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_第1页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_第2页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_第3页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_第4页
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2004年高考年高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试卷分析试卷分析 山山东东省高考理科省高考理科综综合合阅阅卷卷质质量量检查检查小小组组 2004 06 17 试题总体评价 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 考查以各科基础知识为主 整个试 卷注重基本能力考查 注重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试题的背景材料注重与现代 科技事件相联系 答案比较准确 评分标准易于阅卷操作 试题编排顺序较科 学 试题区分度较大 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 对中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1 生物学科 整个试卷注重能力考查 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 体现生物学科的特 点 试题较好地覆盖了 考试大纲 要求的内容范围 覆盖面较大 但试题的 创新意识不够 试题的难度较小 区分度较低 不利于区分中上游考生 化学 学科 整个化学学科的试题没有刻意追求联系 社会 生活 生产 高新科技 等内容 没有大量的与解题无关的情景叙述 题干简捷 朴实 阅读量小 有 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 基本上能较好地贯彻了今年的 考试 说明 但由于试题难度偏小 区分度不大 层次感不强 所以就化学试题本 身来讲选拔功能不突出 物理学科 注重基础 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 突 出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 突出考查分析 推理和判断能力 题目特别注重双基 试题的改革和创新意识比2003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旧题太多 理科综合 试卷学科间的渗透体现不够 试题难度有所下降 不利于区分中上游考生 试题结试题结构构 二 二 试题试题特点特点 生生 物物 学学 科科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包括 5 个选择题和 2 个非选择题 共计 72 分 试题体现了 考试大纲 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较好地覆盖了 考试大 纲 中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其中 13 项内容涉及到 7 项内容 试题较好地贯彻了 考试大纲 精神 但试题题量偏少 题目的分值较大 试题难度较小 区分 度较低 抽样统计 第 I 卷难度系数为 0 75 第 II 卷难度系数为 0 78 试 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综合考查基础知识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生 理过程的理解 掌握和综合应用情况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综合测试 考查了学 科目科目生物生物化学化学物理物理 题数588 分值304848 第第 卷卷 126126 分 分 分值 比例 42 44 40 题数 244 分值 426072第第 卷卷 174174 分 分 分值比例 58 56 60 题数 71212 分值 72108120 全全 卷卷 300 分 分 分值比例 24 36 40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2 生的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 2 题综合考查了减数分裂第 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和产生配子的基础 知识 3 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中突然中断二氧化碳气体供应 短暂时间内叶绿体 中 C3化合物与 C5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的基础知识 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光反应 暗反应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掌握情况 6 题考查了血红蛋白基本特性的基 础知识 30 题考查了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础知识 31 题通过实验综合考查了 植物种子的无氧呼吸 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要素等基础知识 2 以 考试大纲 中要求 理解 的主干知识为依托 对 考试大纲 中 要求的 五种能力 进行了考查 例如 1 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应用 能力 2 题 3 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 题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5 题 30 题 31 题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获取信息 应用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31 题通过理解实验原理 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 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3 