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 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号 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 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都是在史上的重大改革 都是在时时代呼代呼唤唤下的下的伟伟大社会大社会实实践活践活动动 据此回答 据此回答 1 6 题题 1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 曾经赋诗说 我注目凝视 悲哀充溢着我的心 这爱奥尼 亚 古老的地方 竟至陷于绝境 梭论说雅典 陷于绝境 主要是指 A 奴隶的反抗斗争B 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 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2 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A 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 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3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这种 时代的潮流 是指 民族融合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潮流 A B C D 4 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 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A 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C 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豪 夺 5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 还大政于天皇 在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 实行了改革 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那么 促使明治维新发生的根本原因 是 A 幕府封建统治的危机 B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 2 C 中下级武士的要求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并发展 6 早期维新思想在 19 世纪 60 年代就已产生 到 19 世纪末之所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 动 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 A 瓜分豆剖 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举步维艰 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揭杆斩木 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 D 康梁维新派的奔走呼号宣传发动 历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 都有一些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 都有一些历历史人物作出了巨大史人物作出了巨大贡贡献献 被被赋赋予了光荣的称号 予了光荣的称号 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7 11 题题 7 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位平民领袖 下列改革措施中最能满足公民政治需求的是 A 颁布 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 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D 按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8 王安石能够成为 中国 11 世纪的改革家 主要的贡献是 A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C 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解除了财政危机 9 加尔文被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与 第一位伟大人物 相比较 更 激进的观点是 A 反对盲从天主教会 B 认为 圣经 的权威至高无上 C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D 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 10 康有为称严复是 精通西学的第一人 严复在宣传维新思想中的最大贡献是 A 传播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思想 B 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 合 C 用进化论阐述实行君主立宪的必然性 D 以西方自由 平等思想冲决纲常礼 教 11 日本的明治维新中 福泽谕吉之所以被誉为 东方伏尔泰 主要是因为 A 主张改革幕府 实现富国强兵B 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C 号召向西方学习 向文明进军D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大力促进工业化 改革就是要除旧布新 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 使改革充满阻力 据 此回答 12 15 题 12 梭伦在诗中曾写道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不使他们失掉尊严 也 不给他们太多 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 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这表 明梭伦改革 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过多地扮演了 调停人 的角色 A B C D 13 公元 494 年末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 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 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 孝文帝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 摆脱鲜卑贵族的束缚 B 摒弃鲜卑族的陋习 3 C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D 缓和社会矛盾 14 俄国 1861 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列宁说它也是 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 这主要是指农民 A 由原来农奴主控制转为村社控制 B 暴动被沙皇政府严厉镇压 C 通过高价赎买获得份地 D 被迫出卖劳动力 成为商品 15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出版后不久 被清政府毁版 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D 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以巩固统治为根本目的 但侧重点各不相同 据此回答 16 19 题 16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 戮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 以为收孥 这一政策主要侧重于 A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D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7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根本目的在于 A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 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C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8 加尔文教认为 上帝自创世纪以来 就把人分为 选民 和 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 后者注定沉沦 这种 注定 学说实质上是 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基督教 C 宣扬 圣经 精神 D 否定教皇的作用 19 1889 年颁布的 大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天 皇神圣不可侵犯 反映出日本政治的特点是 A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 灌输天皇崇拜思想 C 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D 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 求变 求新 是落后国家改革的指导思想 通过改革使落后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 此回答 20 25 题 20 秦国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 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商鞅 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其主要依据是 A 废井田 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 B 废除奴隶主特权 奖励军功 C 废除分封制 建立县制 D 抑制商业发展 奖励耕织 21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 促进鲜卑族封建化的有 整顿吏治 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 行汉制 A B C D 22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穆罕默德 阿里政治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4 A 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B 社会秩序空前好转 C 资本主义发展起来D 埃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23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 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 实现了 脱亚 入欧 的历史转折 这里的 脱亚入欧 是指 A 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 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 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24 下列中外改革 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A B C D 25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主要原因是 A 变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响应 B 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 C 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 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5 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 历 史 试 题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注意事项 1 第 卷共 4 页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26 27 28 题各 12 分 29 题 14 分 共 50 分 26 12 分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 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 兵器和工 具 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 生产水平 文字 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请回答 1 从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根本问题 是什么 2 分 2 依据图二 图三 分别指出商鞅变法采取的主要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 施对当时秦国所起的主要作用 4 分 6 3 据图二中的牛耕图 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 