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感受故事的传奇与美妙。教学准备:课件、课外丛书1、 释题,检查预习,了解梗概、多媒体(一)理解课题: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名字叫(生读:)文成公主进藏声音洪亮,非常好!这样读更好:“文成公主 / 进藏”,再读(生再读课题)2、有停顿了,这样读就有了故事的味道。请你猜一猜它是哪个民族的故事呢? (生:藏族 )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文成公主进藏的“藏”字推测的。)(二)检查认读文中难读的人名、地名:1、真聪明,这个藏(圈课题中的“藏”)就是“西藏”的“藏”,是“藏族”的“藏”。所以在这个故事里面有好多藏族的人名、地名,下面请快速浏览课文,从头往后看,只要发现藏族的人名、地名就把他圈出来。开始!(学生圈画)2、藏族的人名有一个,地名有好多。谁来读人名? 【边交流边出示词语】生1:松赞干布。里面的多音字也读准确了,干,读一声。一起读!(生跟读)下面交流地名,最好从前往后说,谁先来?生2:青藏高原。(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还有吗?生3:吐蕃(bo)。(“蕃”字念得非常准确,跟她再读一遍)生再读 接着生4:路纳。 继续 生5:达尤龙真。(四个字的地名读的时候要连贯一点,齐读一遍 ) 接着生6:乃巴山。(这是一座大山,名字叫乃巴山) 继续生7:拉萨。(注意“萨”是平舌音) 4、(屏显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词语。(三)梳理故事梗概:1、人名、地名都会读了,这个长长的民间故事讲了什么事呢? (板书:民间故事 )其实很简单,就是文成公主经路纳,过达尤龙真,翻过乃巴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来到吐蕃,来到吐蕃的中心城市拉萨,见到了松赞干布,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2、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试着讲一讲?开始。(生练讲)谁愿意站起来讲给大家听听?指一生讲你看,故事的大致经过就了解了。2、 了解民间故事特点(一)了解民间故事特点一口口相传1、那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生1、2:可能回答人名,视情况否定。)生3:我认为就是老百姓。 2、对,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没有具体的作者的,如果非要找出作者,那就是当时的老百姓,就是当时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讲给儿子听,或者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他听,就这样越传越广,越传越久,一直流传到现在。民间故事就是这样口口相传下来的。(板书:口口相传)(二)学习情节一,了解特点二:易听、易记、易讲1、既然是口口相传,那么,民间故事肯定容易听,听了之后容易让人记住,记住以后还容易讲出来。(板书:易听、易记、易讲)否则就流传不开来。这个故事有没有这个特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2、先看其中一个情节,(PPT屏显文成公主遇到沼泽的段落)请大家看着屏幕读一遍,开始。 生读: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3、读完了是吧?请看大屏幕,上面什么字也没有了(打出一张空白PPT),你们能把这段故事讲出来吗? 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啊。这样吧,老师来试试看,如果待会我讲不出来你帮们帮我好吗?好!4、话说文成公主过河以后,遇到了一片沼泽,一只小鸟飞来(停顿)这只小鸟好像说了一句话,说了什么呢,(板书:小鸟说)我忘了,谁能帮我。指二生说生1: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那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有点想起来了)生2: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那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你回去吧。”5、哎?两只小鸟都连叫两声“公主,公主”,这是为什么?生:连叫两声是表示公主很着急,小鸟希望公主安全。6、有道理,所以你们在说的时候,就应该让人听出小鸟着急的语气。谁再来说说看?生3: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这里是片沼泽地,不好走。”7、真着急了。 好,我想起来了,有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公主公主,那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但是文成公主没有退缩,她做了件什么事解决了这个困难呢只见她,(师板书:只见她) 我又忘记了!