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32013 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一 古代中国的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 一 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6060 分钟分钟 100100 分 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15 题 每小题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6060 分分 1 2012 济南模拟 吕氏春秋 记载 微子启虽长 系庶出 不得立 纣王虽幼 以 嫡立 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B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 任人唯才的要求D 兄终弟及的传统 2 2012 安徽六校模拟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 非常关心亲族关 系 对于辈分 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 从古代起 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 儿子 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 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 2012 洛阳模拟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 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 了有利的 生存土壤 该观点旨在强调 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 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4 2012 银川模拟 秦灭六国后 嬴政自称 赖宗庙之灵 进而又采用邹衍 五德之运 的学说 利用天人感应论 以为周得火德 秦代周 从所不胜 为水德 这反映出 A 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 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 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5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中有 丞相诸大臣皆受事 倚辨于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 用心 爱心 专心2 上 可见 A 世卿世禄制的终结 B 相权是专制皇权的一部分 C 相权始终依赖于皇权 D 任人唯贤形成 6 2012 淮安模拟 隋炀帝时 刘炫称 往者州唯置纲纪 郡置守丞 县唯令而已 其所 具僚 则长官自辟 受诏赴任 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 大小之官 悉由吏部 纤介之 迹 皆属考功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 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不断扩大 A B C D 7 中华文摘 载文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 省管县 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 到现在已经 在全国近 20 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 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 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 州 郡 县 三级制 隋朝废郡 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 州 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 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不科学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8 2012 唐山模拟 周初 周公封儿子伯禽于鲁 要他 大启尔宇 为周室辅 唐睿宗 时 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 充河西节度使 节度使贺拔延嗣不同于诸侯伯禽的地方是 A 与天子是否有宗法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3 B 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 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 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9 2012 南京模拟 英国人杜麦斯在 中国札记 一书中 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 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 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 并促进大英帝 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 察举制的实行B 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 科举制的推行D 军机处的设置 10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 宰相制国用 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中书视民之困 而不知使枢密减兵 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 制国用之职不 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 实行行政 军事 财政三权分立 D 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11 2012 温州模拟 元朝 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 行山东西两侧 兼有山西高原 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 至于江浙行省 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 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 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 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12 2012 合肥模拟 黄仁宇曾说 倘使我们说 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政府由一个皇 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以下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B 丞相制度的废除 C 殿阁大学士的出现D 军机处的设立 13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 名臣贤相不胜指屈 类皆小心敬慎 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 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 其权属于君 若内阁 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用心 爱心 专心4 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 14 恩格斯指出 国家是一种 特殊的公共权力 构成这种权力的 不仅有武装的人 而且 还有物质的附属物 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 中国古代社会的 特殊的公共权力 的特征 是 A 外儒内法 B 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 C 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5 2012 海口模拟 钱穆在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 其治史 乃 以社会形态为躯壳 以阶级斗争为灵魂 所论厥为自秦以来 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 这种治史方法是 A 唯物史观B 文明史观 C 全球史观D 现代化史观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 第小题 第 1616 题题 2020 分 第分 第 1717 题题 2020 分 共分 共 4040 分分 16 2012 南京师大附中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 汉武帝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此后至东汉末年封建统治者不 断补充健全岁举孝廉的有关规定 察举标准为 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 二 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 能宰章覆问 文中御史 四曰刚毅多 略 遇事不惑 明足以决 才任三辅令 后汉书 左雄传 当时未有黜落法 对策者 皆被选 但有高下尔 此后 郡国每岁荐举孝廉 由朝廷加以考核 任命为官 成为定制 阎步克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举秀才 不知书 察孝廉 父别居 寒素洁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 葛洪 抱朴子 审举 材料三 隋炀帝能够在传统取士科目之外创设足以开启新局面的新科目 