你认为这种观点 是否正确 为什么 3 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科学的评价 3 分 27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 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 孝文帝 表示 今日之行 诚知不易 但国家兴自北土 徙自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 河洛王里 因兹大举 光 宅中原 拓跋澄的回答是 依洛中区 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 苍生 闻此 应当大庆 材料三 历史上许多改革都注重移风易俗 甚至以此作为改革的象征 北魏孝文帝 改革鲜卑旧俗 说汉话 穿汉服 用汉姓 与汉族通婚 实行全盘汉化 下面两幅图反 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 7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二分析指出北魏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 不得摘抄原文 3 分 你认 为孝文帝迁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3 分 2 北魏孝文帝实行全盘汉化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说明为什么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 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 4 分 3 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 鲜卑文化 鲜卑 语言很快消亡 针对在改革中移风易俗与保留民族文化的争论 谈谈你的看法 2 分 28 12 分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 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但改革史上有的成功了 有的失败了 请回答 1 在下表中填写学过的中国古代和世界史上的改革 各举一例 4 分 类型 改革名称标志性政治措施 一项 中国 封建社会内部调整政策 富国强兵改革 世界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2 近代中国的改革 从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走过了与西方模式不同的 道路 请你按照西方近代化的改革模式 为近代中国设计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主要改革内 容及其顺序 3 分 3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次重大社会运动 在光绪帝先后颁布的变法诏书的 内容中你认为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是什么 2 分 这次运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有哪些 3 分 8 29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改革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 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 使埃 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 他认为拥 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 大炮和机器设备 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 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 的全面结构变革 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 传统结构的留存 相 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 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 此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他是 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 之父 也有人认为是 一个十足的暴君 选自 挑战与应战 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二 大凡国家之强弱 系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 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 多寡 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 所以 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 公路 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 改革军 事 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 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 于是 不到 20 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 极端自由化势 力 一一 英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分析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国家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2 分 你是怎样看待穆罕默德 阿里的 并说明理由 3 分 2 根据材料二 三 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6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历史上改革成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 分 9 33 10 分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是中 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的三次变革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太和九年 公元 485 年 帝下诏 欲天下太平 百姓丰足 安可得哉 今遣使 者循行郡州 令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还 受以生死为断 课农桑 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图一 舌战群臣 图二 皇太后的哭诉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重要内容 其作用是什么 2 分 2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有哪些 其作用分别如何 5 分 3 材料二的两张图片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 孝文帝改革中也曾遇到类似情形 其 哪一改革措施突出反映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聪明才智 从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 启示 3 分 33 10 分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内容 推行均田制 1 分 作用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大片荒地得 到开垦 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1 分 2 商鞅变法的规定 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井田制度 1 分 以法律形式承 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提高了他们发 展农业的积极性 1 分 王安石变法的规定 农田水利法 1 分 作用 增加了耕地面积 提高了抗灾 能力 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 分 方田均税法 1 分 作用 查实了 隐瞒土地 增加了政府收入 1 分 部分农户免除了赋税负担 得到了实惠 1 分 3 信息 改革遇到了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 1 分 措施 巧设计迁都洛阳 1 分 启示 改革往往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 改革中必须发挥自 己的聪明才智 讲究策略与方法 1 分 10 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 选修改革史 参考答案高二历史试题 选修改革史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D 2 C 3 A 4 D 5 D 6 A 7 B 8 B 9 C 10 A 11 B 12 B 13 D 14 C 15 C 16 A 17 C 18 D 19 C 20 A 21 B 22 D 23 C 24 D 25 C 二 非选择题 26 答 答 1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 发展 2 分 2 措施 奖励耕织 颁布标准器 统一度量衡 2 分 作用 奖励耕织 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稳定了国家 的财政 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促进秦国的经济发展 并从经济领域 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后来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 分 3 正确 因为当时通过商鞅 为井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了井田制度 以法律形式承 认土地私有 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 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3 分 4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它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 而且推动 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 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也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分 27 1 理由 民族之间差异很大 且民风强悍 难以文治 柔然贵族经常南下进犯 威胁北魏政权 平城自然条件差 经济落后 旧势力根深蒂固 洛阳历史悠久 经济文化发达 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 3分 每点1分 只要答出三点即可给 分 成效 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进行 有效地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巩固了北魏政 权的统治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促进了中华文 明的进一步发展 3分 每点1分 只要答出三点即可给分 2 孝文帝实行全盘汉化是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促进社会进步 适应民族融合 11 趋势或封建化趋势 2 分 旧的风俗往往会起到阻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农业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不动产测绘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医技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药剂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计算机信息处理员五级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汽车修理工(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无损探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地质勘查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黑龙江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400题(一二年级适用)
- 《HSK标准教程1》第4课课件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茂县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 GB/T 17449-1998包装玻璃容器螺纹瓶口尺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