谁来帮我?生1:只见她剪了一把羊毛撒在沼泽地上就过去了。生2:只见她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轻轻松松过去了。8、他们俩刚刚说的话是一模一样的吗?(不是) 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引生说)。 那我们背古诗,就要求背得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能变。为什么讲故事却可以有点不一样呢?生1:古诗字很少,如果变一个字,意思就变了。而故事比较长,变一两个字并不会改变它的意思。生2:讲故事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9、哦,讲故事,只要意思对就可以。同一个故事,哪怕同一个人讲,今天讲的和明天讲的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说它易讲!(指板书)好,我又想起来了“只见文成公主.(指一生讲:剪了一把羊毛撒在沼泽地上就过去了。) “一把羊毛”就让文成公主轻松走过了沼泽地,你觉得怎么样?生:很神奇。嗯,民间故事的这种神奇,一直还会延伸到现在。在民间故事里总会有这样的话,(师板书:从那以后)或直到现在,从那以后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指三生说,预设生1:从那以后那里的牛羊长得又肥又壮。生2:从那以后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长得又肥又壮。生3:从那以后那里的牛羊长得又肥又壮。10、我们一起来串一串这个情节文成公主过河以后,遇到了一片沼泽,一只小鸟飞过来,他对文成公主说生接“公主公主,这里是片沼泽地,飞不过去的。”但是文成公主并没退缩,只见她生接“从羊身上剪下来撒一把羊毛就过去了。”从那以后生接“从那以后,那里的牛羊就长得又肥又壮。”【此处要指着板书引导学生】11、刚才我们是合作着把这段故事讲完的。你一个人能不能把这个情节讲下来?先试着讲给同桌听听看。(生练习自己讲。)12、 谁能把这段故事讲一遍。指一生讲。13、(真棒,给他掌声)。(三)总结讲述故事要领 我们来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合作讲和这个同学讲的是不是都关注了(指:“小鸟说”、“只见她”、“从那以后”)这几个关键词语,就把故事内容讲下来了。其实民间故事中的情节其实是有“格式”的。这个故事的格式就是“动物来说话,公主来出手,神奇延续久”。简单说,就是遇到困难,动物来说话,小鸟不说,小鱼说,小鱼不说小鸡说。遇到困难以后,主人公肯定会解决困难,往往一个动作、一件道具就把困难解决了。解决以后,总会发生奇迹,奇迹还能延续到现在。所以这几个词就是这个故事的基本“格式”,咱们读一读。指板书生读:小鸟说,只见她,从此以后 在进藏之路上,文成公主遇到的困难只有这一片沼泽吗?(板书:一片沼泽)还有什么?生1 :还有一条河。(板书:一条大河)还有吗?生2:路上一座乃巴山挡住了他们。(板书:一座高山)还有?生3:还有一只可恶的乌鸦说了坏话。(板书:一只恶鸟)(四)学生读书练习,小组内自由练说故事情节1、下面请大家根据这个“格式”,四人一小组合作讲文成公主进藏路上遇到的其他困难,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困难来讲,讲的时候注意关键词,一人讲,小组内其他同学给予补充。(生练习讲) 2、 同学们的效率真是高。一会儿就准备好了。哪个小组想上前面来讲?谁讲一条大河的?谁讲一片沼泽?请按照顺序来排列。(一组学生连起来讲)3、 太精彩了,给他们掌声!这四位同学请入座。 三、创编故事情节文成公主这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在藏区流传了很多版本的文成公主进藏,其中有一个版本出现了这样一个困难:(PPT出示日月山的图片)“日月山,海拔3500多米,山土呈火红色,是青藏高原上一座很特别的山。”这个故事怎么讲呢,你们自己去创编好不好?四人一小组一起讨论,开始。 生:讨论 1、讨论好了啊?我很好奇,文成公主遇到了什么困难啊?又是怎么解决的?我觉得这个情节会有很多的版本。哪一个小组先试试? 指生讲 预设生1:走着走着,文成公主又遇到日月山,但是他并没有退缩,他一只手把整个山撑了起来,把它给抱到日月之中去,但是他太累了,手都磨出血来了。从此以后,日月山的土就变成红色的了。(讲得不错哦。但老师看过的民间故事比你们多,大多数困难型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克服困难不用流血,不用牺牲。)还有哪个小组想试试?最好是另外的版本。生2: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走啊走啊,遇到了非常高的一座山,小鸟飞过来说,这里这个山又高又冷你还是回去吧。只见文成公主生了一把火放在地上,从此这里的地方就被火给烤成了红色,月亮和之前一样冷,所以就叫日月山。(太棒了,掌声鼓励。)四、了解情节的特点1、同学们,我们读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我发现,这一个一个的片段是差不多的。既然差不多,这么反反复复有什么意思呢?干脆把其它三个困难去掉,只留下一个行不行?生1:不行,因为文成公主进藏真的遇到很多困难。