联系生产 生活实际 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 1 题联系 SARS 治疗中的实例 6 题联系煤气中毒的实例 30 题联系杂交 育种的实例 31 题以具体实验为依托 4 重点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 试题考查了免疫 减数分裂 光合作用 遗 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种群的数量变化 自由组合规律 无氧呼吸等主干知识 也考查了初中生物学中的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中毒和选修教材中的微生物 营养 污染等知识 5 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 突出了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 降低了跨 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 6 题 31 题第 2 空 第 4 空 生物与化学有一定综合 其他都是学科内综合 6 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0 题第 1 空 第 5 空 31 题第 12 空 题目设 问具有开放性 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的程度不同 7 试题设问清楚 要求明确 得分点易于掌握 化化 学学 学学 科科 1 试题结构基本稳定 题干简捷 阅读量小 2004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化学部分共包括12道题 共计108分 其中 卷8道单项选择题 48分 占 卷总分数的38 1 卷4道非选择题 包括有 机推断题 实验题和计算题 60分 占 卷总分数的34 5 化学科主 客观 题型分数比例约为5 4 与2003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新课程卷 基本 保持一致 整个化学学科的试题没有刻意追求联系 社会 生活 生产 高新科技 等内容 没有大量的与解题无关的情景叙述 题干简捷 朴实 阅读量小 有 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 2 试题注重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但对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够 与2003年高考化学试题相比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 总体来看试题难度明 显减小 阅读量也不大 更加注重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考查的内容更贴 近课本 部分试题则完全来源于课本 基本上能较好地贯彻了今年的 考试说 明 但由于试题难度偏小 区分度不大 层次感不强 所以就化学试题本身 来讲选拔功能不突出 3 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全面考查 在 12 道化学试题中 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就有 8 道 它们 分别是 物质结构 7 题 8 题 化学平衡 29 题 电离平衡 10 题 氧化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3 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11 题 热化学反应与物质的能量 13 题 物质的量与 摩尔质量 微粒数 气体的体积间的转化关系 9 题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27 题 共 67 分 占化学总分数的 62 4 试题仍注重对化学计算的考查 在 2003 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 化学计算所占的比重就较大 今年高考仍然 保持这一特点 将化学计算渗透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元素化合物等内 容中去 这样从定量的角度提高考生对分析 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能力的测试 要求 本套试题除 29 题 16 分 直接对化学计算进行考查外 在第 7 8 9 10 12 13 等题中均有计算因素出现 5 试题对元素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进行采点命题 试题对元素化合物 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的考查采用了 采点式 命题方 式 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题目并不多 主要包括 卷的3道选择题 6 11 12 和 卷的第28题 而且考查的方式比较传统 如28题 仍采用将 溶液两两混合 将实验结果列表求解的方式进行考查 这说明在中学阶段根据 不同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模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有机化学的考查着重从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入手 有机化学内容共15分 其中写结构简式的就占8分 涉及到的反应和性质占5分 试题很好地体现了结 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6 试题注重了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实验结果利用的考查 而对考生的设计 实验能力和评价实验能力的考查还有欠缺 在 27 题中 要求考生既能准确地描述出 X 极的现象 又能表达出检验 Y 极 产物的方法 在 28 题中 要求考生会根据表格中物质两两发生反应的现象 进 行正确的判断 这方面基本上能体现出新教材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较好地考 