无论如何都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刘海峰 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 材料四 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 皆朝廷统一部署下 以按科取士 考试进 用心 爱心 专心5 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 徐连达 楼劲 汉唐科举异同论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这一制度在西 汉时期的主要作用 6 分 2 根据材料二 分析察举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 4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三中隋炀帝所开设的 新科目 是什么 有何 划时代的意义 4 分 4 如果不赞同材料四的观点 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6 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即萌芽期 创立期 鼎盛期 调整期 衰落期 材料一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 春秋时期 以世卿 世大夫执政 当时所称的相 逐渐成为 一个固定官名 到了战国 世卿制度被打破 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 秦始皇统一六国 后 确立宰相 掌丞天子 助理万机 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材料二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 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 无所不包 几乎参与国 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 但宰相制度的鼎盛时期很短暂 不足百年 百余年间 宰相被杀 的也达 30 多人 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 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 西汉丞相府属员 多达 300 多人 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 宰相出身也杂 从布衣到宗室 各种出身都有 材料三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 两汉时期 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 宰相制度很快 便进入调整期 材料四 元至清末为衰落期 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 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 得到彻底解决 所以从元朝开始 宰相制度便进入衰落期 1 据材料一 春秋至秦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 关的变化有哪些 6 分 2 据材料二 谈谈汉朝宰相制度的历史特点 宰相被杀的也达 30 多人 鼎盛时期很短 暂 不足百年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分 3 依据所学知识思考 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 以北宋为例说明 4 分 4 试概述元至清末宰相制度衰落的表现 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6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 解析 选 B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材料中 纣王虽幼 以嫡立 可以看出 纣王是嫡长子 故承袭 王位 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变式备选 2011 琼海模拟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 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 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 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 里的 封建制度 指的是 A 分封制B 封建制 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选 A 依据材料信息 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 令 很容易判断出此封建制度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封建制 2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描述了中国古代以血 缘关系为特点的宗法制度 材料中 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 非常关心亲族关系 表明起到了维护家庭内部稳定的特点 A B 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 解析 选 C 材料中提到的 村落形态 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就是中国传统的封建 小农经济 宗族组织的存在也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个经济基础就是 自然经济 4 解析 选 D 从 赖宗庙之灵 进而利用 天人感应论 等做法 体现了秦始皇将神 权和皇权结合 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 5 解析 选 B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A 项世卿世禄制的终结与材料无关 排除 A D 项任人唯贤形成与材料无关 排除 D 从材料 倚辨于上 皆决于上 可以判 断出材料强调的是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所以只有 B 项相权是专制皇权的一部分符合题意 6 解析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 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 由中央委派的很少 隋代起 地方的官员都要由中央吏部选 拔 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 7 解析 选 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 其变化趋势总 体上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A B C 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用心 爱心 专心7 8 解析 选 A 西周分封制下 周公封子于鲁 有明显的血缘关系 但唐朝后期出现的 李姓皇帝封贺拔氏为节度使 则没有宗法血缘关系 9 解析 选 C 由材料中 竞争性的制度 行政官员的水平 等 结合中国的科举制的 意义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是 C 项 10 解析 选 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析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 主财 指的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 因此主张加 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11 解析 选 A 从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 元朝的行省划分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就是犬 牙交错 省与省之间交错分布 而不是将大片土地相对独立的化成一个省 也体现了以北 方为核心治理南方的思想 最终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也巩固了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 C D 三项均与史实不相符 12 解析 选 B 由材料信息可知 丞相制度的废除 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使 皇帝一人独揽全国大权 形成了皇帝的个人独裁 故 B 项正确 C D 两项是在这一措施的 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 与材料信息不符 故排除 C D 两项 A 项出现于隋唐时期 排除 13 解析 选 A 从军机处导致 有庸臣 不至有权臣 来看 是符合题意的 至 于削弱内阁权力和扩大统治基础 不仅史料未提及 而且不符合史实 因此带 或带 的 选项都应排除 14 解析 选 D 中国古代社会的 特殊的公共权力 的特征 据材料 国家是一种 特 殊的公共权力 可以判断出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 即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 15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 唯物史观即历 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 从材料的 以阶 级斗争为灵魂 即可判断选择 A 项 B C D 三项结论不符合题意 1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 运用知识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 题 中特点要依据材料信息概括 注意全面性 作用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 2 题中不足要依 据材料概括 不利影响可结合后世选官制度的演变理解 第 3 题可结合科举制的创立和历 史意义回答 第 4 题可从选官方式 考查内容等方面说明 答案 1 注重道德修养 分科选人做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