缩3分6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4分75分二8小阅读理解句子含义3分9辨别和筛选信息3分10筛选信息、归纳要点2分11整体分析与把握4分12小说阅读形象的欣赏3分13表现手法的分析4分14重要语句的品味4分15表现手法的分析6分16作品结构的分析3分三17文言文阅读实词3分18虚词3分19文章的整体把握3分20断句3分21句式翻译6分22诗歌鉴赏表现手法2分23形象的欣赏,内涵的赏析4分24论语阅读文本的观点和倾向4分25古诗文默写识记和正确书写6分四26新材料作文写作60分二、成绩分布情况1、总体分布情况全市共有18830人参加考试,平均分为89.51。理科共有1354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为89.14。其中80分档人数为4人,70分档人数为797人,60分档人数为6216人,50分档为数为5398人,40分档人数为995人。理科优秀分数线为100分,优秀人数为2117,占15.63%;优良分数线为90,优良人数为7017,占51.80%;及格分数线为81,及格人数为10958,占80.90%。文科共有528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为90.46,其中80分档人数为5,70分档为数为797,60分档人数为2517,50分档人数为1885,40分档人数为363。文科优秀分数为102分,人数为806人占,占15.25%;优良分数为91分,人数为2799,占52.95%;及格分数为82,人数为4281,占80.99%。2、各小题得分情况大题小题考查类别考查要点分值平均得分一1语言基础知识语音3分2.212字形3分1.553熟语运用3分2.514语病3分1.325语言运用语段压缩3分2.296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4分3.3475分3.27二8实用类文本阅读理解句子含义3分1.099辨别和筛选信息3分1.2510筛选信息、归纳要点2分1.5511整体分析与把握4分1.7512文学作品阅读形象的欣赏3分1.1613表现手法的分析4分1.4614重要语句的品味4分1.2715表现手法的分析6分2.1916作品结构的分析3分1.10三17文言文阅读实词3分1.8618虚词3分1.9019文章的整体把握3分2.4920断句3分2.2521句子的理解和翻译6分2.0722诗歌鉴赏表现手法2分1.0223形象的欣赏,内涵的赏析4分1.3624(1)论语阅读含义的理解1分0.3924(2)文本的观点和倾向3分1.7525古诗文默写识记和正确书写6分5.06四26新材料作文写作60分40.163客观题各档分数分布高三1模(语文)客观题上中下三档学生平均分统计表30%40%30%学校题型题号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29校客观题12.62.231.7229校客观题21.971.491.1529校客观题32.792.542.1429校客观题41.591.271.0729校客观题81.471.030.7229校客观题91.581.230.9229校客观题172.281.861.3829校客观题182.481.921.229校客观题192.812.542.0629校客观题总分19.5616.1112.354主观题各档分数分布高三1模(语文)主观题上中下三档学生平均分统计表30%40%50%29校主观题52.532.292.0229校主观题63.473.343.1829校主观题73.423.263.129校主观题101.741.571.329校主观题111.91.751.5829校主观题121.391.150.9229校主观题131.851.441.0329校主观题141.671.230.8629校主观题152.632.191.6729校主观题161.330.970.6929校主观题202.532.251.9329校主观题212.682.051.4129校主观题221.191.030.8229校主观题231.841.30.8729校主观题242.722.171.4529校主观题255.645.214.1929校主观题2642.5540.3437.1829校主观题总分81.0673.5464.19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扎实,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落实。语音、字形等题目,学生只要平时加以积累、落实,是完全可以拿到满意的分数的。可字形的平均得分只有为1.55分。从平时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求学的自觉性是不容乐观的。如果进行放羊式管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就难以落实。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加以检查,如对词语进行听写,对要求背诵的片断进行默写,直到过关为止。对成语,教师可介绍相关成语辨析的方法,然后由学生在每节课前介绍5个成语,达到积少成多的目的。“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本考点主要立足于“辨析”。语病辨析题平均得分仅为1.32分,难度系数为0.44,属于较难的题目。