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但试题对考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实 验评价能力的考查还有欠缺 物物 理理 学学 科科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包括 8 个选择题和 4 个非选择题 共计 120 分 从总体看 题量适中 题目的分值较大 试题难度一般 第 I 卷平均得分 30 95 难度系 数为 0 64 第 II 卷平均得分 33 02 难度系数为 0 46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知识点覆盖面较好 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能力 高考的 考 试说明 知识内容表有 19 个部分 试题考查了其中的 11 个部分 占 58 19 个部分中有 8 个部分的知识点完全未涉及 机械振动 交流电 电磁振荡和电 磁波 气体 动量 电场 磁场 试题以考查相关部分的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 用能力为主 2 重视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突出主旋律 试题在知识点布局上出现了两 个明显 突出的主旋律 牛顿运动定律 23 24 25 等 和欧姆定律 22 18 等 这两个考点 每一个都占据了 20 分以上的份额 试题考查到的中学物理 5 个部分知识占分情况见表 2004 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个部分知识占分情况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4 注 实验内容已统计在热学中 但为了突出实验 又单独列出 从表中可看出 物理主干知识力学与电学的试题增加了 3 试题难度有所下降 试题的区分度较好 4 试题内容背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 设计上重视推陈出新 试题内容背 景源于学生常见的题目有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共 十一题 占题量的 92 设计上有新意 问法上有创新 这些试题是对中学物理 教学有很好导向 5 重视对物理实验的考查 第 22 题属于典型组合实验 形式新颖 体现 在 将常规的电阻丝 改为圆柱体电阻 图像中点的合理选取 图像分析 本 实验题 占物理学科总分的 15 突出了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有利于引导 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6 试题的背景材料注重与现代科技事件相联系 不少试题不落俗套 有创 意 例如 第 23 题 以今年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为背景设计题目难度不大 但使人感觉耳目一新 第 25 34 题 将实用技术问题理想化 第 22 题属于典 型组合实验 形式新颖等等 这又一次体现了取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 思想 7 重点考查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 全卷基本没有明显的跨学科综合题 绝 大部分是学科内综合 我们认为 这是从实际出发 符合当前中学的实际情况 的 2003 年理科年理科综综合能力合能力测试测试双向双向细细目表目表 生物学科 知知识识内容内容题题号号题题型型赋赋分分 百分比 1 生命的物质基础 6 选择题 6 7 7 2 生物体的结构基础 3 生物的新陈代谢 3 31 选择题 非选择题 6 7 16 7 4 生命活动的调节 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 选择题 6 7 7 6 遗传 变异和进化 4 30 选择题 非选择题 6 20 33 7 生物与环境 5 选择题 6 7 7 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1 选择题 6 7 7 9 生物固氮 10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31 非选择题 15 19 2 11 细胞与细胞工程 12 遗传与遗传工程 13 实验 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总计 78 知识 内容 力学热学电学 光 学 原子 物理 实 验 分 值 6263412618 占分 比例 51 7 5 0 28 3 10 5 0 15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5 考考查查的内容的内容 题题 号号 题题型型分分值值百分比百分比 合合计计分分 值值 百分比百分比 原子结构 7 8 选择 6 6 5 6 5 6 化学平衡 29 计算 16 14 8 电离平衡 10 选择 6 5 6 离子方程式 11 选择 6 5 6 热化学方程 式 13 选择 6 5 6 基本概基本概 念基本念基本 理理论论 电解原理及 应用 27 选择 15 13 9 61 56 48 元素元素 化合物化合物 非金属 6 选择 6 5 6 6 5 6 有机有机 化学化学 官能团性质 和主要化学 反应 有机物结构 推断和结构 是书写 26 填空 15 13 9 15 13 9 混合溶液组 成判断 28 填空 14 13 0 化学化学 实验实验 电解原理及 应用 27 填空 15 13 9 29 26 9 多步反应的 计算 12 选择 6 5 6 化学平衡计 算 29 计算 16 14 8 PH 的计算 10 选择 6 5 6 化学化学 计计算算 有关物质的 量的计算 9 选择 6 5 6 34 31 5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6 化学学科 物理学科物理学科 卷卷 卷卷 内容内容 分值分值 题号题号 知识点知识点 选择题选择题实验实验计算计算 合合 计计 总总 计计 物体的运动 3 1511 2514 力 物体的平衡 6 206 牛顿运动定律 3 15 10 23 3 24 9 25 25 动量 动量守恒 机械能 转化和守恒6 23 5 24 11 机械振动 力力 学学 机械波 6 176 62 51 7 分子运动论 热和功 6 166热热 学学气体 6 5 0 电场 稳恒电流 6 1818 223 2427 磁场 电磁感应 7 247 交流电 电电 磁磁 学学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34 