生2:如果她遇到的困难不多,就表现不出文成公主的精神。2、哦!你是说她遇到的困难越多,就越能表现出她的决心大,是不是?有道理。大家都认为克服的困难越多表明进藏决心越大,那我们就多讲几个文成公主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情节,说上10个8个的,好不好?生1:如果编8个太罗嗦了,那么多艰辛,公主也撑不下来的呀。生2:虽然遇到了可能也是10个8个,但写出来会非常罗嗦,后面听的人也记不住。3、讲了非常重要一句话,给他掌声。因为民间故事是要流传的,如果太长,听的人记不住,听完以后讲不出来,就没法流传开来了。这也不符合民间故事易听、易记的特点!(指板书)4、当然,古时候的老百姓也是很聪明的,他们往往会在故事里说一句话,既表示文成公主遇到了很多很多困难,也不用把困难一个一个的列举,请你读读课文,把这句话找出来。生“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民间故事里这样的句子很常见。师引读:“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生接)一条条大河,翻过(生接)一座座高山,走了(生接)一程又一程,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终于来到了西藏。”这就是民间故事的智慧啊。为了易听易记易讲,高度的概括!(指板书) 五、了解真有其人的特点 1、同学们,这虽然是个民间故事,但文成公主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因为当时的老百姓非常喜欢她,所以把她做的事编成故事,传颂千秋。如果仔细读课文,就能找到当时老百姓喜欢她的原因。请大家默读,找一找有关的句子,划一划。(生默读)2、 预设:生1故事里写到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是啊,这样一个漂亮聪明、身份高贵的公主不远千里到西藏,和藏族人民在一起,藏族人民当然喜欢她。】生2故事里写到文成公主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进藏。【是的,文成公主进藏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为民族团结和西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怪不得藏族人民这么喜欢她。】3、 一起读读最后一段:“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这里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人物-松赞干布。课文中对他的描写不多,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文韬武略都懂,课文中通过两个小故事侧面写了他的能力,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已经知道了,谁来读读这句话。正是由于松赞干布的支持,文成公主才能在改善藏族人民的生活,促进西藏发展,和民族团结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六、对比阅读,认识历史故事与民间故事的不同 1、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的句子是真实发生过的,要想了解更多真实发生过的事,可能要读另一类故事,那就是历史故事。民间故事适合讲,历史故事适合读。想读历史故事文成公主进藏吗?(想)它已经在你桌洞里了,轻轻拿出来,放声读一读吧 。2、读了这个历史故事以后,想一想,你是更喜欢民间故事呢,还是更喜欢历史故事。为什么。3、生谈理由:喜欢民间故事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重庆市渝北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岐山县联考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邢台市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环保科技企业短期大额环保技术研发资金借款合同
- 2026届福建省鲤城区六校联考九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零售培训工作总结
- 《请排队-莫拥挤》课件
- 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查房
- 护理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 景区双重预防管理制度
- CD13在肝癌中的表达、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 宗教场所组织管理制度
- 委托储存运输管理制度
- 4-04-05-04 国家职业标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S (2025年版)
- 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