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1212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 2 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猹 ch 纪弦 xu n 晶莹 y ng 忿忿然 f n B 髀 b 藻荇 x ng 幽邃 shu 泰然处之 ch C 廿 ni n 娴熟 xi n 烙印 l o 五行缺土 h ng D 黛 d i 矜持 j n 深湛 zh n 光彩熠熠 y 2 2 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 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驱弛 崇拜 一气呵成 断壁残垣 B 故障 荣膺 望眼欲穿 污人青白 C 锦幛 端详 如坐针毡 影影绰绰 D 签署 涣发 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3 2 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增江画廊景美如画 游人如织 其绿道两旁各色紫荆花开正茂 我们与长辈在许多方面是 的 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排斥长辈的借口 东门桥重建工程自去年 11 月动工以来 各项建设快速推进 绝不 课堂元神出窍 如今才从仙界回返 学霸 只能 地聆听考试成绩 A 美不胜收 截然不同 藕断丝连 如坐针毡 B 美不胜收 迥乎不同 拖泥带水 如坐针毡 C 琳琅满目 截然不同 藕断丝连 芒刺在背 D 琳琅满目 迥乎不同 拖泥带水 芒刺在背 第 2 页 共 11 页 4 2 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自今年 9 月以来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我们合理运用时间 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近阶段 我们要阅读一本名著 繁星 春水 因为这样的好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得知这一消息的中国人无不喜笑颜 开 5 2 分 下列对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 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皮肤藏污纳垢 缺少光泽 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 对吃喝从不计较 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 A 比喻 引用 描写 比较 B 拟人 描写 比喻 反语 C 拟人 比喻 描写 反问 D 比喻 反语 比喻 反问 6 2 分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的境界也不过如此 小路 野路 绝路 大路 难道不是吗 走大路 图的是天下为公 走野路 图的是行者无疆 走小路 图的是捷足先登 走绝路 图的是绝处逢生 路 起源于每一个人的第一步 终结于我们生命的消逝 第 3 页 共 11 页 不管我们走多快 走多远 路总是在前面等着我们 A B C D 7 2 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那精美的羌锦 方寸之间 展览了一个大千世界 B 对于火星上是否有水天文学家的猜测由来已久 只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C 黑瞎子岛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 乌苏里江汇合处 约 327 平方公里 D 在国家的支持与指导下 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 正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 二 二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8 10 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按要求作答 时报 3 月 14 日讯 14 日 记者从济南市水利局得知 南水北调济南市区续建配套工程贾庄分水闸至卧虎山水 库输水工程通过市发改委 水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工程完工后将从贾庄引黄河水到济南市区 满足城区用水 提高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修改 2 请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16 字以内 9 1 分 读下面语段 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 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 四季交替 我却偏爱冬季 没有冬的肃杀 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 没 有冬的真实 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冬 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 虽苦却芳香撩人 让人留恋 三 三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第 4 页 共 11 页 10 40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追寻书籍的味道 尤今 小时家穷 肚子像欠收的田地 老是空荡荡的 可是呢 精神却长年吃着奢华的鲍鱼海参 把精神喂得饱饱 的 是书籍 捉襟见肘的父母 餐桌上可能只有青菜豆腐 可是 屋子里 书本永远不虞 匮乏 晚餐过后 便是一家子进入文字世界的大好时光了 一人读书和一家读书 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新买的书 有淡淡墨香 非常好闻 它能把一瓣瓣心叶都熏得香香的 屋内此起彼落地翻动着书页的声音 宛如天籁 明明只是一本书嘛 可是 握在手里 大家却变成了哭笑难以自主的傀儡 爸爸捧书哈哈大笑的那一刻 却 见进入悲情世界的妈妈眼噙泪光 爸爸在严肃的政论书中忙忙碌碌地写着眉批的当儿 妈妈却高高兴兴地在她所 寻获的妙言妙语底下画线 当字里行间闪出了睿智的思想亮光时 父母亲总会兴奋地读出来 让彼此分享精神的 资产 我们几个孩子呢 在盈屋的暗香里 随意抽选散置四处的书来读 在那略识字的年龄里 只能一知半解地读 懵懵懂懂地读 读着 读着 读懂了 一颗心 便跳舞 阅读 这个美丽的嗜好 就像种子 在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心田里萌芽 茁长 一直长牙长的 迄今 已长成 了根深叶茂 的巨树了 丝毫撼动不得 书籍 于我们而言 无所不能 当生活的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时 书籍是令我们安心的避风港 当超负荷的工作把我们的心揉成一叶成菜时 我们以书籍抚平内心的皱褶 当难以化解的忧伤把我们逼进黑暗的死角时 书籍便是一束束亮丽的阳光 当我们 的思想患上营养不良症时 书籍就充当了我们的维他命 书籍之所以会深深地嵌进我们的血肉和骨髓里 紧密地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追溯原因 是父母从小就以 身教 的方式让我们知道 书籍是精神 永远的伊甸园 它既是小孩的棉花糖 也是成人的花生糖 棉花糖软 而可口 花生糖硬而适口 都能给生命的味蕾带来怡人的甜味 现代阅读风气不盛 分析年轻人不爱阅读的因素时 一般人都归咎于娱乐多元化 课业繁重或工作压力太大 让他们无暇分心或分心乏力 不是的 我认为真正的关键是 童年时 他们不曾用书籍把精神养肥 成年之后 当然不会 食髓知味 地 第 5 页 共 11 页 追寻书籍的味道啦 不读课外书 可以有千万个不同的借口 阅读课外书 原因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 快乐 当父母用美食和 玩具堆砌孩子的童年时 孩子当然快乐 可是 那种快乐 是甜而短的 它不能无止无尽地延伸到成人的世界里 然而 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 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 近日 与思齐聊天 她以温暖的语调忆述她那 贫瘠得十分璀璨 的童年 她说 当年 家在福建 尽管 家境贫苦 可家人还是给钱让我去租书来看 5 分钱租一本 几天内得还 于是 一目十行 飞快地读 还分秒必 争地把自己喜欢的篇章逐字逐句逐行地抄录下来 把笔记本子收在一口箱子里 一本叠一本 