28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6 21光光 学学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6 19 12 10 原子和原子核原子和原子核 6 14 6 5 0 单位制单位制 合计合计 4872120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7 四 考生答四 考生答题题情况分析情况分析 理科理科综综合能力合能力测试测试 卷卷统计统计 题号题号科目科目满满分分平均分平均分难难度度区分度区分度 1 生物 65 530 920 22 2 生物 64 980 830 43 3 生物 65 160 860 37 4 生物 63 350 560 84 5 生物 63 670 610 68 6 化学 65 880 980 05 7 化学 65 030 840 38 8 化学 64 690 780 47 9 化学 64 890 820 47 10 化学 62 770 460 75 11 化学 65 070 850 40 12 化学 64 820 800 54 13 化学 64 030 670 58 14 物理 64 150 690 60 15 物理 64 750 790 42 16 物理 63 630 600 67 17 物理 62 460 410 69 18 物理 65 110 850 40 19 物理 64 130 690 65 20 物理 63 740 620 62 21 物理 62 300 380 54 科目科目满满分分平均分平均分难难度度标标准差准差 生物 3022 600 756 31 化学 4837 650 789 16 物理 4830 950 6411 15 一卷一卷 小小计计 合计合计 12691 200 7222 05 理科理科综综合能力合能力测试测试 卷卷统计统计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8 题号题号科目科目满满分分平均分平均分难难度度区分度区分度 22 物理18 10 8870 60 51 23 物理16 9 8880 620 82 24 物理18 7 748 0 43 0 69 25 物理20 4 50 230 57 26 化学15 9 7180 650 59 27 化学15 8 7680 580 51 28 化学14 10 2830 730 59 29 化学16 9 1420 570 79 30 生物20 14 6510 730 69 31 生物22 18 0120 820 33 科目科目满满分分平均分平均分难难度度标标准差准差 生物 4232 660 788 98 化学 6037 910 6315 14 物理 7233 020 4618 23 二卷二卷 小小计计 合合计计174 103 59103 590 637 37 理科理科综综合能力合能力测试测试全卷全卷统计统计 科目科目满满分分平均分平均分难难度度 生物72 55 260 77 化学108 75 560 70 物理120 63 970 53 合合计计300194 79 0 65 理科综合理科综合 若难度以 P 0 7为容易 P0 7为容易 P0 7为容易 P0 7为容易 P 0 4为难 则 卷一易 中 难的题数比例为 2 5 1 卷二易 中 难的题数比例为 0 3 1 全卷易 中 难的题数比例为 2 8 2 分值比例 易 中 难 12 82 26 2 卷 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高考物理科卷 平均得分 33 02 难度 0 46 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有 审题不细 粗心大意 不按要求答题 不使用题给的符号而乱用符号又 不加说明 知识面窄 表述能力和论述能力欠佳 词不达意 方程与运算过程 混乱 说理不清 逻辑性不强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不会灵活运用 分析综合 能力差 不会分析隐含条件 不会分析物理过程 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 的能力差 简单的运算错误很多 有的列出了方程却解不出结果 不懂实验原 理 实验仍是薄弱环节 以下逐题分析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题 组合实验题 电流表的改装和校对 平均得分 10 887 难度 0 6 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电流表的原理伏安法测电阻 有效数字 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 螺旋测微器读数错误 主要是有效 数字的估读 电压表改电流表电阻的接法 并联电阻的计算 分不清滑线变阻 器作分压器 限流器的连线接法 23题 题目的背景材料与现代科技事件相联系 以今年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着陆为背景设计题目难度不大 但使人感觉耳目一新 平均得分 9 888 难度 0 62 本题比较常规 典型 针对学科知识重点 考查目的明确 是学生重点 复习和掌握的知识点 阅读量较小 便于学生审题 题意清楚 明确 是一道 好题 典型错误有 不理解题意 乱套公式 符号运用混乱 自乱方阵 万 有引力公式记忆有误 运用动能定理出现正负功错误 24题 平均得分 7 748 难度 0 43 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 牛顿运动 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本题的难点 两根导线切割磁力线 涉及电源接法 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 不理解题 意 无从下手 公式记忆错误 没有考虑x2y2棒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步骤混乱 中心方程不突出 得分点少 25 题 平均得分 4 5 难度 0 23 考查牛顿运顿定律 运动学公式的 具体运用 本题难点 相对位移的确定 典型错误 研究对象不明确 受力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12 分析有误 参考系选取乱 五 五 对对今后教学的建今后教学的建议议 生物学科生物学科 1 重视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教学训练 培养学生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 