对语病,教师可简单介绍病句的类型,然后配以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2语言运用语言应用要引起重视,密切关注各地模拟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并给学生提供方法指导。语言应用题共3小题,12分。第5题,语段压缩,大多数学生能抓住内容要点,概括一句话新闻。部分学生遗漏了副词“将”造成失分。第6题,要求学生对“种菜”“偷菜”谈谈自己的看法。“赞同”的主要从娱乐休闲、人际关系等角度来回答,“反对”的则大多从浪费时间和精力、助长偷盗之风等角度回答。平均分3.34,失分较少。第7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以江西旅游局的名义,对外省一个到南昌进行红色旅游的团队进行婉拒劝阻,请他们取消旅游计划。多数学生容易找到天气状况这一因素,但忽略了另外两点。因此大部分同学因为理由不充分失分。3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阅读离开原文,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要教会学生从原文出发,忠于原文,找准有效的答题区间,然后加以归纳、提炼。阅读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要从文章本身出发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切忌凭空想像,任意发挥。如第10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分析与把握的能力。很多学生一见原文中有“开放能源网对印度等电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最有好处”,便理所当然认为印度也开放了能源网,认为选项D的表述“日本、美国、新西兰、德国及印度等国都已经出现了开放能源网的迹象”是正确的,造成失分。如第11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只要考生能够找到第3段这一答题的有效区间,就很容易完成此题。4文学作品阅读学生审题意识淡薄,要加强学生的审题意识。这是一篇文风朴素、可读性强的外国小说,没有文字难认、内容难懂的障碍,阅读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情况反映出他们阅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审题意识不强,匆匆看题目,匆匆下笔,结果所回答的内容与题目的要求不一致,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如第14题:帕森斯说“我也是瞎子”的用意是什么?考查的是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有的学生回答“用意是为了使情节更完整”,“用意是突出帕森斯的崇高,反衬乞丐的渺小”,“对马克沃德特是一种嘲讽,突出文章的主旨”。答非所问。二是缺少文本意识,离开原文去“想”、“造”,没有从原文中寻找相关的信息,或没有从原文隐含的信息中去挖掘,导致解读错误,答案不到位。如第12题,“请从三个方面概括马克沃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有的学生仅仅根据一句“我不是乞丐,先生,我的确不是,我这里有些小玩意儿”就断章取义,认为他“自尊自强”,忽略了提示语“乞丐”以及上下文的联系。再如第14题:帕森斯说“我也是瞎子”的用意是什么?考生回答说“我以前看错了你,把你当成好朋友”,完全是臆造。三是回答问题抽象笼统,没有做到细化,明确要点。如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小说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学生必须回答对比的三个方面,并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它的作用。可相当多的学生只回答:将帕森斯与马克沃德特进行对比,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建议】在做文学作品阅读时,要做到:A读懂全文,理清思路、结构与内容。许多学生回答问题时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究其原因是未读懂全文。B认真审题,读清题干中的每一项要求。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同学的失分,就是由于没有看清题目要求造成的。C忠于原文,不能离开原文答题。D表达规范,无论是内容理解还是表达技巧的作用,都要求表达规范,明确要点,语句连贯通顺。5文言翻译及断句不明白断句与标点的区别,不注重积累。 (1)文言断句这是07、08年在浙江高考卷中出现的新的考查形式,虽然09年没有考,但在2010年的样卷中又出现,应予以关注。本题共6个断句处,结构上、理解上本来难度不大,如果能整体把握,并注意句子的对称性,本该有个理想的分数,但学生普遍有两种倾向:一是切分不足,该断不断;二是太琐碎。学生得3分的不多,大多数得2分。有的学生还出现不用“”而用“标点”来断句。【建议】注意训练断句的方法。如注意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注意对称性语句等。 (2) 文言翻译第一句:本句采分点为“意”、“垂纶”、“是”,大部分学生只能答出“是”字,“意”字有的同学答不出,特别是“垂纶”,能翻译准确的更少。