抄了很多本 箱子 满了 便买个锁头锁起来 满箱都是奇珍异宝哪 到新加坡定居多年了 那口大箱子 还好好地留在福建老家呢 这个有着丰实童年的女子 现在 从事出版事业 以文字去喂养万千读者的精神 爱读书的人 人生各自精彩 而读书的嗜好 必须从小养起 选自 北方人 2010 年第 10 期 略有改动 注 不虞 不忧虑 虞 忧虑 1 书籍的 味道 除了书的墨香 全家共读的温馨 还蕴含着其它什么 味道 呢 请依据文本作答 至少答出两点 2 书籍的 味道 除了书的墨香 全家共读的温馨 还蕴含着其它什么 味道 呢 请依据文本作答 至少答出两点 3 按要求品味语言 阅读 这个美丽的嗜好 就像种子 在我们四兄弟妇妹的心田里萌芽 茁长 一直长呀长的 迄今 已长 成了根深叶茂的巨树了 丝毫撼动不得 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 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 品味划线 词语的含义 4 按要求品味语言 阅读 这个美丽的嗜好 就像种子 在我们四兄弟妇妹的心田里萌芽 茁长 一直长呀长的 迄今 已长 成了根深叶茂的巨树了 丝毫撼动不得 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 6 页 共 11 页 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 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 品味划线 词语的含义 5 文章的后面写思齐读书这一内容 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 文章的后面写思齐读书这一内容 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 文中提到现代阅读风气不盛 请你结合下则材料 给家长提两条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建议 2011 年 4 月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 我国 O 一 8 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天花费约 22 78 分 钟陪孩子读书 有 43 2 的家庭平均每天由家长陪孩子读书的时间在 20 分钟以上 近四成 39 4 家长半年内会 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其中 27 1 的家长会在 1 3 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有近三成 27 9 的家长表示从未带 孩子逛过书店 8 文中提到现代阅读风气不盛 请你结合下则材料 给家长提两条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建议 2011 年 4 月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 我国 O 一 8 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天花费约 22 78 分 钟陪孩子读书 有 43 2 的家庭平均每天由家长陪孩子读书的时间在 20 分钟以上 近四成 39 4 家长半年内会 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其中 27 1 的家长会在 1 3 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有近三成 27 9 的家长表示从未带 孩子逛过书店 四 四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1 20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 完成第下题 双调 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 二十年 龙楼凤阁都曾见 绿水青山任自然 旧时王谢堂前燕 再不复海棠庭院 1 说说你对曲中 堂前燕 的理解 2 说说你对曲中 堂前燕 的理解 3 本曲 龙楼凤阁 与 绿水青山 形成鲜明对比 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4 本曲 龙楼凤阁 与 绿水青山 形成鲜明对比 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五 五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第 7 页 共 11 页 12 13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高帝欲废太子 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大臣谏 不从 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 留侯曰 此难以口舌争也 顾上有不能致者 天下有四人 四人者年老矣 皆以上慢侮人故 逃匿山中 义不为汉臣 然上高此四人 诚能 不爱金帛 令辩士持太子书 卑辞固请 宜来 来以为客 时时从入朝 令上见之 则一助也 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 上疾甚 愈欲易太子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 上佯许之 及宴 置酒 太子侍 四人者从 年皆八十余 须眉皓然 衣冠甚伟 上怪而问之 四人前对 各言姓名 曰 东园公 甪里先生 绮里季 夏黄 公 上乃大惊曰 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四人皆曰 陛下轻士善骂 臣等义不受 辱 故恐而亡匿 窃闻太子为人仁孝 恭敬爱士 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 故臣等来耳 上曰 烦公幸卒 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 已毕 趋去 上目送之 曰 羽翼已成 难摇动矣 注释 为寿 祝颂之辞 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 以祈祝健康长寿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吕后如其计 上佯许之 上怪而问之 公辟逃我 2 下列句子中 以 与 此难以口舌争也 的 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皆以上慢侮人故 B 跪而拾之以归 C 吾欲辱之 何以也 D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 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 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 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但未能成功 C 因太子仁厚孝顺 礼贤下士能亲自前往邀请 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第 8 页 共 11 页 D 高帝认为太子 羽翼已成 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辩士持太子书 卑辞固请 宜来 六 六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3 5 分 作文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 告别是一种不舍 唯见长江天际流 告别也是一种惆怅 告别冬日的寒冷 才能 迎来春天的似锦繁花 告别童年的幼稚 才能迎来少年的意气风发 告别是挥手 也是眺望 告别是结束 也是 新的开始 岁月的章节 都由告别书写成诗 请以 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很多愿望 我想要的 上苍都给了我 很快或者很慢地 我都一一地接到了 而我对青春的美的渴望 虽然好象一直没有得到 可是走着走着 回过头一看 好象又都已经过去了 有几次 当时并没能马上感觉到 可是 也很有几次 我心里猛然醒悟 原来 这就是青春 席慕蓉 成长的痕迹 请以 原来 这就是青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若选第一个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字 书写工整 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校名 班名 人名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二 二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