特别是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和生理过 程 要特别注意基因型 反应式等的规范要求和基本定律的灵活应用 2 注重能力培养 考试大纲 有五种能力要求 高考试题坚持了以能力 立意的指导思想 因此 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例如 对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原理和定律的理解能力 根据现象 事实和条件进行 抽象归纳 判断的推理能力 收集信息 获取知识的能力 综合分析应用基础 知识 基本定律的能力等 3 注重学以致用 生物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实验 能够利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关注高中 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重视高中必修与选修教材的结合 把初中 高中 必修 选修的生物教学内容当作一个整体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 物学素质 5 根据考试中考生出现的 浮躁与粗心 问题 反思教学中赶进度 复 习中搞题海的 浮躁教学 问题 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训练量 扎扎实实地做 好教学 备考工作 化学学科化学学科 1 以教材为根本 认真研究 考试说明 和 教学大纲 全面落实 考 试说明 的要求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 所考查的知识点完全包含于 考试说明 之中 大 部分素材则都来源于课本 可见回归课本 认真学习 考试说明 不仅可使学 生少走弯路 减小其学习的盲目性 还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把学生从题海 中解放出来 研究 考试说明 就要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 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 哪些是边缘学科的内容 对于不同 的知识点 应达到何种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要求等等 2 进一步加强化学用语和书写规范的训练 从高考评卷发现 考生往往因为化学用语书写错误而丢分 如 把元素符 号 化学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等写错 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时 不配平 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常常漏写无机产物 如 写酯化反应方程式时 漏掉生成的水等等 还有些学生卷面书写潦草 字迹模糊不清 答题步骤混乱 答题的位置错误等等 上述问题看似不大 但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得分高低 甚至是决定着学生的命运 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提高他们的考 试能力和答题得分率是很有必要的 3 实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13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往往要求考生用文字来表达实验方案 实验现 象 理由等内容 这些内容往往都是比较基础的 但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如 今年高考题的 27 题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全面 设计的检验氯气的方法 不完整 学生在回答简答题时 往往心里明白而难于表达 上述问题都是学生 学习的薄弱环节 在教学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给学生足够的训练 物理学科物理学科 一 夯实单科基础 全面复习 1 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理科综合注重以能力立意命题 重点是学科间的 综合 2004 年高考的 考试说明 知识内容表有 19 个部分 试题考查了其中 的 11 个部分 占 58 建议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 强化学科双基 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 谈得上多元目标 由于时间紧 教师带领学生复 习重在概念 理论的剖析上 在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 落实每一个 知识点 2 指导学生 学会复习 提高能力 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 自己总结 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 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 应 该具有总结 检索 迁移 演绎 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 适当降低难度 强化学科综合专题 把知识的重点转移到横向联系上 目前的高三学生复习还存在求难求全求 快求多的状况 造成食而不化 浪费时间和精力 存在教师包办代替 单一的 讲练模式和低层次重复操练的毛病 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是把练习难度降下 来 控制在中难度附近 要强化学科内知识的横向联系 中难度训练注意正确 熟练和规范 既要防止高难度训练 又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操练 因此在复习 时要注意 选做一些自己薄弱点的练习题进行选择性练习和针对性校正 定期 进行专题性总结 建立错题档案 二 联系实际 强化实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联系实际 而目前教学的薄弱点就在联系 实际上 因此物理学科的复习更需强调联系实际 强化实验 1 联系实际 