从总体来看,学生基本能得2分。第二句:采分点:“窃”、“逮”和特殊句式,“窃”答“私下里”、“暗自”都算对,学生一般都能答出。“未之逮”要求译出“逮”的词义和倒装句式,学生答得不理想。本题总体得分较低,只能得1-2分。【建议】A部分学生认为,翻译只要把大概意思翻译出来就可以了,因此在答题中不注重直译,不找关键词并落实好关键词。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注意采分点,注重字字落实,要译出关键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B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本次考试中,由于学生错误地理解了“垂纶”,把“垂纶”译成“垂下衣带”、“垂下头巾”、“太阳垂直照射下来”,造成整个句子意思扭曲,令人啼笑皆非。按理说,学生如果熟悉“蓬头稚子学垂纶”,或能够联系上下文,就不会出此笑话。C翻译时要注意句子连贯、通顺。6古诗鉴赏学生审题意识淡薄,答题思路不清。如诗歌鉴赏第22题,题目问的是“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的同学忽视“写景”“主要”等关键词,回答为“用典”。另外,小序以及注释中都有“风泉悲鸣”、“其声凄清”等提示语,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在回答意境的特点时用“清新自然”、“悠闲舒适”、“欢快”之类的字样。还有的学生回答“使其意境更加让人心情舒畅,表现作者的悠闲之情”,似理解成“意境的作用”。如诗歌鉴赏第22题,有的同学回答用了“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不会判断。又如第23题,“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的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学生多答是“被贬谪的做官之人”,还有的回答“尼姑”、“游子”就更匪夷所思。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小序中提及交往的“故人陈公辅”、“萧然有尘外趣”,写景中提及的松菊以及注释中提及的陶渊明其实都暗示了人物的追求和身份,说明学生对如何把握诗歌中的形象思路不清,方法不明。【建议】A古诗鉴赏应先让学生明白鉴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表述时力求使用名词术语,并能准确地使用。B加强积累。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时间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熏陶,因此平时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让学生多读、多感受,提高欣赏能力。7论语阅读题审题不仔细,评价不到位。第24题(1):“长幼之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考生如果忽略了这句话是子路对荷蓧丈人的评价,就容易答为“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第24题(2):子路认为荷蓧丈人“洁其身”的行为是“乱大伦”,为什么?有的同学答“他有才而不侍奉君主,这有违君臣之礼,故而说他乱大伦。”漏答要点,没有分析清楚“洁其身”与“乱大伦”的关系,评价分析不到位。8作文作文要求真求美,做到文质兼备。本次作文题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进行考查,对于习惯了写话题作文的学生来说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缺乏审题意识,要增强审题意识。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关键是要找准材料中珍珠与麦粒的比喻义,找准其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珍珠是个宝物,光彩夺目,用来装饰和打扮,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虚的,是一种附着物,可以指生活中的荣誉、地位;而麦粒是实实在在对人生有益的具体的东西,正如要远渡重洋的鸟儿,仅在口中衔着一根树枝,而不会带上冗余的食物和沉重的鸟巢,据此立意可确定为“要抛弃虚荣”“要拒绝诱惑”。冰心说过:“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拒绝诱惑就是不要因沿途的景色而迷失了方向。从另一方面讲,公鸡想找食物,却先找到了珍珠,但它很明智地放弃了,因为它认为珍珠对它来说毫无用处,据此立意可确定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执著于既定目标”。为实现找到食物这个目标,而将作为珍宝的珍珠丢弃,这本身需要清醒的头脑、智慧的眼光,由此还可确定“要勇于取舍”“借我一双慧眼吧”等立意。如果从“换一个角度”“学会变通”等方面立意,则偏离了题旨。可是很多同学不注意寓言的情感倾向,从“学会变通”的角度来立意,偏离了题意。更有甚者,完全另起炉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