扩大知识面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学科前沿领域的专题性科普 资料 要求学生学会背景材料的阅读 学会对背景材料的处理和运用 作为教 师更需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在习题课的复习中注意把理论性与应用性 习题相结合 把涉及生产 生活 科技的知识编入物理习题中 加强习题的时 代气息 2 创新质疑 强化实验 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 实验 开放实验室 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 要有新的发现 和收获 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 一个了解 五个会 即了解实验目的 步 骤和原理 会控制条件 会使用仪器 会观察分析 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以实验带复习 设计新的组合实验 在实验中进一步 树立动手操作意识 安全规范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 创新质疑意识 进一步完 善认知结构 明确认识所谓知识包括结论 过程和质疑三要素 为进一步培养 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 学会正确 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和结论 特别是书面的表述 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 思考 理解生活 生产 科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14 技和社会问题 学会知识的应用 积极开展课外的研究性课题实践活动 三 严格规范 减少失分 物理 化学 生物三科均有自己的各种规范要求 强调三学科共同的规范 化要求 例如计量单位规范 实验操作规范 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理科综合 题少分多 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选择题上 在试题没有了大题量 高难度特点的背景下 非选择题同样体现出高分值的特点 从而使得解题的规 范性与过去相比显得更为突出 稍有不慎 便会造成大量失分 特别是目前比 较注重推演题 证明题的解答中 要求学生能清晰的理解物理概念并准确表达 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 而且特别要注意习惯上公式的符号含义 四 要透彻理解重点的典型题 要熟练掌握基本方法 提高准确率 提快 速度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分值 300 分 题量大 时间紧 分值高 区 分度大是参加过高考的学生的共同感觉 第二卷物理有 4 个大题分值约 72 分 根据抽样调查考生做第二卷物理题的时间大约在 40 分钟左右 平均得分只有 33 分左右 近几年的题目都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题目典型 难度不大 没有偏 怪 过难的题目 考生得分低的原因是速度慢 准确率差 究其原因 考生备 考期间漫天做题 求新求多 重练习 轻思考 重考试 轻总结 要透彻理解重点的典型题 物理学科的重点内容是力学 电学 重点章节 是静力学 运动学 动力学 动量 机械能 电场 磁场 电路 电磁感应等 每一部分都有一些基本的思路 典型的方法 考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 的练习训练 归纳总结出这些思路 方法 然后再具体分析其他题目 理科综 合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 但题目比较新 基本没有做过的原题 是重 点的典型题的排列 组合 变异 考生生应该掌握总结 检索 迁移 演绎 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要熟练掌握基本方法 提高准确率 提快速度 解题是理解概念 掌握规 律的重要途径 是锻炼并提高各种能力的必由之路 学物理必须多做题 但不是 做的题越多越好 相反 做题太多形成思维定势 造成高考失误 这样的惨痛 教训太多了 考生要认真分析题意 挖掘隐含条件 弄清物理过程 严格解题 规范化的要求 加强表述能力及论证能力的训练 考生要养成解题后反思的好 习惯 即 经过解题对有关概念 规律的理解 对有关方法的掌握有哪些提高 哪些收获 该题有哪些变化的可能 从而起到 举一反三 的作用 要通过例 题 习题 养成对具体物理过程作具体分析的好习惯 学会分析物理情境 建 立物理模型并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维方法 目前的高三学习复习还存在求难 求多的状况 食而不化 浪费时间和精力 还存在教师包办代替 单一的讲练 模式和低层次重复操练等毛病 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是把练习难度降下来 控制在中等难度附近 要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 既要防止高难度训练 又 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操练 严格解题规范 题后反思是提高准确率 提快速度 的重要途径 要全面理解考试说明 近几年教材变化较大 高考说明变动也较大 从今 年的考试说明来看 高考试卷的跨科综合试题首次受到削弱 比如 理科综合 2004 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15 中 此次增加了两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 其中增加的选择题物理 化学各 一道 而以往由物理 化学综合在一起的一道题则已删去 原来的生化综合题 一题两问 现在也已改为生物和化学两个小题 所涉及的知识分别为生物和化 学两个学科 而非原来的综合知识 教师复习指导坚持五为主 课堂师生互动 以学生为主 科学定位 精选题目 以中档题为主 精讲精练 以课堂为主 学科间综合 以学科内为主 回归学科 突出学科特点 重视实验 以教材为 主 五 临考前对策 突出重点 抓住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 学 好主干知识是学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